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後,為挽救民族危亡,中華民族開啟了艱苦卓絕的抗戰。在抗戰歲月中,一批支持中國抗戰的外國友人,同中國人民並肩戰鬥,他們中的不少人既是中國抗戰歷史的見證者,更是中國革命的參與者,有的甚至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為了緬懷這些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本臺推出專欄《共同的紀念》,一起重溫他們走過的抗戰歲月。
「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這是毛澤東對加拿大外科醫生白求恩做出的評價。1938年1月,白求恩來到中國,在戰火中挽救了許多指戰員的生命,最後犧牲在中國的抗日戰場上。
白求恩日記內容
白求恩於1938年9月13日(去世前兩個月)在日記本裡寫下這樣的話:「在這裡我找到了最富於人性的同志們。他們遇到過殘酷,可是懂得什麼是仁慈;他們嘗受過苦痛,可是知道怎麼笑;他們受過無窮的苦難,可是依舊保持著他們的耐性、樂觀精神和靜溢的智慧。我已經愛上他們了,我知道他們也愛我。」
白求恩率領一支援華醫療隊來到中國
1938年初,抗戰烽火正在中國華北、華東的廣大地區燃燒,白求恩率領一支援華醫療隊來到中國,並且提出要到抗戰的前線去。
河北保定唐縣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館長陳玉恩介紹說,白求恩當年來晉察冀的時候,晉察冀軍區的醫院沒有一件像樣的手術器械,當時給傷員截肢用的工具都是用木工的工具,是白求恩帶來了一整套的外科手術器械。
白求恩在手術中用過的子彈鉗和鑷子
河北保定唐縣在抗戰時期屬於晉察冀邊區,是白求恩逝世的地方。從1971年起,這裡就建起了白求恩紀念館。這是白求恩在手術中用過的子彈鉗和鑷子,現在是紀念館中最珍貴的文物。當年白求恩還因地制宜,當起了發明家。
白求恩與房東哥倆製作醫療器械
河北保定唐縣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館長陳玉恩:「白求恩這個人非常富有發明創造精神,當年我們缺醫少藥,還缺少醫療器械,白求恩就動手自己來製作,他畫了圖樣,因為他住的地方房東哥倆是木匠,他就讓那哥倆按照他的圖紙來給他製作醫用夾板,這是當年使用過的一些木工工具。」
「盧溝橋」模型
在所有這些發明中,有一件外形像一座橋的,被白求恩起名叫作「盧溝橋」,是為了紀念中國人民的抗戰。紀念館按比例縮小成模型展示這件流動外科醫療設備。
河北保定唐縣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館長陳玉恩:「「盧溝橋」實際上是個藥馱子,為什麼白求恩要發明這個呢?當時我們的醫療器械跟藥品是用布褡褳裝在馬背上的,到了戰地,一是不容易展開,二是路途崎嶇,磕磕碰碰,裡邊的瓶瓶罐罐就碰碎了。所以白求恩為解決這個問題也動了一番腦筋,這個裡邊可以裝載進行一百次手術和五百次包紮的藥品和器械。」
河北保定唐縣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講解員:「毛澤東主席對白求恩的生活非常關心,打來電報,要求每月付給他一百元津貼,而當時聶榮臻司令員的津貼只有五元錢,所以白求恩大夫認為這是一筆巨款,他原封不動地把錢退了回去。」
白求恩在回復毛澤東的電報中說:「我自己不需要錢,因為衣食一切均已供給,該款請留作菸草費,專供傷員購置菸草及紙菸之用。」
白求恩救治傷員
今年已經92歲的抗戰老兵餘新元至今記得是白求恩大夫保住了他的腿。那是1939年,八路軍在黃土嶺包圍了日軍,餘新元所在團連續打退了敵人17次衝鋒。餘新元左腿被日軍的機關槍打成了重傷。
抗戰老兵餘新元:「因為腿感染腫了,當時有的大夫就說要截肢,後來白求恩過來了,他問我多大了,我說我17歲了,白求恩跟那個翻譯說,這麼年輕的小孩,給他截肢了,他以後怎麼辦啊,於是他就下手給我治病。不到一個月吧,二十幾天,我的腿就開始消腫了,以後慢慢就好了。他是我一生信服的救命恩人,對救過自己命的恩人,我們做人來講,永遠永遠不能忘,所以我永遠不能忘記白求恩。」
白求恩救治傷員
「救護工作必靠近火線」,為了能及時搶救傷員,白求恩總是把救護所設在離前線較近的地方,從不考慮個人安危。
河北保定唐縣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館長陳玉恩:「在1939年的10月,鬼子集中了兩萬多人的兵力,對冀西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了。白求恩一看這種情況,就帶領醫療隊趕赴淶源的摩天嶺前線。當時我軍有一個傷員叫朱德士,大腿粉碎性骨折,白求恩為了加快手術動作,在左手掏取碎骨的時候,手指被碎骨刺破了,當時白求恩也沒在意,就把手指在碘酒裡浸泡了一下,又繼續給傷員做手術。就在白求恩給這個傷員做完手術剛剛轉移十幾分鐘後,鬼子的先頭部隊就衝進了孫家莊,當時是非常危險,就差十幾分鐘。」
這次白求恩的手指被刺破,為後來受到感染埋下了隱患。一個月後,他在救治另一名傷員時,感染中毒,1939年11月,他在彌留之際寫下最後一篇文字。
河北保定唐縣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館長陳玉恩:「當這份遺書送到聶榮臻司令員手中的時候,號稱「鋼鐵將軍」的聶榮臻看了這封遺書也不禁潸然淚下。在遺書中,白求恩寫道:『親愛的聶司令員,今天我感覺非常不好,也許我會和你永別了。最近兩年是我平生最有意義的時日』。」
晉察冀邊區的軍民悼念白求恩
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逝世。他的遺體被安葬在生前戰鬥著的地方——中國河北。面對白求恩墓,當時晉察冀邊區的軍民一起高呼「白求恩精神不死」。
多年來,不斷有全國各地民眾到這座位於白求恩逝世地的紀念館裡,回望白求恩一生「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由日本民間反戰人士組成的「銘心會」也多次來到這座紀念館,並贈送了「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籤名條幅,表達正視歷史的心願。而在加拿大格雷文赫斯特小鎮,白求恩出生的地方,也把他的故居開闢為紀念館,紀念這位反法西斯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