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又到了麥道分享知識的時候了,這期咱們主要說說二戰時期美國陸軍士兵的軍銜種類與使用情況
先來介紹一下軍銜,在任何國家任何軍隊服役的每一名士兵都會有與之相對應的軍銜,軍銜分上下級制,因職責不同又分為軍官與士兵兩大種類,軍銜的創立有效地解決了龐大軍隊的指揮制度,從而為作戰提供更高的效率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二戰時期美軍陸軍士兵使用的軍銜(含陸航),美軍士兵佩戴的表示其軍銜和軍兵種的v形臂章稱為Chevron,在建築學裡是V型房頂的意思,從紋章學的角度來看,V型徽章在封建時代,用來為宗族首領效力的那些騎士或者其他武裝人員作為表達忠心和榮譽的標誌。有一個傳說,關於採用V型徽章來源的,講的是一個騎士佩戴多少個V型徽章,代表他攻佔過幾個城堡,因為V代表屋頂嘛。因此,攻佔的城堡越多的人官階自然越高了,這就說用這種V型徽章來代表軍隊的軍階的來源了。而軍士長軍銜式樣中的菱形或其他形狀的內嵌,紋章學的解釋是代表著傑出的成就
首先來一張圖,大致了解一下二戰美軍的軍銜,下面這張圖顯示了二戰時期(1941-1945)美國陸軍士兵與士官使用的軍銜分為6個等級,一共有10種圖案
筆者收藏的部分二戰時期美軍軍銜實物,不包括夏季使用版本
下面呢我們就按照軍銜的級別來來從材質、適用範圍、以及佩戴者的職務等幾個方面講解一下,順序是從低到高,下文中的「技術員」也可叫做「技術軍士」
1、二等兵、也就是剛剛接收完新兵訓練的士兵,在那時只佩戴部隊識別臂章,沒有對應的軍銜,俗稱新兵蛋子...
2、一等兵:服役滿一年晉升為一等兵後就能佩戴相對的軍銜了,一條倒V,分別佩戴於服裝上(制服、襯衫、大衣、野戰夾克)
3、五級技術軍士:(技術員的最低一級)技術兵的臂章樣式與普通士兵基本相同,只是在下士倒V臂章上印一個英文T字,英文單詞技術 「Technical」 的首字。技術員的軍銜雖然和軍士的軍銜樣式相同只在倒V條底下加了字母T,但技術員並沒有指揮權。《兄弟連》尤金軍醫就是這種技術軍銜
4、下士:與大頭兵區分開來,軍銜圖案是兩條倒V,是士官裡面級別最低的,必須服役滿兩年。在二戰美國陸軍的編制中下士一般擔任副班長,排屬火力班中機槍組或者迫擊炮組組長或者營級以上軍官的勤務兵
5、四級技術軍士:豎著的三條倒V帶有T字標誌,帶T的軍銜從上到下依次是五級技術員(Technician 5th Class),四級技術員(Technician 4th Class).三級技術員(Technician 3rd Class).按照二戰美軍軍銜制度以及人員編裝表規定這三種軍銜的士兵分別是排.連.營三級軍隊建制中指揮官的通訊兵《兄弟連》中喬治魯茲正是一名連級通訊兵
6、中士:陸軍單位一般擔任班長負責士兵訓練和作戰班組指揮,或擔任團以上軍官勤務兵,地面部隊中士為班長設定,步兵單位的基準骨幹。至少服役三年以上才有資格被授予中士軍銜,軍銜圖案是三條倒V
6、三級技術軍士:在上士的軍銜圖案中有一個T字,是技術員中最高級別,具有相關專業技能,在陸航轟炸機組中一般擔任通訊兵
7、參謀軍士(上士):比中士負責更多職責,具有行政管理職能。上士軍銜的圖案是三個倒V底下加一個圓弧與最後一個V型封口。陸軍步兵班和陸航部隊的軍銜相對應的職位是不一樣的(知識點:通常陸航轟炸機部隊士兵空勤人員的軍銜都是比較高的,因為戰損率以及相關的專業性比較特殊,陸航專業兵種在軍校經過學習,拿下學業後授銜都比較高,所以我們會看到陸航部隊的小夥子們和陸軍部隊的老炮兒們是同樣的軍銜,但在年齡上有的能差上十來歲)圖片摘自《孟菲斯美女號》
可擔任副排長,除非建制內有額外的軍官或者是擔任裝甲部隊、炮兵部隊、建制中的特殊崗位(比如說坦克車長,榴彈炮炮長等等)《狂怒》中皮特飾演坦克車長軍銜就是參謀軍士,在排長陣亡後代理排長職務指揮戰鬥
8、技術軍士:屬於首個高級士官,通常負責一個排。軍銜圖案為三條倒V底下兩道弧,一般管理連這一級建制的武器保養通訊裝備後勤物質等等,必須對本職業的業務技能相當精通,是相關專業專家,連隊級別的S4
9、主管軍士:這個軍銜的軍士要少於首席軍士,可代理首席軍士履行其職責。圖案為三條倒V底下三條弧條,(下圖左側士兵佩戴)
10、首席軍士:圖案為三條倒V與三條弧條中間一個中空的菱形,菱形是首席軍士的識別標誌,在紋章學上代表成就。平時負責連級軍隊建制中的行政勤務參與管理士兵,戰時成為連級指揮官的參謀人員,負責管理連部,連裡除了軍官以外他說了算
首席軍士與主管軍士這兩種軍銜的職能比較繁瑣,筆者整理了大量資料對比後最終得出了相對準確的結論
講完軍銜的職位配屬咱們再來看軍銜的樣式和製作工藝
下圖是不同種類的美軍二戰時期原品軍銜,下面我們分析一下每種軍銜的用料和適用範圍
這些軍銜適用於襯衫、夾克、制服、野戰服與大衣上,軍方不允許佩戴在工作服上。按照功能來講深色軍銜用於作戰環境,淺色軍銜用於營區環境,但這只是適用,戰時可沒那麼多規矩
士兵軍銜用料分為M1921型與M1942型
陸軍在1942年進行了修改,我們以1942年為一個分界點先介紹戰前的版本
1、純毛料版本:軍銜弧條和底板用的都是毛氈製成,弧條使用縫紉機縫在藍色毛氈底襯上(戰前M1921型)
2、灰底板版本:軍銜弧條為淺棕綠色,機器走線繡在灰色的毛料底板上(戰前版)
3、藏藍底版本:軍銜弧條也是淺棕綠色,比較密的繡在了更深的藏藍色毛氈底板上(戰前版)
1942年的條令修改除了首席軍士的軍銜樣式(三條倒V與三道弧條中間加中空的菱形)還統一了兩種軍銜的材質和製作方式,第一種為深藍色的棉布底板上的V型條/T和菱形都用卡其布材質製成、第二種為深藍色毛料底板上的V型條/T和菱形都用深棕綠色的棉線製成
1、棉布棉線版:倒V型條/T和菱形都用卡其棉線繡在深藍色的棉布底板上製成,邊角內收(42年改)
2、棉布機織版:棉布正面是藏藍色背面為卡其色,機器用比較密的卡其色棉線在一大塊藏藍色底板上將V型和弧條整體繡上後切割為單個軍銜(42年改)
對比一下兩種棉線機織版軍銜的背面可看出明顯區別(上面的弧條為卡其色,下面的弧條為藏藍色)
3、深藍棉線版:深藍色毛料底板上的V型條/T和菱形都用深棕綠色的棉線用機器繡制而成(42年改)
4、棉布棉線版:倒V型條/T和菱形都用粗卡其棉線緊緻排列的繡在藏藍色的棉布底板上製成,與第一種棉線刺繡工藝有區別(42年改)
本文中的軍銜底板顏色有藏藍色和深藍色兩種,其實在染制過程中都使用同一種標號的染料,只是用在不同的材質上反映出的顏色不一樣
這一期的二戰美軍士兵軍銜就介紹到這裡,後面麥道會講講以往二戰大片中出現了哪些錯誤的美軍制服,錯在了哪裡,敬請期待!!!
本文中的一些圖片來源於影片《兄弟連》《拯救大兵瑞恩》《孟菲斯美女號》《狂怒》最後讓兄弟連的老炮們鎮樓
喜歡二戰美軍相關知識文化與戰爭重現的朋友可加關注!再次感謝大家看我的文章,其中的一些觀點僅代表我個人看法,如有不妥請多多指正
特此聲明:本公眾號原創內容作者唯一微博「咆哮的麥道」
麥道個人V信
歡迎更多喜歡二戰軍事文化收藏品與戰爭重現的朋友們一起進群互動交流
「燃燒的島群」是一個專注於太平洋戰爭和中日戰爭回顧的軍史網,首創於2000年5月,2005年至今論壇在線,2016年轉戰各種自媒體平臺。本站力求依據翔實準確,點評角度獨到,不吹不黑不噴,已完成作品包括珍珠港11篇、中途島7篇、巨獸之亡14篇、制勝神器3篇等,歡迎新老朋友們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