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騰聚創發布多線雷射雷達耦合方案,想讓自動駕駛行業走上快車道

2021-02-08 獵雲網

這是一套為了緩解自動駕駛技術公司無法使用價格高昂、高線束的雷射雷達而推出的雷射雷達耦合方案。

【獵雲網(微信:ilieyun)深圳】6月14日報導  (文/鄭桂蘭)

在剛剛結束不久的 CES Asia 上,獵雲網曾報導過的雷射雷達解決方案提供商速騰聚創向外界展示了一套針對高速公路環境下的多雷射雷達耦合解決方案。

據了解,多雷射雷達耦合是指多個混合固態雷射雷達經過合理設計布局,通過雷射雷達聯合標定以及數據同步處理,達到自由組合混合固態雷射雷達點雲密度變化的目的。

這是一套為了緩解自動駕駛技術公司無法使用價格高昂、高線束的雷射雷達而推出的雷射雷達耦合方案,標準版為 4 個 16 線雷射雷達。

相比於單個的64線雷射雷達,標準版 4 個 16 線雷射雷達價格會便宜3/4;同時在性能上能夠實現高速自動駕駛實際使用所需的相同點雲密度,其測量距離達到 150 米;另外,多雷射雷達耦合方案,可以根據客戶不同需求進行拆裝組合,適用不同場景。

據了解,目前速騰聚創已經與國內多家機構展開了戰略合作研發,在上個月的北京科技周上,速騰聚創為北京聯合大學的自動駕駛車輛提供了一套多個雷射雷達耦合的解決方案,可實現固定線路無人駕駛巡邏、自動緊急剎車、車輛避障、車輛識別等功能。

除了高校,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圖森未來也採用了速騰的多雷射雷達耦合解決方案。

如今雷射雷達的需求量大幅上漲造成市場上產品的供不應求,這種潛力的釋放也讓速騰聚創為雷射雷達的量產做足了準備。

今年 4 月,速騰聚創對外界宣布已經投入 20 餘條生產線量產 16 線雷射雷達,並且預計 1 個季度後達到 100 條以上的產線規模。

作為一家擁有 10 年雷射雷達點雲算法積累的方案解決提供商,速騰聚創在前不久還推出了一項讓自動駕駛行業受益的「普羅米修斯計劃」,而在本次展會上發布的多線雷射雷達的耦合方案屬於「普羅米修斯計劃」的一部分。速騰聚創將從標定模塊(內參和外參)、數據採集模塊與數據融合模塊三方面為合作夥伴提供支持。

「普羅米修斯計劃」

「普羅米修斯計劃」是速騰聚創向自動駕駛領域合作夥伴提供的一系列由「硬體+算法+平臺」組成的自動駕駛雷射雷達解決方案。整個計劃將圍繞算法展開。算法的核心將是基於雷射雷達點雲的物體識別、分類、跟蹤等方面為無人駕駛提供雷射雷達環境感知支持。目前,RS-LiDAR感知算法已經向普羅米修斯內部合作夥伴開放測試。

1、獵雲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轉載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繫官方微信號進行授權。

2、轉載時須在文章頭部明確註明出處、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連結。如轉自獵雲網(微信號:

ilieyun

)字樣。

3、獵雲網報導中所涉及的融資金額均由創業公司提供,僅供參考,獵雲網不對真實性背書。

相關焦點

  • 【內參資料】國內23家企業競逐雷射傳感雷達市場
    最新發布的用於自動駕駛的 40 線混合固態雷射雷達 Pandar40。數字綠土2017年12月,數字綠土宣布近期完成B輪融資,投資方為國科投資。成立於2012年9月,是一家由歸國專家及留學人員創辦的高新技術企業,致力於為行業用戶提供軟硬體一站式雷射雷達解決方案。北科天繪完成過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雲暉資本領投,StarVC跟投。
  • 自動駕駛傳感器: 雷射雷達性能指標
    很多小夥伴們表示可以分辨大類,但是一些具體的功能參數還是不太了解,那麼本期我們將來介紹一下雷射雷達的性能指標。車載雷射雷達一般使用多線雷達,就是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多個發射器和接收器。對於雷射雷達來說,線數越多、越密意味著可以更清晰、更完善的收集各類物體3D輪廓,目前自動駕駛車輛上大多使用16線、32線、64線、128線等。
  • 深圳市速騰聚創科技有限公司---車用雷射雷達
    RoboSense(速騰聚創)是全球領先的智能雷射雷達系統(Smart LiDAR Sensor System)科技企業。
  • 16家公司競逐固態雷射雷達,一場產品盛宴即將在CES 2018上演
    如果想了解更多雷射雷達以及自動駕駛未來趨勢,歡迎點擊https://gair.leiphone.com/gair/gairsv2018AEye 去年 6 月,AEye 完成 160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投資方來自包括空客集團、英特爾投資在內的多家資本機構。去年 12 月,AEye 正式對外發布全球首款敏捷型 MOEMS(微光機電系統)雷射雷達:iDAR。這是一種用於自動駕駛車輛上的智能傳感器,可以收集數據,還可以進行快速的動態感知,為車輛系統提供決策依據。
  • 自動駕駛傳感器那點事之——雷射雷達性能指標
    圖片來源 速騰聚創官網看不懂也沒關係,相信看完我們今天的文章,你就可以看懂啦~下面我們一個一個的來說車載雷射雷達一般使用多線雷達,就是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多個發射器和接收器對於雷射雷達來說,線數越多、越密意味著可以更清晰、更完善的收集各類物體3D輪廓,目前自動駕駛車輛上大多使用16線、32線、64線、128線等。在類似於測繪,自動駕駛等場景下,雷射雷達肯定是線數越高越好,但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
  • 如何測評自動駕駛感知系統
    雷射雷達前裝上車,毫無疑問是2021年智能駕駛領域最熱門的話題,整個行業一致認為:雷射雷達出色的感知性能將為智能駕駛帶來更安全更舒適的體驗。但是,部署了雷射雷達之後,怎麼知道它對智能系統感知能力的提升到底有多少?是否能達到預期?雷射雷達+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的多傳感器融合系統整體性能到底如何?
  • 3分鐘了解雷射雷達——從技術路線到產業格局
    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雷射雷達被廣泛應用於自動駕駛、機器人、安防監控、無人機、工業機器人、地圖測繪、物聯網、智慧城市等高新科技領域。從出貨量來看,Yole預計2030年全球雷射雷達出貨量約2390萬個,市場前景廣闊。其下遊應用廣泛,主要可以分為無人駕駛行業、ADAS行業、服務機器人行業、車聯網行業等。雷射雷達由發射系統、接收系統 、信息處理三部分組成。雷射雷達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可見和近紅外光波(多為950 nm波段附近的紅外光)發射、反射和接收來探測物體。
  • 蘋果正和雷射雷達供應商談判,自動駕駛硬體一把手:辭職,去看星辰大海
    蘋果親自造車的路線明確,一改之前專注自動駕駛和軟體的方案。所以,2019年的蘋果採購雷射雷達相關報導,後來也沒有了下文。而這一次,重啟的蘋果汽車項目,要談的,據說是下一代雷射雷達。更小、更輕、更耐用,當然,也更便宜。
  • 高級自動駕駛感知系統前裝量產爆發,如何高效測評系統性能表現?
    雷射雷達前裝上車,毫無疑問是2021年智能駕駛領域最熱門的話題,整個行業一致認為:雷射雷達出色的感知性能將為智能駕駛帶來更安全更舒適的體驗。深知測評的重要,早在車規級MEMS固態雷射雷達M1項目立項之初,RoboSense(速騰聚創)開始布局真值系統+測評工具鏈:RS-Reference。該解決方案產品推向市場3年以來,已服務於多家國際頂級OEM和Tier1。
  • 【車雲報告】雷射雷達與自動駕駛,最佳CP初養成
    並且按照車企從ADAS向全自動駕駛過渡的商用化計劃,雷射雷達已經開始在車輛局部發揮特長。用於自動駕駛的傳感器中,專業人士對雷射雷達的評價是「必不可少」。從最早的谷歌豆莢車到層出不窮的車企測試案例,雷射雷達已經逐漸發展為標配。不難發現,隨著企業自動駕駛方案的選擇和規劃,車用雷射雷達的商業化正悄然發生。但不同雷射雷達企業進入自動駕駛領域的策略各不相同,產品技術也存在差異。
  • 被特斯拉「嫌棄」的雷射雷達,現在有了32線國產貨
    禾賽方面表示,32線LiDAR可以實現150米的探測距離,採用機械旋轉設計,水平視場角360°,垂直視場角30°。產品已經在內部路測,這是國內第一家多線雷射雷達生產商首次公開展示32線雷射雷達產品及其實測效果視頻。據禾賽創始人李一帆透露,這款32線雷射雷達明年年初將會小批量供貨,屆時價格會"非常有競爭力"。
  • 群星閃耀,雷射雷達年度盛宴即將上演!
    雷射雷達產業競爭的殘酷度與當下資本追逐的白熱化相當。不過,大家同樣相信,國內雷射雷達企業良性的競爭必將促進中國雷射雷達產業的發展,進而促進整個自動駕駛行業的進展。雷射雷達產業沒有所謂的失敗者,在場的每家演講單位都是這個歷史進程的貢獻者!時間成為了競爭對手追趕的障礙,一年的時間對於雷射雷達產業的各大初創企業和成熟企業來講,可能會悄然發生質變。
  • 2018雷射雷達(LiDAR)年度盛宴即將上演!
    雷射雷達產業競爭的殘酷度與當下資本追逐的白熱化相當。不過,大家同樣相信,國內雷射雷達企業良性的競爭必將促進中國雷射雷達產業的發展,進而促進整個自動駕駛行業的進展。雷射雷達產業沒有所謂的失敗者,在場的每家演講單位都是這個歷史進程的貢獻者!時間成為了競爭對手追趕的障礙,一年的時間對於雷射雷達產業的各大初創企業和成熟企業來講,可能會悄然發生質變。
  • 十字路口上的「雷射雷達」(附會議議題)
    2021年伊始,雷射雷達再次成為科技領域熱門話題,先是小鵬汽車與特斯拉的隔空「互噴」,再到華為首款車規級雷射雷達的發布,自動駕駛傳感器路線之爭、雷射雷達進入前裝市場、中國廠商崛起等成為行業重點關注領域。
  • 『 Smart News | 雷射雷達 』車企裝備競賽升級,雷射雷達需求開啟
    中信證券認為,其他自主品牌料將跟進智能化配置的「軍備競賽」,更多的車型將搭載雷射雷達賦能L3級別自動駕駛。雷射雷達主要分為機械式雷達和固態/半固態雷達,現階段於量產車上搭載的雷射雷達多為固態/半固態。車企開啟「軍備競賽」,雷射雷達助力L3 級自動駕駛。1 月以來,蔚來、上汽和長城等自主品牌陸續發布新車型,且都將搭載固態/半固態雷射雷達。
  • 自動駕駛傳感器:雷射雷達篇
    今年1月7日,上交所受理了禾賽科技的上市申請及公布了招股書,順利的話禾賽科技有可能成為國內第一家成功上市的雷射雷達公司。顯然隨著這些事件的到來,未來智能汽車的自動駕駛場景也將跨越更實質性的一步,作為傳感器之一的雷射雷達究竟你了解多少呢?自動駕駛車還有哪些傳感器呢?接下來我們會為大家開啟一輪關於傳感器的「新知」系列,而這一切,自然先由雷射雷達開始。
  • 「微言大義」研討會:雷射雷達技術及應用
    而大疆、華為、博世等硬體巨頭企業宣布涉足自動駕駛雷射雷達市場:其中,大疆推出的Mid-40和Mid-100系列售價為599美元起,「大腕」一發子彈就打響了雷射雷達行業的價格戰!與此同時,一些初創企業則是鋒芒畢露!
  • 光學人需要了解的雷射雷達知識點
    車載雷射雷達屬於多線三維實時成像雷達,包括無人駕駛與機器人廣泛使用的機械式16線/32線/64線/128線雷射雷達,以及即將車規(車用導航規格)量產的MEMS固態雷射雷達。雷射雷達(LiDAR)作為主動傳感器,不受外界環境光影響,實時感知環境信息,獲得精確可靠環境三維數據,一直被用作自動駕駛的核心傳感器。
  • 解析展望雷射雷達—自動駕駛
    所以,簡直是坑啊,技術成熟的太貴,沒法量產,成本可以量產的,技術又不成熟~那怎樣,要實現自動駕駛的落地,尤其是L3、L4、L5級的,各大OEM廠、創業公司絞破腦汁,思前想後,感覺雷射雷達還是沒辦法用其他傳感器替代,畢竟自動駕駛落地最大的問題就是安全性,99%不行,必須得99.9999999%~雷射雷達可以保證那0.9999999%,嘿嘿~好了,廢話少說,總之雷射雷達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