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酷暑時節,新華社記者在閱兵訓練基地實地採訪中了解到,50多名將軍領隊從踏進閱兵訓練場那天起,始終與廣大官兵同甘苦、共訓練,以良好的作風形象帶動部隊、感召官兵,在訓練場上樹立起我軍領導幹部的好樣子。
受閱的武警部隊抗戰英模部隊方隊將軍領隊徐平(前左)、苟春燕(前右)同方隊士兵一起訓練(7月29日攝)。新華社發(田豐 攝)
受閱的「華南遊擊隊」英模部隊方隊將軍領隊陳相文(前左)、祝運璇(前右)同方隊士兵一起訓練(7月22日攝)。
忘記年齡,忘記職務,忘記傷痛
下午16時許,烈日當空,閱兵訓練道上地表溫度達到50多攝氏度。「狼牙山五壯士」英模部隊方隊領隊、第65集團軍軍長張海青少將一趟趟來回正步行進在閱兵訓練道上,汗水早已溼透了迷彩服……
作為繼三軍儀仗隊之後第一個通過天安門廣場的英模部隊將軍領隊,張海青將此次受閱視為一生的榮耀——當閱兵活動決定用將軍領隊,張海青第一時間報了名。他說:「閱兵是個新考驗,但黨中央、習主席一聲令下堅決不含糊!作為軍長,自己理應站排頭、打頭陣!」
「狼牙山五壯士」英模部隊方隊將軍領隊張海青(7月20日攝)。新華社發(田豐 攝)
50多名將軍領隊平均年齡53歲,最大的58歲。在他們看來,閱兵訓練既是忠誠訓練,也是作風訓練。他們忘記職務、忘記年齡、忘記傷痛,與官兵一起生活、一起訓練、一起吃苦,成為訓練場上的一大亮點。
第31集團軍副軍長洪江強少將曾參加國慶35周年閱兵。時隔30多年再次受閱,激動之餘,他更覺責任重大:「那時候走錯一步沒人認識你,現在不行,因為你是將軍領隊,某種意義上代表著我軍領導幹部的形象。」在前期評比中,徒步方隊20名將軍評出4名優秀領隊,作為夜襲陽明堡「戰鬥模範連」英模部隊方隊的領隊,洪江強和第31集團軍副軍長林向陽少將雙雙當選,專門去裝備方隊做示範。
受閱的百團大戰「白刃格鬥英雄連」英模部隊方隊將軍領隊鄧志平少將(前左)、高偉少將(前右)同方隊士兵一起訓練(7月29日攝)。新華社發(田豐 攝)
閱兵集訓前,第54集團軍副軍長夏俊友少將正在國防科技大學學習,受領參閱任務後,他立即中斷學習趕赴閱兵訓練場,擔任「劉老莊連」英模部隊方隊領隊。52歲的夏俊友說:「誰不知道坐在教室裡吹著空調舒服?但舒服永遠不應是中國軍人的追求。」
「劉老莊連」英模部隊方隊另一位領隊、濟南軍區裝備部副部長劉衛星少將,是徒步方隊唯一的「50後」,也是唯一的博士,入伍30多年來長期在軍區機關潛心科研,曾20多次獲得軍隊科技進步獎。閱兵訓練,劉衛星幾乎是零基礎、零起點。為了儘快提高訓練成績,不拖方隊後腿,他白天刻苦集訓,晚上睡覺前一個人扶著牆反覆練習正步,有天晚上10點多給教練興奮地打電話:「我找到感覺了!」
「再有兩年就退休了,能夠參加閱兵,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將是我軍旅生涯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劉衛星說。
受閱的裝備保障方隊領隊王繼東(左)、羅路雲(右)同方隊士兵一起訓練(7月29日攝)。新華社發(田豐 攝)
不給黨和軍隊丟臉,不在戰士面前丟人
隊伍行不行,關鍵前兩名。走在方隊前列,國人世人矚目。全體將軍領隊從普通一員練起,從一舉一動練起。
「與十八九歲的受閱戰士相比,將軍領隊年齡大都比他們大出30多歲,無論身體的反應速度、靈敏程度還是體力都有差距。」對將軍領隊進行集中訓練的上尉教練馮開春說,「但他們紛紛要求我不留情面,高標準,嚴要求,加班加點、加量加碼訓練。」
徒步方隊將軍領隊集中訓練時,為了站好軍姿,他們把手和膝蓋部位夾上撲克牌,解決手貼不緊、膝並不攏的問題,人人站得衣服溼透;為了練耐力,每次教練要求正步踢夠96米就行,他們常常一踢就是200多米,一天要踢好幾個來回;為增強下肢力量,提高踢腿速度,他們綁上綁腿,經常是吃飯、開會都戴著……作為將軍,除了訓練,他們大都還擔負著管理所在受閱部隊等任務。據了解,集中訓練以來,將軍們體重普遍減少了10斤以上。
「戰士們能走好,我們也一定能走好。」武警部隊抗戰英模方隊將軍領隊、在西藏工作了30多年的武警北京總隊副政委苟春燕調到內地還不足兩年,全身心投入閱兵訓練的他,早已忘記了醫生「最好不要高強度訓練」的叮囑。
百團大戰「白刃格鬥英雄連」英模部隊方隊領隊、52歲的第14集團軍副軍長鄧志平少將一開始集訓時兩腿夾不緊,教練當著眾人的面批評他。看到教練這麼「不給面子」,倍感委屈的鄧志平「發牢騷」說:「我媽生我時腿就這樣,你說怎麼夾緊?」說歸說,不論是集訓還是私下裡加練,他練得比誰都刻苦,一度上廁所都蹲不下去,體重從87公斤直降到不足80公斤,腰圍整整小了12公分。他對記者說:「說心裡話,支撐我們刻苦訓練的動力,大的靠政治,小的靠面子。作為將軍,不能給黨和軍隊丟臉,不能在戰士們面前丟人!」
汗灑訓練場,心向天安門。天氣越炎熱,將軍領隊們要求越嚴格、訓練越刻苦、精神越振奮。
與戰士訓在一起、苦在一起的將軍是最美的
閱兵場上,將軍們以身作則、嚴格要求,帶頭刻苦訓練、帶頭犧牲奉獻、帶頭遵守紀律,為所有受閱官兵樹起了好樣子。「與我們訓在一起、苦在一起的將軍是最美的。」一名戰士在閱兵日記中寫出來官兵們的心聲。
8月8日立秋,百團大戰「白刃格鬥英雄連」英模部隊方隊將軍領隊、第14集團軍副政委高偉在訓練場上迎來自己52歲生日。接受記者採訪時,這位上世紀80年代入伍的地方大學生幹部認為,這次受閱是自己軍旅生涯的一次重要「補課」——補好「戰士」這一課。
平型關大戰突擊連英模部隊方隊領隊、第16集團軍副軍長吳亞男少將和參謀長黃銘少將深受方隊官兵敬重。訓練場上,倆人把自己當作普通隊員,戰士們沒到休息時間他們絕不休息;生活中,他們對官兵們如兄似父,積極調動大家鬥志,鼓勁打氣;食堂就餐,與官兵們一起排隊打菜打飯。列兵金哲宇說:「兩位將軍與我們同甘共苦,每天和他們一起訓練感到動力十足。」
「閱兵場上,將軍領隊的價值不僅在於錘鍊自身過硬素質,走好天安門前的96米,更重要的是以自身形象樹立起一種鮮明的導向,當好訓練場上的排頭兵和官兵心中的定盤星。」輪式裝甲突擊車方隊將軍領隊、第54集團軍副政委劉法峰說,「我們也從戰士們平日裡追求卓越、嚴扣細訓的狀態中,看到了他們蓬勃的血性和激情,看到了『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樣子在閱兵場上的完美體現。」
「將軍領隊走上訓練場,就是對官兵最大的鼓舞。將軍領隊的表率作用動力源,是我們對受閱官兵開展政治思想工作的生動素材和有力抓手。」閱兵聯合指揮部副總指揮、北京軍區副政委王健說,「目前,受閱部隊整體訓練水平好於預期、高於同期。」
(來源:新華社 作者:王玉山 李宣良 王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