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川普能成美國總統?離譜言論引政治風暴

2021-02-15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

  12月7日,競爭共和黨陣營2016年總統大選提名的唐納·川普,在南卡羅來納州舉行的機會上,語出驚人,建議「暫時禁止穆斯林進入美國」。這在美國社會引發了一場「政治風暴」,全球輿論一片譁然。然而面對輿論譴責和質疑引發的輿情危機,川普絲毫沒有表現出為此感到後悔的態度,仍繼續發表爭議性言論。

  川普爭議言論陷入四面楚歌,遭到了聯合國、歐盟以及整個阿拉伯世界的同聲譴責。

  12月8日,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稱,川普關於禁止所有穆斯林進入美國的提議「不負責任」,對「伊斯蘭國」武裝反而有利。

  英國議會議員等多名政府官員也對川普進行了嚴厲批判。英國已有超過15萬人在網上聯名籤署請願書,要求禁止川普入境英國。

(圖為:沙特王子阿爾瓦利德)

  12月12日,沙特王子阿爾瓦利德在Twitter上發文稱,川普應當放棄競選美國總統的政治野心,因為他根本不會贏。

  沙特《生活報》撰文稱,「川普搞不清楚什麼是小丑戲,什麼是政治!」埃及《東方報》稱,這一言論荒謬得「令人不想回應」,川普拙劣的表現讓人感到他「最惡劣的偏見和無知」。

  在美國國內,川普言論也引起了軒然大波,他本人也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12月8日,白宮發言人在記者會上表示,川普的言論已經自動退出了競選總統的行列,他不配做美國總統。其共和黨同仁也表示譴責,稱川普「神經錯亂」「違背了我們所支持和相信的」。

  CNN認為,白宮如此針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言論是非常不尋常的一步。《華盛頓郵報》分析指出,現在還不清楚,這是否會對共和黨參選人的民意支持率產生消極影響,有些共和黨人擔心川普會摧毀整個黨。

  對全球輿論鋪天蓋地的聲討,川普毫不在意。之後在接受CNN採訪時,川普抗辯稱其做法最符合穆斯林利益,「我這麼做是為穆斯林好」。

  針對英國批評,川普在Twitter上針鋒相對地表示,他的投資對蘇格蘭經濟貢獻巨大,英國政府應該感謝他,而不是妄加指責;英國政府顯然在拼命掩蓋嚴重的穆斯林問題,但拿出誠懇面對現實的勇氣才更加正確。

  對於沙特王子的指責,川普在Twitter上也進行回擊,他表示阿爾瓦利德王子「愚蠢」、企圖「用老爸的錢來控制美國政治家」。

  首先,獲得選票,提高支持率。眾多競選分析人士和媒體觀察者都將川普這種極端表現歸咎於「選舉策略」。《華盛頓郵報》分析認為,加州槍擊案後的一段時間,有許多美國民眾認為恐怖分子就在自己身邊,川普的言論正是抓住了美國民眾害怕再度發生「9·11」式恐怖主義襲擊的心理。路透社評論稱,川普「全面禁止」穆斯林入境的口號就是想要在保守派選民中爭取支持,正是這些選民推高了他的人氣。

  果不其然,據NBC和《華爾街日報》的一項民調顯示,42%的共和黨選民贊同全面禁止穆斯林入境提議,36%的黨內選民反對。根據《紐約時報》和CBS的一項調查,川普在共和黨初選選民的支持率上升至35%。

  其次,藉機熱點輿情事件營銷,投機倒把。川普的做法的確很瘋狂,但他也表現出了自己作為商人的精明和投機的特質。有分析指出,爭議言論發表之前1天,美國加州發生槍擊案,美國官方斷定這起襲擊為恐怖襲擊,歐巴馬發表全國反恐講話。當時也有民調顯示,川普在支持率優勢呈下降趨勢。因此,川普便藉助熱點輿情事件進行推廣,意圖扭轉局勢。

  最後,情理之外,意料之中。川普這一爭議言論並不令人意外,他此前在非法移民、女性權益就發表過類似歧視性言論。比如,他將墨西哥人比作「強姦犯」,將納粹黨衛軍形象當做美軍軍人搬上競選廣告。

(作者: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輿情分析師 廖燦亮、徐徵)

來 源|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微信公號

編 輯|吳琦瓊 主編|盧上雲

相關焦點

  • 沒等川普封殺,TikTok先禁了川普!馬斯克:科技公司成了言論自由的「裁決者」
    ,並將諸如「風暴國會」(#stormcapitol)、「愛國者黨」(#patriotparty)等話題標籤重新定向,以降低其曝光度。默克爾:推特永久關停川普帳號的決定是「有問題的」對於美國總統川普推特帳號被封一事,1月11日,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發言人斯特芬稱,言論自由是一項基本權利,因此,默克爾認為推特封閉川普帳號「是有問題的」。
  • 美國成了世界的笑話,總統川普接近「社會性死亡」?
    美國讓全世界看了笑話,國會遭暴力衝擊的後果,很嚴重!在川普的總統任期只剩最後幾天之際,這些「後果」如同強大的衝擊波,反彈回了川普身上,打得他步伐踉蹌,幾近栽倒。在政治上面臨第二次彈劾;動用核武器的能力被限制;社交媒體發聲渠道被封殺;經濟上遭商業夥伴的拋棄……這一切,簡直是川普作為美國總統「社會性死亡」的教科書式操作。牆倒眾人推,是誰在替美國人民「教訓」川普呢?
  • 孫興傑:川普彈劾案是美國極化政治的極端象徵
    特約評論員 孫興傑:1月6日在國會山的騷亂,引起了美國朝野的震動,尤其是民主黨將騷亂的責任歸咎於川普的煽動言論。 現在對川普進行追責有兩條途徑:一個是援引美國憲法第25條修正案,由副總統彭斯及內閣成員認定川普沒有能力履行總統職責,副總統可以擔任總統。
  • 美國川普時代的強人政治
    尼克森的創意就是用「沉默大多數」的說法分化美國民眾,將那些公開發表反戰言論的青年、大學老師、議員等描述為試圖吸引眼球、撈取政治資本的自利者,甚至有「通共」的嫌疑,而那些沒能發出聲音的美國人,特別是參加過二戰、越戰的老兵或當時正在越戰戰場上揮灑熱血的年輕人,才是美國價值和利益的真正守護者。
  • 【深度解讀】川普:一個Twitter謎是如何逆襲議員的
    回顧川普目前為止的競選之路,川普及其競選團隊靈活運用社交媒體為其選戰處於領先地位立下汗馬功勞。統計和研究川普最具代表性社交媒體Twitter,不但能發現其五花八門、花樣頻出的選舉策略,也能窺探目前階段川普選舉策略的變遷。社交媒體改變美國總統大選大眾傳媒作為信息傳播和交流的載體,自其誕生起,就不可避免地刻上了政治的烙印。
  • 偏見 美國總統候選人發表貶低中國言論 外交部回應
    △美國總統參選人發表貶低中國言論  美國地產大亨唐納·川普16日在紐約宣布參加2016
  • 弗朗西斯·福山:川普加劇美國社會撕裂
    曾任美國國務院思想庫政策企劃局副局長。日本《讀賣新聞》9月6日發表了美國政治學者弗朗西斯·福山的題為《川普加劇美國社會撕裂》的文章,摘編如下:11月3日,美國選民將迎來迄今為止影響最為重大的一次總統選舉。問題在於我們該如何評價唐納·川普的第一個任期。禁止移民。退出國際組織或協定。
  • 川普贏了!最受「爭議」的美國總統來了
    據新華社快訊:據美國媒體預測,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川普在8日舉行的美國大選中獲得當選總統所需的270張選舉人票。出身精英階級卻祭出「反精英政治」的大旗,讓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卻堅持用小學四年級水平詞彙演講的川普,成為200多年來美國政界的極端非主流。他一直身陷各種關於侮辱女人的醜聞,他是史上最受爭議的總統候選人,但是,現在,他贏了!
  • 川普擊敗希拉蕊!最受「爭議」的美國總統來了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評論說,總統選舉辯論本該為大家呈現美國民主好的一面,但希拉蕊和川普的辯論圍繞著性侵犯、威脅、謊言等齷齪指控和對彼此的不屑而展開。激烈的兩黨爭鬥  希拉蕊與川普相互揭黑還反映出,美國兩黨如今已拋棄了曾經合作的模式,為了選票和利益日趨對抗。最明顯的是今年兩黨的黨代會。
  • 東方智庫丨美國政治地震,川普命運懸了!
    在事實面前,美國和歐洲的政治家和眾多媒體不得不承認,美國的總統選舉特別是暴徒衝擊美國國會事件,已完全、徹底、立體化地毀壞了美國的所謂「世界民主燈塔」的形象,充分表明美國政治已經嚴重撕裂,美國再沒有任何資格對其他國家的政治體制和社會制度說三道四。
  • 「美國為何需要保守主義?」——解讀美國保守派政治行動大會(CPAC)
    在川普總統離開白宮一個多月,在民主黨控制了參眾兩院和多數媒體的情況下,面臨2022中期選舉和2024總統大選,面對左派思潮和街頭暴徒結成的同盟,左派議程的全面快速推進和美國社會政治的全面左傾,保守派下一步該怎麼做,從理論、方向到切實可行的方案,是這次會議所要完成的任務,因而具有特別重要的歷史意義。
  • 《讀書》特稿 | 王炎:川普的政治遺產
    隨後幾年,他持續關注和表述美國政治轉向(《川普很保守嗎?——網絡媒體與美國政治轉向》,《讀書》2017年12期)、美國大選(「隨機波動」播客節目)等相關問題,引起了普遍關注。在2021年美國政局再度因川普而陷入某種「混亂」之際,王炎又寫下新的特稿,不但利用各種材料描述一位「非美人格」總統的前世今生,也將20世紀以來的美國帝國史做了勾勒,證明這樣的政治怪咖,恰是歷史與時代的產物。
  • 美國會騷亂引發白宮辭職潮 政治內耗加劇社會分裂
    新華社華盛頓1月7日電(國際觀察)美國會騷亂引發白宮辭職潮 政治內耗加劇社會分裂新華社記者徐劍梅 孫丁 鄧仙來美國國會騷亂在華盛頓掀起的猛烈政治風暴7日仍在繼續,多名議員呼籲罷免總統川普,交通部長和教育部長當天先後宣布辭職。川普當天發表講話稱新政府將按時上臺。
  • 噤聲川普,讓「言論自由」情何以堪!
    對川普消音,這違反了言論自由原則嗎?無論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原文是什麼,川普在社交平臺上說不了話了,失去了普通美國公民的這一權利,這當然違反了美國政治精英們通常主張的言論自由原則。「我反對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就是「美國燈塔」通常照給世界其他地方的「言論自由之光」。
  • 弗洛伊德事件能「打倒」川普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陶短房5月25日因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市非洲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跪壓」致死而引發的、席捲美國所有州的抗議、騷亂、警民衝突和族群對立,不僅把白宮裡的美國總統川普逼得兩次躲進地下庇護所
  • 悲情川普:國會風暴下眾叛親離 遭共和黨無情拋棄
    關鍵是川普違反了華盛頓遊戲規則-他政治上稚嫰,還不懂華盛頓紙牌屋那一套;他及其支持者鬧過了頭,特別是他不該自己出面號召包圍國會,涉嫌煽動鬧事,他的支持者暴力衝擊國會這個帳都被算在了他身上。她說,「憑良心,我現在已經不再能反對這些選舉人的認證」。 雖然這些共和黨大佬和議員沒有點名川普,但誰都清楚他們是針對川普及其支持者的!
  • 【美國研究】張國璽:邀功與甩鍋:如何理解川普的總統領導風格?
    川普頻繁的邀功與甩鍋,恰似鏡子的兩面;我們從中得以窺探的,不僅是他的總統領導風格,也能觀察誓言「抽乾華盛頓泥沼」的川普,在華府舊政治生態的糾纏掣肘下,能否兌現諾言、有效施政。   點讚經濟,粉飾太平   在他三十年前的自傳《交易的藝術》一書中,川普對宣傳的意義頗有心得。他認為,如果不善於宣傳、不敢於宣傳,世上最好的產品也會一文不值。
  • 2016美國大選川普獲勝下任總統,探究美國大選背後的個人隱私與大數據.
    在這場鬧劇大於政治、表演大於實事,陰謀、留言和小道消息亂飛的選舉中,明面上是希拉蕊和川普的「撕逼大戰」,背後卻有人工智慧算法和算法之間、黑客聯盟和選舉人的暗中較勁。這次美國總統競選被德國《商報》稱作「第一次數位化競選」,兩黨候選人都組織起了龐大的技術班底,將大量資金花在獲取和使用投票者的信息上。
  • 川普成兩度遭彈劾的美國總統
    當地時間2021年1月13日,美國華盛頓特區,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了針對美國總統川普彈劾案。
  • 千鈞棒 | 從「韓四靠」支持者被禁言看美國言論自由的本質
    之前的2016年1月20日晚,國內著名的百度貼吧「李毅吧」網友「出徵」Facebook,發表愛國言論,反對臺獨勢力,被內地的自由派吹捧成「世界華人圈的民主典範」的臺灣的按照美國模式建立的臺灣媒體三立新聞臺刪除2016年所有推特內容。美國參議院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2019年2月27日發布了一份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