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內戰軍閥被火箭彈暗殺 從菜店保安一躍成名的戰爭網紅

2021-02-18 講武堂

伴隨著美國政府換屆,烏克蘭的戰事又迅速燃起,雙方用炮火試探對方的虛實。2月8日,分裂武裝控制的烏克蘭東部地區發生一起暗殺事件,戰功赫赫的叛軍將領「基維」被人用大威力燃燒彈擊殺在自己的辦公樓裡。

名將死於燃燒彈

8日早6點,頓涅茨克親俄分裂武裝的司令部大樓突發爆炸,三層的幾間辦公室頓時燃起大火,消防隊隨後從燒焦的房間裡抬出了一位死者。叛軍在俄國社交媒體VK的帳號宣布,其著名將領「基維」遇刺死亡,此人幾乎參加了烏克蘭內戰中主要的幾次戰鬥,並以虐待戰俘而著名。分裂武裝譴責烏克蘭特種部隊SDU發動了「法西斯式」的恐怖襲擊,但從擊落馬航MH-17客機的武裝組織嘴裡說出這種話來,未免有些諷刺。

非法武裝的總部大樓被燒穿

玻璃全部碎裂,火焰的高溫連外牆瓷磚都被燒掉

根據分裂武裝方面的調查,擊斃「基維」的是一發俄制RPO-A「大黃蜂」 燃料空氣火箭彈。這是一種威力恐怖的單人操作縱火武器,火箭彈頭填滿了2.2公斤霧化雲爆劑,自身不帶氧化劑,而依靠外部的空氣來引爆,所以威力相當於5.5公斤的TNT。一發「大黃蜂」火箭的殺傷力相當於一枚105毫米榴彈,在東烏戰場上,主戰坦克中一發都會被炸得履帶四散。爆炸還能引起致命的燃燒和窒息,這樣一枚燃燒彈打進辦公樓建築內部,其恐怖場景可想而知。

「大黃蜂」用一次性使用的廉價玻璃鋼外殼,裡面容納輕鋁合金的兩級火箭,發射時沒有後坐力,打完即拋棄

俄羅斯別斯蘭人質事件中,俄內務部隊發射RPO-A火箭彈引起人質所在的大廳起火,圖為遺棄在外圍樓頂的一次性發射筒

「大黃蜂」火箭彈儲存壽命比較短,一般不超過十年,烏克蘭戰爭中,叛軍使用的很多俄式RPO-A火箭筒和新款的MKO-A火箭筒生產日期都很近,疑似來自俄國

戰爭網紅基維

俄式宣傳曾經產生過各種英雄人物,從神槍手瓦西裡扎伊採夫、爆破手馬斯特洛夫到太空人加加林,基維則是烏克蘭戰爭中塑造的80後名人,其真實姓名為米哈伊爾•斯維莫尼什維利(Mikhail Tolstykh)。基維的經歷非常典型,他曾在烏克蘭陸軍坦克兵服役,退伍後一直幫人打雜做力工,幹過高空作業、裝過戶外廣告,當過菜店保安和卡車司機。

從超市保安變成戰爭網紅的基維

34歲的基維戰前一直生活在單身失意狀態,和很多家境類似的粉絲一樣,基維非常崇拜俄國總統普京,並恥為烏克蘭人。基維所在的叛軍「索馬利亞」營則得名於電影《黑鷹墜落》,那部影片描寫了美軍特種部隊和遊騎兵被叛軍重創的故事。

基維的出名來自於2014年的一段網絡視頻,俄國記者在烏克蘭境內採訪「索馬利亞」營時,現場突然遭到火箭彈炮擊,其他武裝分子紛紛躲避,斯維莫尼什維利卻非常鎮定,還撿起滾燙的彈片展示給記者。這段視頻迅速在Youtube上走紅,幾天內播放量超過90萬次,斯維莫尼什維利也被俄羅斯粉絲取了一個綽號「鋼鐵基維」。

基維一支接一支吸菸的頹廢疲憊形象成為很多女性粉絲追捧的偶像

2014年9月,烏克蘭陸軍兩個營遭到基維指揮的叛軍「索馬利亞」營和摩託羅拉指揮的「斯巴達營」合圍,烏軍撤出的途中遭到俄系炮兵覆蓋損失慘重。2014年11月,已經自封為中校的基維,指揮叛軍在頓涅茨克機場圍殲了烏軍第93旅一部,被俘的烏軍中校旅長等人被毆得鼻青臉腫並遭到遊街羞辱,基維還用匕首割下俘虜軍服上的軍徽逼他們吃掉。這段視頻也使基維等人成為違反日內瓦公約的戰犯。

叛軍逼迫俘虜遊街,割下烏軍袖標強迫其吞下

軍閥的死亡鏈

事發時,正值烏克蘭政府軍和叛軍爆發2017年新一輪猛烈交火,有消息稱基維此前有自傷避戰的嫌疑。基維並不是第一個死於刺殺的叛軍軍閥首領。2015年下半年,烏克蘭戰場的形勢剛剛趨緩,叛軍「幽靈」旅的頭目及其六個保鏢就突遭不測中了路邊炸彈;2016年秋,另外一名俄裔叛軍首領波洛託夫則在莫斯科家中被人下毒害死。

叛軍「斯巴達「營的裝備水平不亞於正規軍

叛軍頭目基維、摩託羅拉在俄羅斯勝利日集會上(資料圖)

基維最親密的戰友、叛軍名人暨「斯巴達」營的司令「摩託羅拉」中校的死亡最有戲劇性。這名擁有俄國國籍、參加過車臣戰爭的僱傭兵真名叫巴甫洛夫,其老家並不在烏克蘭,而是俄羅斯頓河下遊的羅斯託夫。

巴甫洛夫在俄海軍擔任過陸戰隊步兵營的通信參謀,因此被人用對講機的品牌取了一個綽號「摩託羅拉」。「摩託羅拉」指揮的「斯巴達」營曾經與基維的「索馬利亞」營一起苦戰,拿下了烏軍防守的頓涅茨克機場,是俄羅斯人當之無愧的戰爭英雄。

按照俄式宣傳的英雄塑造手法,「摩託羅拉」還帶傷舉辦了一次隆重而浪漫的戰地婚禮,並在記者和保鏢陪伴下推著嬰兒車逛街,渲染叛軍控制下的和平氣氛。但「摩託羅拉」很快就爆出親手處決烏軍戰俘的醜聞。

2015年4月,面對媒體追問殺俘,他放言「我就是幹掉了15個,我樂意殺就殺,你們怎麼指責我我也不鳥。」2016年10月,「摩託羅拉」和保鏢返回頓涅茨克的公寓,電梯突然猛烈爆炸,「摩託羅拉」等人死於非命。

這一系列的暗殺無疑有勢力強大的幕後黑手在操縱,究竟是由於叛軍軍閥內部爭奪黑市貿易的利潤,或是格魯烏在清洗動搖的代理人,還是有人為了改善分裂武裝的公眾形象,要用燃燒彈清除這幾位紅人的戰爭罪汙點,那只能留待時光來驗證了。

歡迎搜索ID:qqmiljwt
或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
騰訊軍事講武堂

相關焦點

  • 烏克蘭內戰軍閥被火箭彈暗殺從菜店保安一躍成名的戰爭網紅
    2月8日,分裂武裝控制的烏克蘭東部地區發生一起暗殺事件,戰功赫赫的叛軍將領「基維」被人用大威力燃燒彈擊殺在自己的辦公樓裡。疑似來自俄國戰爭網紅基維俄式宣傳曾經產生過各種英雄人物,從神槍手瓦西裡扎伊採夫、爆破手馬斯特洛夫到太空人加加林,基維則是烏克蘭戰爭中塑造的80後名人,其真實姓名為米哈伊爾?
  • 九十年前的烏克蘭內戰
    即便是這樣的「獨立」,也未能得到烏克蘭東部地區的支持。由於被俄國統治多年,烏東地區俄羅斯化嚴重,再加之工礦企業較多,遍地都是工人階級,所以烏東區更認可已經奪得中央權力並代表工人階級的布爾什維克。於是,烏克蘭的布爾什維克拒絕接受中央「拉達」的「獨立」,成立了烏克蘭蘇維埃共和國,烏克蘭內戰爆發了(讀到這,大家是不是覺得今日烏克蘭局勢與90年前如出一轍)。
  • 新烏克蘭的掌權者們——惡棍、豔婦、軍閥、瘋子和寡頭
    米哈伊爾·庫裡克辛不久前的烏克蘭還做著民主之夢,那時連它的高級軍官也屈膝於美國之前。議會的一張新面孔——極端民族主義政黨「右區」領袖、前軍閥德米特羅·亞羅什——在1月份的一次烏克蘭電視臺採訪中承認,當他在議會開會時,口袋裡總揣著一枚真正的手雷。因為他是議員,所以保安人員無權搜他的身。他們只是循例問他是否攜帶了危險物品,他會回答說沒有。他之所以把手雷放在身邊,是因為國會議員裡有太多烏克蘭的敵人,而在選舉進行時,這些人又都圍著他。他當然不怕。
  • 據說刺殺金二公子的女殺手是個性感網紅!暗殺界都這麼666麼?
    事件發生,立即成為世界關注焦點,現場細節和具體執行者的照片也在網絡上流傳。「暗殺」之說紛起。其中一名現場執行的女刺客供認自己是一名越南網紅,當時以100美元被僱傭來搞「惡作劇」,並不知道死者的身份。甚至在結束行動後,這位「女殺手」都並未意識到自己可能在刺殺一個大人物,真正的四名主謀則迅速逃離馬來西亞。
  • 頓涅茨克:烏克蘭暗殺民兵指揮官,頓巴斯或將掀起新的戰爭
    2021年2月15日,所謂「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武裝部隊發布公告稱,在此前戰鬥中取得卓越戰功的營長,綽號「大個兒」的謝爾蓋·波波夫在當天險遭烏克蘭人暗殺 頓涅茨克武裝部隊稍後發表聲明,稱襲擊者對指揮官實施暗殺,可能是頓巴斯衝突即將加劇的信號。
  • 手裡握著烏克蘭海軍和美國政變暗殺人員,普京現在是大爺!
    可是,美國不就是毫不掩飾、理直氣壯地發動戰爭,發動政變,策劃暗殺?我們現在羅列一下美國的罪行:2017年9月,剛上任美國總統的川普就在聯合國大會上高聲叫嚷摧毀朝鮮、伊朗、敘利亞和委內瑞拉。美國多次公開對朝鮮領導人制定「斬首行動」和戰爭方案。美國人還拍了一部電影《刺殺金正恩》。殺人放火就是美國的普世價值。
  • 真相: 90年前的烏克蘭內戰和將冷戰推後了30年的「維斯瓦河奇蹟」
    幾百年間,俄國不管是姓「皇」還是姓「社」,對領土一貫貪得無厭,手段又極其粗暴,搞得四鄰不安,自然沒人待見。想當年,沙俄艦隊從波羅的海遠赴東亞打日本「黃臉猴子」,全程3萬公裡,走了大半個地球,一路上的窘境可比普大大今天的遭遇悽慘多了。
  • 悲情烏克蘭——烏克蘭東部內戰深度解析
    許多烏軍士兵趁機跟著反水,迅速佔領當地政府大樓,很快,成千上萬的武裝人員出現在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州,隨即成立了頓涅茨克共和國和盧甘斯克共和國,至此,烏克蘭內部出現分裂,內戰一觸即發。https://j.youzan.com/W0qVe9,介紹一款很好的塑臀椅子,很好用,關鍵是價格便宜。
  • 又一國公開力挺烏克蘭,馬上提供大量資金援助
    目前,在烏克蘭深陷國內武裝衝突的困境,又一國家竟然主動提出幫助烏克蘭,以實施軍事佔領克裡米亞半島,為此還特意地撥款1萬英鎊予以援助。蘇聯解體之後,關於黑海地區,烏克蘭和俄羅斯有著很大的矛盾,所以就在1996年正式宣布獨立。而且烏克蘭還從蘇聯繼承了大量軍事裝備,其中還包括航母,核潛艇,另外還具備了數十萬的武裝力量,由此一躍成為了歐洲地區的一個數一數二的軍事強國。
  • 利比亞內政部長躲過暗殺襲擊
    22日,巴沙加在視頻聲明中稱:「這起暗殺件事絕非偶然,而是經過精心策劃的。」近日,聯合國安理會的一份機密報告披露,美國臭名昭著的黑水(Blackwater)安保公司創始人,埃裡克·普林斯(Erik Prince)違反聯合國對利比亞的武器禁運,向利比亞派遣外國僱傭軍,並提供武器,支持利比亞軍閥哈利法·
  • 烏克蘭即日發動·統一烏克蘭戰爭
    ,烏克蘭即日發動,統一烏克蘭戰爭。克魯蒂埃,參加過了巴拿馬戰爭,波赫戰爭。克魯蒂埃,2003年以營長身份,參加伊拉克戰爭。因戰功卓著,晉升旅長。克魯蒂埃,2008年擔任美國非洲司令部司令。克魯蒂埃,2009年擔任北約司令部參謀長。克魯蒂埃,2010年擔任美國陸軍作戰部司令。
  • 烏克蘭內戰殃及大量平民,戰火中女性更加不易,和平之路充滿荊棘
    2014年4月對於烏克蘭來說是命途多舛的開端,當時位於烏克蘭東南部多個地區發生抗議活動。這些地區的大部分俄羅斯人同親俄的烏克蘭人爆發這場抗議活動,旨在反對烏克蘭親美政府,藉此推翻時任亞努科維奇總統。旋即,活動作為導火索引爆出烏克蘭內戰。時年年底,約有4700多烏克蘭平民在內戰中死亡。
  • 網紅少將張召忠的「悄悄話」
    退休兩年了,局座張召忠還紅著——不是作為人們熟悉的軍事評論員,而是個大齡網紅。
  • 烏克蘭試射「颱風1」火箭彈 解決現役BM-21火箭炮「斷糧」難題
    烏克蘭武裝部隊宣布,4月29日在敖德薩地區的阿勒比國家試驗場,進行了尤日諾耶設計局「颱風1」火箭彈試射。
  • 黎巴嫩內戰的原因
    至於對烏克蘭的援助,行政管理和預算局沒有解釋推遲的原因。然而,據五名知情官員稱,與烏克蘭不同,沒有跡象表明川普正尋求黎巴嫩的「幫助」以作為發放援助的條件。黑爾在彈劾調查中表示,黎巴嫩和烏克蘭援助的相似之處在於,白宮都拒絕就延遲作出解釋。他說,6月以來針對黎巴嫩軍援的質詢都沒有得到回應。
  • 未來十天,復興一躍!
    軍改後軍隊的畫風,是這樣的——「能打仗、打勝仗」、「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然而,2020年剛開始,一場史無前例的新冠疫情了,就在全球爆發了。「世上只有因疫情而停止的戰爭,沒有因疫情而發動的戰爭」,因此,沒有堅持固有觀點,而是耳聽八方眼觀六面,實事求是,修改自己的判斷。兩會刻意提前到這一天,幾乎令人窒息的戰略威懾,臨近520的實彈演習,小島和美國的暗流湧動。
  • 義大利甜品界 5 大「網紅」,看完想立馬奔去甜品店!
    義大利有很多讓人慾罷不能的美食,義大利麵、披薩、火腿、米飯、肉腸等等,不過我們今天要講的是義大利流行的傳統甜品,甜品界的「網紅」。現在的義大利每 5,000 戶人家就有一家手工冰淇淋店,百年老店隨處可見。基本上每家店都保持著小規模的生產經營,隨製作者的個性與心情創造口味,所以沒有一家店的口味是完全相同的。
  • 楊天宏|另類戰爭:北洋戰爭時期直皖軍閥的「武力統一」
    如汪德壽的《直皖戰爭記》,僅寥寥數語提及傷亡:「此一役,廿六師傷人甚多」,其中團長劉振鷺深受重傷,「聞只有一營長——在橋上死守,被敵人一炮打碎」。所謂「傷人甚多」,沒有具體數據支撐,難知究竟多少;有一營長被敵軍「一炮打碎」,雖甚慘烈,卻是聽聞,不可輕易置信。吳廷燮《吳佩孚戰敗始末》對戰爭場面記述稍詳,卻偏重於皖軍傷亡,對直軍傷亡數則隻字未提,而即便是皖軍的傷亡,所記也十分籠統。
  • 這家店的菜太長了,動作不大點都吃不上…
    一踏入店內仿佛耳邊就響起了國歌,還有沙包堆起的陣地。仿佛進入軍旅體驗館!牆壁上還有軍旅風格的壁畫,陳設都是各式各樣的軍用器械模型,軍訓用的水壺和軍裝是否會讓你回憶起以前的歲月。一上桌牛油的香味撲面而來,辣度有三種選擇:微辣☑  中辣☑  特辣☑牛油原味鍋分為四宮、九宮兩種,九宮格比四宮格更講究些,九宮每個格分3類:燙、煮、酣!分別放不同類型的菜品。燙:易熟。 煮:長時間又不怕煮爛。酣:適合放慢煮易碎的。
  • 利比亞大軍閥宣布與土耳其開戰 又一場中東代理人戰爭即將打響
    利比亞國民軍發言人艾哈邁德-米斯馬裡2011年利比亞內戰爆發,卡扎菲政權在西方軍事幹涉下快速倒臺,但是利比亞很快陷入了軍閥割據的混亂狀態。目前利比亞國內最大的兩股力量,一個是控制利比亞東部地區的利比亞國民軍LNA,其領導人是軍閥哈夫塔爾,他受到埃及、阿聯、沙特、俄羅斯等國的支持。佔據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裡的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GNA,按說是國際社會認可的。但目前支持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的外部力量很有限,主要是土耳其、卡達和穆斯林兄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