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學術plus(caeit-e)
作者:plus評論員 YR
2018年「戰鬥種族」俄羅斯依然保持強硬倔強勢態。俄羅斯軍事能力在實戰與演習中錘鍊、在改進與創新中突襲,加之《2018~2027年間俄羅斯國家軍備計劃》的實施、國際軍火貿易的擴大、北極軍事存在的加強,其陸戰、海戰、空天攻防能力等更上一層。
本文將從以上五個方面,全面且詳細地分析2018年俄羅斯軍力那些不容忽視的重點與未來的發展趨勢。本文觀點來自網絡信息,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機構立場。
2018年,俄羅斯軍事能力在實戰與演習中錘鍊、在改進與創新中突襲,加之《2018~2027年間俄羅斯國家軍備計劃》的實施、國際軍火貿易的擴大、北極軍事存在的加強,其陸戰、海戰、空天攻防能力等更上一層。
實戰檢驗能力。俄羅斯防空系統具有應對小規模無人機「蜂群」攻擊能力。2018年1月5日,俄軍探測到13架小型「蜂群」無人機飛向俄軍事基地,其中,10架飛向了俄羅斯駐敘利亞的赫梅明空軍基地,3架飛向了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塔爾圖斯海軍補給基地。隨後,俄羅斯無線電部隊利用電子戰系統控制了其中6架,3架降落過程中撞向地面墜毀,3架安全降落,俄羅斯防空部隊利用「潘澤爾-S1」彈炮結合系統的高炮摧毀了另外7架。俄羅斯借鑑敘利亞反恐戰經驗,制訂了擊退無人機群襲擊軍事基地的戰術,所有大型演習都將演練應對無人機群的行動。2月24日,有美國媒體猜測,下一步俄羅斯可能將最新的T-14主戰坦克或者T-15步兵戰車派駐敘利亞,用來測試這兩種武器裝備的戰術性能。
俄羅斯敘利亞戰果輝煌。據報導,俄羅斯在敘利亞兩年半的戰事,3.6萬架次作戰飛行,僅損失了5架戰機。其中,敘利亞的沙漠和高原吞噬了3架俄軍機,即2架蘇-24M戰鬥轟炸機、1架蘇-25SM攻擊機。另兩架為赴敘利亞支援戰事的「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上的艦載機,它們都是在著艦過程中失事的。僅有1架戰機是被恐怖分子自地面擊落的,即2018年2月3日在伊德利卜省墜毀的蘇-25SM攻擊機。
除實戰外,俄羅斯舉行了多次演習訓練。2018年8月20日至25日俄中部軍區、東部軍區、空降兵、遠程和運輸航空兵部隊開始大規模突擊戰備檢查,檢驗即將開始的「東方-2018」軍演準備情況。本次突擊戰備檢查演習課目將在俄東部展開,內容包括16個專項演習,目的在於檢驗作戰單位的指揮機構對下屬單位「不間斷、穩定的」組織指揮能力和部隊的機動部署能力。「東方-2018」軍演於2018年9月11日在俄羅斯東部開始。此次軍演是俄羅斯史上規模最大的演習,有近30萬名軍人、3.6萬輛軍車、1000架飛機和80艘軍艦參加。此次軍演還在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舉行,中國軍隊參加了演習。
俄羅斯國防部2018年10月11日宣布,按照普京的命令,俄武裝力量當天舉行了戰略核力量演習。俄陸海空戰略核力量以及飛彈預警系統參加了演習,演習期間測試了武裝力量的控制系統,還檢測了俄聯邦國防管理中心向演習單位傳遞命令和信號的可靠性。俄羅斯軍方分別從巴倫支海和鄂霍次克海海域發射了彈道飛彈、巡航飛彈和空對空飛彈,俄地面雷達部隊等探測到了所有發射的飛彈。飛彈的相關信息都成功傳遞到俄聯邦國防管理中心。
無人機在戰場上應用越來越廣泛,俄羅斯國防部已下令各軍種開始進行反無人機戰作戰訓練以備不測。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11月15日報導稱,俄羅斯已啟動大約40個無人機小組,負責操控1800架無人機。這些無人機能夠在500公裡範圍內進行偵察、電子戰、信號傳遞和火力支援等任務。俄軍能操控由戰術無人機搭載的電子戰系統幹擾100公裡範圍內的無線電信號。
此外,據俄羅斯《消息報》2018年9月30日報導稱,俄太平洋艦隊進行最新Kh-35U「天王星」空射反艦飛彈攻擊海上目標的打靶訓練。據法新社2018年12月10日報導稱,俄羅斯和委內瑞拉空軍將舉行聯合演習。俄羅斯兩架可攜帶核武器的圖-160戰略轟炸機以及1架安-124「魯斯蘭」重型運輸機、1架伊爾-62客機12月10日抵達委內瑞拉。圖-160戰略轟炸機能攜帶射程5500千米以內的常規或核彈頭巡航飛彈。
光子雷達面世。俄羅斯未來的第六代戰機以及下一代無人機,可能配備所謂的「無線電-光子雷達」,或可探測美F-35戰機。
未來士兵或成「鋼鐵俠」。2018年10月,俄羅斯對外展出一套神似「鋼鐵俠」的未來士兵系統,這套系統配備一身「鋼筋鐵骨」和近60種不同配件,能使士兵在戰場攻防兩端「遊刃有餘」。在「進攻端」,這套系統堪稱「眼疾手快」。在「防守端」,該系統能為士兵提供「無微不至」的保護。
正在測試電磁炮。俄羅斯電磁炮相關測試長期在實驗室和試驗場條件下進行,同時,正在研製針對電磁武器攻擊的防護系統。俄軍將自2019年1月起開始批量接收充當電磁脈衝輻射器的反無人機步槍。
雷射武器進入戰鬥值班。2018年12月4日俄羅斯國防部證實俄軍最新型的「佩列斯韋特」雷射系統已經進入戰鬥值班。普京在2018年3月發表國情諮文時表示,「佩列斯韋特」雷射系統在2017年就交付俄軍。該武器系統用途將十分廣泛,不僅能摧毀地面設施、防空反導,甚至還能反衛星。不過俄羅斯國防部坦承,該系統未來還需要大幅度升級改造以達到戰術指標,而目前,其更可能在應對緊迫無人機威脅方面發揮作用。發展高能雷射武器系統,或許正是俄羅斯為應對大規模「無人蜂群」侵入在傳統的電子戰和防空系統組合中補充的一種有效手段。
升級多管火箭炮。俄國防部正在組織進行多管火箭炮的改進升級工作,將提高火箭炮的射程和精準度,應用自動控制系統以及新的偵察、機器人和無人駕駛系統,以實現在60秒內毀滅200公裡範圍之敵。
核動力推進裝置冷卻系統測試取得進展。2018年10月,俄羅斯完成了對核動力推進裝置冷卻系統的測試,此類發動機是用以進行星際飛行的未來太空飛行器的最重要部件之一。據美國《大眾機械》雜誌網站11月16日發表的《俄羅斯可能在建造核動力火箭》的報導稱,目前俄羅斯正在研發的「運輸與能源艙」核發動機是RD-0410的後續型號。或許有了這個新項目,人類首枚「熱核火箭」能真正飛入太空。
量子技術有突破。2018年11月,俄羅斯首個採用量子無線電技術的試驗雷達在完成探測並跟蹤空中目標的任務時進行了測試。量子技術在軍事上有望帶來革命性變化。報導稱,下一步將是研發量子晶片。
2018年,俄羅斯開始大規模武器更新計劃。已獲批的《2018~2027年間俄羅斯國家軍備計劃》,將指導未來10年的工作並要求大規模更新軍隊裝備。
該計劃提出,俄羅斯將研製和部署高超聲速武器列為重大優先事項之一,計劃在2020~2022年間裝備空射型高超聲速飛彈。普京也明確要求俄羅斯海軍在2025年後開始裝備高超聲速武器系統。此外,根據該計劃,俄陸軍和海軍中的現代化武器和技術裝備比例在2021年之前應達到不低於70%。如2020年前,俄羅斯陸軍至少70%的火炮將換成最新型號,其中包括無人化「聯盟」自行火炮系統。今年,俄羅斯已向現代化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的研發和量產工作撥款約1.5萬億盧布(約合228億美元),接裝完成國家實驗的新型武器達56種。
2018年3月,俄聯邦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在向聯邦會議所做的國情諮文中宣稱,俄羅斯正在研製新型進攻性武器,能夠有效突破現有的防禦體系,包括美國部署的陸基和海基反導防禦系統。俄總統普京所提及的俄新型武器,主要包括「薩爾馬特」洲際彈道飛彈,「匕首」高超音速飛彈,「先鋒」滑翔式巡航飛彈系統,「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以及「波塞冬」水下潛航器等。2018年5月,莫斯科紅場閱兵首次展出的武器裝備有「終結者」坦克支援戰車、「天王星-6」多功能掃雷機器人、「天王星-9」多功能作戰機器人、「海盜」和「白斑角鯊」無人機、「蘇-57」新式隱身戰機、「匕首」高超音速飛彈等。
「薩爾馬特」飛彈是新型陸基洲際彈道飛彈,射程1.1萬千米,發射重量超過200噸,可攜帶10個重型或者15個中型分導式核彈頭,在射程、彈頭數量和威力方面均超越了已到達使用期限的「部隊長官」飛彈,計劃在2020年開始大規模生產。「薩爾馬特」被視為俄羅斯對美國飛彈防禦系統以及「快速全球打擊」系統的回應。
俄羅斯軍方打算大幅提高陸軍的無線電電子對抗能力,陸軍部隊將獲得致盲敵方雷達、壓制敵方通信和幹擾敵方電子設備的能力。2018年年底之前,俄陸軍12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內將新建無線電電子對抗營。這些英將獲得機動式「季夫諾莫裡耶」和RB-341V「繩索」-3電子戰系統。該系統撐開的幹擾「電子傘」可覆蓋數百平方公裡,從而「傘」下目標將免遭敵方無線電發現。
俄羅斯國防部宣布了俄軍發展快速反應機動部隊的進一步計劃。未來,陸軍航空兵、可聯動打擊敵人的防空和反導部隊將編入空降部隊。
「波塞冬」潛航器,也稱「海神」,全長24米,直徑1.5米,全重40噸,航速超過60節,最大潛深1000米,航程10000千米以上,能夠在深水以超過潛艇和高速水面艦艇數倍的速度航行。具有高隱身、大潛深、遠航程等優勢,具有超大威力打擊能力,可搭載1000萬噸當量熱核彈頭,也可攜帶普通常規彈頭,對各種目標實施毀傷,包括航母,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岸防設施等。
2018年11月,俄羅斯國防部首次正式確認海軍中最秘密的K-329」別爾哥羅德」核潛艇建立艇員編制。「波塞冬」潛航器將搭載於K-329上,這也是K-329受到廣泛關注的原因之一。俄羅斯《消息報》網站2018年12月14日報導稱,俄羅斯第五代核潛艇的研發工作正在進行當中。新一代戰略飛彈核潛艇無論防禦還是進攻,都擁有極高的作戰實力水平,五年後首批第五代潛艇將陸續問世,成為海上戰略部隊的重要威懾力量。現在正處於研發和測試階段的「鋯石」反艦巡航飛彈,或將改進後適配於第五代潛艇。
此外,2018年9月,俄羅斯第二艘677型拉達級柴電攻擊潛艇在建造13年後下水。報導稱,俄羅斯海軍非核潛艇部隊的未來應該取決於677型。俄羅斯潛艇厭氧動力裝置的實驗室樣機已經建成,將進行海上測試。厭氧動力裝置的主要優勢是提升潛艇的隱藏性。潛艇無需浮出水面,在水下就能為蓄電池充電,進而獲得航行動力。
俄宣布海軍航空兵3階段規劃。塔斯社2018年12月10日報導稱,俄羅斯海軍航空兵將獲得新型海上巡邏機,新機型將於本世紀20年代研製完畢。俄海軍航空兵發展第二階段(2021年至2030年),將繼續改造海軍航空兵所有固定翼軍機及直升機,同時為岸基戰鬥轟炸機更新裝備並開始量產新型海上巡邏機。可以看出,2030年之前,俄海軍航空兵將獲得多種新型戰機:艦載武裝直升機、艦載及岸基多用途直升機、艦載預警機、艦載無人機。
2018年7月初,俄羅斯戰略飛彈部隊宣布,關於該部隊重新裝備新型核武器系統及其運載平臺的工作,將在本世紀20年代中後期完成。
高超聲速武器顯威風。「匕首」高超音速航空飛彈位於米格-31截擊機機身下部的懸吊裝置上,最大飛行速度達10馬赫,飛行距離超過2000千米,能夠在任何飛行軌跡段進行機動,可配備核裝藥或者常規裝藥。從2017年12月1日起,飛彈開始在南部軍區機場投入試驗戰鬥值班。
「先鋒」戰略飛彈系統滑翔式巡航戰鬥部能夠以超過20馬赫的超高音速完成洲際距離飛行,可在打擊方向、飛行高度上進行機動(數千千米),可突破所有現役或在研防空反導系統的攔截。「先鋒」戰略飛彈系統滑翔式巡航戰鬥部的試驗已經成功完成,飛彈系統已經開始量產,預計將在2018年末或2019年初全面投入使用。
此外,「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具備全球射程,飛行軌跡難以預測,能夠繞過攔截線。2018年8月,俄羅斯國防部宣布成功試射了一枚新型攔截飛彈,並在試射前公布了模糊的移動攔截飛彈的特寫時頻圖像。美媒憂其為「反衛星武器」。2018年10月1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為了回應美國在反導系統方面取得的進步,我們正在提高打擊能力」,俄羅斯將在「未來幾個月」部署高超聲速武器。普京還補充說明,俄羅斯高超聲速武器的研發水平「領先於其他競爭對手」。這是俄羅斯在高超聲速武器領域的又一次高調表態,顯示了俄軍在該領域的快速發展與高度自信。
高超聲速防禦能力逐漸形成。S-400防空飛彈系統最先進的遠程飛彈——40N6地對空飛彈已進入俄羅斯軍隊服役。40N6飛彈最大射程約為380公裡,用於目標攔截的最大高度約為30公裡。根據國家軍備計劃,到2027年底俄羅斯空天部隊將購買超過1000美40N6飛彈。S-400防空系統能夠同時打擊36個目標,預計到2020年總共將有56個S-400營。俄羅斯在2018年上半年進行了最新一代S-500防空系統試驗,並計劃於2020年將S-500系統裝備部隊。S-500系統以及40N6新型遠程地空飛彈、R-33高超聲速攔截彈等,具備應對高超聲速目標的能力。據《俄羅斯報》網站2018年11月14日報導稱,俄羅斯正在研發高超音速靶標飛彈,將用於開發可摧毀最先進飛行器的、大有前景的防空系統。這枚靶標飛彈的試驗設計工作計劃於2019年完成,屆時將直接用於檢驗S-500防空系統的能力。2018年12月,俄軍首座最新型「貨櫃」超視距偵察和飛彈預警雷達開始投入測試作戰值班,計劃於明年正式投入實戰。據稱,這是俄軍對抗西方最新高超聲速武器的盾牌。此外,俄羅斯聯邦委員會甚至建議,如果俄羅斯受到「高超聲速和非核戰略武器」的攻擊,應允許俄羅斯使用核武器進行報復。
蘇-57作為俄羅斯第5代多功能戰機頻繁拋頭露面。據俄羅斯國防部網站2018年5月25日消息,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在一次公開例行會議上,展示了一段視頻,顯示今年一月蘇-57戰鬥機發射一枚Kh-59mk2隱身巡航飛彈的畫面。這是俄羅斯首次公開蘇-57從彈艙內發射武器的畫面,也是Kh-59mk2隱身巡航飛彈首次公開的試射視頻。2018年11月,俄羅斯國防部展示了第5代戰機蘇-57在敘利亞的戰鬥測試畫面,驗證了蘇-57戰機的飛行技術性能和智能信息控制系統等。蘇-57戰機首批定型生產共12架,2018年俄空天軍將接收其中2~3架,小批量生產計劃於2019年開始。
另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2018年12月8日發表的《俄羅斯新型隱身戰機將配備比音速快10倍的高超音速飛彈》稱,蘇-57隱形戰機將裝備規格類似KH-47M2「匕首」的新型高超音速飛彈。根據《2018~2027年間俄羅斯國家軍備計劃》,蘇-57隱身戰機將裝備高超音速飛彈。報導稱,「匕首」目前裝備在米格-31K攻擊機上,是俄羅斯在軍事上取得的最新進展,引起華盛頓和五角大樓的擔憂。美國DARPA為了應對這一威脅,已經抓緊升級反導系統。更有報導稱,S-57戰機可升級為無人機。
此外,《俄羅斯報》2018年12月13日報導稱,俄羅斯2架最新型戰鬥機——米格-35和米格-35UB,日前正在進行高強度試飛。這兩架戰機屬於第4代++戰機,在性能方面基本接近第5代戰機。俄空天軍採購的首批24架米格-35的組裝工作已經進入尾聲。
集成空間系統是俄羅斯正在空間領域全力打造的飛彈預警衛星網,旨在提高俄軍對飛彈襲擊進行預警反擊的能力。2018年,俄空天軍進行集成空間系統的作戰使用測試,進一步完善飛彈襲擊預警系統,實現遠程預警雷達監視範圍全方位覆蓋。根據俄《2018~2027年間俄羅斯國家軍備計劃》,2025年和2030年前,俄將分階段完成天基預警「統一航天系統」和新型太空監視系統的構建,基本具備覆蓋全球的天基預警能力和主要高、低軌道範圍內空間目標監視能力。但受發展基礎和資金所限,俄「天眼」工程當前也存在缺陷,包括偵察預警存在盲區等。對此,俄國防部表示,將加緊推進「芍藥」和「雪豹」衛星的研製,加快現代軍事衛星的集群部署。據日本《讀賣新聞》2018年8月31日報導,截止今年4月底,俄羅斯運行的軍事衛星有89顆,僅次於美國166顆。
敘利亞成武器試驗場。2018年4月27日,據新華社報導,俄羅斯總參謀部作戰總局局長謝爾蓋·魯茨科伊25日表示,俄羅斯專家正在培訓敘利亞軍方人員,以操作俄方將向敘利亞提供的新防空系統。另外,敘利亞已把攔截下的美國「戰斧」巡航飛彈移交俄羅斯,以便俄方研究用以改進武器。據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網站12月1日報導稱,俄羅斯已經在敘利亞完成部署全面防空系統,包括S-300和S-400飛彈和其他武器系統以及用於電子戰的裝備,可限制美國在敘利亞和東地中海地區行動能力。
俄印加大武器合作。2018年11月20日,美國《防務新聞》報導稱,印度正式確定從俄羅斯國防產品出口公司採購價值達15億美元的「針」-S可攜式超短程防空飛彈系統。按照計劃,印度將採購5175枚飛彈及相關裝備,印軍要求這種可攜式防空飛彈全重低於25千克,具備「射後不管」和全天候作戰能力,有效射程6000米。2018年12月14日,俄羅斯《獨立報》報導稱,遭遇制裁的俄羅斯試圖依靠能源出口和擴大軍事技術合作規模來支撐本國經濟。莫斯科似乎決定在與印度的軍事技術合作中將重點從出口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轉向提供現代化武器生產技術。這表明,俄印軍事合作向「敏感技術」延伸。如據媒體報導,近期印度將向俄長期租賃另一艘9711型「狗魚」-B核潛艇和多架圖-22M3遠程轟炸機。
俄羅斯與越南頻繁互動。越南加強與俄防務合作,已進口逾10億美元俄制武器。據越Soha新聞網站2018年10月報導稱,俄羅斯聯合發動機集團公司和越南直升機技術服務公司籤署協議,即維修保養俄羅斯TV3-117和VK-2500民用直升機發動機的合作協議。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公司將幫助越南發展航天工業,至2020年或將在航天技術應用、研究戰略等方面為越南提供幫助。通過該集團下屬的俄羅斯國防產品出口公司,俄羅斯火箭和衛星製造商將為越南設計並發射不同用途的衛星,其他企業將幫助建立地面指揮中心,同時將幫助越南培養航天技術方面的人才。
此外,2018年8月4日,俄新社報導稱,俄羅斯決定向哈薩克斯坦提供「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軍用信號。哈薩克斯坦國防和航天航空工業部航天委員會宣布,俄羅斯批准哈薩克斯坦使用「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的高精度導航軍用信號。「格洛納斯」系統高精度信號主要用於軍事用途,包括為高精度武器制導。而這次並非俄首次向他國提供軍用版「格洛納斯」信號。有消息稱,俄羅斯於2010年和2018年分別向印度和阿爾及利亞開放「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的軍事應用。2018年6月,俄方官員表示,俄不會因沙特反對而改變向卡達出售S-400防空飛彈系統的計劃。俄制S-400防空飛彈系統被認為是當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防空系統之一。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積極推銷該系統,不僅收穫數個大單,而且善加利用,使之成為在中東與美博弈、撬動地區格局的抓手。英國《簡氏防務周刊》2018年9月3日報導稱,亞塞拜然總統伊爾哈姆·阿利耶夫9月1日在索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晤後表示,從俄羅斯購買了價值超過50億美元的軍事裝備,其中包括裝甲戰車。
北極到底有多重要?這兒的礦價值30萬億美元!!
——普京對北極價值的概括簡潔明了。
俄羅斯已在北極部署「稜堡」岸基反艦飛彈系統。據《俄羅斯報》2018年9月26日報導,在北方艦隊戰術編隊演習期間,俄軍首次在北極進行了「稜堡」岸基反艦飛彈系統的發射,飛彈成功命中60多公裡外的海上目標。「稜堡」岸基反艦飛彈系統射程300公裡,速度超過每秒750米,發射間隔為2.5秒。一套「稜堡」岸基反艦飛彈系統可以守護600公里海岸線。報導稱,全世界沒有任何一艘船能夠抵禦這種攻擊。
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2018年12月1日報導稱,俄羅斯近年來大大加強了在北極的存在。目前北極地區有6個配備S-400防空飛彈系統的俄羅斯軍事基地,以及40艘俄羅斯破冰船在活動。最近,俄羅斯國防部承諾對其北極地區有形資產進行新一輪投資,將更新雪地車和步兵北極作戰裝備。
俄羅斯計劃在北極地區建造13座空軍基地,並投入一大批轉為北極環境設計的裝甲車輛以及軍艦。俄國家原子能公司將在5年內造出10艘破冰船。其中新一代的領袖級核動力破冰船將建成3艘,其排水量7.1萬噸,接近超級航母,被設計能夠裝載貨櫃式飛彈及火炮系統,號稱「極地獵手」,計劃在2025年前建成。在俄羅斯的的規劃中,他們將建成一支包括40多艘重型破冰船的極地艦隊。報導還提出,俄海軍航空兵將在2031年至2050年期間獲得適合在北極地區使用的新型遠程水陸兩用搜救直升機。
一網打盡系列文章,請回復以下關鍵詞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