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秘換被俘特工 雙面間諜李志豪出獄 曾潛伏超十年

2021-02-23 人文觀止

臺海兩岸曾於去年10月首度進行歷史性的秘密換俘行動。據臺灣「國防部」證實,臺灣被大陸逮捕的軍階最高的兩名情報員前「軍情局」四處副處長朱恭訓上校、組長徐章國(先前化名徐昌國)上校,在被關押9年多後已於15年10月13日獲大陸釋放並搭機返臺;臺灣隨後在10月底也提前假釋,同意釋放判無期徒刑的大陸情報員李志豪


  

報導稱,這是兩岸首度交換被俘情報員,極具歷史與政治的破冰意義。

這3個人是怎樣被臺灣和大陸逮住的呢?

這件事發生在2006年,事件的起因是臺灣軍情局四處招了一個人,這個人是廣西南寧的。但是沒多久,這個人就在廣西被大陸國安逮住了。

當時,這名廣西人的上線是徐章國,也就是臺灣軍情局四處的組長。於是大陸國安展開釣魚行動,也就是讓被抓的這名廣西人給徐章國假傳情報,為的就是誘出徐章國,然後逮住他。

徐章國信以為真,來到廣西,與那名廣西人見面後,大陸國安又讓廣西人提出了一個要求。什麼要求呢?就是大陸國安想釣出更大的魚,於是採取釣魚行動,對徐章國說,他的級別不夠高,需要更高級別的人員前洽談,才能提供情報。

當然,那名廣西人已被策反,這些,徐章國都蒙在鼓裡,一概不知。思考再三後,徐章國向臺灣情治單位發信,傳達了這一要求。

幾經斟酌後,2006年5月30日,臺灣軍情局四處的處長朱恭訓也來到了廣西,與徐章國匯合。兩人剛一見面,大陸國安就出現了,到這個時候,兩人才知道大禍臨頭。於是激烈反抗,雙方一度發生槍戰,在打鬥中,朱和徐一度想搶車輛逃跑,但都沒有成功。眼看是在沒辦法,徐章國向臺灣發出了失事電訊(一種類似定位的報警器,一旦按下,臺灣軍情局就知道哪裡出事)。

就這樣,臺灣情報系統的2員大將一踏進大陸境內,就都被大陸國安拿下。朱恭訓是臺灣軍情局四處的處長,而四處就是專門負責策反東南亞華僑以及大陸的官員,讓他們替臺灣收集情報。

巧的是朱恭訓的太太是臺灣軍情局五處副處長,五處是專門在臺灣及本島吸收臺商充當間諜的部門,朱因妻子關係,對五處的業務也非常了解。


所以,大陸國安逮到朱和徐後,就等於抓到臺灣軍情局的關鍵情報來源。而朱恭訓更是65年來大陸國安逮到的最大一條魚。

連失兩員大將後,臺灣方面通過連戰、吳伯雄、蔣孝嚴、鬱慕明等藍營人士,向北京高層陳情,希望能早日釋放朱、徐二人。兩人家屬更是聯名寫了一封陳情信,在連戰到大陸時,轉交給了胡錦濤,但都沒有下文。

不過,雖然沒有下文,但是在2013年,兩岸諜報系統曾在新加坡舉行了一次關於換俘的秘密談判。臺灣方面要求釋放朱恭訓和徐章國,而大陸則要求臺灣正式擬具一份道歉信,並保證不再對大陸派間諜。當然,臺灣方面沒有答應,第一次談判就此作罷。

據臺媒報導稱,李志豪現年約70歲,是臺灣破獲的大陸潛伏「軍情局」時間最長的間諜。外傳兩岸曾商討互換失手被囚情報員事宜,他被臺方視為籌碼之一,「可見他在兩岸情報圈的重要性」。

李志豪年輕時為遊泳選手,曾在廣州軍區廣州市警備隊服役,上世紀80年代偷渡香港,因為背景特殊,以僑生身份被當時的「國防部特情室」(上世紀90年代併入「軍情局」)吸收,但李成為「軍情局」人員後,又被大陸國安部門吸收。

1994年4月發生「千島湖事件」,大陸為讓李志豪打進「軍情局」,提供給他「千島湖事件」通緝令等機密情報。李登輝因李志豪的情報,曾表示「千島湖事件」所有情報他都清楚,連「機密通緝令,我們都收到」。

李志豪因此一戰成名,並在大陸協助下,假稱在大陸發展組織吸收成員,「軍情局」為此授予他少校編階,領取終身俸。但「軍情局」三處一度懷疑李的身份,曾舉報。1999年,李志豪被誘回臺灣投宿飯店,在與「軍情局」退役人員談天時被逮捕。報導稱,李志豪案也是間接促成「軍情局」後來下令,不準現役情報員與退役人員接觸,以及現役情報員不再派往大陸出任務的因素之一。

  

1999年10月1日,李志豪入軍監服刑,情報人士都認為他可能會老死在那裡。沒想到受惠於「洪仲丘案」(一名士兵被虐死案),他2013年從臺南軍監移監到臺北監獄,雖然被判無期徒刑,但適用舊假釋規定。15年10月2日,「矯正署」核准李志豪假釋,等桃園地檢署收到裁定開出釋票,「這名軍情局史上最有名的雙面諜就出獄了」。

此前報導還稱,「臺海飛彈危機」迄今,臺灣破獲大陸「潛伏於軍情局內部的間諜」共有3人,分別為李志豪、殷偉俊和白金養,3人均是臺「軍情局」軍官,且都是香港僑生。

兩岸心觀察,

用心觀察兩岸。

【能在高峰頂上和你談統一,也能在紅塵浪裡與妖魔鬼怪鬥智鬥勇。】

 投稿和客服郵箱:laxgckf@126.com

長按下方二維碼可關注本公眾號

相關焦點

  • 重磅丨臺灣軍方證實兩岸秘密交換被俘情報人員 馬辦:基於「馬習會」兩岸互表善意
    據臺灣「國防部」今天(30日)凌晨證實,臺灣被大陸逮捕的軍階最高的兩名情報員前「軍情局」四處副處長朱恭訓上校、組長徐章國(先前化名徐昌國)上校,在被關押9年多後已於10月13日獲大陸釋放並搭機返臺;臺灣隨後在10月底也提前假釋,同意釋放判無期徒刑的大陸情報員李志豪。
  • 【兩岸互換的間諜當年是怎樣暴露的?】
    臺灣「國防部」11月30日稱,兩岸10月進行了被俘情報員的交換,他們直接搭機返回,其中臺諜朱恭訓與徐章國從廣西直飛臺灣
  • 政治破冰:海峽兩岸互換間諜
    軍情360,軍情諜報,12月2日訊,臺灣「國防部」11月30日稱,兩岸10月進行了被俘情報員的交換,他們直接搭機返回,其中臺諜朱恭訓與徐章國從廣西直飛臺灣,所謂「共諜」李志豪則從臺灣飛往香港,雙方並未碰面,釋放時間也不是同一天。  臺媒稱這是兩岸首次交換被捕間諜,極具歷史與政治的破冰意義。
  • 兩岸互換間諜,歷史性突破,真實版《間諜橋》
    據了解,經過各方不斷努力,大陸同意釋放朱徐二人,臺方則同意讓共諜李志豪假釋出獄。此舉亦可視為11月7日歷史性習馬會前,雙方的政治互信與善意。臺灣國安單位官員說,李志豪在軍事監獄羈押期間即提出19次假釋申請,軍法移司法後,李又提出4次假釋申請。據了解,由於大陸釋放臺灣兩名情報員,因此,除李志豪外,臺方極可能還釋放一名共諜,唯目前無法得知系何人。
  • 雙面間諜出賣情報致100名特工於險地!美俄歷史上的愛恨糾葛
    先別忙著下結論,看看我們為您梳理過去20多年美俄間諜恩仇錄吧。 1994年,美國CIA(中央情報局)特工奧爾德裡奇·艾姆斯(Aldrich Ames)雙面間諜的身份曝光。艾姆斯從1983年起,負責CIA的反間諜工作,有機會接觸大量關於針對前蘇聯國家安全局的計劃,以及前蘇聯的軍事情報。在1985年他被派駐到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後變成前蘇聯間諜。
  • 從保險柜大盜到雙面間諜 ——名利雙收的傳奇特工
    這位傳奇人物,就是著名的雙面間諜——愛德華·阿諾德·「埃迪」·查普曼。 ▲愛德華·阿諾德·「埃迪」·查普曼,英國二戰時期著名雙面間諜,同時也是戰前保險柜大盜 生於1914年11月16日的查普曼,是英國達勒姆郡伯諾普菲爾德一戶海員家庭的兒子。
  • 冷戰、U2、間諜之橋
    據臺灣「中央社」11月30日報導,兩岸之間今年10月首度進行歷史性的「秘密換俘」行動。
  • 揭秘|建國以來安插在臺軍方最高層級的間諜
    (圖為會談雙方見禮)臺灣「國防部」證實,兩岸10月進行了被俘情報員的交換,
  • 被捕的雙面諜是現實版碟中諜 ,曾撕破美在華間諜網
    李春興被捕之前定居香港,根據法院紀錄顯示,他在1994年加入中情局,擔任特工,並擁有絕對機密等級的安全通關證。在中情局任職期間,李春興曾多次籤署保密協議。事實上李春興已被聯邦調查局(FBI)盯上好多年,2012年當局曾以高薪工作機會利誘他回美,在維吉尼亞州與他進行面談後,卻因為「罪證不足」,無法逮捕他。
  • 劍橋畢業後,他卻成了最優秀的雙面間諜
    軍情六處(MI6)特工菲爾比(Kim Philby)是冷戰時期最知名的雙面間諜——原本負責反蘇情報工作的他,多年來卻一直向蘇聯出賣英國情報
  • 被英國通緝50多年的最強雙面間諜離世,他的一生簡比007還精彩!
    英國歷史上的頭號雙面間諜,冷戰期間「背叛」西方投向蘇聯的George Blake於12月27日在莫斯科去世,享年98歲…英國歷史上的雙面間諜不少,然而像Blake這樣招致西方輿論集體痛恨的著實少見。這位潛伏在英國軍情六處MI6,卻效力蘇聯的「偽裝者」,無數次向蘇聯方面提供情報,一生中「出賣」了500多名英國特工,讓英美兩國的多次重大諜報努力付之東流。也因此,如今Blake離世,英美媒體上,「MI6頭號叛徒」,「西方的頭號罪人」等字眼隨處可見。
  • 兩岸可以說的秘密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繼「習馬會」的新聞熱潮 過後不久,臺海兩岸 再度爆出 新聞。2015年11月30日,臺灣 防務部門 新聞發言人 委婉地透露 兩岸 剛剛進行被俘情報員的交換工作,獲釋者以直接搭機方式返回,其中臺灣間諜 朱恭訓與徐章國 從廣西 直飛臺灣,而 大陸的情報人員 李志豪則從臺灣飛往香港,雙方並未碰面。
  • 大陸關押最久臺灣間諜出獄 曾參與策反解放軍少將
    原標題:大陸關押最久臺諜刑滿釋放 曾參與「少康專案」計劃【環球時報記者 趙覺珵】據臺灣中時電子報28日報導,因參與代號為
  • 兩岸諜戰六十年,空谷幽魂逾三千
    目前,兩岸關係雖然較為緩和,但依舊處於分治與對峙狀態,看不見硝煙的諜戰依然打得難解難分。本文原題為《兩岸諜戰六十年》。1945年日本投降後,中共決定在臺灣建立黨組織,任命曾為臺共黨員、參加過長徵的蔡孝乾為中共臺灣省工作委員會書記。1946年4月,臺灣省工委委員兼武裝部長張志忠率首批幹部從上海進入臺灣,7月蔡孝乾進入臺灣,聯合臺共黨員謝雪紅等人建立中共臺灣工委。
  • 《特工科恩》:以色列摩薩德的王牌間諜
    1987年播出的電視電影《The Impossible Spy》(不可思議的間諜),最終奠定了科恩的公眾形象,而由於播出平臺BBC的巨大影響力,這位以色列間諜在20世紀諸多間諜排行榜上有名。 間諜的雙面人生 伊萊·科恩是中東歷史上的真實間諜,摩薩德的王牌特工,以色列的國家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