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宇航空,也許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這個航空~當然更不可能見過。因為這是一個今年才宣布成立的航空公司,星宇航空董事長為原長榮航空(EVA AIR)董事長張國煒,因為父親張榮發去世,家族內部爭奪激烈,原本屬於張國煒的長榮航空也被兄弟們爭奪,最後被迫「離開家門」就這樣,他決定單獨出來創建星宇航空,被稱為「王子復仇記」!
張國煒宣布成立星宇航空(STARLUX)
我先跟大家聊一聊張國煒~雖然是董事長的小兒子,但是也是從長榮航空最基層開始幹起。1996年加入長榮航空,之後有3年赴美學飛之後也是一段波折離奇的道路,最後2009年又回到長榮航空擔任總經理,每個月堅持親自至少執飛一次航班。就是在張國煒成功的帶領下,長榮航空成功加入星空聯盟成員並且拿到了長榮航空5星級航空公司稱號,這與他本人的服務理念有著非常大的關係,可以說這對父子成功帶領了長榮航空走向成功的道路!
張國煒還在長榮集團時的照片
他在長榮航空時駕駛機型為波音777型客機,這也是長榮航空的旗艦機型。與很多航空公司一樣,經理,董事長親自執飛本公司的旗艦機型。並且張國煒還是少數會開飛機和修飛機的一名航空公司高管,所以對於航空公司的內部管理可以說是了如指掌~就是這樣一位優秀的人才,因為家庭內部矛盾離開了自己最初的家,其實也是長榮航空的損失。
張國煒在長榮航空777駕駛艙內
接下來我們來聊一聊星宇航空~
2016年被迫離開長榮航空後,張國煒積極推動籌設星宇航空,並定位走高品質路線,但卡在現在民航運輸業規範,尋找合作夥伴陷困境。 根據臺灣現行法規,必須要有經營國際運輸或國際貿易業務5年以上,公司近3年、每年營業收入達60億元臺幣以上的法人,才可申請經營國際航線的航空運輸業務。
臺灣民航主管機構原打算修法允許以個人名義成立航空公司,但被學者及航空業者批是為支持張國煒而量身定製的「張國煒條款」,因此擬調整修法方向,參考國外籌設航空公司不限業別,並已陸續收集美國等其他國家做法,將於7月底召開學者專家會議討論修法。
臺灣「民航局」強調,從國外經驗看來,成立航空公司並無業別限制,而是評估航空公司有無經營能力和材力,才會核定,但也會設下一定門檻,讓民航業不易進入。「民航局」表示,修法不會為個人量身訂製,現有規範已是20多年前制定,有待檢討,臺灣《民用航空運輸業管理規則》2013年就曾為廉價航空修法經營資格,將「每年營業收入達新臺幣100億元以上」,修為「每年營業收入達新臺幣60億元以上」。
星宇航空於2017年4月正式向主管部門註冊。5月份,星宇航空發言人聶國維證實,星宇航空的英文名字是StarLux,他說,其實當初是先有英文名字、才有中文名字,Star就是星星,Lux有光亮的意思,也可以形容是豪華的、舒適的。據了解,英名文是張國煒自己取的,張國煒用名稱突顯未來的目標,就是希望重新在航空界復出後,要當天空中閃亮豪華的一顆星。
那麼未來會不會進入星空聯盟或者進入臺灣暫時沒有的OW聯盟呢?我們也拭目以待~星宇航空也是以臺北桃園為基地的一家航空公司,公司規模初期為日本航線,後來主要發展美國和澳洲航線。可以說是與長榮航空成為了最大的競爭對手
星宇航空LOGO
據說已經向空客公司訂購了10架321NEO當作初始機型,並且未來還有可能買777X或者359當作自己公司的旗艦機飛完世界各地。可以說張董事長對星宇航空的定位為臺灣的阿聯航空,這也是一個相當高的定位!可以說比長榮航空的定位還要更高!細心的朋友也可能發現了,星宇航空上面的星星與長榮航空十分相似,那麼我改日再聊聊這顆星星的來歷~
下面欣賞一下星宇航空的美圖吧~
星宇航空已經對外開始招聘各個職位
(包括飛行員)
各位有興趣的也可以上一下大的官網進行參觀~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查看官網!
預計星宇航空將在2020年首飛
我們期待你的騰飛~!
航空資訊,旅客服務
我們認真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