點擊圖片上方 「金融五道口」 → 點擊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 ★ 」就不會錯過每篇好文章啦!
來源:天涯時事(a045166383)(本文不代表金融五道口立場)
在這個世界上,如果說有哪個國家膽子最大,那麼除了土耳其外,還真找不到第二個國家。
最近一段時間,土耳其又搞出三個大事件:
第一,土耳其公開增兵利比亞,同時挑戰美國、俄羅斯和歐盟;
可能有人知道,北非是很多大國都覬覦的一塊土地。
北非,曾經被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也曾是法國的殖民地所在地。
雖然這些帝國都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了,但是依舊有很多國家想要恢復昔日帝國的風採,這其中就包括了沙特、土耳其和法國。
但是,現在北非的老大則是沙特。
1945年3月,埃及、伊拉克、沙特等7個阿拉伯國家的代表在開羅舉行會議,通過了《阿拉伯國家聯盟條約》,成立了一個組織,叫做「阿拉伯國家聯盟」,簡稱「阿盟」。
隨後,這個組織不斷的擴大,逐漸的將整個北非包括進去。
目前,阿盟共有22個國家,以沙特為老大,只不過這個老大的實力比較差,無法阻止其它大國蹂躪自己的小弟,而有些小弟的「反心」也比較重。
特別說明:大家千萬不要一聽到「非洲」就想到黑人,雖然北非屬於非洲,但是這些國家都是以阿拉伯人為主,黑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地區。
阿拉伯人起源於阿拉伯半島,再加上沙特是伊斯蘭教的發源地,所以沙特在阿盟中的影響力比較大。
比如,2017年的時候,沙特不滿自己的小弟卡達和伊朗「眉來眼去」,帶領阿盟和卡達斷交,封鎖了卡達的海陸空。
如果不是土耳其、巴基斯坦和伊朗的阻止,沙特甚至有可能對卡達動武。
說明:卡達一直不服沙特的領導,而伊朗、土耳其也和沙特在爭伊斯蘭國家老大的位置,所以他們都支持了卡達。沙特為了「殺雞儆猴」,在川普的支持下,想要對卡達動武,但是最終沙特還是沒有敢冒險。
雖然沙特在阿盟中的影響力比較大,但是沙特實在是太弱了,所以這些年也有很多國家在不斷的挑戰沙特的領導地位。
比如,埃及、利比亞。
除了這些國家外,還有一些國家在打北非的主意,其中以土耳其和法國為代表。
大家都知道,歐盟是以法德為軸心的,但實際上的老大卻是德國,所以法國想在另外一個方向成立另外一個組織。
1995年,當時的法國總統薩科提出了一個「地中海聯盟」計劃,想要建立一個類似歐盟的自貿區,然後將歐盟和地中海聯盟對接起來,形成一股足以對抗德國(歐盟)、美國、俄羅斯和中國的力量。
但是,北非的這些國家有一個國家卻不甘心做小弟,利比亞。
利比亞並不想做別人的小弟,它想自己領導非洲擺脫西方的控制。
關於這點,我們就不多說了,因為不是我們的重點,如果詳細的說下去恐怕還要一篇文,大家可以看看下面的視頻,或許就知道西方為什麼要打利比亞了。
在中東和北非地區,有兩個國家和俄羅斯的關係非常緊密:利比亞和敘利亞。
這兩個國家都被西方打了:法國為了推進「地中海聯盟」計劃,首先對利比亞發動了戰爭,英美等為幫兇;敘利亞戰爭,美國主打,土耳其、沙特為幫兇,歐盟沒有直接參與其中。
所以,利比亞戰爭和敘利亞戰爭,其實都是西方為了自己的利益,進一步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生存空間所做出的戰略決策。
然而,那個時候俄羅斯比較慫,不敢和西方直接對抗,導致卡扎菲被推翻。第二,土耳其增兵敘利亞,與俄羅斯直接對壘
敘利亞戰爭的時候,境內主要存在四股武裝力量:政府軍、ISIS、庫德人和反政府武裝。其中,政府軍有俄羅斯和伊朗的支持、IS是伊拉克遜尼派軍官和敘利亞境內遜尼派人組成、庫德人有美國支持、反對派有土耳其和阿盟支持。
敘利亞以遜尼派為主,但是卻是什葉派掌握大權,是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唯一盟友,所以以遜尼派為主的沙特、土耳其都支持反對派想要推翻巴沙爾政權;對美國來說,也需要拔掉俄羅斯在中東的這個「釘子」。
於是,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
雖然很多國家都想推翻巴沙爾的政權,但是最想推翻巴沙爾政權的卻是土耳其。
由於土耳其實力有限,所以為了加快戰爭的進程,土耳其主動擊落俄羅斯的戰機,想要把北約拖下水(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一旦有國家對土耳其發動攻擊,將被視為對整個北約的攻擊,北約將不得不對俄羅斯發動戰爭)。
美國和北約被埃爾多安瘋狂的舉動給嚇怕了(這有可能引發一場世界大戰),於是他們策劃了土耳其軍事政變。
然而,這件事情被俄羅斯的情報部門提前截獲,並通知了埃爾多安。
埃爾多安乘上專機緊急飛往德國避難,然而德國卻拒其降落。
於是,埃爾多安不得不冒險回國,並通過網絡號召支持者抵抗叛軍。
由於埃爾多安在國內的支持者還是比較多的,所以很快就平定了叛亂。
埃爾多安,化險為夷。
於是,埃爾多安就和美國翻臉了,並與俄羅斯、伊朗、敘利亞結成了聯盟,共同對付美國和庫德人。
但是,我們以前也和大家說過,俄伊敘和土耳其有著根本上的矛盾,合作只是暫時的,總有一天雙方必然會再次翻臉。
在俄羅斯、伊朗、敘利亞和土耳其的聯合下,終於把美國給擠走了。
雖然美國被擠走了,但是敘利亞的內戰並沒有結束。
目前,俄伊敘聯軍還剩下最後的一個據點沒有收復:伊德利卜省。
這個據點,恰恰就是土耳其支持的反對派。
對於敘利亞和俄羅斯來說,必須要拿下這個據點,否則就是一個定時炸彈,說不定哪天就爆炸(要知道敘利亞境內遜尼派人可是佔多數,很容易就引爆的)。
一旦這個據點爆炸了,非但巴沙爾政權不保,俄羅斯也要被擠出中東地區,瞬間就會從一個一流國家變成三流國家;伊朗,也失去了直接通往地中海的通道。
所以,對敘利亞、俄羅斯和伊朗來說,必須要拔掉這最後一根「釘子」。
對於土耳其來說,必須要保住這個據點,一旦失去這個據點,土耳其的南下戰略將會遙遙無期。
最近幾天,敘利亞政府軍對伊德利卜省發動猛烈攻擊,打死33名土耳其士兵。隨后土耳其擊落敘利亞政府軍4架戰機,接著俄羅斯宣布將無法保證土耳其空軍在敘利亞領空的飛行安全。
眼看土耳其和俄羅斯將要直接交鋒,美國和北約進行「火上澆油」:2月28日美國國務院對土耳其表示聲援,北約秘書長也對土耳其表示聲援,並譴責敘利亞的軍事行動。
土耳其知道自己不是俄羅斯的對手,而美軍已經從敘利亞撤出了,也不可能再介入了。於是,土耳其想要把北約拖進來。
第三,土耳其打開邊境線,將大量難民放進歐洲。
按照正常的道理,如果一個國家對北約成員國發動攻擊,那麼按照《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條例,等同於向北約所有成員國發動戰爭,北約必須要進行反擊。
大家想想,如果北約成員國對一個國家發動戰爭,那個國家反擊了,難道北約所有成員都要對那個國家開戰?
很顯然,這是不符合正常的邏輯的。
只有別的國家對北約成員國發動侵略戰爭或主動攻擊北約成員國,條例才會生效。
土耳其沒有得到敘利亞政府的邀請,也沒有得到聯合國的授權,就直接派兵到敘利亞境內。很顯然,它是侵略者,北約沒有理由幫助它去侵略其它國家(這也是北約沒有響應美國「號召」介入敘利亞戰爭的主要原因,英、法、德等國家都沒有派兵介入敘利亞戰爭)。
但是,土耳其認為北約的條款適用於目前的敘利亞局勢。
2月28日,土耳其援引《華盛頓條約》第4條款請求北約召開緊急會議,並向北約申請支援出兵敘利亞。
對於北約成員國來說,自然也不想捲入這場戰爭。
當初美國想拉著歐洲介入敘利亞戰爭,歐洲都沒有進入,何況土耳其?
但是,歐洲國家也不願得罪土耳其。
怎麼辦?
這個時候,希臘跳了出來,一票否決了土耳其的請求。
於是,土耳其以「歐盟沒有給足費用」為由打開邊境,將大量難民放入希臘境內,這些難民不僅僅對希臘造成重大衝擊,同時還會對整個歐盟造成重大衝擊——這些難民將會通過希臘向歐洲其它國家移動。
這樣,土耳其又將歐盟給得罪了。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就會發現,現在的土耳其已經把這個世界上幾乎所有能得罪的國家都給得罪了:美國、俄羅斯、歐盟、沙特……
再加上以前土耳其支持「東突」,刻意刁難中國從烏克蘭購買的航母回國……
在這個星球上,似乎就沒有土耳其不敢惹的國家。
那麼,土耳其為什麼會得罪這麼多國家?在得罪這麼多國家以後,土耳其似乎還能活的好好的。這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土耳其和這麼多國家有矛盾,皆因為土耳其有一個大國夢;得罪這麼多國家卻活得好好的,是因為土耳其的戰略位置極為重要,誰也不敢輕易的和它徹底的翻臉。
下面,我們就和大家詳細分析這其中的緣由。
土耳其曾經擁有一個龐大的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過程中,奧斯曼帝國與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組成同盟,最終戰敗被肢解成40多個國家,僅僅留下了今天的土耳其。
埃爾多安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他一直想恢復奧斯曼帝國的風採,所以他制定了土耳其的戰略目標:由於土耳其地理位置極好,所以可以向各個方向拓展,分別為東線戰略、西線戰略、北線戰略和南線戰略。
我們先說說土耳其的東線戰略。
可能大部分人知道都知道,土耳其人是突厥人的後代,說的是突厥語。
但是,大家是不是有一個疑問:突厥人不是在我們的北方的嗎?怎麼跑到歐洲那邊了?
在隋朝的時候,突厥在中國的北方,被隋文帝楊堅分化為東突厥和西突厥。
公元629年,大唐發動了「唐滅東突厥之戰」,唐軍在李靖等將軍的率領下俘虜了頡利可汗,東突厥滅亡,其子民融入大唐,後逐步被同化。
公元657年,唐朝派蘇定方等徵討西域,俘獲西突厥可汗賀魯,西突厥滅亡。但部分西突厥部落因不服唐朝的管制,舉族西遷。
那個時候,人類文明還比較落後,草原上的很多部落還沒有文字,而突厥人卻有自己的文字,於是那部分突厥殘部不斷的雜交(今天的土耳其人血脈也不純了)、不斷的傳播自己的文字,從而形成了今天的中亞地區和中國新疆局部地區使用突厥語。
隨著大唐日漸強大,不斷的向西擴張,最終到達了中亞地區。
那個時候,正好是阿拉伯帝國崛起的時期,其勢力也擴大到了中亞地區,於是兩大帝國在中亞地區發生碰撞——怛羅斯之戰。
在這個過程中,阿拉伯帝國僱傭了突厥人。
但是,讓阿拉伯人沒有想到的是突厥人反客為主,滅掉了阿拉伯帝國,在1037-1194年之間又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塞爾柱帝國。
塞爾柱帝國滅掉了阿拉伯帝國,但卻保留了阿拉伯帝國的文化——這就是土耳其人信仰伊斯蘭教的主要原因。
後來,塞爾柱帝國內部發生動亂,分裂成眾多國家,其中有一個叫做羅姆蘇丹國。
在那個時候,一支大概400人的西突厥人在首領厄爾圖格魯爾的帶領下遷到了小亞細亞(也就是今天的土耳其境內),羅姆蘇丹國王給他們安置了一塊地盤兒,讓他們作為藩屬,共同拱衛羅姆蘇丹國。
厄爾圖格魯爾這個人非常重要,因為他是一個鼎鼎有名的人物的父親,這個鼎鼎有名的人物就是奧斯曼帝國的締造者——奧斯曼。
1290年的時候,厄爾圖格魯爾死,32歲的奧斯曼繼承了首領之位。
這個時候,一個天大的機會降臨:蒙古人強勢崛起,一直打到這個地方,把羅姆蘇丹國給滅掉了。
蒙古人滅掉了羅姆蘇丹國就撤了,然後奧斯曼就接過了大旗。
1299年,奧斯曼宣布獨立建國——這就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源頭。
當時的奧斯曼土耳其非常弱小,但它發現旁邊的拜佔庭帝國(也叫「東羅馬帝國」)經常出去打仗,非常虛弱,然後就嘗試著去攻打了一下。
這一打不得了,拜佔庭帝國竟然在他的攻擊下,一觸即潰。
然後,奧斯曼就像開了掛一樣,不斷的徵伐,最終建立了一個橫跨亞歐非的龐大帝國。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下面的動圖:圖片顯示比較慢,需要耐心等待片刻。
然而,這個帝國就和大清帝國一樣,強大以後便開始「閉關鎖國」,逐漸衰弱,被稱為「西亞病夫」。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過程中,奧斯曼帝國又站錯隊,最終被肢解成40多個國家,僅僅只剩下了今天的土耳其。
今天的土耳其和中國一樣,也有一個崛起夢和大國夢。
於是,他們制定了第一個崛起路線:以突厥語為突破口,想要建立一個泛突厥主義聯盟,這個聯盟包括使用突厥語的所有國家和地區。
大家看看下面這個圖:土耳其不僅僅把中亞地區納入了自己的版圖,還把中國的新疆的部分地區納入其中。
在新疆,有一個恐怖組織叫做「東突」,背後就是土耳其在支持。
這個組織在中國境內策劃了一系列的恐怖暴力恐怖事件,於2002年9月11日被聯合國認定為恐怖組織。
2019年7月21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的《新疆的若干歷史問題》白皮書指出: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把新疆稱為「東突厥斯坦」,更不存在所謂的「東突厥斯坦國」。
土耳其將觸手伸到中國的領土(新疆)和俄羅斯的勢力範圍(中亞),所以有一段時間中國、俄羅斯和土耳其的關係相當不好。
在中俄的聯手打壓下,土耳其的東線戰略幾乎沒有任何成功的可能。
下面我們再說說土耳其的北線戰略:加入歐盟。
第二次世界大戰,土耳其沒有站錯隊,但是大戰以後,緊接著就開啟了「美蘇爭霸」。
由於土耳其和俄羅斯歷史恩怨極深(奧斯曼帝國很多領土被俄國搶走),雙方曾發生過「十二次俄土戰爭」,而且蘇聯一直在覬覦土耳其海峽,想將之據為己有。為了防止蘇聯吞併自己,二戰結束後,土耳其立刻申請加入了北約。
二戰後,歐洲經濟發展比較好,亞洲發展則比較差,所以土耳其一直羞於與亞洲為伍,從1987年的時候就開始申請加入歐盟。
一旦土耳其加入歐盟以後,那麼土耳其人就可以向巴爾幹半島滲透(歐盟成員國內部人口是可以自由流動和定居)。
然而,每一次都被自己的死敵希臘給一票否決了。
希臘為什麼要否決土耳其?
我們看看地圖,大家就知道原因了。
看到沒?
希臘的地圖一直畫到了土耳其的門口(就好像中國的「九段線」一樣)——愛琴海大大小小島嶼共有2500多個,屬於土耳其的只有80多個,其餘的全被希臘佔領,海岸邊界線直接劃在了土耳其門口。
如果你是土耳其,你能忍不?
所以,土耳其總想把這些島嶼給奪回來,雙方甚至在1974年大打出手。
可能有人聽過那個有點搞笑的戰爭:
1974年,土耳其為爭奪賽普勒斯,跟希臘軍隊大打出手。
7月初,土耳其空軍偵察機,發現賽普勒斯外海的一支希臘艦隊,有數艘大型驅逐艦組成的艦隊,土耳其空軍立刻派戰鬥機出擊,取得了擊沉一艘、重創兩艘的輝煌戰績。
戰鬥結束,土耳其空軍收到了來自土耳其海軍的賀電,賀電主要有兩點內容:
第一,熱烈慶祝土耳其空軍取得了輝煌的戰績;
第二,告訴土耳其空軍,你炸的是自己的海軍艦隊……
值得一提是,土耳其海軍也沒有忍氣吞聲,進行了英勇還擊,用高炮擊落了空軍一架F104戰鬥機。
造成這起「烏龍事件」的主要原因是:海軍立功心切,制定了絕密的偷襲希臘海軍的計劃,沒告訴空軍;空軍也是立功心切,制定了偷襲希臘海軍的計劃,也沒有告訴海軍。
就這樣,希臘軍隊人在家中坐,喜從天上來,不費一兵一卒就打贏了這場仗。
除此以外,希臘和土耳其還有很深的歷史矛盾:土耳其帝國滅掉了拜佔庭帝國(東羅馬帝國),摧毀了拜佔庭的文明,而拜佔庭帝國的文化和語言大多數是希臘的,而希臘更是長期處於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下。
現在大家知道為什麼希臘和土耳其是死敵了吧。
希臘不僅僅多次否定土耳其加入歐盟,而且前幾天還否決了土耳其要求北約出兵的請求。
事實上,即使希臘不反對土耳其加入,歐盟其它國家也不可能接受土耳其,因為土耳其不僅僅是突厥人,更是因為它信仰伊斯蘭教——歐洲人接受俄羅斯的可能性都要比接受土耳其要大的多。
經過30年的努力,土耳其是徹底看明白了,歐盟是不可能讓自己加入的。
既然無論如何都無法加入歐盟,土耳其自然不用再擔心得罪歐盟了。
東線戰略和北線戰略的希望非常渺茫,於是土耳其便將戰略轉移到南線和西線。
由於土耳其的突厥人,和阿拉伯人不是一個民族,所以它必然不能扛著民族主義的大旗。
但是,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有一個共同的地方:都信仰伊斯蘭教。
所以,伊斯蘭就成了土耳其南下和西進戰略的切入點。
其實,我們從伊朗的戰略就可以看出來,採取這種做法是能夠成功的。
伊朗是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也不是同一個民族,但是現在的伊朗卻收了很多的阿拉伯小弟: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葉門……
伊朗是如何做到的呢?
主要是兩點:
第一,扛著伊斯蘭教什葉派的大旗;
第二,替阿拉伯人出頭——阿拉伯人的死敵是以色列(以色列欺負巴勒斯坦,搶了巴勒斯坦的土地),所以伊朗不斷的對以色列發動各種攻擊,甚至公開說要將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
土耳其,也採取了類似伊朗的做法:
第一,高舉遜尼派大旗(這就是土耳其當初支持敘利亞境內反政府武裝、現在不惜代價的保護反對派的主要目的)。
敘利亞境內80%的人口是遜尼派,但是卻是人口佔少數的什葉派掌握政權,所以土耳其只有支持敘利亞境內的遜尼派人推翻巴沙爾的政權,才能讓敘利亞做自己的小弟,南下的通道才能打開。
第二,反以色列,爭取整個伊斯蘭世界的支持。
只要土耳其把敘利亞收為小弟,那麼土耳其就等於和以色列「接壤」了,那時再支持反以色列的武裝不斷的對以色列發射火箭彈、恐怖襲擊,那樣就能拉攏到巴勒斯坦、黎巴嫩等國家。
這樣,自己的小弟一下子就多起來了。
然後,再逐步向約旦、伊拉克等國家滲透,逐步的恢復奧斯曼帝國的輝煌。
第三,搞臭沙特。
沙特是遜尼派的老大,但是這個老大卻有點不爭氣,除了有點石油外,沒有工業、戰力也極差。土耳其從心底裡看不起沙特,所以土耳其想要當遜尼派的老大就要把沙特徹底的搞臭了。
比如,2018年的時候,沙特王儲在駐土耳其大使館內肢解了卡舒吉,這件事被土耳其死死的抓住不放,差點把沙特新王儲小薩勒曼搞下臺,沙特也在世界面前丟盡臉面。
至於西線戰略就是加入利比亞內戰,然後與南線戰略對接,從而將中東和北非連接到一起。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就會發現:土耳其的東線戰略得罪了中國和俄羅斯;北線戰略得罪了歐盟;南線戰略得罪了俄羅斯、沙特和伊朗;西線戰略得罪了美國、歐盟和俄羅斯。
土耳其,幾乎把世界上所有的大國都給得罪了。
在這個星球上,要是其它任何一個國家做了土耳其的這些事,恐怕早已不知道被滅了多少次了!
然而,我們發現,土耳其竟然還活的好好的!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是因為土耳其的戰略位置非常的好。
土耳其控制著土耳其海峽,如果土耳其得罪了俄羅斯,俄羅斯和它翻臉,它就可以和美國聯合起來,封鎖了土耳其海峽,那麼俄羅斯就能被歐美給徹底的圍死:俄羅斯60%的海上貿易都要通過土耳其海峽。
同樣的道理:如果土耳其得罪了美國,美國制裁它,那麼它就可以和俄羅斯聯合起來,那樣美國就怎麼也圍不死俄羅斯。
另外,中國的「一帶一路」也需要「借道」土耳其。
所以,土雞得罪了這麼多國家,竟然活得還挺好的。
我們不得不承認,土雞還是很牛逼的。
但是,位置再好,你也得有實力才行!
這個世界依舊還是那個弱肉強食、實力為尊的世界!
能力不大,野心大,終會反噬。
土雞,好自為之!
右下點在看,右上點【···】分享,就是最好支持無論您有多忙,請花1秒鐘時間把它放到你的圈子裡!可能您的朋友也需要!謝謝!
版權說明: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創作,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支付稿酬,謝謝!投稿郵箱:fivecrossing@126.com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金融五道口
致讀者:由於「你懂的」的各種不確定性,《金融五道口》經常被動失聯,無法更新內容。歡迎朋友們關注我們的備聯號: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財金要聞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鑫選財富
感謝您對「金融五道口」的關注
我們的用心
只為您的投資更輕鬆
更多精彩金融資訊,盡在金融五道口
申請方法:加群主微信(lidai5189)
/商務合作,QQ:3072994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