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在克什米爾區域作戰的印度士兵
為了一雪此前遭到襲擊的恥辱,印度派遣特種兵,對克什米爾和查謨地區發動了突襲行動,在一場子彈漫天飛舞的激戰之後,印度軍方驅散了叛軍,並且當場打死了其中的3人,在取得勝利後,印度軍方展開了新聞發布會,宣稱他們將不會放跑任何一名叛軍份子,只不過,在這場突襲中新德裡並未透露印度軍方的死傷人數,新德裡為何不透露印軍死傷?難道說,這一次戰鬥中印軍其實吃了一個非常大的虧?
圖為投入戰鬥的印度士兵
或者,印度的叛軍問題變得日益嚴重實際上也是相對正常的一件事,儘管印度的國家營收一直在持續攀升,不過這個國家並未將這些額外的收入投入到基礎設施的建設上,而是將這些額外的資金充入軍費,最後讓印度在邊境地區陳兵百萬,多線作戰,甚至於現在印度已經再次陷入軍費供應不足的危機當中。
圖為投入戰鬥的印度士兵
因此,在印度方面忙於對外侵略,無暇兼顧平民生活狀況的前提下,莫迪更是下達了命令,宣布對本國農業進行改革,希望通過迫使本國農業體系提升技術水平,將更多的農業人員從農田上解放出來,為目前的高人力勞動輕工業提供更多的工人需求——而這意味著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印度將會有更多的人失業,而在印度國內治安不穩定和醫療保障體系被徹底擊穿的前提下,這些原本應當轉變成勞動密集產業底層工人的失業農民,或會因為生活壓力逼迫又或者對印度徹底失去期望而成為反印度叛軍組織的最新成員。
這就意味著,倘若印度不先確保國家的狀態恢復穩定,它執行變革時所產生的各種困難和挫敗,以及那些因為莫迪的命令徹底失去工作的印度平民,都會成為讓印度叛軍逐漸發展壯大的營養,即使這些因為莫迪的改革而流離失所的貧民們不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印度叛軍,他們,以及對這些貧民抱有同情心的人,將很可能因為莫迪這一系列錯誤的決策而變成印度叛軍們的同情者和支持者。
圖為印度士兵
所以,這或者是這一次印度派出特種兵對位於克什米爾和查謨的叛軍進行圍剿時失敗的原因,儘管印度派出了大批的兵力對位於這一地區的叛軍進行了鎮壓,不過在激戰過後他們僅僅只取得了擊斃三名對手的戰績,也許,印度特種兵在進入城市的那一刻,叛軍的同情者和支持者們就已經將情報洩露了出去,從而使得印軍直接落入了叛軍所準備的陷阱當中。
所以,目前印度最需要的並不是窮兵黷武,繼續對邊境各國施加壓力,而是要先解決國內的基礎建設以及民生問題,否則,即使印度能夠成為一個名義上的超級大國,也很有可能因為一次或者連續幾次的挫折而被徹底打回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