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5G和鴻蒙,華為最新大招,扔出AI計算核彈。
剛剛,華為全聯接大會開幕,推出又一重量級AI產品Atlas900。
此前接受外媒採訪時,任正非就已經預告:這是「目前全世界最快的AI平臺」。
全球最快是多快?
華為給出數據——訓練ResNet-50只需59.8秒。
在同等精度上,比排名第二的選手快15%。
華為副董事長胡厚崑說,如此算力還可以廣泛應用到科學研究與商業創新中,比如天文探索、氣象預測、自動駕駛、石油勘探等領域。
與此同時,華為方面也宣布:Atlas900的相關集群服務,也會以極優惠的價格向全球科研機構和大學開放。
伴隨該產品發布,華為還披露了整體計算戰略,這也是華為首次對外公開這一戰略。
集成數千顆算力最強AI晶片Atlas 900由數千顆昇騰910組成,算力能達256~1024 PFLOPS@FP16。
訓練ResNet-50隻用了59.8秒的集群規模,用到了1024顆昇騰910。
實際應用中表現也非常亮眼。在天文領域,能夠將傳統169天的任務,縮短到10秒02。
昇騰910晶片亮相於去年的全聯接大會,今年8月正式商用,是全球第三款、中國首款AI訓練晶片。
昇騰910採用華為自研的達文西架構,號稱「算力最強的AI處理器」,7nm工藝製程,最大功耗為350W,實測310W。
該晶片跑分對標也很明確。直接對標英偉達Tesla V100,主打深度學習的訓練場景,客戶面向AI數據科學家和工程師。
晶片如何強悍?華為同樣給出了「吊打」友商的數據:
相同的功耗下,昇騰910的算力是V100的兩倍,訓練速度更快,用戶需要得出訓練產出的時間會更短。在典型案例下,對比V100,昇騰910的計算速度可以提升50%-100%。
而伴隨著Atlas 900的發布,華為的計算版圖宣告正式構建完成,全面邁入落地階段。
華為將如何落地?怎樣驅動落地?華為現在也全盤託出。
華為計算戰略首次披露整體來看,華為的計算戰略以「晶片」為核心,一共分為四大部分,囊括晶片技術,整體規劃,商業策略以及生態建設:
首先,是架構創新。
核心面向投資基礎研究,比如達文西架構,重點解決全場景智能的架構問題。
其次,是全場景晶片,也就是處理器族。
目前,華為一共有4大晶片系列,其中包括面向通用計算的鯤鵬系列,面向AI的昇騰系列,面向智能終端的麒麟系列,以及面向智慧屏的鴻鵠系列。
胡厚崑說,將來還有一系列處理器,面向更多的場景。
第三是商業策略,有所為有所不為。
華為也再次明確了自己的晶片商業模式,硬體開放、軟體開源,使能應用開發和遷移。
但晶片不直接對外銷售,以雲服務和部件的形式面向客戶,優先支持合作夥伴發展整機。
最後,構建開發生態。
在這一步,華為倡導開放,更新沃土計劃,目標是未來5年,投入15億美元,匯聚500萬開發者,來使能全球合作夥伴發展應用及解決方案。
這些背後,是新的商業機遇和更大的空間。華為,早已不再是一個銷售通信設備的供應商。
胡厚崑開場即強調,之前華為被人以「聯接」認知,但新時代新階段面臨新機遇,華為如今要面向智能產業,打造從聯接到計算的宏偉藍圖。
華為怎麼看未來?不僅僅只是發布戰略,胡厚崑也披露了背後的邏輯,並給出預判。
他說,隨著計算模式不斷演進,面向機器學習的計算已成為主流。
但現在,計算正在進入智能時代,其具備三大特徵:暴力計算、從中心側、到端側無處不在的泛在計算,以及端邊雲高效聯動的協同計算。
最好的解決方式是,在中心節點暴力計算,訓練通用模型,在邊緣進行個性化部署。
但是,想要實現這一規劃,仍舊面臨著不少難點,比如能夠支持全場景智能計算的新架構,這是當前計算產業發展面臨的巨大挑戰,同時也是巨大的機會。
到底有多大?
胡厚崑援引了Gatener報告——全球計算產業總空間為兩萬億美元。
在他看來,這是一片大藍海,華為將堅定在計算領域的投入,並推進落地。
回應吹下的牛:AI落地進展在現場,華為也對去年吹下的牛,給出答辯。
2018年全連接大會,華為發布全棧全場景AI戰略,而計算,正是這一戰略的基石與核心。
今天,胡厚崑答辯心態,交出一年落地成績單:年8月份,伴隨著昇騰910以及MindSpore發布,華為的AI解決方案已經搭建完成。
從全棧來看,華為已經擁有了昇騰處理器系列IP和晶片、晶片使能CANN(晶片算子庫和高度自動化算子開發工具)、應用使能ModelArts及訓練和AI框架MindSpore。
從全場景角度來看,昇騰處理器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覆蓋了雲、邊、端。在華為雲上,提供了相應的推理和訓練服務。
Atlas系列板卡、模組和伺服器已經上市。搭載昇騰系列處理器,已經廣泛應用在華為的智慧型手機上。
而且, 華為也將進一步介紹了通用計算的落地狀況,總共分四步走:
首先,打造有競爭力的通用計算處理器。
其次,持續投資板卡、伺服器、作業系統、資料庫、編譯器等關鍵技術和產品,打通生態全鏈條,完成系統級驗證,幫助合作夥伴更好地銷售整機。
第三,華為與夥伴合作共同打造鯤鵬產業生態基地,目前已落地北京、上海、重慶、深圳、成都等城市,在平臺搭建、培養人才、應用示範等領域開展全面合作。
而且,這些產品不僅僅只在中國。
之前華為就透露,基於鯤鵬處理器的系列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將面向全球市場,起於中國,服務全世界。
華為副董事長說:華為有AI,華為在務實落地,大家可以放心跟華為合作。
你怎麼評價華為這次扔出的「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