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進展 | 微腔光子自旋態的非厄米奇異點與發散量子度規

2021-12-25 愛光學

收錄於話題 #前沿進展 51個

首都師範大學化學系、西安交通大學電子學院與法國克萊蒙大學帕斯卡研究所的科研團隊合作,將光學各向異性有機微晶與法布裡-珀羅(F-P)微腔中相結合,構造了相互耦合的光子自旋本徵態能帶,觀測到能帶的非厄米奇異點,並證實了奇異點處量子度規的發散性。該項研究首次從實驗上證實了非厄米奇異點處量子度規發散這一拓撲學理論,為以量子度規為基礎的拓撲光子學前沿理論在光子晶片上的應用提供了有效的實驗平臺和依據。

研究成果以「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of the Divergent Quantum Metric of an Exceptional Point」為題於9月1日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實驗採用的光學微腔由各向異性光學薄膜材料與銀膜腔鏡結合而成,如圖1(a)所示。腔內的有機微晶材料為有機分子DPAVBi(分子結構如圖1b所示),具有單一的雙折射偏振軸,使得微腔內形成兩套分別沿X軸和Y軸偏振的光學模式。與此同時,DPAVBi激子的光學躍遷具有偏振選擇性,使得沿X軸偏振的腔膜與激子發生強耦合形成極化激元,而沿Y軸偏振的腔膜仍處於與激子弱耦合的狀態。因此兩套腔膜具有不同的有效質量,在能量-動量空間中的色散曲面具有不同的曲率,從而在動量空間中發生交叉。DPAVBi偏振軸的方向與腔鏡所在的平面成一定的角度。同一研究團隊今年早期發表的工作[Nature Comm. 12, 689 (2021)]證明,此類微腔結構可以產生沿Y軸的、保持時間反演對稱性的宏觀旋光性(emergent optical acavity)。因而兩套腔膜在Y軸方向上發生最大耦合,色散曲面呈現反交叉特徵(圖1d),而在X軸方向上不發生耦合,色散曲面呈現交叉特徵(圖1c)。當光子動量方向位於四個象限內時,兩套腔膜的耦合處於0到最大值之間。這就形成了在動量空間中沿方位角漸變的耦合強度分布。

圖1 微腔中的非厄米奇異點。(a)微腔結構示意圖;(b)DPAVBi分子結構示意圖;(c)kx方向上(ky=0)的角分辨反射光譜;(d)ky方向上(kx=0)的角分辨反射光譜;(e)反射光譜沿空間方位角的分布。(f)兩套腔膜實部(能量)和虛部(線寬)沿空間方位角的分布

由於兩套腔膜分別與激子處於強耦合和弱耦合的狀態,其線寬也受到激子的影響,形成了兩套相互耦合且具有不同耗散率的模式,構成一個典型的非厄米體系。在這個非厄米體系動量空間的四個象限內各存在一個點,在該點處宏觀旋光性產生的模式間耦合與模式耗散達到特定的關係,使得系統能量本徵值的實部和虛部同時簡併,成為非厄米奇異點。研究人員對奇異點處的偏振態(包括水平-豎直、對角和圓偏振度)進行了測量,描繪出系統本徵態(即光子偏振態)在動量空間的分布,並與理論計算結果相對照(圖2)。

圖2 非厄米系統的本徵函數。(a-c)實驗測得的水平-豎直(HV)、對角(AD)和圓(LR)偏振度;(d-f)理論模擬結果

光子偏振態在動量空間中的非均勻分布具有重要的拓撲學意義。在以光子偏振度為波函數的量子力學體系中,可以計算動量空間中幾何線元的表達式,從而得到相應的量子度規張量(quantum metric tensor)。此張量的實部為量子度規(quantum metric),虛部為Berry曲率(Berry curvature)。在厄米系統中,Berry曲率的分布對系統的拓撲性質具有決定性的影響,而在非厄米系統中,隨著耗散的增加,Berry曲率對粒子動力學的作用逐漸減弱,而量子度規則逐漸起到了主要作用。目前對量子度規的意義和作用正處於理論研究的最前沿。研究團隊之前已從理論上證明,在非厄米奇異點處,量子度規的值為無窮大,即量子度規在奇異點處發散,並證明發散的量子度規對粒子的運動軌跡產生完全的調控作用(Phys. Rev. B 103, 125302)。研究團隊以實驗測得的光子偏振態為波函數,計算出量子度規在動量空間的分布,如圖3(a)所示,並與理論模擬結果良好吻合(圖3b)。在通過奇異點的直線上,量子度規的值成反比例函數式上升,證明了其在奇異點處發散的趨勢(圖3c中紅色數據點)。與之相比較,在不通過奇異點的直線上,量子度規則沒有發散的趨勢(圖3c中黑色數據點)。對奇異點處量子度規發散的實驗證明,為量子度規這一方興未艾的研究對象在未來拓撲光子晶片中發揮重要作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和有利的平臺。

圖3 光子能帶的Berry曲率和量子度規。(a)(c) Berry曲率z向分量的實驗值和理論值;(b)(d)量子度規的跡的實驗值和理論值

該工作由首都師範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法國克萊蒙大學合作完成。首都師範大學廖清教授、西安交通大學李峰教授、法國克萊蒙大學D. Solnyshkov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首都師範大學為第一研究單位。該項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成像理論與技術高精尖創新中心等項目的支持。

論文連結:

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7.107402

由於微信公眾號試行亂序推送,您可能沒辦法準時收到「愛光學」的文章。為了讓您第一時間看到「愛光學」的新鮮推送, 請您:

新聞線索、各類投稿、觀點探討、故事趣事

留言/郵件,我來讓你/事紅

爆料請聯繫:lvxuan@siom.ac.cn

相關焦點

  • 非厄米光學系統中奇異點的最新研究進展
    10月30日,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陳林副教授聯合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仇成偉教授、美國紐約城市大學Andrea Alù教授,在《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發表最新研究進展「Hamiltonian Hopping for Efficient Chiral Mode Switching in Encircling Exceptional Points」。
  • 機械系統中基於動態環繞非厄米奇異點的手性模態轉換
    -歡迎關注北理工波動力學實驗室-在非厄米量子力學系統中存在一類特殊的相變點,稱為奇異點(Exceptional point
  • 奇異點超構表面:Loss也有春天
    然而,對於一些非厄米體系,損耗卻可以作為一個新的調控自由度被利用,使得系統可以實現傳統光子學器件或系統難以實現的奇異效應。近日,新加坡國立大學和深圳大學團隊合作提出在傳統的相位梯度超表面基礎上定量的引入損耗,製備出的無增益二維(2D)非厄米散射系統,可以打破無損情況下左右鏡像對稱通道的散射對稱性,尤其在奇異點處,可以實現極度角不對稱的回射散射壓制(如圖1):當電場波從左邊通道入射時,回射模被全部吸收;而從右邊通道入射時,回射模保持高效反射。
  • 動態機構系統中奇異點誘導的拓撲模態轉換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北理工波動力學實驗室-動態機構系統中奇異點誘導的拓撲模態轉換奇異點(Exceptional Point
  • 進展|非厄米體邊對應,趨膚效應,和輔助廣義布裡淵區
    如何建立非厄米系統的體邊對應是近年來凝聚態領域研究的熱點之一。2018年,清華高研院的研究者通過精確解發現,對某類特殊的非厄米體系,其周期邊界能譜和開邊界能譜可以完全不同。此外,體系所有的本徵態都局域在某一邊界上。他們把這種現象命名為(非厄米)趨膚效應,對應的局域化本徵波函數叫做(非厄米)趨膚模。由於趨膚效應的存在,受拓撲保護的邊界態完全不能用周期邊界的哈密頓量來描述。
  • 物理所在非厄米體邊對應、趨膚效應與輔助廣義布裡淵區研究中獲進展
    如何建立非厄米系統的體邊對應是近年來凝聚態領域研究的熱點之一。2018年,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科研人員通過精確解發現,對某類特殊的非厄米體系,其周期邊界能譜和開邊界能譜可以完全不同。此外,體系所有的本徵態都局域在某一邊界上。研究人員將這種現象命名為(非厄米)趨膚效應,對應的局域化本徵波函數叫作(非厄米)趨膚模。
  • 矽基納米光波導微腔全光開關新進展
    該環腔的品質因子為1875,相當於腔的光子壽命為1.54 ps。,如圖8(a)所示,顯示在光子晶體的帶隙的中部有一共振波長(~1500 nm)。矽環中滲透的泵浦光功率與0°≤ θ ≤135°範圍內環角度的關係如圖10(d)所示(選10個點計算)。可見在環角度達到30°時,有最大的泵浦功率,以後功率隨光損耗的加大而衰減,直到θ =135°,保持極小值在環內傳播。主要的載流子激發發生在θ ≤65°範圍內。以上的討論是在波長為1515 nm時的透射率極小處。
  •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基於平帶的量子點光子晶體表面發射雷射器,實現高功
    近日,來自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的佟存住團隊將能帶的平帶性質融入到InAs量子點作為增益材料的二維光子晶體體系另外,對比GaAs基量子阱(QWs),In(Ga)As/GaAs量子點(QDs)由於三維載流子局域、低閾值電流密度和高的特徵溫度的特點更有前途。因此,1.3μm的QD SELs 是長距離光互連的理想選擇。SELs可以通過將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VCSELs)生長在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鏡的半波長整數倍的微腔上來實現。
  • 超構表面全息成像:點光源的妙用
    ,打破了傳統平面波入射下幾何相位超構表面全息圖像相關聯的限制,得到了不同自旋態偏振,不同波長入射下的獨立全息圖像,通過移動點光源位置動態生成了連續獨立全息圖像。當左旋光或者右旋光入射到結構上,探測其相反的自旋態時,結構會附加一個與其轉角成2倍關係的相位,這就是幾何相位。由於其不依賴於具體結構形貌和入射波長,這種簡單的相位調控被廣泛應用於超構表面結構領域,如全息成像。但另一方面,幾何相位的這種特性使得在平面波入射下(圖1a)不同入射光產生的全息圖像無法獨立,具有相關聯性。
  • 雷射測距新標杆:無測量死區的微腔孤子光頻梳測距
    大尺寸高精度距離測量在前沿科學研究和先進工業製造等領域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衛星編隊組網、飛行器著陸對接、孔徑雷達合成、大飛機外形測量等均依賴於遠距離、高精度位置探測定位。其中,雷射探測與測距技術因具有較高的分辨力和優良的抗幹擾能力,一直廣受關注。隨著太空探索、工業製造等快速發展,對高性能雷射測距系統的需求也日益提升。
  • Light | 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基於平帶的量子點光子晶體表面發射雷射器,實現高功率工作在1.3μm波長的連續波
    近日,來自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的佟存住團隊將能帶的平帶性質融入到InAs
  • 大型強子對撞機上的實驗進展
    ATLAS,CMS和LHCb實驗引領著當代粒子物理前沿研究,本文介紹這幾個實驗在Higgs 粒子性質研究和新物理直接尋找、重味物理和強子譜研究的近期進展情況。由於數據的處理和分析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完成,預期各實驗組基於全部RUN1 和RUN2 數據的物理分析要到2020 年前後才會陸續完成,目前已有的大都還是基於一部分數據的階段性結果。
  • 光子晶片研究進展及展望︱大家
    同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啟動「未來計算系統」項目,目的是研究基於知識/推理的引擎,具備深度學習能力、高算力和低功耗的集成光子晶片。利用光子計算方法替代傳統電子計算方法將是解決摩爾定律困境以及馮•諾依曼架構的問題,即解決當前算力、功耗問題的極具潛力的途徑之一。
  • 李福軍Angew:電子自旋態對氧化還原動力學的控制作用
    近日,南開大學李福軍教授報導了將導電鎳兒茶酸鹽骨架(NiII-NCF)納米線陣列的部分Ni2+金屬中心(T2g6eg2)的自旋態調節為高價的Ni3+(T2g6eg1)。文章要點1)研究發現,自旋態調節使NiIII-NCF中鎳-氧共價態增強,促進了鎳中心與氧吸附體之間的電子交換,加速了氧氧化還原動力學。此外,Ni3+與中間體LiO2的高親和力促進了放電時NiIII-NCF納米線之間空隙中納米片狀Li2O2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