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最大的國家悲劇:穆斯林用子宮攻陷象牙海岸!

2022-01-06 中華元智庫

點擊上方中華元智庫即可進行關注

文/衍水青雲 授權發表

象牙海岸原名象牙海岸,是非洲西海岸的一個小國。自獨立伊始,被稱為「非洲象王」的前總統博瓦尼對這個國家進行了長達33年的統治,是僅次於卡斯楚與金正日的世界統治時間第三長的統治者。

博瓦尼是位精明的獨裁者,他一方面以鐵腕對象牙海岸實行專制統治,但另一方面也維持了象牙海岸的長期和平,實現了被稱為「象牙海岸奇蹟」的持續2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使資源並不豐富的象牙海岸一躍成為西非最繁榮的國家,在周圍那些戰亂頻仍,一片混亂的鄰國中顯得鶴立雞群。

象牙海岸的富裕生活,吸引了大量來自布吉納法索、馬裡、幾內亞等鄰國的穆斯林移民蜂擁而入。而博瓦尼在長期的威權統治後,晚年疑心日重,擔心本國居民對其不滿。所以他打開國門,對外來移民實行優待,歡迎他們到象牙海岸來定居,對穆斯林聚居的北部貧困地區進行補貼,並任命移民家庭出身的瓦塔拉擔任總理。以施小恩小惠來贏得穆斯林移民們的忠心。

這與卡扎菲因為擔心利比亞人造反,所以從黑非洲大量招入黑人移民;香港的泛民團體為了搞港獨,而推動菲傭入籍,企圖增加香港的非中國公民,增加香港對大陸的疏離感,所採用的手段完全如出一轍。

博瓦尼所實行的國門洞開政策,加之穆斯林的超高生育率,很快造成了穆斯林對象牙海岸本國基督徒的反超。廣大基督徒原住民雖然積怒於心,但懾於博瓦尼的鐵腕手段,卻無人敢置一詞。在博瓦尼在世時,本國居民與外來移民的此消彼長尚未釀成大禍。因為在威權統治下,任何族裔無非都是獨裁者治下的一介臣民而已。

但在博瓦尼於1993年去世後,群龍無首的象牙海岸無法再維持威權統治。倉惶步入民主化浪潮,在一人一票的民主時代,人口結構的潛移默化很快在象牙海岸掀起了滔天巨浪。

在博瓦尼開門揖盜的移民政策下,外來移民雖然在象牙海岸實現了人口的反超。但是因為原住民的先發優勢,象牙海岸的土地和財富還是大多掌握在象牙海岸的基督徒原住民手中。

但是隨著一人一票的民主化時代的到來,穆斯林移民們已經不再滿足於單純政治上的平等,他們希望通過重新分配土地,對富有者增加稅收等手段來重新分配財富,實現他們在經濟上與原住民的平等,總之就是選票改變命運。這自然是早就視他們為鳩佔鵲巢的本地基督徒們所無法容忍的。雙方劍拔弩張,矛盾一觸即發。

博瓦尼死後,議會議長貝迪埃繼任總統職務。他一反博瓦尼的優待外來移民政策,宣布實行「象牙海岸化」,拒絕授予新移入的外來移民投票權。壓制其競爭對手,前總理瓦塔拉。95年選舉中,他以瓦塔拉的雙親之一為布吉納法索人為由,取消了瓦塔拉的選舉權。

消息傳來,集中於首都阿比讓和南部的象牙海岸本土基督徒們彈冠相慶,而聚居於北部的穆斯林外來移民則如喪考妣,聲稱這是政府對他們進行種族歧視和種族清洗。同時經濟危機的到來,也進一步加劇了本國基督徒與外來移民間的矛盾。

隨著經濟繁榮的結束,大量失業的象牙海岸人被迫離開首都,返回已離開多年的家鄉,卻發現家鄉的土地早已被新湧入的外來移民所佔據。經濟的糾紛更加劇了二者之間的裂痕,象牙海岸的國內矛盾日益尖銳。

1999年,象牙海岸總參謀長蓋伊發動軍事政變,推翻貝迪埃。次年蓋伊被迫實行民主選舉,但是在選舉前通過《血統論法案》,要求總統候選人的父母都必須出生於象牙海岸,使反對黨領導人瓦塔拉不能參加選舉。

最終由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組成的象牙海岸人民陣線贏得了選舉,考古學家巴博成為了新總統。公知當選的結果並未讓穆斯林滿意,他們聲稱穆斯林瓦塔拉才是真正合法的象牙海岸總統。開始醞釀向新政府開戰。

2002年象牙海岸穆斯林發動內戰,佔據了象牙海岸北方。穆斯林叛軍襲擊了包括首都阿比讓在內的眾多城市,公然殺害了前總統蓋伊,整個象牙海岸一時陷入了腥風血雨的混亂之中。叛軍中的很多成員就是原國防軍中的穆斯林士兵,幕後支持者則是布吉納法索等穆斯林鄰國。

因為事發突然,象牙海岸新政府一時措手不及,叛軍四處攻城略地,很多佔領了象牙海岸中北部大片領土。而新總統巴博在最初的慌亂之後也很快穩住了陣腳,贏得了大部分國防軍以及基督教鄰國賴比瑞亞的支持,秣馬厲兵準備大展拳腳,從叛軍手中收復失地。

一向以溫和派穆斯林形象出現的瓦塔拉在這次動亂中展現了自己高超而圓熟的政治手腕。他沒有公然參與叛亂,而是第一時間就以受害者的形象躲入了法國大使館,這讓他贏得了西方輿論的好感。他一方面聯絡北方穆斯林叛軍,很快成為他們一致推戴的政治領袖,另一方面向前執政黨象牙海岸民主黨伸出雙手。

在博瓦尼統治時期,民主黨是象牙海岸唯一的合法政黨。但在博瓦尼去世後,民主黨因為追隨博瓦尼的優待外來穆斯林移民政策,而失去了基督教主體民族的支持,很快被邊緣化。面對瓦塔拉伸出的橄欖枝,面臨淪為末流小黨風險的民主黨別無選擇,很快投懷送抱,追隨瓦塔拉,高舉民族團結的口號來反對自己的基督教同胞。

在整合了國內的各派政治勢力後,瓦塔拉開始積極爭取國外輿論的支持。作為博瓦尼政府的前總理,瓦塔拉與象牙海岸的前宗主國法國的政要保持了良好的私人關係,尤其是與時任內政部長的薩爾科齊私交甚篤,兩人都曾參加了對方的婚禮。而瓦塔拉負責保管的前總統博瓦尼在法國留下的巨額財產也為他贏得法國朝野支持提供了巨大便利。

在得知巴博準備出動國防軍鎮壓叛亂的消息後,瓦塔拉意識到穆斯林反政府武裝現在還過於弱小,如果立刻全面開戰的話,必然不是裝備精良的象牙海岸國防軍的對手。所以瓦塔拉說服法國政府出面調停,以制止戰爭維護和平為藉口,向象牙海岸派出獨角獸特種部隊,在雙方之間設立停戰線,並要求聯合國介入。

因為由人民陣線控制的象牙海岸議會拒絕授予外來移民選舉權,巴博也拒絕與穆斯林反叛武裝分享權力,所以叛軍以此為藉口,拒絕交出武器。象牙海岸內戰有長期蔓延的趨勢。橫亙在兩派之間的法國獨角獸部隊也日益引發象牙海岸基督徒們的不滿,認為他們是故意阻止佔優勢的政府軍從叛軍手中收復失地。

2004年,一架由白俄羅斯傭兵駕駛的政府軍飛機,在轟炸叛軍的過程中「誤炸」了法軍基地,造成9名法軍死亡。法軍認為是蓄意攻擊而展開報復,摧毀了象牙海岸空軍的全部飛機。

消息傳出後,首都阿比讓立刻發生騷亂,早就對法國軍隊拉偏架心懷不滿的象牙海岸民眾四處攻擊西方僑民,有數十名法國婦女遭到強姦,發生多起毆打,搶劫及謀殺西方僑民的事件。法國被迫出動直升機從象牙海岸撤僑,同時進一步向象牙海岸增兵。此一事件進一步惡化了法國輿論對巴博政府的觀感。

2005年,聯合國部隊終於建成了橫跨象牙海岸全國的非軍事區,將內戰雙方徹底隔離開來。但是因為將佔全國面積60%的地區劃歸北方叛軍,其中包括很多穆斯林與基督徒混雜的地區,而引起南方基督徒原住民的不滿。因此引發象牙海岸民眾與維和部隊間的多次衝突,並造成彼此傷亡。而來自伊斯蘭國家摩洛哥的維和官兵性侵當地婦女的事件,也進一步引發了當地民眾對維和部隊的敵視。

而在此期間,瓦塔拉對國內外的政治勢力都進行了卓有成效的聯合。在國內他將北方穆斯林反叛力量與前執政黨民主黨的殘餘勢力聯合成聲勢浩大的共和聯盟,將軍隊統一為共和軍。對非洲鄰國,他大打天下穆斯林是一家的親情牌,爭取到了全部穆斯林鄰國的支持,並在他們的力挺下獲得了阿迪斯阿貝巴的非盟總部的支持。

在西方,他在已成為法國總統的哥們薩爾科齊的幫助下,成功打動了美法等國政界,將自己塑造成尊重自由民主,捍衛一人一票的人權領袖的形象。尤其是利用子宮武器的加持,在這十年間,象牙海岸的穆斯林人口迅猛增長,進一步加強了對基督徒原住民的領先優勢。堅定了瓦塔拉利用一人一票合法奪取政權的信心。

2011年,在聯合國的敦促下,象牙海岸終於實行了無論是否出生在象牙海岸,都擁有投票權的真正的一人一票的民主選舉。瓦塔拉不出意料的當選為象牙海岸新總統,並受到了歐盟,非盟與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承認。而由巴博控制的憲法委員會則宣布巴博當選。

巴博拒絕向瓦塔拉交出權力。他絕望的聲稱:「一個小國的命運被大國像玩撲克牌一樣玩弄了!」但是他的命運已經決定,出席他總統就職儀式的只有安哥拉與黎巴嫩等少數幾個基督教國家的代表,而全部穆斯林鄰國的代表都出現在了反對派領導人瓦塔拉的總統就職儀式上。法國總統薩爾科齊與美國總統歐巴馬均敦促其下臺。

隨著卡扎菲的潰敗,原本準備支援利比亞反對派的武器被美法兩國大量運到象牙海岸,轉交給瓦塔拉的共和軍。在西方武器裝備下的共和軍鳥槍換炮,一路勢如破竹,迅速攻入阿比讓。不肯屈服的巴博率領精銳的共和國衛隊死守總統府、國家電視臺、軍營、武器庫等重要據點。依託堅固的工事頑強抵抗,缺乏重武器的共和軍難以推進,戰局陷入僵持。

關鍵時刻,國際社會再度出手。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發表聲明,下令聯合國駐象牙海岸行動團「採取必要措施」,以阻止巴博及其部隊對平民使用重型武器的行為。他稱聯合國行動是「出於自衛和保護平民」的目的。

同一天,法國總統府發表公報稱,「法國部隊應聯合國要求,參加了聯合國駐象牙海岸行動團的軍事行動,以解除巴博部隊的重型武器。」獨角獸部隊出動戰機摧毀了據守在總統府等重要據點的共和國衛隊的坦克、重炮等重武器。

最終法國部隊的坦克撞開了巴博總統府的大門,將其生擒轉交給了瓦塔拉的共和軍。一個興奮的共和軍士兵當場扇了巴博一個耳光,說:今後我可以吹噓我扇過總統的耳光了。而其妻子也遭到了反對派士兵的凌辱。

象牙海岸只是與我們相隔萬裡之遙的一個彈丸小國,但那裡發生的故事則值得我們深思。

中華元智庫(Cnyuan Thinktank)簡介

創辦於2009年底,是中國國際金融智庫的最早探路者之一,創辦人張庭賓為前《第一財經日報》副總編,從2004年開始研究國際金融,曾在2005年底預測美國金融危機。中華元是中華貨幣元(CNY)之意,也是「中華智慧之元」之意,意在探索將中華兩大智慧精華——大乘佛學的「全息立體思維方式」和中醫系統論的「道」,與西方諸多金融研究方法之「術」相結合,以建立「中國立場的全球金融價值坐標系」,幫助中國人利用國際金融市場實現財富保值增值。

中華元努力還原推動歷史發展的各種動力,梳理其博弈關係;把握市場演變的各種變量,推演其邏輯互動軌跡,以試圖分析和預判國運和市場趨勢,由於能力有限和變量複雜微妙,難免會出現失誤。因此,研究成果一般僅供參考,不建議作為投資決策依據,智庫對會員的明確投資建議除外。聯繫電話:010-88556989 手機13811814191 郵箱cny@cnyuan.net


特別推薦微信「庭賓觀天下」公共號

由中華元智庫創辦人張庭賓先生主筆,及時點評天下、市場大事,全部為原創文章。長按下圖二維碼,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添加關注

相關焦點

  • 此國本是基督教國家,結果不到30年,穆斯林人口進入直接搶班奪權
    這些宗教國家都是歷經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才形成的,輕易很難改變。但是,下面這個國家卻創造了奇蹟,其本來是一個基督教國家,但是不到30年,就被外來的穆斯林人口個搶班奪權了。這個國家就是象牙海岸共和國,象牙海岸是西非地區的古國,歷來有象牙海岸之稱。全國領土面積有32萬多平方公裡,屬於非洲一個中等國家了。
  • 「阿拉伯」「伊斯蘭」「穆斯林」三個概念怎麼分?
    下面將用五分鐘給您概述這三個概念,並釐清其邊界,說明其交集,幫您迅速構建「阿拉伯、伊斯蘭、穆斯林」知識結構概圖。相信您得沉思一下費點精神。▷阿拉伯阿拉伯語、阿拉伯族、阿拉伯國家、阿拉伯地區,中心詞都是阿拉伯,但我們提到阿拉伯時一般指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國家或地區,也就是說主要是說人,說地。
  • 被遺忘的西班牙穆斯林:最後的摩爾人
    幾個世紀以來,伊比利亞半島是穆斯林統治者和穆斯林人口的穆斯林土地。最多時,伊比利亞擁有超過500萬穆斯林,這是那片土地人口的大多數。穆斯林統治者基於信仰和知識建立了先進文明。在900年代,穆斯林西班牙的首府科爾多瓦在整個城市鋪設了道路,醫院和路燈。當時,基督教歐洲最大的圖書館只有600本書,而科爾多瓦的書法家每年出版6000本書。
  • 不只是最大的穆斯林國家 印尼國家檔案精選
    1名居住臺灣的印尼華僑,特地整理了印尼的國家檔案,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並了解印尼。如下:印尼國家檔案篇:1. 印尼是全球人口第4多的國家,僅次於中國、印度和美國的後頭。官方統計全國共有2億5000萬多的人口,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穆斯林國家2. 扣掉中國,印尼大選是全世界第3大的民主活動3. 印尼有17,508 個島,因此有「千島國」之稱4.
  • 這個基督教大國,穆斯林人口佔比達到45%,很快將成穆斯林國家
    從7世紀誕生後,快速擴展到世界範圍內,到現在形成57個穆斯林國家和地區。而且更加不可思議的,到現在還保持快速的擴張力,不斷使得一些國家穆斯林化。最典型歐洲的阿爾巴尼亞,波赫,以及科索沃等。還有下面這個基督教大國,現在穆斯林人口達到人口的45%,很快也將徹底穆斯林化了。這個國家就是非洲大國衣索比亞。衣索比亞是非洲地區古國,有著三千年歷史,而且是一個非常頑強的民族。
  • 「阿拉伯」「伊斯蘭」「穆斯林」三個概念你分得清嗎?看完這篇文章漲知識了
    排排邏輯順序的話是這樣的,先是有阿拉伯族,他們說的語言叫阿拉伯語,以阿拉伯族為主的國家叫阿拉伯國家,阿拉伯國家分布的地區叫阿拉伯地區。 從時間上說,公元前8世紀,阿拉伯半島南部出現了早期的阿拉伯國家。 7世紀,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興起。
  • 全球穆斯林人口發展與分布
    2個南美洲國家:蘇利南、蓋亞那(人口只有56萬與75萬,穆斯林人口佔總人口的30%左右,是西半球穆斯林人口比率最大的兩個國家,所以在1996年與1998年特許由觀察員國成為會員國)。17個西非、中非國家:甘比亞、幾內亞、馬裡、尼日、奈及利亞、獅子山、塞內加爾、查德、貝寧、布吉納法索、幾內亞比索、加彭、喀麥隆、莫三比克、烏幹達、象牙海岸、多哥。
  • 全世界哪個國家的穆斯林人口最多?
    圖片來源:mapchart在佛國林立的東南亞,印尼作為穆斯林人口大國,的確很獨特。伊斯蘭教最早起源於阿拉伯半島。在人們的印象中,穆斯林人口主要分布在中東、北非和中亞。這個遙遠的群島國家為什麼會有如此眾多的穆斯林?伊斯蘭教是如何跨過印度洋,漂洋過海來到印尼的?
  • 可可粉VS石油:象牙海岸為何不像利比亞
    有分析人士指出,象牙海岸和利比亞局勢明顯的不同在於,象牙海岸政權的紛爭已經從去年11月大選結束後持續了一段時間,逐步發展成為最近兩方的激戰,而利比亞的問題是近一段時間才出現的。但是,西方分析人士稱,象牙海岸和利比亞兩國都需要人道主義援助。「這兩個國家的暴力衝突彼此孤立,但相似之處在於暴力給普通老百姓帶來的危害。」倫敦大學從事東方和非洲研究的學者普爾·克拉克說。
  • 南斯拉夫悲劇敲響的警鐘:被伊斯蘭化分裂
    截止到2009年底,世界人口約68億人口中,穆斯林總人數15.7億, 分布在204個國家和地區,佔全世界的23%。從創立的自今的一千多年來,世界在不斷伊斯蘭化。俄羅斯、法國甚至德國、英國等,穆斯林人口不斷增多,增加了穆斯林化的風險。最典型俄羅斯,穆斯林人口佔了20%多了。
  • 全世界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正面臨考驗
    文|明白知識全世界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哪個?沙烏地阿拉伯?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還是土耳其?都不是。說出來可能讓你有些驚訝,是東南亞國家印度尼西亞。印尼總人口 2.7 億(2019,Word Bank),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位居世界第四。印尼
  • 21世紀最偉大的食品——虎堅果
    虎堅果的營養豐富,別稱也多,既叫油莎豆,又名喚油莎草、鐵荸薺等,享有「地下核桃」、 「生命之果」的美稱,甚至早在國際上就聲名鵲起了,還是當作重點研究對象,美國甚至還稱虎堅果是21世紀最偉大的食品,在美國航空航天局的主頁上,還形成了虎堅果在宇宙中
  • 淺談十字軍國家中法蘭克人與穆斯林的關係
    雖然十字軍國家因聖戰而興起,但統治階層普遍採取了一種實用主義的態度,來處理與穆斯林的關係。十字軍國家強敵環飼,與西歐距離遙遠,如果對穆斯林公然採取一種迫害欺凌的政策,極易引發周邊伊斯蘭國家的幹預和仇恨,此外,如果驅逐穆斯林人口,將導致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因此,與很多讀者想像的刀光劍影不同,十字軍國家歷史中大部分時期,法蘭克人與國內穆斯林的關係,竟相對和諧。
  • 21世紀最大的政治災難或許就是美國分裂為兩個國家!
    現在的美國,是這個世界上最奇怪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的一切都被資本控制著——美國的這種資本主義叫做「自由資本主義」,國家對資本的控制力極差,導致了資本的為所欲為。與自由資本主義相對的叫做國家資本主義。什麼叫做國家資本主義?
  • 穆斯林人口的擴張
    穆斯林地區年輕人對伊斯蘭的濃厚興趣同車臣戰事不利有直接關係,莫斯科支持的車臣共和國副總理卡迪羅夫本星期宣布,要在首府格羅茲尼建造歐洲最大的清真寺,他的心理就是對這個地區對伊斯蘭濃厚興趣的反應,表白他代表了穆斯林的利益,爭取民心。  生活在莫斯科地區的一百五十萬穆斯林之中,車臣族有十萬,他們都以伊斯蘭為團結的凝聚力,用多種方式對莫斯科政府表現不滿。
  • 作為世界上穆斯林最多的國家,印尼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伊斯蘭化的
    其中穆斯林有2.3億,佔其總人口的近90%,佔全球穆斯林人數的12.5%左右。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印尼成了世界上穆斯林最多的國家,是個十足的伊斯蘭國家。可鮮為人知的是,印尼起初是印度教還有佛教的天下。那麼問題來了,作為世界上穆斯林最多的國家,印尼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伊斯蘭化的?下面就來簡單說說!起初,印尼是由當地土著產生的文明控制著,信仰的也多是本土產生的各種混亂的土著宗教。
  • 象牙海岸航空引進首架空客A320neo飛機
    2021年2月18日,土魯斯 —— 總部位於阿比讓的象牙海岸載旗航空公司象牙海岸航空接收了其首架空客A320neo飛機,成為西非地區首家運營該機型的運營商
  • 為什麼加勒比的海盜名氣最大
    哥倫布發現的新大陸,多是加勒比海的島嶼,從此西班牙就掌握了通往美洲的航線,英國、法國、荷蘭的政府要想競爭,就鼓勵海盜去搶劫西班牙船隻,但是不準侵犯本國的商船。17和18世紀之交,加勒比海地區出現了30年的海盜「黃金時代」,當時使用短火槍和水手彎刀的海盜群裡,出現了一批「名人」,比如由富商到海軍英雄最後作為海盜被絞死的「海盜王子」基德船長,一年裡搶劫了50多艘船艦、28歲就葬身海底的「黑山姆」貝拉米,用四艘海盜船攻擊海港的「黑鬍子」蒂奇,一生搶劫470艘船的「準男爵」羅伯茨……一個個都是當時的傳奇人物,也是現在許多小說、電影和動漫的主人公。
  • 印巴分治的悲劇與甘地之死
    國大黨的政治低能、短視與貪慾,不僅在當時帶來了空前的悲劇,而且也造成了持續至今的印巴兩國之間的長期對立。 作為國大黨掌舵人的甘地,對此難辭其咎。實際上,甘地早已預見到悲劇的發生,但是他寧願選擇屠殺成為現實。在1947年,他對印度總督蒙巴頓說,唯一可能的選項就是,要麼延續英國統治以維持法律和秩序,要麼就是血流成河。必須面對和接受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