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共享印表機的使用技巧,相信各位朋友早已耳熟能詳。不過運行在不同環境下的共享印表機,其實總有與其他環境不同的操作技巧,只要我們善於挖掘,就一定能總結、挖掘出新環境下的新使用「絕招」!不信的話,就請各位看看下面的共享列印新「絕招」吧!
1、巧裝補丁,讓共享列印不受人數限制
在區域網環境中訪問共享印表機時,我們有可能碰到過這樣一則奇怪的現象,那就是當有多個列印用戶同時訪問目標共享印表機時,系統可能會出現列印用戶數目超過限制之類的故障提示,單擊該提示界面中的「確定」按鈕後,共享印表機就對之後的列印操作請求沒有任何響應了,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們究竟該怎樣來解決呢?
事實上,系統彈出的列印用戶數目超過限制之類的故障提示多半是系統自身的設置問題造成的。在默認狀態下,Windows 2000以上版本的作業系統最多只允許10個用戶同時與本地系統建立TCP連接,而列印用戶在通過區域網網絡訪問共享印表機時,其實就是與共享印表機所在的計算機系統建立TCP連接,所以當同時訪問共享印表機的用戶數目超過10個之後,系統自然會彈出上面的故障提示。要想讓同時訪問共享列印人數不受限制的話,我們只需要到http://www.down126.com/Download.asp?ID=3913網站頁面中下載一個TCP連接數破解補丁,然後將該補丁程序正確地安裝到共享印表機所在的計算機系統中,這麼一來共享印表機所在的計算機系統就不會對同時訪問共享印表機的連接數目進行限制了。
2、巧改策略,讓共享印表機不要用戶名
有一共享印表機連接到安裝了Windows 2003 Server作業系統的伺服器中,區域網中的其他工作站都能通過網絡訪問到該共享印表機。不過最近發現區域網中的其他工作站在重新啟動之後,都必須打開本地的網上鄰居窗口,找到共享印表機所連的伺服器主機,之後必須雙擊該主機的圖標,打開帳號登錄窗口,並正確輸入用戶名與密碼之後才能訪問到共享印表機。很顯然,每次都要輸入用戶名與密碼才能訪問共享印表機的做法,不但影響日常的共享列印效率,而且時間長了密碼還容易忘記,一旦忘記共享印表機的訪問密碼的話,那麼我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共享印表機而無法進行正常的列印操作了。那麼有沒有辦法,讓區域網中的其他工作站訪問Windows 2003 Server共享印表機時,不需要用戶名呢?
答案是肯定的!要是區域網環境使用了域的話,那麼我們只需要修改每一臺工作站的域屬性,確保工作站與伺服器處於同一個域中就可以確保日後訪問共享印表機時不需要輸入用戶名與密碼了。在修改工作站的域屬性時,我們可以先用滑鼠右鍵單擊系統桌面中的「我的電腦」圖標,從其後出現的快捷菜單中執行「屬性」命令,打開本地工作站的系統屬性設置界面;單擊該設置界面中的「計算機名」標籤,並在對應標籤頁面中單擊「更改」按鈕,然後在其後界面的「隸屬於」設置項處選中「域」選項,同時設置好區域網的域名稱(如1所示),最後單擊「確定」按鈕,並重新啟動一下工作站系統就可以了。
圖1
如果上面的方法還無法實現目的的話,那麼我們可以以超級管理員帳號登錄進Windows 2003 Server伺服器系統,然後在該系統中依次執行「開始」/「設置」/「印表機和傳真」命令,打開伺服器系統中的印表機列表窗口,接著用滑鼠右鍵單擊目標共享印表機圖標,從其後出現的右鍵菜單中執行「屬性」命令,進入到目標共享印表機的屬性設置界面;單擊該設置界面中的「安全」標籤,在彈出的如圖2所示標籤頁面中,選中「組或用戶名稱」列表框中的「Everyone」帳號選項,再將對應該帳號的列印權限設置為「允許」,並單擊一下「確定」按鈕將前面的設置操作保存起來,相信這麼一來區域網其他工作站日後再次訪問共享印表機時,就不需要輸入用戶名與密碼了。
圖2
3、巧妙監控,讓共享列印狀態一清二白
要是共享印表機連接到安裝了Windows 2000作業系統或Windows XP作業系統的工作站中時,那我們就可以通過Windows系統自帶的「管理工具」,來對共享印表機的使用連接狀態進行任意查看與監視。在監控共享印表機的訪問連接狀態時,我們不妨參照如下操作步驟來進行:
首先用滑鼠依次單擊「開始」/「設置」/「控制面板」菜單命令,之後用滑鼠雙擊系統控制面板界面中的「管理工具」圖標,在隨後彈出的管理工具列表窗口中,再雙擊「計算機管理」圖標,打開本地工作站的計算機管理窗口;
在該管理窗口的左側顯示窗格中,用滑鼠依次雙擊「系統工具」、「共享文件夾」選項,在「共享文件夾」選項下面,我們會看到「共享」、「會話」與「打開文件」這幾個項目;
圖3
用滑鼠單擊其中的「共享」項目時,在隨後出現的如圖3所示的界面中我們就能看到本地工作站中的所有共享文件夾了,當然也包括共享印表機的「身影」。我們要是希望查看到共享印表機目前究竟被哪些用戶使用時,那只要用滑鼠單擊「會話」項目,然後在對應該項目的右側顯示窗格中,就可以看清所有使用共享印表機的用戶名、所用工作站的IP位址以及訪問印表機的時間等信息了,找到那個訪問共享印表機驅動程序的陌生帳號,並用滑鼠右鍵單擊該帳號名稱,再執行快捷菜單中的相應命令,就可以阻止陌生用戶隨意使用共享印表機驅動程序了。
4、巧妙設置,增強共享列印即時響應能力
在預設狀態下,每一個與共享印表機創建的訪問連接,都有確定的連接訪問時間,哪怕某個列印任務已經被共享印表機處理結束,該連接使用時間只要沒有達到規定限制,那麼它將會在剩下的時間段內一直處於空閒狀態,很明顯要是有太多的空閒連接訪問共享印表機時,共享印表機再接受其他的列印請求時就會反應比較遲鈍。我們要是能夠及時將處於空閒狀態的訪問連接與共享印表機斷開的話,那麼共享印表機就能有足夠的系統資源去處理其他的列印連接請求,那樣一來共享印表機的即時響應能力也就會得到明顯增強,下面就是增強共享印表機即時響應能力的具體操作步驟:
首先單擊Windows系統桌面中的「開始」按鈕,在其後彈出的菜單中執行「運行」命令,打開系統的運行文本框,之後將「regedit」字符串命令填寫在運行文本框中,再單擊「確定」按鈕,打開系統的註冊表編輯窗口;
在該編輯窗口的左側顯示區域中,用滑鼠選中「HKEY_LOCAL_MACHINE」分支項目,再用滑鼠依次雙擊該分支項目下面的註冊表子鍵「SYSTEMCurrentControlSetlanmanserverParameters」(要是無法找到對應子鍵時,可以重新創建對應的子項),在「Parameters」子鍵所對應的右側顯示窗格中,用滑鼠右擊其中的空白區域,從隨後出現的右鍵菜單中依次選擇「新建」/「Dword值」菜單命令,接著將新創建的雙字節值名稱取為「Auto Disconnect」,通過調整該鍵值數值我們就能對列印任務與共享印表機之間的連接時間進行隨意調整;
圖4
下面再用滑鼠雙擊剛剛創建好的「Auto Disconnect」鍵值,在彈出的如圖4所示對話框中,將數字「1」填寫在「數值數據」文本框中,再單擊「確定」按鈕,最後重新啟動一下共享印表機所在的計算機系統,如此一來共享印表機就能及時斷開已經被處理結束的列印任務了,那樣的話共享印表機所在的計算機就可以對其他更多列印連接請求進行及時響應了。
5、巧用命令,快速安裝共享印表機
許多人認為安裝共享印表機是非常簡單的事情,不就是在添加印表機嚮導窗口中選擇「網絡印表機」選項,然後不停單擊「下一步」的事情嘛。不過,這種按部就班的安裝方法確實不值得一提,而本文現在要為大家推薦的是巧妙運行Windows系統自帶的DOS命令,來實現快速安裝共享印表機的目的,下面就是該方法的具體實施步驟:
首先需要在列印伺服器中進行合適的設置,以便能讓其他工作站可以搜索到對應作業系統下的合適列印驅動程序。例如,要是列印伺服器安裝在Windows 2000 Server系統中時,你可以依次單擊「開始」/「設置」/「印表機」命令,在彈出的印表機列表窗口中,右擊印表機伺服器圖標,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屬性」選項;
接著在對應的屬性窗口中,單擊「共享」標籤,再單擊對應標籤頁面中的「其他驅動程序」命令,在其後出現的界面中,選中其他工作站當前正使用的作業系統,以後從該工作站安裝共享印表機時,列印伺服器就能自動為其提供對應的共享列印驅動,來快速完成共享印表機的安裝操作。
下面再回到普通工作站系統中,單擊「開始」菜單中的「運行」命令,打開系統運行對話框,並輸入「rundll32 printui.dll,PrintUIEntry /ga /n\Serverpriner 」字符串命令(其中Server是列印伺服器所在的計算機名字,Printer是列印伺服器的共享名稱),單擊「確定」按鈕後,工作站系統就可以自動搜索目標印表機伺服器中的對應驅動程序,一旦搜索到合適的共享列印驅動,就能將其自動安裝在本地系統中了。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字符串命令中的參數「ga」,表示在本地系統安裝一臺新印表機,參數「n」後面緊跟著的共享印表機名稱是有大小寫區分的。此外,該方法在Windows 2000以上版本的系統中,均測試通過。
6、著眼埠,確保共享印表機穩定運行
有一臺HP雷射印表機曾經連接在一臺列印伺服器中,作為網絡印表機被區域網中的其他工作站同時共享使用,可後來由於某些方面的原因列印伺服器臨時「下崗」了,於是將HP雷射印表機連接到一臺計算機中,繼續為其他工作站提供網絡列印服務。不過在計算機「扮演」列印伺服器這一角色的過程中,常常出現網絡印表機無法連接的故障現象,遇到這種現象時只要將印表機所連的計算機重新啟動一下,又能正常進行網絡列印操作了,不過沒有過多長時間網絡印表機象「神經錯亂」一樣,又重複出現了前面的故障現象。
對於類似「神經發作」一類的列印故障,筆者向來都毫不猶豫地認為這是網絡病毒的「搗蛋」引起的,於是在排除這種類型的列印故障時,筆者想都沒想就找來了最新的正版殺毒軟體開始了病毒清除工作。可是經過一陣全面、徹底地病毒查殺操作後,印表機所連的計算機中竟然沒有找到一個病毒,顯然這是筆者「錯怪」了病毒。考慮到印表機自身能夠正常工作,因此筆者認為網絡列印故障肯定不是由印表機硬體引起的,那會不會是網絡列印連接不可靠呢?但轉念一想,這種因素也不大可能,畢竟只要將計算機系統重新啟動一下就能暫時解決網絡列印故障了,如果網絡連接不可靠的話,也不應該在系統每次重新啟動之後就能立即恢復正常呀!依照這樣的分析,筆者開始懷疑該故障是由印表機所連的計算機作業系統引起的;為了驗證該猜想是否正確,筆者特地將計算機作業系統升級到Windows XP SP2,可是當筆者辛辛苦苦地將Windows XP SP2作業系統安裝好,並重新安裝和設置好了網絡印表機後,網絡列印故障還是象以前那樣一會兒發作,一會兒又能消失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就在筆者無計可思的時候,筆者在偶然打開的系統設備列表窗口中看到計算機主板中的USB2.0接口驅動程序好象沒有安裝,難道這是導致網絡印表機不能穩定工作的「罪槐禍首」?先不管這麼多了,還是先將USB2.0接口驅動程序安裝起來再說吧!筆者想到做到,立即用滑鼠選中USB2.0接口選項,並用滑鼠右鍵單擊該選項,從彈出的右鍵菜單中執行「更新驅動程序」命令,然後按照驅動程序更新嚮導界面的提示完成了該接口驅動程序的安裝操作。但是,筆者這樣的努力還是沒有換來回報,再次使用網絡印表機時還是出現了相同的列印故障;不得已筆者重新啟動了一下作業系統,並進入到系統的BIOS參數設置界面,在該界面中將USB接口的標準設置為了1.1,然後對上面的設置參數執行保存操作,最後再次重啟了作業系統,這一次嘗試進行網絡列印操作時,列印故障竟然消失了。後來筆者到網上搜索了一下作為網絡印表機的那款HP雷射印表機的相關介紹,發現該型號的印表機儘管支持USB2.0接口,但是在兼容性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所以當筆者將計算機的USB接口類型更改為1.1之後,該網絡印表機立即能穩定進行工作了。總結該列印故障,筆者認為當我們日後在使用USB設備時,一旦遇到設備有「神經錯亂」現象,那就先要查看一下USB接口的標準是否匹配,如果接口標準不匹配的話,USB設備很容易發生「神經錯亂」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