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軍迷趴
25日,日本社民黨副黨首福島瑞穗發表「驚人言論」,她稱:「若是說幾百年跨度的話,必須要道歉的事還有呢」。從福島言論中提到的「幾百年」跨度來看,日本文獻中還記載了中國元朝時期(1274年、1281年),元朝軍隊、高麗軍隊侵略日本長崎縣的對馬及壹岐時的殘忍行為。福島表示,對此不也應該要求中國、韓國及朝鮮向日本道歉嗎?
難道,歷史上中國真的「侵略」過日本嗎?
有「爹」自草原來
話說1260年,蒙古帝國 大汗忽必烈同志在大都登基坐殿,正式兼任了中原皇帝一職,上任沒幾年就把南邊的宋朝打得只剩下一口氣,業餘時間,還忙裡偷閒幹了東邊的高麗一傢伙。高麗國王趕緊遣使稱臣,使者在大汗面前一通裝孫子之餘,以扯閒篇的方式將禍水東引,跟忽必烈說,自己東邊還有個叫日本的小國,居然不服大汗威名,至今跟南邊的宋朝眉來眼去,還有貿易往來。
元太祖成吉思汗遺訓:「讓青天覆蓋的地方都做蒙古人的牧場」,日本屬溫帶海洋性氣候,估計忽必烈同志立馬就有了去島國放牧的想法。不過再一打聽去日本得坐船,騎慣了馬的大汗表示暈船,於是決定先禮後兵,讓高麗人領著自己的使者先去日本報個信,告訴日本天皇中原換當家的了,識相的趕緊跟自己聯手,一起對南宋搞貿易制裁。
可蒙古人說話粗,在給日本的國書裡,竟然公然讓人家管自己叫爹(「義雖君臣,歡若父子」)。人家日本雖說地處東瀛,但好歹在東亞文化圈裡混了這麼久了,對這個突然冒出來的重口味「草原老乾爹」,怎麼說也適應不了。
當時日本在位的是龜山天皇,宅男一枚。忽必烈連發六份國書,龜山愣是一封都沒回。此時日本正處在鎌倉幕府時代,天皇大權旁落,凡事要向自己的臣子幕府將軍請示,而當時的鎌倉幕府也大權旁落,凡事要向自己的臣子北條家請示,這麼奇葩而複雜的逆向官僚架構,天皇就是想回信,審批程序估計也得走半天。
而元朝那邊,六次國書無應答後,忽必烈同志終於在1274年下詔徵討日本,共派出侵日元軍大小舟船900餘艘,士兵3萬多人,其中蒙古人、漢人、高麗人都有,大軍於當年10月3日從朝鮮半島最南端出發,開始侵略日本。是為元朝第一次侵日戰爭,日本人稱為「文永之役」。
元軍侵日的第一站,是夾在朝鮮半島與日本九州之間的對馬島,說來寒酸,島上的日本武裝力量一共就八個人,元軍三百人打一個還有富餘。但這八人都是正經的武士,面對洶洶元軍,這八位武士毅然持弓上馬,衝入登陸的人海之中。人雖然毫無懸念地死了,但日本武士的精神給元軍帶來了極大的震撼。
10月20日,元軍在日本九州的博多灣(今福岡縣境內)登陸,由於是沒打招呼就來登門拜訪,日本當地的守護少貳氏手下能調動的人馬一共就兩三千人,但少貳氏二話不說,當即領兵出城抗戰。
與身後就是自家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日本武士們不同,元軍的戰法是讓大量出工不出力的漢人和高麗人頂在前面當炮灰,少數蒙古精銳在後面壓陣指揮,想等前軍把對手拼累了再上去撿漏。這一套在廣闊平原上玩興許有用,但在狹窄的博多灣搞「搶灘登陸」,那就不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了。這邊「偽軍」們已經跟日本人掐起來,那邊蒙古太君們還沒上岸呢,這個仗怎麼打?所以元軍登陸一波,日軍消滅一波,活脫脫成了《植物打殭屍》。話雖如此,元軍仗著人多,還是多少佔了一點便宜,搶下了灘頭陣地。
但是,也許是之前平城滅國幹得太順手了,元軍壓根就沒把日本人當盤菜,戰爭準備極其不認真,戰馬沒帶不說,弓箭也沒帶足。由於當日在海灘上激戰過於激烈,不到一天,元軍弓矢居然快用完了,元軍統帥蒙古人忻都已經有了退意。碰巧當天晚上,老天爺為了給元軍送行,在博多灣內颳起了強颱風,刮翻了元軍戰船二百餘艘。
戰爭損失加上海難,元軍在一天內竟死了近萬人,這個虧吃得可不小,於是不得不打道回府。倒是充當「二鬼子」的高麗人抽出一支偏師到附近掃蕩,抓了200多日本平民,送回去給自己的傀儡國王當奴隸去了。這也算是此戰元軍為數不多的戰功。
「崖山之後無華夏」
第一次侵日失敗後,忽必烈暫時忍下這口氣,集中精力開始了滅宋戰爭,公元1279年,宋元崖山之戰,陸秀夫抱著宋少帝跳海,隨同他一同跳海而死的,是寧死不變衣冠的中原軍民。數日之後,崖山海面浮屍十餘萬。漢唐禮樂,延續千年,至此為之一絕。
一統寰宇的忽必烈大帝此時感到深深的寂寞,這時候又想起了日本,於是又派了個使臣前往勸降。這次日本來了個狠的,乾脆把元朝信使拖出去砍了。
日本這麼幹,一下子捅了馬蜂窩。對蒙古人來講,殺使臣是最不可饒恕的。想當年中亞鼎盛大國花剌子模就因為斬了蒙古使臣,結果被徹徹底底血洗了一遍,整個民族徹底沒影了。日本之所以下這麼大決心,其實跟南宋滅亡後逃難過去的遺民有很大關係。這些身負國讎家恨的中原人逃難來到日本,他們告訴日本人,中原被血洗後變成了蠻夷之地,而日本成了保存漢唐衣冠文明的火種。
這方面宣傳幹得最出色的,是僧人元祖,這位和尚跑到日本後,被日本的實際統治者北條時宗奉為上賓。元祖藉機成天給他洗腦,北條時宗此時才23歲,是位少年英雄,被元祖這麼一說,頓時覺得自己是正義之師。正在此時,元使不遠千裡渡海過來嘲諷,正好給了他殺人祭旗的機會。
結果呢,大汗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公元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日本弘安四年)忽必烈發動第二次侵日戰爭,由蒙古、高麗和北方漢人組成的四萬左路軍從高麗出發,剛剛投降的十萬南宋降卒組成右路軍從寧波出發,兩路大軍分進合擊,乘四千艘戰船,氣勢洶洶地向日本壓過來。這就是日本人所稱的「弘安之役」。
此次侵日元兵湊在一起一共15萬人,而當時日本全國加起來也就有這一半的兵力。何況元軍此次吸取了教訓,不僅弓箭帶齊了,還運了不少戰馬過來。無奈,也不知是航海技術不行還是統帥忻都一根筋,元軍又把博多灣當成了主登陸地點。
這次日本先有了準備,日本政府在第一次抗元成功後,調動民力在博多灣修了一條高、寬各3米,長20公裡的石牆。7月下旬,當元軍又故地重遊時,他們發現千裡迢迢折騰來的戰馬根本沒用,高聳的石牆壓縮了騎兵的運動空間,蒙古騎兵繞到側後對日軍進行拿手的側後迂迴攻擊。相反,日本人發揮了他們善於山寨的特點,仿造甚至改進蒙古人上次來時所使用的弓箭,於是日軍居高臨下,憑牆放箭,不斷射翻登岸的元軍人馬。結果博多灣灘頭再次上演了《植物打殭屍》,只不過日本這些「豌豆射手」面前都種上了「大牆果」,元軍們的死相還不如上次好看。
仗打了幾天,元軍先遣軍主帥洪俊奇等幾位高級將領先後被日本人擊殺,元軍銳氣大挫,另外,元軍的補給在這個時候出了問題:弓箭倒是還剩下點,但糧食不夠吃了。元軍打仗為追求機動性,從來都是「因糧於敵」—除了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剩下的全拿。所以遇到啃不下來的骨頭,就傻眼了。此時忻都突然開了竅,命令部隊撤退,轉進鷹島去搶糧食。無奈,艦隊一出港,忻都發覺老天又跟自己作對了,連續颳了三天三夜的大颱風。博多灣海面如同麻將新局開場時一樣東西南北風全來,元軍四千艘大小船隻像搖微信的手機一樣晃蕩個不停。
更坑爹的是,元軍的艦船此時質量還出了問題,大部分艦船是高麗人幫忙打造的,也不知是成心偷工減料還是有心反抗壓迫,高麗人在造艦時採用了「魚鱗式」結構,這種拼出來的船,浪一拍就碎。倒黴的元軍此時想給個差評也來不及了,全都帶著怨氣餵了魚。
三天過後,雨過天晴,曾經緊巴巴擠過四千艘戰船的日本北九州海岸頓時清淨了。《元史》記載「船為風濤所激,大失利,喪全師以還」。「颶風大作,戰船皆破壞終覆沒……流屍隨潮汐入浦口,積如邱陵。」是役,忽必烈同志填進去的十五萬人中,最終只逃回來三個人,大概算是古今中外見於史冊的戰爭中最大戰損比吧。
日本人把那場幫助他們獲得勝利的颱風稱為「神風」,直到太平洋戰爭中開著戰鬥機撞美軍軍艦時還套用此名詞。
所謂「崖山之後無華夏」,從歷史角度看,當時的中國業已淪陷於外族統治,全境只是龐大的蒙古系列帝國的一部分而已,說此刻的中國「侵略」別國,實在是太沒有歷史常識了。
戰敗之際呼「神風」
咱們把時間轉個幾百年,進入1944年,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前一年,戰爭局勢對日本愈加不利,特別是在太平洋海戰場上,日海軍更是連連受挫,節節敗退。1942年5月的珊瑚海海戰,日海軍遭受自發動戰爭以來第一次挫折;6月的中途島海戰,日海軍遭到慘敗;10月的聖克魯斯大海戰,日海軍雖然在戰術上取得了一點勝利,但其航空兵卻為此元氣大傷;在11月的瓜達爾卡納爾海戰中,日海軍大敗而歸,盟軍自此進入戰略反攻階段。
隨後的俾斯麥海海戰、庫拉灣海戰、布幹維爾海空戰、吉爾伯特海空戰、馬裡亞納海戰中,日海軍無不以慘敗而告終。此時,號稱「世界第三海軍」的日聯合艦隊已是日暮途窮,危在旦夕。然而狂熱的日軍並不甘心其失敗,就在馬裡亞納失守之後,日海軍把戰備的重點轉到了特攻作戰上。
1944年10月17日,剛剛就任日本第一航空艦隊司令的大西瀧治郎中將匆匆趕到菲律賓,企圖挽救日本帝國日薄西山的命運。大西是日本「鐵桿」軍國主義分子山本五十六的心腹,也是策劃偷襲珍珠港的核心人物之一,在日本海軍航空界素有「瑰寶」之稱。然而此時的第五基地航空部隊可投入戰鬥的飛機還不到100架,而且這些飛機的性能極差,飛行員技術低劣,面對日本全線崩潰的危局,大西認為最大效率地使用我們的微薄力量的唯一辦法就是組織由零式戰鬥機編成的敢死攻擊部隊,每架帶上250千克炸藥,俯衝撞擊敵航母,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阻止住美軍以挽救危局。
大西的想法得到了許多狂熱的日本飛行員的欣賞。1944年10月19日深夜,大西召集第一航空艦隊的精華,成立了以尋殲航母為目的神風特別攻擊隊。那些缺乏經驗的飛行員,駕駛著裝滿炸彈的飛機,一頭栽到美國的軍艦上。眾多的狂熱分子願意加入這支隊伍。24名軍校尚未畢業的學生飛行員首先組成了特攻隊。他們組成4個分隊,分別以不同的名字命名,諸如「朝陽」、「櫻花山」之類。這些名字取自日本古典作品。
大西瀧治郎曾詢問他們是否願意為國犧牲,隊員表示十分願意加入。之後,大西瀧治郎詢問上尉關行男,是否願意帶領此種史無前例的神風特攻隊,據聞當時23歲,剛剛結婚才四個月的關行男,閉起了雙眼,低下頭沉思了十多秒,才說出:「請讓我去帶領他們」。世界上第一個神風特攻隊小組於是產生。而關行男成為了這一小隊的第二十四名的隊員,在自殺式的攻擊中陣亡。
在日本宣布投降的第二天(1945年8月16日),大西瀧治郎就剖腹自殺。「神風特攻隊」大約出動了1298架飛機,成功率約為5%。
日本戰敗後,神風真來了……
到了戰爭的最後,1945年的夏天,在日本本土還有2970輛坦克,美軍計劃投入至少3個裝甲師和數十個獨立坦克營參加日本列島裝甲戰。
為了即將到來的登陸日本本土,這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高潮階段,現在全美國的醫院都在儲備血漿,甚至美國人還一口氣生產了50萬枚紫心勳章授予那些勇敢的士兵們。
英國,澳大利亞,南非,紐西蘭,加拿大等國家都將出兵參戰登陸日本的最後大決戰。
美國陸軍部長史汀生和軍方估算在最後的大決戰,將是人類歷史上最血腥,強度最高的大決戰,在戰役開始階段,將有日軍7個少年飛行師團駕駛著10000架自殺飛機撞向美軍運輸艦,在陸地上300萬日軍將衛護神州與美軍進行最後的大決戰,預計戰爭講在1946年9月戰役結束,預測將有170-400萬盟軍傷亡,日本軍人和平民將損失500-1000萬人。
最後時刻兩顆原子彈讓日本明白,如果不投降,日本全國將會被原子彈挨個炸成平地,現在已經是非對稱作戰,你想佔據山頭拼命都不可能了。日本全國上下期盼的神風只是一個虛無縹緲的傳說。
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宣布日本戰敗。
然而,兩個月後的1945年10月,在太平洋深處一股風暴正在慢慢的形成,10月12日,神風真的來了,巨大的颱風席捲了衝繩美軍基地,12艘美軍軍艦沉沒,222艘美軍軍艦擱淺,133艘美軍軍艦嚴重損壞………
如果日本沒有投降,這正是美軍預計在11月發動登陸日本戰役的集中準備階段。在664年前,神風將入侵日本的13萬元軍吹進大海,那時日本是受害者,但是現在,就連日本人崇拜的神風都不再幫助作為加害者的軍國主義日本了。
看來,「神風」的飛行速度有待提高啊。
如文章被刪,你懂得!請加小編私人微信:k700707,進相冊查看,內容,更精彩!
關注「走進科學」(k95028),領悟生活中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