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解鎖屏幕旋轉,橫屏看大圖,效果更佳!
伴著音樂,一起欣賞本期《出鞘》吧!
文末更有彩蛋來襲!
近日,央視曝光了陸軍第78集團軍某旅將某新型輪式裝甲突擊車拉至野外陌生地域,開展實彈射擊考核,這表明此部隊已經開始裝備這型新銳的陸戰快反利器。自從輪式戰鬥車輛問世以來便迅速獲得了世界各國陸軍的青睞,而扮演整個輪式輕機械化戰鬥隊核心突擊力量的輪式突擊炮又是整個輪式戰鬥車輛大家族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明星。不同於國產三代主戰坦克,國產輪式突擊炮誕生之後不久就借著輪式車輛在全球的風靡出口到了世界的各個角落,本期《出鞘》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落戶國外的我國輪式突擊炮。
對於大部分輪突的買主來講,其通常也要裝備輪式的步兵戰車,輪突與輪步通常由相同的底盤衍生而來,有相當多的零件是可以通用的,而通用的零件造成的後勤保障體系的精簡也是其所看重的。同時,輪式車輛較輕的噸位也使得其能夠適應較為惡劣的基礎設施環境,同動輒55噸以上的第三代主戰坦克相比,通常可以控制在20噸以下的輪式突擊炮既不需要專門的重載鐵路也不需要重載橋梁來進行轉移和機動。
另一方面,這其中的很多國家所面對的假想敵要麼是沒有坦克、要麼是依舊在用老舊的五對輪打天下,這可以很好的迴避輪式底盤因為載重能力不足而導致的火力貧弱的問題。而至於防禦上的問題——在一個M1坦克可以被手榴彈擊毀的戰場上,防禦好一點壞一點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能防禦住高射機槍的通常彈已經能應對大部分的威脅了。基於以上幾點,雖然賣家提出的概念與買家完全基於不同的考慮,但是在結果上前者生產出的產品卻非常適合後者的現實需求。
我國輪式突擊炮的早期論證開始於1987年,項目於1997年正式立項,自用型號於2002年服役,當時這種武器的定位還是自行反坦克炮。其裝備的100毫米滑膛炮也吸收了86式100毫米反坦克炮的技術。然而在將其推入國際市場的時候,結合國內的使用經驗,其定位搖身一變成為了「輪式坦克」。
我國最早的出口版的輪式突擊炮是在02式的基礎上為了符合北約彈道協議,方便出口將100毫米滑膛炮改為了105毫米線膛炮的WMA-301型輪式突擊炮。其第一筆訂單來自於非洲國家查德,這筆訂單于2007年底籤訂,交付時正好趕上了查德政府軍戰事吃緊。這批WMA301幾乎是剛一落地就馬上投入了前線。
在「豐田戰爭」的影響下,查德人對使用皮卡車搭載各種武器作戰的戰法情有獨鍾,這種簡易武器在當地的戰場環境中,機動性優勢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發揮。這次查德內戰中,反政府武裝如法炮製,一度給政府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而WMA301的參戰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戰場局勢:其機動性完全不遜於皮卡車,而火力和防護則遠在皮卡車之上。在此戰中WMA301一戰成名並迅速獲得了下一份訂單。
2009年,緬甸開始引進我國WMA301輪式突擊炮,該型突擊炮分成9個12炮營部署在緬甸各地。2015年緬甸局勢動蕩,WMA301也作為緬軍的主力裝備之一參與了該國北部地區的戰事。在緬北戰場上,WMA301憑藉著強大的火力,精準的火控和優益的機動性獲得了緬軍的一致好評。
WMA301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點是其精準的火控:由於緬甸北部地形複雜,其他武器裝備的精準度較差,緬軍在作戰中非常強調武器的「精準」。同時,WMA301不僅靜對靜射擊準,也同時具有動對動射擊的能力。我國在設計時要求其能在15-20千米的時速下精確命中20-25千米時速的目標,而在緬甸的實戰中,其曾經準確的命中了時速55千米的目標。
另外,緬軍特別指出的一點,是該突擊炮裝備了夜間作戰設備。在對對幾乎沒有夜戰能力的反政府武裝的行動中。這讓緬軍擁有了如同在第一次海灣戰爭中美國的M1A1主戰坦克對伊軍T72坦克那樣的決定性優勢,這也大大減小了緬軍的傷亡。當緬甸境內戰事有爭端的時候,WMA301輪式突擊炮基本會第一個衝上前去。
WMA301的第三個用戶是喀麥隆,該協議籤訂於2012年6月份,正式交付則是在2014年年初。當時剛剛完成了接裝培訓的喀麥隆裝甲部隊就組織了一次實兵演習,演習中,該國國防部長要求任意選出3臺WMA301對遠距離目標進行射擊,結果3輛車每車發射了4枚炮彈全部準確的命中了靶標。此後,WMA301參與了該國的邊界戰爭和針對武裝分子的軍事行動,均取得了不錯的戰績。
在WMA301設計之初便考慮到了用戶需求的多樣性,各先進子系統均可根據用戶需求選配。2016年,其高配版本成功出口安哥拉。安哥拉購買的WMA301按照其要求增加了發射炮射飛彈的能力。在該國對WMA301進行測試時,同樣安排了剛剛完成了培訓的車手進行打靶,而其發射的炮彈與炮射飛彈也全部命中靶標。這兩次由不同國家剛剛完成培訓的人員進行的訓練也充分的說明了WMA301人機友好的特性。
除了揚威戰場外,WMA301也頻頻亮相於各個用戶的閱兵場上。這其中就包括中國剛剛在其境內獲得了一個海軍補給基地的吉布地。該國在閱兵中拒絕了我國「留幾門炮備用」的建議,要求所有的WMA301列隊收閱,最終經過了一個月的訓練之後,所有的WMA301一次性通過觀禮臺並被評為「最佳方隊」,此後吉布地在未和我方人員接洽的情況下將WMA301拉到沙漠中試車,在高溫下一次性跑完了120公裡的沙漠路。目前,隨著我國海軍陸戰隊進駐吉布地,其裝備的大八輪突擊炮與吉布地的小六輪今後恐怕還有同框亮相的機會。
不過,WMA301最為令人喜聞樂見的一次亮相還是在2017年初。當時的甘比亞由於國內選舉發生動亂,敗選的甘比亞總統賈梅拒絕下臺,並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1月20日,塞內加爾軍隊越過賽岡邊境,開啟軍事行動以確保賽國內政權的交接。在越過邊境的塞內加爾軍隊中,打頭開路的便是WMA301輪式突擊炮。多次揚言派出XXXX名海軍陸戰隊就可以佔領中國的甘比亞前總統賈梅的政治生涯也在WMA301滾滾的車輪聲中走向了終結。
回顧WMA301已經不短的外貿史,截至目前,WMA301系列輪式突擊炮已經成功出口到了6個國家共計約200門,在售後回訪的過程中,這六個國家均對這款輪式突擊炮做出了高度評價。時至今日,WMA301仍然沒有一次因為質量問題而被用戶投訴的情況出現,這在國際軍械貿易中是不多見的。
在6×6的WMA301打下的良好市場基礎上,我國又研製了8×8底盤的ST-1 105毫米輪式突擊炮。比起之前「儘量讓炮適應車」的WMA301,新設計的ST-1採用了車炮一體化的設計。同時更加寬大的車體與更充沛的動力賦予了ST-1更加優秀的越野能力和通過性。並且按照客戶的要求,ST-1可以攜帶三名步兵兼職步兵戰車進行作戰。
2014年曾經傳出消息ST-1輪式突擊炮已經獲得了某國超過100輛的訂單。然而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這筆單子很可能已經吹了。其實這也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畢竟其優異的性能背後是成本的大幅增長,而對這種先進輪式突擊炮有所需求的國家又往往可以自行設計建造,而經濟條件比較差的國家又往往更加偏好物美價廉六輪突擊炮,這就導致了高端輪式突擊炮本身市場就會比較窄。
不過ST-1的還是有其他積極意義的,作為我國外貿輪式突擊炮中的高端產品,其存在本身就足以顯示出我國在輪式突擊炮設計製造領域的深厚積澱,有利於塑造我國外貿輪式突擊炮的品牌形象,提升客戶對我國輪式突擊炮的信任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如何讓已經創造了輝煌業績的我國外貿輪式突擊炮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還需要我國軍工人員的不懈探索與努力,那麼本期《出鞘》就到這裡,我們下期再見。
本期彩蛋:非洲軍人的中國軍歌大聯唱
歡迎新朋友關注【新浪軍事】查看更多精彩好文。長按下面二維碼,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