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獵戰術詳解:殲11用熱焰彈幹擾雷達鎖定是穿幫?恰好相反

2021-02-20 講武堂

聲明:除《踢館》外,講武堂所刊登文章均為授權轉載,目的是提供多樣化看問題的視角,不代表堂主完全認同文章觀點

這是片中頗具爭議的一個片段,PLA AF頂尖飛官,被一臺比他們父親輩兒的「薩姆6」飛彈給爆菊了?還show了紅外誘餌對抗雷達制導飛彈的「對牛彈琴」大bug ! 真這樣麼?

海軍學習小站對空戰並不擅長,但刷了幾遍片後,我嘗試說以下兩點:

1、 實際中你不可能做的更好;

2、 只有美帝才能做的更好,他們怎麼做?

1、首先這個是一個非常蛋疼的任務

為什麼?因為全世界飛官都很討厭這種外交部門文官們下達的緊急任務:「恐怖分子佔領機場劫持人質,XX國將採取地面行動,命我部派戰機肅清空域!」

這種任務蛋疼在三點:

1、 敵情不明:恐怖分子多少?意圖和下一步計劃如何?他們控制了哪些武備?他們能熟練操作多少?估計XX國自己也在緊急摸排上報中,更何況透露給PLA軍方的滯後折扣信息,「不知彼」這是第一大忌;

2、 ROE交戰規則限制很多:肅清空域?交戰規則是什麼?誰能打「第一槍」?地面威脅咋辦?直到片尾大突襲階段依然好幾條「外交禁令」,詳細自己看片吧。敵人要你命,你還束手束腳,第二大忌!

3、 還很突然,準備時間全無:恐怖分子給XX國政府36小時,估計幾小時後PLA AF就出去「肅清空域」了,倉促應戰,第三大忌。

這三大忌諱跟被爆菊,跟紅外誘餌對雷達啥關係?

當然有關係了!

2、其次戰前準備倉促而輕敵

現代空中行動是一門嚴謹的科學,派什麼戰機?什麼掛載?(空空?空地?反輻射?組合?空地還有防區外打擊,戰場遮斷,近距離空中支援等好多選項呢。彈藥都啥參數設定?一個精確制飛彈藥的事先參數設置項就可以多達兩位數!)……

機載任務計算機加載哪些數據?(敵方戰機、傳感器、武器、通信、EW參數,地形氣象數據,自己掛載數據,計算預案……)?

電子對抗系統該預裝哪些對抗參數和對抗策略?針對哪些敵方傳感器?武器?誘餌系統Chaff和Flare(箔條幹擾彈和紅外誘餌彈)該按照什麼比例裝填?Chaff應該是針對什麼頻段的?……

任何一項設置都會對後續作戰行動產生影響。

早就不是 「彈滿艙+油滿箱」,就能懟天懟地的年代了!

當今美軍一場空地行動的前期準備最短也要72小時,知道不?詳見科普:

《君子報仇等三天:美軍空襲行動準備過程詳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6a129b0102wzbq.html

然而緊急的外交任務,就這麼在不知彼,不知交戰規則的情況下就倉促升空了。

而且注意,XX國跟PRC關係很好,都派空軍教官去帶飛啦,絕對「鐵」!

而按照PRC一貫風格,對於鐵哥們,戒備程度是很低的,至少在上述假想敵情報搜集和準備方面的優先級,絕對排在美日後面。

當然他們也有假定,即此時依然以為進近恐怖分子控制機場,劫持人質,新聞裡似乎還擊落了政府軍一架直升機。所以初步判定「肅清空域」的任務是防止恐怖分子劫持飛機繼續駕機升空作戰或者逃跑,支援政府軍地面行動,簡單地說就是類似「禁飛區」任務!

雖然預感到地面警戒雷達不正常,但沒想到會控制一套薩姆6飛彈系統,還能玩得轉這套「老舊」的「高科技」!

基於上述前提,出動留空時間長的殲11雙機,兩中距彈+兩近距彈+翼尖EW吊艙掛載,中規中矩。居高零下先發制人+頂級高手搭檔的情況下,足以對付恐怖分子手裡劫持的少量幻影2000.

3、第一枚薩姆6 的擺脫,沒毛病

片中殲11長機面對薩姆6的尾追,用了採取了兩個措施,沒毛病

1、 俯衝加速;

2、 利用地形引起撞山。

當時殲11雙機執行「肅清空域」(禁飛區)任務,中高空巡航速度妥妥的。後來為了躲避遠程警戒雷達,略微下降高度,進入谷地遇到伏擊。

戰機最怕被防空飛彈伏擊,而且此時估計還是中低空,相對高度3000-4000米?巡航速度也不快0.6-0.7?,在2馬赫多速度的薩姆6眼裡就跟死靶子一樣。

殲11長機命令俯衝加速,而且片中還出現了音爆,超音速啦?要知道:

薩姆6的3M9M3飛彈,首先是固體火箭發動機增速到1.5馬赫,然後衝壓發動機加速到2馬赫以上,按照24公裡的射程,也就20多秒就命中!

殲11長機命令俯衝加速,而不是耍機動,有以下考慮:

1、 低空特技機動擺脫不了薩姆6,後者低空機動性還可以;

2、 自己俯衝加速,高度換能量,讓薩姆6追擊時間變長,難度加大。Wiki上的薩姆6飛彈詞條,有迎頭目標速度2.2馬赫,尾追目標1馬赫之說(當然是在一定距離下的),片中清楚看到殲11長機飛出了音爆,加大了薩姆6追擊的難度;當然此次伏擊距離很近,超音速也不能完全擺脫,但大大壓縮了薩姆6飛彈的可攻擊區域。

3、 一旦變成長跑,薩姆6動力段結束,立馬阻力加大,衝壓發動機構型的空氣阻力係數大,減速會很厲害,追擊越來越吃力。可以查高度與空氣密度的關係,空氣密度與阻力的關係。

然後殲11長機引導薩姆6 撞山,可能性有2:

1、 薩姆6是末端雷達半主動制導SARH,目標必須始終在雷達車的制導雷達可視範圍內,設伏地點是在一個谷地,四周環山,長機成功逃到了某一個盆地四周的某個山峰附近,利用山峰地形遮擋,薩姆6制導雷達丟失目標,飛彈失去引導撞山自毀;

2、 高級一點,薩姆6這樣的SARH制導飛彈,飛彈採用比例導引法,即不是完全尾追目標軌跡,而是前置點導引法的一種。前置點雖然省航程,但結合地形就容易被黑了。簡單地說,飛彈追殲11,殲11突然拐彎橫著一側身躲進一座山峰後面,如果是尾追模式的紅外彈也會忠實跟隨殲11的軌跡,也追過去,然後拐外側身追進山峰後面,雖然費鞋,但你能過我也過!而比例導引就」「聰明」一些,看到殲11拐彎橫著跑,就提前預測到幾秒鐘後殲11未來牆後的位置,於是走捷徑按照提前量直奔前置點去了,不管中間還隔著一堵牆!撲街!

好吧,無論情況1/2,敝認為殲11長機的俯衝加速,和對地形的運用,沒毛病!

至於電子戰系統為何不起作用?我想:

一來毛子出口的減配版機載電子戰設備會很縮水,避免有朝一日反噬其主?

二來對付半主動雷達制導的應答式幹擾(類似當年U2對付我薩姆2飛彈的),自身也是輻射源,如果對方多個輻射源被動引導的心眼兒,可能更容易招致殺身之禍。

4、第二枚,不合格,但為了救人和救劇情

為了救僚機,長機和僚機躍升,交叉機動。這種即損失速度,又離開地形掩護的行為,在薩姆6前無疑是自殺的固定靶。

但姑且認為是為了救僚機+救劇情吧,電影中段需要一個低谷。

此時長機的劇烈機動擺脫,至少可以增大薩姆6 飛彈的誤差,畢竟半主動雷達制導模式,本來就不是一種精確制導模式,在機動下,誤差進一步增大,即使戰鬥部爆炸,對戰機的損傷儘可能減少,為「擊傷」而不是「擊落」埋下伏筆吧。

5、紅外和箔條誘餌是一起扔的,只是後者你看不見!

飽受詬病的紅外誘餌對付半主動雷達制導飛彈是「對牛彈琴」,其實是大部分軍迷只看懂了一半。

昨天有一篇看空天,張亦馳 的《為什麼要用紅外幹擾彈幹擾薩姆-6》的解釋很靠譜:

http://mp.weixin.qq.com/s/SD33zTNpfJqzGRXgz72aEg

摘要如下:

l機載電子戰設備爛:出場是早期型殲11,航電不如東海出場的殲11B,雖能薩姆對地空飛彈照射雷達告警,但老舊航電無法提供其飛彈型號;

l不敢排除紅外彈可能:實際作戰中,當「照射雷達」告警響起時,飛官都會當作既有雷達制導飛彈,也不排除有紅外製導飛彈(高度3000米以下,後面還俯衝了),畢竟後者徵兆不明顯,殲11還沒紫外線飛彈逼近告警器,都已經低空了,天知道是否有肩扛薩姆?甚至別的戰場還會遇到現在流行的雷達紅外主被動雙模符合制導,所以被伏擊的一瞬間,一定是紅外+箔條等各種對抗手段一起招呼,才是正解!低空記得扔紅外彈,才是老鳥的做法。哪比得了鍵盤俠事後無所不知;

l箔條彈看不見:現代戰機都是Chaff+Flare箔條+紅外幹擾彈,按一定比例混裝,如果一起投放,其實大部分情況下只看得見絢麗的紅外誘餌彈的,箔條彈打箔條雲,在高速飛行時基本看不見,淹沒在火鳳凰般的紅外彈裡了。不信去找網上找幾張清晰的試試?如果非要說軍艦的箔條雲如何大?首先是「靜止」艦船對高速飛機,其次看看艦載箔條彈的個頭多大?

至於為何沒有效果?任何對抗手段的奏效都是有條件,和一定概率的。

1、此次被伏擊,距離太近,無法形成面積足夠的箔條雲,且飛行軌跡上形成較大方位差,所以一直被飛彈追著屁股跑。

2、劇情需要。

6、實戰中老薩姆6斬獲頗多,輸了不丟人

薩姆6雖然老舊,但實戰中斬獲頗多:

最著名1973年第三次中東戰爭,跟其他薩姆兄弟一起,敲掉以色列空軍60多架A4天鷹,F4鬼怪!

1988年南非邊境戰爭,擊落南非氣象氣球後,後者也不敢直接戰機挑釁,只靠G5榴彈炮地圖炮報復;

1981年西撒哈拉戰爭,8套薩姆6飛彈擊落了2架摩洛哥皇家空軍的幻影F1。

1983年8月,利比亞,2架圖22轟炸機被查德軍隊繳獲的薩姆6伏擊,一架被落。

1991年1月19日,一架美空軍F-16(序列號87-228)在大規模空襲巴格達時,被薩姆6擊落,飛行員被俘,3月獲釋。

1995年,波士尼亞戰爭區間,一架美軍F-16再遭薩姆6擊落,殘骸與被擊落的F117一起陳列在博物館。

為何老舊飛彈能屢次擊落,包括美帝先進戰機?說來話長,但兩點:

l 都已不是早期第一代防空武器,實戰性能都有提升,不是一個簡單的箔條、應答幹擾、紅外誘餌能簡單措施就能大概率對付;

l 再老舊的武器,條件恰當,運用合理,天時地利人和,一樣發揮作用,就像吳京的拳頭也能幹掉全副武裝僱傭兵一樣。

絕不是看年頭,看技術指標。

片中殲11機組被爆菊,也不丟人,對方正確運用,我方準備不足。

還有一個細節,雷達半主動制導,不是要照射雷達照射麼?片中只有一個雷達車?咋照射2個分別的目標呢?

其實1978年出產的改進型Kub-M4就是採用間歇連續波,能同時引導6枚飛彈,同時對付2個空中目標了。

7、空天獵追那麼久,誇張麼?

還有人會拿這段跟《深入敵後》裡薩姆13追大黃蜂那段比,覺得《空天獵》薩姆6追殲11太誇張,時間太長不真實。

薩姆13那射程才5km小短腿,最高速度2馬赫,在片子《深入敵後》裡都追了幾分鐘,跑出幾百裡地了,你不覺得誇張?

射程是它四倍,達到28km的薩姆6,速度2.8馬赫,在《空天獵》裡追幾十秒就是誇張?這雙標啊!?

總結起來:

1、 情況不明,規則不清,準備不足,輕敵在先;

2、 反派正確運用裝備和地形特點設伏,猝不及防在後;

3、 殲11表現沒大毛病,換做其他人,也不可能做的更好,除了美軍。

順便提一句,《空天獵》取景哈薩克斯坦,他們有20多套薩姆6,此次就是真車拍攝,真兵操作,地面動態絕非CG,從車輛移動,操作手一步登車,縱身從狹窄艙口直落座位,內部操控臺的細節,以及操作手嫻熟的開機,加電,高壓,跟蹤,鎖定,發射動作一氣呵成,就知道真假了!

8、美軍會怎麼對付這樣的薩姆6設伏?

首先不許F-22開掛,都F15/16/18等三代機。

經過圍觀以色列小弟中東的經驗教訓,以及自己在海灣和波士尼亞被薩姆6敲掉的經歷。美軍一般會有以下應對:

準備更充分:情報資料庫早就建立,而且戰備意識更強,哪怕盟友的數據也會攢一套(經常被盟友叛變啊),即使臨時迎戰,從對假想敵可能威脅判斷,數據加載,計算機和掛載的針對性準備,對抗措施和預案準備,飛行員訓練方面,會準備更充分,更有針對性;

儘量防區外提前敲掉:在前期情報準備和更好的戰場實時ISR條件下,對於突然出現的薩姆6,能提前防區外敲掉,是美軍長期的野望,畢竟薩姆6飛彈射程不超過30km,但其搜索雷達55-75km就會開。

交戰規則更務實:禁飛區任務不僅防止敵方升空,也要攜帶對地甚至反輻射掛載,反擊任何地面敵對威脅,足以自衛。如1998年12月聯軍伊拉克禁飛區,一個伊軍薩姆6陣地向禁飛區聯軍飛機發射6-8枚飛彈,美空軍F-16隨即用2枚「哈姆」反輻射彈+6枚GBU-12雷射制導炸彈還以顏色。

能躲就躲,比如躲開公路,因為很多野戰防空系統,哪怕是履帶的,也都不敢離開公路太多。但此次「聯合反恐」就沒那多選擇的餘地。

機載電戰預警更靈:即使被經驗豐富的對手伏擊了,得益於機載EW設備準確性更高,信號與資料庫比對,能能識別出薩姆6飛彈型號,甚至目標方位、距離,讓飛行員更針對性採取對抗措施;

地形規避更嫻熟:作為經常侵入他國領空,美軍飛官被薩姆追是家常便飯,一個針對性訓練會更多,二來也曾弄到過包括薩姆6在內的完整樣品,研究更透。所以利用地形規避(除了山地遮擋,或超低空盲區)的一些時機、尺度把握地更準,更嫻熟,很多參數甚至會自動計算,通過機載航電提示到頭盔顯示器裡,更精確效果更好。

大面積箔條幹擾彈+合理的規避動作;

拖曳雷達誘餌,類似ALE 50,這是美軍對付雷達半主動制導飛彈的利器啊;出門帶錢包!救了很多命。

反輻射飛彈反擊:哈姆塊頭很小,比片中YJ91小巧地多,很多戰機都能搭配攜帶,3馬赫,發射後不管,誰是獵人誰是獵物還未知呢,要麼先一步把薩姆6制導雷達車敲掉,要麼迫使對方關機躲避,結果都是空中的薩姆6 飛彈失去照射信號變瞎子,目的達到!

電戰機隨行:在EA-18G咆哮者面前,老式薩姆6理論上就是廢物,不僅威脅不到他人,還開機必死啊。

傳說的的對頭戰術:傳說中美帝資深飛官還有一種在遭到近距離伏擊是的「對衝戰術」,即結合告警系統給出的對方方位和距離,如果時機和距離合適,反而衝著來襲飛彈衝過去!一來有望超過薩姆飛彈的迎頭攻擊相對速度上限,二來有可能在薩姆飛彈最小攻擊攻擊距離上插肩而過!(可能薩姆飛彈還未安全解鎖,類似《獵殺紅十月》裡「颱風」直接撞掉「阿庫拉」的第一枚魚雷,或者助推段剛進入機動段的節骨眼,機動舵效還很低)如薩姆6攻擊範圍最小是3公裡。當然這是傳說,雖有可能,但必須確認距離很近,且難度和風險極大!

所以結果就是1999年科索沃戰爭期間,南斯拉夫防空部隊有22個薩姆6飛彈連,採用機動戰術和短暫開機,交替開機等戰術,在北約近400枚「哈姆」反輻射飛彈襲擊下僅損失3部雷達,但結果是自己發射的477枚薩姆飛彈也無一命中。當然而相比之下,同期薩姆2和薩姆3飛彈單位的自身損失高達66%-80%。

但依然不敢掉以輕心,時有損失,只要對手精心準備,自己麻痺大意……

結語:PLA AF在自黑麼?

對比之下,前面所說的PLA AF所有的毛病,其實根源就是一個:長期國土防空思想作祟。

國土防空沒有出境需求,更沒有對敵綜合防控體系的SEAD作戰需求。國土防禦型,與境外進攻性相比,差異就是:

強防禦,弱進攻

強制空,弱對地

強本土,弱境外

強硬體,弱情報

強防敵,弱防友

以上是本小站個人理解,空軍技戰術非擅長,僅供參考

《空天獵》表現這一環節,是顧問團隊無意間自然流露出的PLA AF現狀呢?還是有意自黑來敲醒決策層呢?不得而知……

歡迎搜索ID:qqmiljwt
或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
騰訊軍事講武堂

相關焦點

  • 《空天獵》戰術詳解4:殲10對幻影,老辣王牌VS應試狀元
    所以這一段,基本合理,略有誇張。 從畫面上看,幻影是2中2近的標準空戰掛載,2枚主動雷達制導的米卡,2枚紅外製導魔術。後面這4發彈都按照比較合理的方式予以使用 首先打直升機用的居然是雷達制導的中距「米卡」?一般戰鬥機打直升機都是紅外彈,這個看似不常理。
  • 殲10音爆幹掉恐怖分子:從12個軍事細節看《空天獵》
    現代軍隊作戰也一樣,所有作戰行動都是由一個個條令規範和戰術細節組成的,有細節才能打勝仗,無細節管理的軍隊都是烏合之眾。我們的空軍就是一支有細節的軍隊。《空天獵》也是,影片的情節、故事都來源於真實的空軍生活。對外反恐的實戰也是基於日常訓練的各種預案。甚至日常的訓練比影片更加複雜。據影片軍事顧問講,真實的空軍故事,也比電影中更精彩。
  • 別錯過《空天獵》,影片鏡頭背後隱藏著N位我軍空天英豪
    豆瓣網的這種不負責任,甚至蓄意黑《空天獵》的作法,不但會讓《空天獵》成為一部正在被錯怪和錯過的電影……更壞的是使好不容易拍攝出來的中國空軍空戰影片受到嚴重打擊。《空天獵》作為中國首部現代空戰電影,也代表了國家、代表了空軍對現代化空天作戰的思考。
  • 殲20雙機齊射熱焰彈首次曝光,3秒內就密集打光,場面十分壯觀
    ,在短短3秒鐘時間內就密集打光了兩架戰鬥機機載幹擾彈發射器內的全部熱焰彈,時間火樹銀花,場面十分壯觀。與美國的F-22和F-35兩種五代機將幹擾彈發射器內置於機身兩側的專用艙室內向兩側下方發射相比,殲-20的4個幹擾彈發射器被露天內埋在兩側尾椎上表面垂直向上發射的,由於發射器被布置在尾部受到垂尾和尾噴管的遮蔽,所以並不會對該機隱身性能造成負面影響。
  • 大家好,給大家講一下,《空天獵》背後的英雄故事!
    《空天獵》中兩名地面滲透人員巴圖、高原的原型,即來自享有盛名的中國空降兵「雷神」突擊隊。多少讓人意外的是:中國空軍現役的殲-11、殲-10C、殲-20、運-20、空警-500、察打一體無人機等先進飛機,雷射制導鑽地炸彈、反輻射飛彈等新型機載彈藥,以及全地形戰鬥車等空降作戰裝備等悉數登場,盡展我大國空軍決勝空天的雄風。如此齊全的實裝陣容登上銀幕,在中國電影史上是空前,在世界電影史上也不多見。
  • 殲20新鏡頭燃爆了!倒扣俯衝時發射熱焰彈,可令來襲飛彈脫靶
    殲20在倒扣俯衝情況下發射熱焰彈       10月3日,央視新聞頻道首次展示了殲20發射熱焰彈的鏡頭,畫面中一架殲20正在進行倒扣俯衝,同時快速發射熱焰彈。這是殲20在模擬遭到敵方紅外製導空空飛彈攻擊時,進行極限規避機動,在配合新型幹擾彈,很容易令來襲的空空飛彈脫靶。
  • 《空天獵》將成中國版《壯志凌雲》?
    就這張(圖片來自範冰冰微博)海報中,一架超近景的殲-20隱形戰機在正中間,背後兩架殲-20正在升空。有網友稱,這應該是史上最高清的殲-20照片。還有臺媒搞不清狀況,聲稱範冰冰「洩露共軍機密」……5天後(9月30日),這部名為《空天獵》的電影就上映了。
  • 【裝備】殲-16多用途戰鬥機連續發射熱焰彈抓拍 讓人大飽眼福
    本組高清圖集,是我駐渝空軍某部裝備的新型殲-16多用途戰鬥機,在空軍節期間對外公開進行動態展示活動的精彩畫面。尤其是殲-16空中連續發射熱焰彈的時候,將展示活動氛圍推向了高潮。殲-16的熱焰彈安裝在機尾部位,用來欺騙和幹擾一定波長範圍內的紅外自尋的空空飛彈,是一種比較有效的自衛措施。圖為殲-16發射熱焰彈瞬間。
  • 電影《空天獵》到底曝光了什麼?為何軍迷們坐不住了!
    《空天獵》吸引了無數軍迷的目光,在這部電影的宣傳海報和預告片上不僅有解放軍最新銳的國產隱身戰機殲-20的精彩亮相,更是出現了中國空軍從未正式公開的「殲-10C型戰機掛載鷹擊91反輻射飛彈」以及東海防空識別區上空攔截它國電子偵察機的畫面,可以說僅憑這幾個鏡頭《空天獵》就足以被成為「中國軍迷翹首以盼的視覺盛宴了」,更不用說這部電影中還出現了解放軍最新的單兵和特種作戰裝備,就連最普通的步槍都是之前網上盛傳的
  • 日本戰機中國周邊海域上空被我戰機鎖定 警報狂響發射幹擾逃命
    事情是這樣的,日本前航空自衛隊中將織田邦男昨日(28日)發文,稱中國軍方的戰機曾在中國周邊經濟專屬區東海上空對日本空自戰機「做類似攻擊的動作,日本戰機一邊使用自我防禦裝置(發射幹擾熱焰彈2013年11月23日,中國政府宣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但日本政府單方面不承認中國防空識別區的效力,不按照中方要求通報飛機的飛行計劃,並派軍機跟蹤、攔截和阻撓中國的公務機和偵察中國相關油氣田的作業情況,中國理所當然的針鋒相對!
  • 感謝範冰冰,空天獵再曝新裝備:殲20靠它近距格鬥無敵
    圖:注意抗荷背心此次《空天獵》的宣傳活動中,演員穿著的新式抗荷服,就極有可能是配備在殲20上的新型裝備;這將是殲20在極限機動性提升的重要部分——主要是在亞聲速區域的格鬥空戰中,殲20將比三代機能堅持更久的
  • 殲11戰機鎖定F16,巴基斯坦終於醒悟,引進殲16是當務之急
    戰機對F16進行了驅逐,在纏鬥過程中,殲11戰機開啟火控雷達鎖定了F16,不過雙方並未發射實彈。為轟6K護航的殲11B據悉與F16遭遇的是殲11B戰機,殲11B是殲11A戰機的深度改進型,由於殲11A採用了原裝蘇27
  • 中國沙特要向其討教,《空天獵》也以其當原型
    正因為我們對於巴鐵空軍和巴鐵飛行員的能耐有所領教,所以才有幸在國內首部現代空戰大片——《空天獵》中體會到他們的兇猛。沒錯,片子裡的反派大boss拉赫曼,基本就是按照國內知名軍事小說《國家意志》裡的巴鐵老飛行員薩米中校的形象來刻畫的。片中出現的馬布國顯然是個多重混合的虛構體,國旗參考的是阿富汗國旗,軍隊構成和軍服參考的則是一票中亞國家的樣式。
  • 空天獵 | 中國首部現代空戰大片,因為熱愛,所以期待!
    其中一人是春秋影業董事長、資深電影人,還有一人是今天首映電影《空天獵》的主要策劃人。  來長春,來航空大學,一是為目睹中國空軍的風採,另一重要目的是商榷「拍一部空軍電影」。可以說,航空大學的那一次接待和中國空軍的那一次展示,一定程度上孕育和孵化了電影《空天獵》。  那時,他還如一個襁褓中不明世事的嬰兒,甚至連個名字都還沒定下來,《霸天狼》《牧天者》.
  • 戰機和艦船上都大量裝備的幹擾彈是什麼原理?
    其實這些發射裝置發射的並不是炮彈或者飛彈,而是幹擾彈。幹擾彈在空中爆炸後,會拋灑大量的金屬箔條,同時還有燃燒的熱焰彈,同時幹擾對方來襲飛彈的雷達引導頭和紅外引導頭。金屬箔條會產生比本艦或者本發射飛機強烈得多的雷達反射信號。熱焰彈也會產生比本艦或者本機更強的紅外特徵,這樣就會在一定空間內產生雷達反射信號和紅外特徵的假目標。引導來襲飛彈飛向假目標而真目標從中快速規避逃脫。
  • 長空激戰,驚心動魄,《空天獵》這支預告片燃到炸裂了!
    從古至今,軍人的職責都是這個國家中最為沉重的,他們用信仰做力量,徵戰於每一次危難之間。作為在軍人的護衛下平淡生活的普通人,我們可能永遠無法感受他們大戰在前的緊張和興奮,也無法理解他們為人民和國家而奮不顧身的決絕之心。電影《空天獵》今日發布的這版預告片名為「長空激戰」,光聽名字我就已經真情實感地熱血沸騰起來了!
  • 【毛毛關注】大陸殲11鎖定臺灣F16?臺軍先否認後承認!明確警告:想動武我們奉陪!
    時隔近8天後,18日,臺灣親綠媒體突然爆料稱,2月10日,解放軍殲-11戰機越過所謂「海峽中線」後,一度開啟火控雷達,鎖定臺軍F-16戰機。在親綠媒體爆料以後,此事迅速在島內掀起波瀾,對於解放軍鎖定F-16一事,臺灣方面先是在18日矢口否認,稱「並沒有這個訊息」,隨後在19日又改口稱「確有此事」。
  • 國產殲16低空掠過海景房,沿沙灘切彎漂移,展現掠海突防能力
    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之前有一部「空天獵」,雖然很多軍迷對其保留意見,但是其中關於低空突防的訓練依然是的值得稱道的。而全球空軍對於低空訓練也都非常關注,世界著名的空軍低空飛行訓練區,英國「音速峽谷」(馬赫谷)就是其中之一。而國產重型戰機殲16最近也出現低空飛行的場景,可以說讓人非常震撼。根據社交媒體的視頻來看,殲-16戰機在一處海灣進行了超低空掠海飛行。
  • 分享 | 《空天獵》:這是一部講述中國空軍故事的大片!
    空天戰場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影片中只展現了這個統一戰場的一部分,但這足以展現中國空軍的「硬實力」。影片中反派的一句臺詞十分刺耳,「你們中國幾十年沒打仗,如果明天開戰,你們準備好了嗎?」,對於這個問題,擔任《空天獵》軍事製片人及編劇的張力說,這一代表全軍官兵的「勝戰之問」是特別設計的臺詞,是為了「以敵人之口來提問,用全篇去回答」。
  • 殲11B罕見曝光生產線 大尺度官宣披露哪些秘密?
    央視曝光殲-11B生產過程  這是央視首次走進現役先進戰機的製造車間,整個播出時間超過11分鐘。先以記者現場解讀的方式介紹了雷達、光電雷達、進氣道和國產發動機以及機載武器的基本用途。此後對其製造材料和工藝進行了解讀,包括碳纖維複合材料、雷射增材製造技術(3D列印技術的一種),最後對沈飛的重型戰機系列進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