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嶽鍾琪任寧遠大將軍時,統領甘肅、陝西、四川三省軍務,手下兵力大約16萬。16萬部隊對整個大清來說好像不算多,但他是大清朝最精銳的部隊,戰鬥力最強。
康熙末年,大一統王朝基本定型,大規模戰爭很少了,養尊處優的八旗兵戰鬥力明顯下降。這時,西北準格爾部叛亂,撫遠大將軍胤禵率領20萬大軍平叛,部隊得到鍛鍊,戰鬥力沒有下降。雍正繼位後,年羹堯接任撫遠大將軍一職,又趕上羅布藏丹津叛亂,年羹堯率領部隊平叛,這支部隊再次得到鍛鍊。後來雍正與年羹堯翻臉,年羹堯自盡,接替年羹堯管理西北軍務的是嶽鍾琪,他的16萬部隊就來自胤禵當年的20萬大軍,這支部隊堪稱大清主力。
手握16萬精銳部隊,要造起反來夠雍正喝一壺的。雍正不可能不擔心嶽鍾琪造反。不然他不會免去胤禵的大將軍職務,不會賜死年羹堯。嶽鍾琪更擔心雍正懷疑他,要了他的命。
嶽鍾琪手握重兵,舉足輕重,雍正能意識到,反清復明人士也能意識到,如果能把他拉過來,大事一定能成,於是就有了拉嶽鍾琪下水的想法。
2
論權力嶽鍾琪是寧遠大將軍,權力不小,但他和撫遠大將軍年羹堯比還有一定的差距。那為什麼反清人士不找年羹堯偏偏要找嶽鍾琪策反呢? 這和嶽鍾琪的出身有關。
嶽鍾琪是嶽飛的後代,嶽飛是抗金英雄,而金國是大清的祖先。很多人想當然認為,嶽飛是抗金英雄,嶽鍾琪自然應該是抗清英雄。其實沒有那麼簡單。
抗清人士要拉嶽鍾琪下水,嶽鍾琪願意嗎?嶽鍾琪雖身為寧遠大將軍,但他的部隊不像嶽家軍、戚家軍只聽命於將軍,嶽鍾琪要是造反,能跟他一起幹的人不會很多。而且大清經過順治和康熙兩朝的治理,政權基本穩固,推翻的可能性很小。嶽鍾琪是清朝的封疆大吏,放著高官厚祿不去享受,偏偏去幹掉腦袋的事兒,他有那麼傻嗎?
抗清人士當然也不傻,知道嶽鍾琪會不會造反在兩可之間。在不清楚嶽鍾琪底細之前不能貿然行動,他們可以先試試看。
一天,一個人在大街上喊,「嶽鍾琪造反了!嶽鍾琪造反了!」大清朝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最怕有人造反,這麼大的事,官府不能不管。抓來審問,原來是個瘋子。真瘋假瘋我們不得而知,因為既使現代醫學也無法證實精神病是不是裝的。不過有一點讓人懷疑,瘋子怎麼恰恰會喊嶽鍾琪造反,而不是喊別的什麼人造反呢?
這很可能就是一場有預謀的行動。雍正皇帝聽到有人說嶽鍾琪要造反,一定會懷疑,殺掉嶽鍾琪分分鐘的事。嶽鍾琪被逼無奈就會造反,這叫逼上梁山。
3
嶽鍾琪比他的先祖嶽飛政治上成熟得多。他沒有把事情壓下,而是寫好了匯報材料,第一時間上疏雍正表明自己沒有反叛之心。嶽鍾琪清楚,如果他把事情壓下,雍正的眼線很多,早晚會知道,雍正疑心很重,一定會殺了自己。
嶽鍾琪向雍正表白心跡,雍正如果不諒解嶽鍾琪顯得太小氣了,於是回說,我相信你是清白的,我可以對燈發誓我絕對不懷疑你,如果你不信我,我也沒辦法。雍正把嶽鍾琪的奏摺批得密密麻麻,寫得滿滿登登,就一個意思,讓嶽鍾琪相信自己沒懷疑他。可見雍正的良苦用心,他知道嶽鍾琪有多麼擔心,多麼害怕自己懷疑他。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湖南秀才曾靜要造反,打發弟子張熙千裡迢迢來到四川策反嶽鍾琪。張熙見到嶽鍾琪後,說明來意。嶽鍾琪一聽說是來策反他的,非常緊張,馬上把張熙打入大牢,嚴刑拷打,逼他說出幕後指使。張熙被打得半死就是不招。最後,嶽鍾琪單獨召見張熙,說自己早有造反計劃,只是時機不成熟,所以這麼做是為掩人耳目。張熙信了,把自己的底細和盤託出。嶽鍾琪得到口供,再次立即上疏雍正皇帝表白心跡。雍正親自查證,發現屬實,再次給嶽鍾琪回話,說自己相信他的清白。
張熙又不傻,怎麼輕易就相信嶽鍾琪的話呢?瘋子案傳得沸沸揚揚,給人無限的遐想,讓人們覺得策反嶽鍾琪的人很多很多,有人正在做,有人正準備做,說不定有人已經成功了,現在嶽鍾琪正做造反準備呢。張熙相信,反清起義必須時機成熟才能舉旗,起義之前嶽鍾琪需要保密,對自己動刑只是保密工作的一部分,是在以防萬一。可惜張熙錯了。
- END -
內容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感 謝 關 注,歡 迎 分 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