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軍艦島:末日光景背後的地獄鬼島

2021-02-13 環球人文地理

距離日本長崎縣西南方向約15公裡,有一座形似軍艦的小島,矗立在波濤洶湧的東海上,任憑海水拍打、狂風襲擊也巋然不動。

飛機上俯瞰這座小島,你能看到參差不齊的樓房和校舍,但若是乘船登島,你就會發現這些樓房早已人去樓空、搖搖欲墜,只剩下一些盤旋在四周、發出嘶啞鳴叫的海鷗,以及零星的幾隻難覓行蹤的野貓……這座荒無人煙的「鬼島」,就是大名鼎鼎的端島。

從海上遙望,端島的外形猶如一艘浮在水面上的戰艦,因此就有了一個廣為人知的別稱:「軍艦島」。

軍艦島的開發始於19世紀末期,人們發現島上蘊藏著豐富的煤礦,煤質屬於較優的少煙塵型,日本三菱公司便從當地居民手中買下了這座島嶼。

1895年,為了開發埋藏在海底的煤礦資源,三菱公司在島上建了一條長達200米的礦井,又在1907年建了一道高高的防波堤,這就使得整座島看起來就像一艘破浪前行的戰艦。1916年,出於方便員工通勤和提高工作效率等考慮,三菱公司還建設了當時日本最大的鋼筋混凝土建築「30號樓」(集體建築)和十幾棟員工宿舍樓。這些9層樓高的宿舍樓結構相似,房間狹小,衛生間和廚房共用,是典型的筒子樓建築,並不適合人長期居住。

然而,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直到二戰結束,為了加速煤礦的開採工作,日本人將數以千計的中朝勞工千裡迢迢運到島上,全部擠在這些密密麻麻,猶如九龍城寨一般的窄小宿舍區裡。從表面上看,這些宿舍樓的外圍都塗抹了灰泥,但內部卻十分簡陋,不僅牆體開裂,骯髒不堪,而且每個小房間裡住著至少七八個人,每個人只有不到幾步寬的空間,非常擁擠。

對於這些中朝的強制勞工來說,軍艦島四面環海,與世隔絕,整座島嶼就像一座巨型的「海上監獄」,任何人都沒有逃生的希望。「整個島被高聳的水泥牆包圍,站在島上目之所及全是汪洋大海。」一位名叫孫正宇的朝鮮籍倖存者說:「我曾無數次地想到跳海自殺……」

礦井位於海下,工人每天要深入海平面下660米處的礦坑,不間斷地勞作十幾個小時,礦坑十分窄小,工人們必須下蹲才能幹活。除了高強度的勞動,工人飲食也非常粗劣,往往只能食用混著大量豆渣和一些沙丁魚碎末的糙米飯,因此不少人幾乎每天都會遭受腹瀉的折磨。在軍警的嚴密監視下,他們過著暗無天日、勞作不息的日子,許多人或死於煤礦事故,或不堪重負跳海溺亡,還有不少人死於軍警的刀槍下……據估計,在整個二戰期間,大約有1300多名中朝勞工在此喪命,而當時島上的總人口也不過3300多人。也因此,這種殘酷虐待外國勞工的醜惡事件,成為日本歷史上的重大集體罪行之一。

二戰結束後,中、朝勞工陸續離島,軍艦島的人口一度銳減。後來,在日本政府大幅提高工資、修建海底水道(用來提供淡水資源)等措施下,日本工人和復原軍人才開始回流。1960年,軍艦島的人口達到歷史上的峰值,一度高達5200多人,人口密度是東京都市圈的9倍,成為世界上最擁擠的小島。

軍艦島最長處為480米,寬則僅為160米,但在這座面積僅有6萬平米的小島上,配套設施卻十分齊全。除了煤礦設施和住宅之外,島上還設有中小學校、店鋪、醫院、理髮店、美容院、電影院,乃至於佛教、神道教寺廟等設施,擁有幾乎完整的都市功能。此外,雖然端島本島未設火葬場、墓地和公園等,但這些設施位於不遠處的中之島上,可謂一應俱全。

20世紀中期,隨著石油成為日本的主要能源,日本國內的大小煤礦相繼關閉,軍艦島也未能倖免。1974年1月,三菱公司正式關閉軍艦島煤礦,遣散島上員工。煤礦關閉時,軍艦島人口已減少到僅約2000人。同年4月,島上居民全部遷出軍艦島。至此,島上的煤礦和所有的人工建築被完全廢棄,人口極度稠密的軍艦島,再也聽不到人們喧鬧的聲音,島上的大部分建築也以當時的面貌封存下來,除了年復一年地被荒草侵佔、風雨衝刷之外,再也看不到一個人影。

軍艦島的木製建築和鋼筋建築原本就經常遭到海浪衝擊,遇到大浪時全島甚至都會被海浪覆蓋,而在被廢棄的四十多年中,軍艦島不僅缺少人工維護,而且長期遭受風雨侵蝕,尤其是來自颱風的持續襲擊。在颱風不間斷的襲擊之下,整座島嶼迅速劣化、腐蝕,破爛的大門在海風中砰砰作響,每個地方都散落著大量的玻璃碎片,不少建築牆體剝落,甚至凹陷、倒塌,令人觸目驚心。軍艦島的外圍建築,尤其是東南角靠近海端的綜合事務部(即當年日本監工的辦公室),因遭受颱風的長年襲擾而全部塌陷,淪為一片廢墟……尤其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位於島上西北部的勞工宿舍區,除了破碎的玻璃窗和部分塌陷的樓梯之外,幾乎完好無損地躲過了數十年來的狂風暴雨。從21世紀初一些城市探險者的圖集中,我們還能看到這些勞工遺留在宿舍區房內的私人物品:大到電視機和縫紉機,小到茶杯和調料瓶,應有盡有。

在寸土寸金的日本,如何重新利用軍艦島,一直是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在廢棄之後的許多年裡,日本政府一直提議把軍艦島當做垃圾填埋場:將垃圾丟進廢棄的礦井,然後一層層地堆疊,直到整個島嶼被完全填埋。不過,受制於保守派人士的持續抗議和反對,這一計劃最終不了了之。

幸好這個計劃的流產,在此後的數十年中,隨著時間的推移,軍艦島的面貌不斷發生改變,島上的混凝土建築逐漸塌陷,牆皮剝落,瓦礫遍地,各種植物也慢慢地蔓延到屋內,形成了獨特的「荒島景觀」,最終使軍艦島成為名副其實的「幽靈島」,變成長崎縣著名的小眾旅遊景點。

2009年,日本政府決定向各國遊客開放軍艦島,並對旅行社進行統一管理。從此,無論是出於對軍艦島的歷史感興趣,抑或是單純地喜歡廢棄建築和末日美學,大批遊客每年都會慕名而來,探訪軍艦島上的廢墟遺址。

荒廢多年,軍艦島近乎一座鬼島。這種獨特的面貌和神秘的歷史,不僅使軍艦島深受各國攝影師喜愛,還得到了眾多電影製片人的青睞。2012年,在席捲全球的電影《007:大破天幕殺機》中,邦德和反派人物席爾瓦在一座破碎的石像前激戰,席爾瓦那句「你好啊,詹姆士,你喜歡這座小島嗎」的著名臺詞,終於將軍艦島重新推到公眾的視線。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不遠萬裡前來參觀這座海上鬼城,軍艦島的知名度逐漸提高,同時也引發了各國學者和媒體巨大的質疑。2013年,日本政府甚至把軍艦島納入「世界文化遺產」的申請範圍,此舉立刻將這座小島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當時,日本政府以「明治工業革命遺蹟:鋼鐵、造船和煤礦」為主題,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遺。日本明治時期的維新改革,引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其遺址主要坐落在日本的巖手、福岡、長崎、熊本等八個縣,共計23處遺址。這些遺址,算上軍艦島在內,主要體現了日本重工業發展的歷程,是日本從農業國家向第一個非西方的工業化國家轉變的歷史見證。

但是,其中一些遺址卻有著為世人所不齒的骯髒歷史。比如軍艦島,日本方面就曾在二戰中強徵中朝勞工前往那裡進行強制性勞動。因此,日本政府的此舉引發了曾經飽受其害的中韓兩國的批評。2015年6月,在世界遺產大會召開之前,日本無奈之下與韓國籤署協議,不僅要將歷史上非法脅迫韓國勞工的具體事實加以詳細描述,而且要包含在申報文件之中。日本方面還承諾將建造一個信息中心,讓參觀者了解這些遺址存在的真相——當年日本強徵勞工的史實。

遺憾的是,即使是在申遺成功的兩年多後,日本政府也並未履行承諾。2017年7月,為了反擊日本政府背棄承諾,韓國方面拍攝了一段關於軍艦島的紀錄片——《「地獄島」的真相》,並斥資在紐約時代廣場循環播放整整七天。然而,日本政府對此無動於衷,甚至在2017年底公開發表聲明,宣稱要發布關於軍艦島不曾強徵勞工的證明文件,再次讓日韓關係緊張起來……

儘管如此,軍艦島作為新興的旅遊景點卻變得炙手可熱。目前,長崎縣已將乘船登島遊列為正規旅遊項目,而當參觀者登島的那一刻,那種宛如踏入一個僅僅存在於科幻電影或遊戲中的反烏託邦世界,就這樣兀自地立在眼前:巨大而變形的混凝土結構,受到颱風襲擊搖搖欲墜的「通向地獄的階梯」,以及試圖佔據並填滿人工建築的萋萋荒草……所有這一切,都在不斷刷新遊客的感官及視覺體驗。

然而,在許多正義人士看來,只有當軍艦島能夠客觀、全面地呈現其史實,尤其是補足外國勞工悲慘遭遇的部分時,它才能真正擔當「世界文化遺產」這個稱號,而人類也才有可能在反省和警惕中避免重蹈歷史的覆轍。

圖丨Chris Luckhardt

更多精彩內容 

盡在《環球人文地理》


相關焦點

  • 軍艦島:日本滅絕人性的地獄島 揭開中韓勞工的血淚史
    軍艦島又名端島,同時又被稱為地獄島,是位於日本長崎以西4.5公裡的海域。百姓讀史據說因外形似一艘軍艦,故名軍艦島。從1910年日本佔領朝鮮開始,當時的日本工業突飛猛進,急需大量勞動力 ,便強制中國和朝鮮的勞工被日本政府奴役,由於島嶼附近的海底富含煤炭,明治時期便有人上島開採,後一直由三菱石炭礦業公司負責經營。而在二戰時期的軍艦島則成了日本人驅使俘虜開採煤礦的基地,強制勞工必須在日本端島的小島上忍受難以置信的折磨並被奴役。
  • 地獄之島——《軍艦島》
    這是日本著名的鬼城-端島 因外形酷似軍艦,又名軍艦島 端島位於日本長崎海岸西南,距長崎港18公裡 面積只有0.063平方公裡 端島原本是一座荒無人煙,無人問津的小島 1810年有人在哪裡發現儲量豐富的海底煤礦 1887年海底煤礦正式建立 1890年開始,三菱買下了小島。
  • 這個申遺成功的日本軍艦島,曾是埋葬無數中韓勞工的地獄!
    這個申遺成功的日本軍艦島,曾是埋葬無數中韓勞工的地獄!從當地時間7月3日開始,美國紐約時報廣場的電子屏幕上出現一段特殊視頻,循環播放。這段視頻為世人揭示了一段二戰時期鮮為人知的黑歷史,視頻名為《軍艦島的真相》。軍艦島曾被眾多旅遊者譽為「天堂」,然而,「軍艦島」的真實名字其實是「地獄島」。因為,這座島上埋藏著無數中國人的冤魂。距離日本長崎15公裡的海上,軍艦島遠離塵囂,來往的遊客盛讚其為「天堂」。
  • 日本長崎軍艦島 曾經の人間地獄
    端島在軍艦島售票處買了票 準備10點40準時出發登島  在海上的時間大約是30多分鐘~長崎港往返軍艦島票價 平日3600日元 六日3900日元  去三次可以免費再去一次~~~我覺得吧 沒有特殊喜好能去三次的人那你就嫁了或娶了吧
  • 未解之謎「鬼島」——日本軍艦島
    軍艦島(Gunkanjima)是日本長崎縣505個無人居住的島嶼之一,距離長崎約15公裡。1887 年至1974年,這座島上有個煤礦,曾有人在此居住。軍艦島最顯著的特徵是遭廢棄的混凝土建築和周圍的海堤。
  • 軍艦島背後的真相,看完太揪心!
    端島位於日本長崎海岸西南處,佔地約6.3萬平方米,因其外形酷似軍艦,也叫軍艦島。大約在70多年前,這裡曾聚集了數萬人,是當時世界人口密度非常高的地區。可現在頂的卻是世界十大鬼城之一的帽子。原本軍艦島只是一座無人問津的荒島,後來有人發現島下儲藏著豐富的海底煤礦資源,於是進行開採。
  • 日本軍艦島,一座廢棄的無人島,現在是熱門觀光地,島上廢墟遍地
    作者/飄雪長崎旅遊不能錯過的一定是軍艦島,1974年4月廢島後成為無人島。自從2015年7月因為明治產業革命群成為世界遺產後,這裡就吸引了來自日本本土和世界各地的觀光客人。一座廢棄的孤島何以引起這麼大的觀光熱潮?這要從給它的發展歷史開始說起。「軍艦島」原名「端島」位於長崎市20公裡左右的海上,因為形狀酷似軍艦又名「軍艦島」。
  • 日本軍艦島」是旅遊景點還是勞工地獄?歷史會告訴你!【在日烏託邦】
    在日本長崎附近的海中,有一座名叫端島的島嶼因為形似軍艦被稱作軍艦島。這座島嶼是當地的著名景點,並且在2015年作為日本「明治工業革命遺址」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但是,除了這些讓日本感到驕傲的歷史,還有一段過往卻被日本政府有意隱藏了起來。
  • 【軍艦島】
    軍艦島簡介這是日本著名的鬼城-端島,因外形酷似軍艦,又名軍艦島。
  • 【世界博覽】軍艦島:探訪廢棄島上的「幽靈城市」
    儘管我在這間日本旅店內只睡了幾個小時,醒來時卻猶如充足了電一般,可能是因為今天將是我城市探險生涯中最具挑戰的一天——經過5個月的計劃安排,我終於要潛入並探索廢棄的日本小島軍艦島了!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我們的計劃能成功的基礎上。
  • 日本「天堂」島殘殺700多中國人,卻入選世界文化遺產,成「旅遊勝地」
    這座島上埋藏著無數中國人的冤魂距離日本長崎15公裡的海上軍艦島遠離塵囂,氣候爽朗來往的遊客盛讚其為「天堂」由於外形酷似軍艦人們都叫它軍艦島時間倒回100年那時日本人在軍艦島的海底發現了儲藏量巨大的煤礦這對於資源極度匱乏的日本來說簡直是天降的財富於是沒過多久日本三菱公司就買下了這座島
  • 日本長崎軍艦島:染血的世界遺產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2650256端島,經填海造陸長成軍艦模樣,故稱軍艦島2017年韓國電影《軍艦島》上映當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記者會中受到詢問,記者要求他對軍艦島電影、軍艦島申遺甚至慰安婦問題表達意見。
  • 關於軍艦島 Ki Aile了解多少呢?
    電影背景:軍艦島又稱端島,是日本長崎縣軍艦島以日本工業化時期島上的煤礦及其開礦活動聞名。1890年,日本三菱公司購買了軍艦島,開始對其進行開發,目標是從海底挖煤。三菱公司於1916年建設了日本第一個大型混凝土建築——一排排公寓,在為不斷增加的工人提供安身之所的同時,保護島上設施免遭颱風破壞。而這即是之後軍艦島最顯著的特徵——遭廢棄的混凝土建築和周圍的海堤。
  • 被遺棄島嶼背後的神秘故事—日本端島|日本地理
    「 端島(はしま, Hashima)是日本長崎縣長崎市附屬的島嶼。端島是日本長崎縣505個荒島之一,0.063平方千米,距離長崎市15公裡。島嶼外觀形似戰艦,因此還被稱為軍艦島(ぐんかんじま, Gunkan-jima)。屬近代化遺產。由於所有的住民於1974年離開端島,所以島上任何設施已無人管理,島上的建築物隨時有倒塌的危險。因此,這個島曾是禁止進入的(現在部分開放旅遊)。。」該島嶼屬於長崎市,曾經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現在已經被完全荒廢。
  • 新華社:日本「地獄島」的罪惡必須揭開
    「軍艦島」位於長崎港西南,面積約6.3萬平方米,正式名稱為端島,因形似軍艦而俗稱「軍艦島」。「軍艦島」附近海底蘊藏優質煤炭,1890年被日本三菱公司買下,成為當時日本著名煤炭產地。當時,大量來自朝鮮半島、中國勞工被強徵至此採煤。史料顯示,約500名來自朝鮮半島的勞工在此被殘酷壓榨,100多人死於非命,同樣也有大量中國勞工遭受奴役甚至死亡。
  • 日本長崎軍艦島數字博物館—揭開無人遺蹟的神秘面紗!
    日本長崎軍艦島數字博物館—揭開無人遺蹟的神秘面紗!軍軍艦島因起獨特的景觀成為多部電影的外景地,日本電影《大逃殺2》和著名的《007:大破天幕危機》都曾在此取景。全世界都很有名的漫畫『進擊的巨人』為了要呈現出荒廢的場景,他們也選擇了長崎縣的「端島」作為攝影景點。
  • 陶賦雯 | 「軍艦島」的國家記憶生產與政治 ——鑑於戰爭「負遺產」視角
    在由盛及衰的歷史演變中,「軍艦島」這一屬地發生了記憶的多重變形,具體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一)從人口麇集的島嶼到「鬼城廢墟」的景觀記憶「軍艦島」的煤礦位於垂直深入近一千米的海底,勞工們每天在45 ℃以上的高溫礦井裡勞役12小時以上,作業時極易發生瓦斯爆炸、踩踏滑坡等事故,同時還被高度監控以防出逃,他們因此將坑道入口稱作「地獄之門」。
  • 關注 | 日本「天堂」島殘殺700中國人,卻入選世界文化遺產,成「旅遊勝地」
    這座島上埋藏著無數中國人的冤魂距離日本長崎15公裡的海上軍艦島遠離塵囂,氣候爽朗來往的遊客盛讚其為「天堂」由於外形酷似軍艦人們都叫它軍艦島時間倒回100年那時日本人在軍艦島的海底發現了儲藏量巨大的煤礦這對於資源極度匱乏的日本來說簡直是天降的財富於是沒過多久日本三菱公司就買下了這座島
  • 【本周日活動】留英分會周末匯2019年第5期:電影沙龍《軍艦島》
    軍艦島原名端島,位於距離日本長崎市15公裡的海上,東西長約160米,南北寬約480米,面積約6.3公頃。由於該島的形狀酷似日本海軍「土佐號」軍艦,因此俗稱為「軍艦島」。然而就是這樣一座景色優美的小島,卻是埋藏無數中國和朝鮮勞工冤魂的罪惡之島。軍艦島在歷史上一直是一座荒島,後來由於發現島嶼附近的海底有豐富的煤炭資源,這座名不見經傳的小島才漸漸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 日本人曾在這裡造出一間海上地獄:平均每5個勞工,就有1個死亡
    7月26日,有一部電影要在韓國上映——《軍艦島》,8月10日會在香港上映,中國內地暫時還沒有上映計劃。電影講的是日本軍艦島背後不為人知的黑暗歷史。軍艦島,它的本名其實叫端島,位於日本長崎縣,因為外形長得像一艘軍艦,就有了這樣一個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