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歐神話中,有這樣一群從事特殊「職業」的神,她們決定著凡間一切戰鬥中士兵們的生死,並將戰死疆場的亡靈收集起來,帶回她們父親奧丁(即歌劇中的「沃坦」)統治的瓦爾哈拉城堡。在那裡,這些亡靈戰士們被組建成一支軍隊,保護神族的宮殿不受侵犯。這些神,便是人們「似曾相識」的女武神了。
如果把女武神「工作」時的場景配上背景音樂,會是什麼樣子呢?
◇華格納《女武神》選段「女武神的飛馳」,詹姆斯·列文指揮,大都會歌劇院演出,2011年。◇
1856年3月,華格納完成了《尼伯龍根的指環》四聯劇中的第二部《女武神》的創作。與第一部《萊茵的黃金》一樣,《女武神》遵循了作曲家在1851年發表的文章《歌劇與戲劇》中立下的規矩,用「主導動機」的創作手法,將這部錯綜複雜、時長近3個小時的歌劇與之前發生的劇情串聯起來。當然,華格納在文章中並不提倡重唱在歌劇中的使用。然而,就像《萊茵的黃金》開頭處3位「萊茵河之女」的重唱一樣,《女武神》第三幕中,也包含著8位女武神的多聲部重唱。如此可見,華格納為了不影響作品的戲劇性,對於他先前提出的對於歌劇的種種「新概念」也展現出了靈活使用的態度,從而進一步證明了華格納不同於同時代大多數作曲家的一點:相比歌劇中的音樂,他更看重的是戲劇部分。
在華格納的腳本中,兩個凡人——雙胞胎兄妹齊格蒙德和齊格琳德,自幼獨自生活且並不知彼此的存在,長大成人後偶然相遇並墜入愛河。他們的結合激怒了眾神,眾神之首沃坦也決定殺掉齊格蒙德,以示懲罰。帶著這項任務,沃坦的女兒、女武神之一的布倫希爾德來到凡間,卻被齊格蒙德對齊格琳德堅定不移的愛所折服,從而激發出憐憫之心,決定不聽從其父親的旨意,保護齊格蒙德。女武神終究無法抵擋父親沃坦的力量,齊格蒙德仍被奪走了生命,但她成功地保護了齊格琳德與她腹中胎兒的安全。違背了諸神旨意的布倫希爾德,即將面臨來自沃坦的嚴懲。
這看似平常的劇情,在了解清楚人物關係之後,使人瞠目結舌。
◇拜羅伊特節日劇院(Bayreuth Festspielhaus)。1871年動工,後在華格納保護人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的資助下,於1876年建成。劇院觀眾席擁有1800個座位,音響效果極佳。由於這裡只演出華格納的作品而成為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只演出一位作曲家作品的演出場所。◇
在上一部歌劇《萊茵的黃金》中,由於大地女神艾達的忠告,沃坦才放棄佩戴不久的指環,並將它交給了巨人。隨著艾達的預言成真——指環終將引向死亡——兩位巨人為了爭奪指環大打出手並互相殘殺,沃坦決定繼續尋找艾達,向她探索關於神族未來的奧秘。歌劇中出現的9位女武神便是沃坦與艾達相結合後所生。
另外兩位核心人物——雙胞胎兄妹齊格蒙德與齊格琳德,則是沃坦與一位凡人女性相結合後所生。沃坦有意地在出生後便將他們分開,並設計了多年後他們的相遇。計劃中,兄妹二人將會產下數個愛情的結晶,再等時機成熟後,他打算讓女武神去戰場收割他們的靈魂,以便在瓦爾哈拉城堡組建一支「軍隊」,為他奪取巨人手中的指環(他曾與巨人立下條約,不得親自來搶奪指環)。他預計,在上一部歌劇中出現的,被他奪取指環的阿爾伯裡奇會帶領他的侏儒族群前來報復。一旦戰爭打響,沃坦與他的後代們也可以抵擋住他們的攻擊。
沃坦的如意算盤被他妻子弗裡卡摔得粉碎。她老人家不但從頭至尾清楚沃坦與其他異性發生關係的事實,並站在倫理道德與神族形象的角度上,將沃坦痛斥了一頓。無奈之下,沃坦只得命令他最愛的女武神布倫希爾德下到凡界,將齊格蒙德提前帶回瓦爾哈拉殿堂。華格納在此處使用了一個個細緻的「主導動機」,把這段「夫妻吵架」細膩而直接地展現了出來。在作曲家筆下弗裡卡的唱段從降e小調開始,在降E大調結束,以一種傳統的、貝多芬式的表達方式象徵著弗裡卡的勝利。
◇華格納《女武神》選段「沃坦夫婦的爭吵」,唐納德·麥金泰爾飾演沃坦,漢娜·施瓦茨飾演弗裡卡,皮埃爾·布列茲指揮,拜羅伊特節日劇院演出,1980年。◇
看來強如沃坦,還是要聽老婆的話啊。
但孩子聽不聽父親的話,就是另一回事了。布倫希爾德來到凡間,見到了她同父異母的弟弟齊格蒙德,並邀請他去瓦爾哈拉城堡。在樂隊稀疏的伴奏聲中,齊格蒙德與布倫希爾德進行了對話,與此同時樂隊也在跟隨劇情演奏出瓦爾哈拉城堡、沃坦、齊格琳德等音樂主題,將劇中人物的語言表述變得活靈活現:
若我隨你而去,你要將我引向哪兒?
引你去瓦爾哈拉城堡,沃坦在那裡等你。
都是什麼樣的人在那裡?
英雄們也在那裡雲集,他們來歡迎你。
我的父親會在那裡嗎?(齊格蒙德仍以為他的父親是凡人)
你的父親在那裡等待你。(女武神之意是他們共同的父親沃坦)
那裡可有一名女子歡迎我?
幸福的女子也在那裡雲集,沃坦的女兒們會為你斟酒。
齊格琳德可以同我一起去嗎?
她還需要呼吸塵世間的空氣,你不會在那兒看到她。
既然如此,我便不會跟隨你去了。
布倫希爾德充滿詫異的望著她的弟弟。作為一名生活在神界的女武神,她不敢相信眼前的這位男人為了一個女人,選擇放棄進入天堂的機會。她為這個愛的決定所感動,憐憫之情油然而生。要知道,沃坦不是讓布倫希爾德去請齊格蒙德到天堂的,那可是雷打不動的命令。但布倫希爾德決定違背父親的旨意,守護這一愛的舉動。我認為這一景在整個指環四聯劇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愛情在與權力的鬥爭中第一次勝利了。無論是女武神,還是凡間的雙胞胎兄妹,都是為爭奪權力而產生的結晶,但在這些「平凡的」角色中,愛情卻是他們所追逐的目標。在華格納所創造的這個權力至上的世界裡,這些選擇愛情的人們,與不斷追求著至高權力的諸神和各族首領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華格納《女武神》選段「齊格蒙德之死」,保羅·埃爾明飾演齊格蒙德,娜丁·賽昆德飾演齊格琳德,約翰·湯姆林森飾演沃坦,安妮·埃文斯飾演布倫希爾德,馬蒂亞斯·赫利飾演洪丁,丹尼爾·巴倫博伊姆指揮,拜羅伊特節日劇院演出,1992年。◇
在最後一幕,得知女兒兼侍從違背了自己的意願後,暴怒的沃坦找到布倫希爾德,準備對她實施懲罰:奪走她「女武神」的身份,使她成為凡人,並讓她在山丘頂端入睡,以成為任何一位到此的男性均可以獲得的「戰利品」。悲痛欲絕的布倫希爾德向父親苦苦哀嚎,請求減輕對自己的處罰。「我只是遵循了父親最初的意願啊!」整部歌劇最後一景中,總共只有兩位演員出場,在長達近1小時的時間裡,進行著父親與女兒之間的對話。最終,沃坦被女兒所感動,決定在女兒入睡的區域周圍散布開熊熊燃燒的火焰來保護她,只有無所畏懼的勇士才可以穿過火焰,並成為她的丈夫。沃坦的這一舉動,也是出自愛的緣故吧。就這樣,在趨於寧靜的音樂中,布倫希爾德安然入睡,來自第一部歌劇的火神洛格的主題漸漸響起,沃坦也悄然離開了。
◇華格納《女武神》選段「布倫希爾德入睡」,布萊恩·特菲爾飾演沃坦,詹姆斯·列文指揮,大都會歌劇院演出,2011年。◇
整體來看,比起《萊茵的黃金》,《女武神》的戲劇節奏慢了許多,音樂線條、主題分布也更為寬廣。人物雖不如《萊茵的黃金》那樣立場鮮明,戲劇的深度與表達的情感卻均在其之上。被火焰包圍的布倫希爾德等待著一位蓋世英雄來拯救她,這位英雄能否不負所望,與她建立起永恆的愛情?15年後,華格納的《指環》第三部劇給了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