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字體,查看更多資訊
很多人把3D印表機看為黑科技,其實只要理解了它的原理和組合模塊,自己動手DIY一臺也未嘗不可。下面先給大家講解一下3D印表機的基礎模塊
1.主控制器。主控制器等同於電腦CPU+內存+硬碟,程序儲存在主控制器的Flash內,接通電源,主控制器根據程序執行相關操作。
2.電機。分XYZE軸,XYZ軸操縱列印空間的部位,E軸操縱耗材的擠出和回抽。
3.限位開關。讓列印頭和平臺朝一個方向一直挪動,隨後使其撞擊限位開關,之後主控制器得到列印頭和平臺現階段處在限位開關的部位,隨後操縱列印頭和平臺在容許的空間內挪動,防止碰到機器邊緣。
4.操作控制展示。印表機的挪動、列印、加熱等使用需要由人或是電腦下發指令,一般機器有觸摸顯示屏等對機器進行使用和對情況進行展示。有的3D印表機選用USB接口或是無線進行操縱使用。
5.通訊。印表機能夠與電腦連接進行操縱,獲得印表機情況等。
6.SD卡。SD卡一般用以脫機列印,將需要列印的文件分層處理後存放到SD卡,隨後將SD卡插進3D印表機進行列印。
7.擠出機單元。列印頭,也稱為擠出機。一般PLA耗材列印時需要加熱210℃,將其加熱變成熔融狀態後擠出堆積成型。擠出後的耗材需要冷卻,防止出現列印的模型凹陷等,因而一般擠出機包括加熱棒和測溫元件,加熱後的耗材根據擠出電機的轉動帶動耗材將耗材擠出。
說了以上幾點,相信大家也會對3D印表機的基礎有所收穫。接下來一位愛好3D列印的創客來教大家如何自己動手DIY一臺印表機。
視頻來源:知乎-石斧創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