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史上的《辛丑條約》:日本侵略駐軍中國

2021-03-05 老羅扯談

19世紀末,在中國北方大地上出現了以農民為主體的反帝愛國的義和團運動。義和團「扶清滅洋」的口號使正在瓜分中國的西方列強充滿了仇恨與恐懼,他們一面威脅清政府加緊「剿除義和團」,一面策劃乘機對中國出兵,進行大肆掠奪。1900年6月,英、法、德、奧、意、日、俄、美8個國家,公然組成了八國聯軍侵入中國,直接參與鎮壓義和團,揭開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序幕。

八國聯軍於1900年6月17日攻佔了大沽炮臺,到30日為止,在該處上陸的日本官兵達3828人,在由大沽登陸的8個帝國主義侵華軍中居第二位。這支部隊從29日起陸續開往天津,很快投入了對義和團及清軍的戰鬥,並參加了炮轟天津城,這次戰役日軍出兵2700人,佔聯軍兵力的一半以上。攻下天津後日軍佔領了天津城內最殷富的東北區,對此地進行了長達兩年的殖民統治。

8月,聯軍15000餘人向北京進逼,其中日軍投入兵力7200人,約佔聯軍總數的一半,居八國侵略軍的第一位。8月14日,聯軍攻下了北京城,日軍攻佔朝陽門、東直門,接著佔領安定門、德勝門、西直門。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和親信僕臣,倉惶逃往西安。在以後的幾個月間,八國聯軍侵佔了東至山海關、西至娘子關、南至保定、北至張家口的廣大地區,日軍又在北京、天津、山海關附近多次參加了對義和團等反帝武裝的「討伐」。

北京的陷落標誌著義和團反帝運動被八個帝國主義的聯合力量絞殺了,而日軍是這個聯合力量的基幹。從7月中旬的天津之戰到8月中旬的北京之戰,在這關鍵性的一個月之內所進行的幾次決定全局的戰鬥中,日軍不但投入兵力最多,而且打的也最賣力,日本強盜在整個「八國聯軍」武裝侵華過程中,充當了先鋒和主力。他們每到一處,都瘋狂地搶劫、燒殺和姦淫,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八國侵略軍侵佔天津、北京後,進行了滅絕人性的燒殺搶劫。日本侵略軍在天津郊區血洗紀家莊,屠殺了2000多居民。在天津掠奪白銀200萬兩後,又從北京戶部搶走庫存白銀300萬兩,然後將衙署焚毀。日寇強佔清皇宮後,將宮內珍寶及歷代文物,搶掠一空。

1901年(農曆辛丑年)9月7日,西方諸國強迫清政府籤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內容包括:懲辦「得罪」列強的官員;派親王、大臣到德國、日本賠罪;清政府明令禁止國人建立和參加抵抗侵略軍的各種組織;賠款4億5千萬兩白銀,分39年付清,本息9億8000萬兩白銀;在北京東交民巷一帶設使館區,各國可在使館區駐兵,中國人不準在區內居住;平毀大沽炮臺以及北京至天津海口的炮臺;各國可以在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駐兵。《辛丑條約》使中國的主權進一步淪喪。北京的使館區內列強駐兵、行政獨立,成了「國中之國」。外國取得北京至山海關的駐兵權,使中國京師關防洞開、無險可守。《辛丑條約》籤訂後,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

根據《辛丑條約》,日本在使館區以及北京至山海關沿線駐軍為400人,然而早在《辛丑條約》籤訂前的4個月,日本政府就以「護僑」、「護路」為名,宣布成立「清國駐屯軍」,任命大島久直中將為第一任司令官,司令部設於天津海光寺,兵營分別設於海光寺和北京東交民巷,兵力部署於北京、天津、塘沽、秦皇島、山海關等地。以後隨著日本軍國主義對華侵略的擴大,日本駐屯軍又不斷地增加。1912年,日本將「清國駐屯軍」改名為「中國駐屯軍」。因該軍駐紮華北,通常被人們稱為「華北駐屯軍」。

相關焦點

  • 《辛丑條約》中的巨額戰爭賠款是什麼時候才停止支付的?
    《辛丑條約》全文:百年奇恥大辱 讀來字字血淚,句句含悲    《辛丑條約》是 英、美、俄、法、德、意、日、奧、比、西、荷十一國外交代表,在義和團運動失敗、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於光緒二十七年(辛丑年)七月二十五日(1901年9月7日)在北京籤訂的不平等條約。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多的《辛丑條約》。
  • 揭秘 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真相
    中國自《馬關條約》籤訂以來,國力一路快速下滑,列強也對中國燃起了瓜分的野心。但這些都還不能概括1900年那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起因。那麼,此戰發生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1、列強方面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與日本籤訂《馬關條約》,中國國際地位一落千丈。西方列強便開始對中國這塊肥肉垂涎三尺。19世紀末,西方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熱潮。
  • 部編版:八上歷史第7課《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籤訂》
    2、義和團運動背景:帝國主義侵略加劇,傳教士活動猖獗知識點二:抗擊八國聯軍思考:有人認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純粹是由義和團運動引起的。你是否同意這種觀點,為什麼?不同意;八國聯軍侵華的根本原因是為了進一步侵略瓜分中國,鎮壓義和團運動是其侵華的誘因。
  • 最新丨中國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條約有哪些?
    《黃埔條約》又稱《中法五口貿易章程:海關稅則》,是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10月24日清朝與法國在廣州黃埔籤訂的不平等條約,也是法國侵略中國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1.1895年中日籤訂《馬關條約》是中國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於1895年4月17日(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馬關(今山口縣下關市)籤訂的不平等條約,原名《馬關新約》,日本稱為《下關條約》或《日清講和條約》。《馬關條約》的籤署標誌著甲午中日戰爭的結束。中方全權代表為李鴻章、李經方,日方全權代表為伊藤博文、陸奧宗光。
  • 清朝躺著都贏,日本早透支了
    以前歐洲侵略清朝,賠款頂多千萬兩,割地也就一些小島嶼,而小小的日本的胃口之大讓清朝驚訝,甚至讓歐洲列強都目瞪口呆。此戰後,大清朝的腐朽無能暴露在全世界面前,前後持續30年的洋務運動也沒能富國強兵。列強本來以為清朝已經崛起,沒想到這4萬萬人的大帝國還是那麼不堪一擊。於是,西方列強再次雲集東亞,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 共和國崢嶸往事之三——從歷史條約中解套
    【從《南京條約》到《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在所有的近代不平等條約中,這幾個條約有特別典型的意義:《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和《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 ——1842年,清朝在與英國的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戰敗。清政府代表被迫籤下《中英南京條約》。
  • 清朝276年對外戰爭史,越看越憋屈
    影響:《南京條約》籤訂,門戶大開,開啟了列強競相侵奪的序幕1838年(道光十八年)冬,道光帝派湖廣總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林則徐到任後,嚴行查繳鴉片2萬餘箱,並於虎門海口悉數銷毀。為打開中國市場大門,英國政府以此為藉口,決定派出遠徵軍侵華,英國國會也通過對華戰爭的撥款案。
  • 設想黃俄羅斯計劃一旦成功,中國領土將會有多慘?
    不僅如此,沙俄以「調停英法聯軍侵華」為藉口獅子大開口,一下子割佔中國150萬平方千米大片土地。在左宗棠收復新疆前,沙俄還是出兵攻佔伊犁。甲午戰爭結束後,沙俄聯合法德強迫日本交還遼東半島,即「三國交涉還遼」,還強迫清朝交3000萬兩白銀。
  • 清朝滅亡後,民國政府是如何處理戰爭賠款的?
    "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後,清朝滅亡,民國政府建立。為了爭取西方列強的承認和支持,民國政府承襲清朝政府的衣缽,全盤接受了清朝遺留下來的10多億兩白銀賠款債務。孫中山曾發布了《大總統告友邦人士書》,提到了清政府以前與列強籤訂的不平等條約和戰爭賠款的問題。
  • 中日甲午戰爭,近現代日本侵略擴張之始——日本簡史24
    而這場戰爭不僅只涉及中、日兩方,這是一場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所以在朝鮮半島這場戰爭被稱之為「清日戰爭」清國徵討策略」,並在此後逐步演化為以侵略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東學黨起義當時清朝派直隸提督葉志超和太原鎮總兵聶士成率淮軍2000人在朝鮮牙山登陸,準備幫助朝鮮鎮壓起義,還根據1885年的《中日天津條約》通知了日本此時。葉志超(左一)但是日本在知道清廷出兵朝鮮後,日本伊藤內閣最終決議出兵朝鮮。
  • 【中考考點】中國近代史考點(一)
    戰敗的原因:①清朝政治腐敗,經濟和軍事技術落後。②英國國力強盛,武器先進。影響:鴉片戰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地位: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結果:中國戰敗,1895年籤訂中日《馬關條約》《馬關條約》內容:①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及所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②增開蘇州、杭州、沙市、重慶為通商口岸。(表明:外國勢力深入到內地/長江中上遊/西部)③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④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 中法戰爭中國勝了,卻急於籤恥辱條約?真相:日本在暗中配合法國
    早在1609年,琉球就受到薩摩的侵略,但日本又怕侵略之事被中國知道,引發天兵徵討,所以日本控制琉球的同時,還讓琉球王對華朝貢,當中國冊封使來琉球視察時,琉球國的日本人都要藏起來,跟做賊一樣。1859年,琉球作為主權國家和美國、法國、荷蘭籤署了相應的《通商條約》。明治維新以後,日本鑑於琉球地位之重要,無視萬國公法,開始覬覦琉球主權。
  • 九·一八事變之前,日軍為何已常駐中國? | 短史記
    當時,俄國以替清廷維持秩序和保護中東鐵路為藉口,出兵佔領中國東北,繼而拒不撤軍。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對華政策很明確:「中國在衰亡、崩潰,俄國應當利用這一時機,攫取儘可能大的一塊」①。這儘可能大的一塊,就是中國東北。沙俄當時採取了兩手策略。一是以武力侵佔造就既成事實;二是搶在列強之前向流亡西安的慈禧拋出橄欖枝,意圖換取慈禧對侵略事實的承認。清廷東北防務空虛,第一條策略執行得非常「成功」。
  • 李鴻章臨死之前告訴後人一定要提防此國,滅中華心不死,不是日本
    在那個「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他作為淮軍和北洋水師的最高統帥,也是洋務運動的發起者和領導者,同時身兼軍政外交大權之職,並沒能力挽狂瀾改變中國落後的局面,致使中國在對外戰爭中頻頻失利籤下喪權辱國的條約。
  • 美國歷史上沒有侵略過中國?!放屁!
    中國人民已經站起來了!」[1][2] 今天,八一建軍節;今天,對華為不惜破壞商業規則,不惜壓上國家信譽大搞全面技術封鎖堅決絞殺,卻全心全意支持中國搞轉基因農業的美國,對中國「念念不忘」;今天,仍有不少香蕉人仿港毒只能事,大肆宣揚「美國一直對中國有恩,美國從來沒有侵略過中國」的謠言。
  • 看看那些年日本人在中國都幹些什麼
    就說說百年來日本人的侵華史吧。1894年8月1日日本對中國宣戰,甲午戰爭正式開始。這次戰爭是由於日本用武力侵佔朝鮮,並於7月偷襲中國海陸軍而引起的。 1894年9月17日日本聯合艦隊與中國清朝北洋艦隊在黃海交戰,中國海軍在海戰中受挫。   1894年10月26日日軍在遼東半島花園口登陸,並相繼攻佔大連、旅順、營口,牛莊等地並大肆屠殺中國人民。
  • 清朝的藩屬國及其關係
    在國家存亡之際,迫於無奈,接受了清軍的條件投降,停用明朝年號,斷絕與明朝的一切交往,並奉清朝為宗主。清朝定都北京以後,雙方使節每年往來不斷。朝鮮方面,每年除有賀冬至、賀正朔、賀聖節、納歲幣的四次固定朝貢使節外,還有多種不定期使節來華。日本明治維新之後,把侵略予頭指向朝鮮。1876年1月,日本一方面派遠徵從對朝鮮進行侵略,脅迫朝鮮訂約通商。另一方面派人來華交涉。
  • 敘利亞被轟炸:世界沒變,但中國不再是那個中國!
    他曾在4月9日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的敘利亞化學武器會議上,怒斥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於敘利亞的無理侵略。雖然世界沒變,但是中國再也不是一百多年前那個中國!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近代的中國歷史就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史。《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等不平等的侵略條約說明著「落後就要挨打」的現實。
  • 為什麼只有日本侵略中國,中國從來不打日本?
    可以說從明朝開始,中國就受著日本者的侵略和困擾,不知道為什麼日本總是針對著中國,或許是看上中國什麼了吧,又或許是他們本來就喜歡侵略。在以前古代,實力比較強大的時候,還可以讓日本安分幾年,可是日本總是隔三差五的來找中國的麻煩。因為日本人總是常來侵略中國,所以日本人有一個外號叫做倭寇,可想而知,從古代開始,中國人對日本就非常的厭惡了。在19世紀的時候,日本不甘心做一個小國,於是就開始學習西方國家的一些東西,很快日本的國力就得到了大幅度的上升,當然他們忘不了的肯定是繼續對中國進行侵略。
  • 外國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對舊中國的野蠻侵略
    外國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對舊中國的野蠻侵略     19世紀中葉到1949年的100多年裡,外國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對舊中國進行了瘋狂的野蠻侵略,使我國由封建社會變成一個半殖民半封建社會。外國侵略者多次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