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光纖用在瞄準鏡上、用兩隻眼睛瞄準--ACOG的黑科技

2021-02-14 熱血ESA

本文轉自元素ELEMENT戰術裝備

我們知道士兵的使命正在發生變革 , 從傳統的下車和乘車戰鬥到全方位的人道主義救援 , 任務變得多種多樣。這就要士兵隨時準備面對各種各樣的戰術和作戰環境,配備適用的裝備。世界上並不存在真正的在所有作戰情況下都有理想表現的「通用」步槍,同樣,瞄準鏡通常也是為這種或那種特定的任務或在某些作戰條件下使用而設計的。年前挖了一個ACOG的坑,這次就來填上:

ACOG,全稱為Advanced Combat Optical Gunsight(先進戰鬥光學瞄準鏡)。ACOG是望遠式瞄準鏡和光點瞄準鏡的結合體,既有放大的功能,又兼具雙目快速瞄準的功能。是中距離交戰、CQB中非常實用的一款瞄準鏡。

於1987年發布第一個ACOG模型,即TA01。我們親切的叫它——小海螺。

ACOG由Trijicon公司研發製造,是美國特種作戰部隊和海軍陸戰隊欽定配置的中距離光學瞄準鏡。不同型號的ACOG適應從明亮到低光,再到無光的各種照明條件下使用,提供1.5—6倍的放大倍率。

而Trijicon公司呢,是一家總部位於密西根州威克瑟姆的美國公司,由Glyn Bindon於1981年成立。

前身是美國Armson USA(Armson OEG的唯一美國進口商和分銷商,也是一家瞄具公司)。1985年,Bindon將公司改組為Trijicon並開始製造瞄準鏡。至今以來製造許多知名實用的瞄具、瞄準鏡,Trijicon最為出名的標誌就是其在瞄具上氚和光纖的創新應用。 

ACOG和普通的瞄準鏡最大的區別就是這裡,氚和光纖照明系統。

上圖各種型號的ACOG都具有共同的特徵--外露光纖

光纖外露,時髦值爆表,其作用是為瞄準鏡在各種光照環境下提供更好使用體驗。其實大多數公司都有帶照明的瞄準鏡型號,但是這些瞄準鏡不外乎需要附加電池提供照明,不僅相比於普通瞄準鏡有昂貴的價格,而且續航時間和重量承正相關。Trijicon公司通過氚和光纖的應用,使大多數ACOG型號都使用上了氚光+光纖組合照明技術,可根據環境可用光線對鏡筒十字線的亮度進行自動調整。因為不需要使用電池,也被稱為無源雙照明系統:白天利用光纖導光照明分劃中心,夜晚則使用氚光。

氚(chuān)在軍事和生活上的用途都非常廣泛,因為由氚在衰變時釋放出的電子射中螢光粉,可以發出螢光,也是我們經常見到的螢光來源。軍事上最常見將微小的氚光管安裝在準星上或瞄準鏡內,幫助射手在光線微弱的情況下射擊目標。這些槍枝上的氚光管不會過於明亮以防止暴露士兵的位置。

手槍上照門準星和手錶上的氚光管

但是由於氚管的亮度不可調節,在白天使用非常微弱。所以Trijicon公司採用了光纖在白天來代替氚管使用。通過外置採光系統,光通過分劃板形成瞄準標記再反射到射手眼中,這樣在白天也能清晰地看到瞄準分劃線。我們在主體能看到的有色纖維就是「收集纖維」,外面的光線進入這段纖維基本上是進入一個管道,而且是一段只能進不能出的管道。光纖由芯和包層組成,外包層的化學成分使光線保持在周圍,使光反射,而光芯則傳輸光線。Trijicon的技術開發團隊花了很多時間將這種光纖技術應用於瞄準鏡,沿著在主體切出的凹槽通道,穿過觀察鏡筒,避開硬角,再使用粘合劑粘牢。

斜插而過的外露光纖

但是光纖照明系統在實際使用上卻是令人又愛又恨。在充足光照條件時使用感受可以說非常良好,但是當光照太過充足,以至於發光過度,使眩光掩蓋了目標的視野,反而會降低瞄準精度。這點可謂是見仁見智吧,就像我們常說的,沒有完美通用任何環境的裝備。

美軍配備的ACOG 4x32 BAC

ACOG還有一種被稱為賓登瞄準概念(BAC,Bindon Aiming Concept)的東西值得一提,由 Trijicon 的老闆Glyn Bindon提出的瞄準概念,當配合 ACOG 類的瞄準具時,可以產生很好的效果。意思是兩眼同時張開的瞄準方法,不用特意去偏重哪一眼,而讓人腦自行選擇最適用的系統。所以,當在搜尋目標時,大腦會自然而然地讓望著整個景象的眼睛來收集資訊,當看到目標要射擊時,大腦也會自動地換用到從瞄準具望出的一眼。如此一來,遠距、近距二者兼顧,既不會受限於瞄準具的視野,也不會延遲瞄準的時間。這是因為ACOG採用了高亮度瞄準點和新的稜鏡正像系統, 使鏡內瞄準點的清晰影象與裸眼取得的清晰全景影象能夠同時被傳遞到大腦,從而避免了人腦的強制性選擇對瞄準/觀察造成的影響,使得瞄準眼和裸眼能夠同時工作。如果你聽得實在雲裡霧裡,那麼你只要知道能夠始終保持雙眼瞄準也是ACOG的另一個賣點,不過不是所有ACOG都有BAC

像ACOG這樣如此優秀的瞄準鏡毫無意外在1995年被美軍所有的特種部隊所採用(型號是4×32mm的TA01和TA31),提高M4步槍的作戰性能,而一些執法機構也採用4×32mm的ACOG。而後更是選入了SOPMOD計劃,直至現役。

相信有喜歡ACOG瞄準鏡的玩家已經蠢蠢欲動了。在當今是新理念軍事變革的時代,隨著光電技術將與輕武器以及其他武器裝備更緊密地結合,也會有更多酷炫的裝備、更多的黑科技面世。

相關焦點

  • 瞄準鏡"黑科技":現代戰場"千裡眼"如何練成?
    瞄準鏡"黑科技":現代戰場"千裡眼"如何練成?到19世紀初,已經出現了火器上安裝望遠鏡式瞄準鏡的文字記載。1848年,美國人摩根詹姆斯設計出一種與槍管同樣長度的管形瞄準裝置,並在裝置上安裝了玻璃透鏡和2條用於瞄準的十字線,以此「鼻祖」為基礎發展而來的瞄準裝置在美國內戰中得到了應用。真正具有實用價值的瞄準鏡當屬德國卡爾蔡司於1904研製的瞄準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顯身手。
  • 【槍】了解一下《絕地求生》四倍鏡:美國Trijicon ACOG小海螺瞄準鏡!
    ACOG是望遠式瞄準鏡和光點瞄準鏡的結合體,既有放大的功能,又兼具雙目快速瞄準的功能。ACOG的外殼採用航空鋁材,堅固、防水、防寒、耐腐蝕,能承受潛水深度和野戰用途的各種壓力和衝擊而保持瞄準鏡的精度不變。ACOG的瞄準分劃採用了Trijicon公司專利的雙照明系統,自然光和氚光。自然光從瞄準鏡頂部的一個光纖制的採光系統吸收,通過分劃板形成瞄準標記再反射到射手眼中。
  • 國外軍隊幾乎都給步槍配了瞄準鏡,為啥中國步槍卻很少見到?
    而且西方各國並不願意分享他們的科技,瞄準鏡的潛能就只有自己去開發。在中國科學家的努力下,中國自主研製了國產光學瞄準鏡。研發它的目的是為了配合81式自動步槍,最後還是因為成本太高,沒有批量裝配。隨後95式自動步槍北歐研製出來我國為它配備了一款多用於步槍遠距離射擊白光瞄準鏡。與美國先進戰鬥光學瞄準鏡相比,中國的白光瞄準鏡並沒有新奇的地方,與美方這款具有自動變倍的acog相比較,進步的空間還很大。
  • 步槍安裝瞄準鏡是常事,可為何當中國的步槍安裝時,卻引發熱議?
    在學生生涯中,在課堂上出現過的顯微鏡使用原理就和步槍所使用的準鏡相似。離眼睛近的透鏡就是目鏡,將標本進行第一次放大的晶狀體就是物鏡,一個瞄準鏡的放大倍數就與它的目鏡和物鏡的焦距息息相關。瞄準鏡的放大功能對執行任務中的士兵起到巨大幫助,遠處模糊的物體清晰度上升,更便於觀測或瞄準。
  • 國外軍隊幾乎都有的瞄準鏡,為什麼很少見到中國步槍有?
    在剛進入17世紀初期時,人類就思考出了用光學儀器協助槍械進行瞄準的方法,在之後才研發出了各種各樣的瞄準鏡。瞄準鏡的使用概念雖然出現的比較早,但是它的發展進程卻很緩慢。要是提起瞄準鏡真正作為一個裝備被投入使用的時間,應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
  • 步槍的眼睛:全球最熱單兵裝備,一百萬隻ACOG步槍瞄鏡的背後傳奇
    他還在瞄具內整合了一個氚氣管以在晚上用紅光照亮分劃。另外,他還找到一種方式可以在不潤滑的情況下安裝稜鏡——稜鏡被安裝在瞄具外部框架中的鋁合金制球形安裝位上。在這之後,Glyn在新光路的基礎上,創造了最緊湊的瞄具設計。瞄具的原型不僅沒有出現像差,而且比當時市場上的所有瞄具都更輕,更緊湊。
  • 美軍官網曬「武器瞄準鏡系列」項目最新進展 用黑科技形容不為過
    由於配備了兩個不同通道的攝像頭,所以能夠在白天、黑夜,以及任何天氣情況下進行瞄準。同時能夠將瞄準鏡的影像通過無線設備,傳輸到射手佩戴的頭盔顯示器(HMD)上。這樣,士兵就可以不必將眼睛放到瞄準鏡的目鏡上,就能夠通過頭盔顯示器看到目標距離等數據,以及瞄準鏡內的影像和分劃板。射手就可以快速準確地將武器對準目標,在最大有效射程內精確打擊目標。
  • 機械瞄準鏡原理:ACOG先進戰鬥光學瞄準鏡
    使用很簡單,當目標在400米的時候用4所在的橫線瞄準(以此類推)測距方法未知析光鏡的凹面上鍍有一層或多層析光膜,由照明系統發出的光線通過分劃板然後在析光鏡上形成圓點(或圓環等瞄準標記)並反射以平行光進入人眼,同時人眼透過析光鏡看到目標,當瞄準標記與目標重疊時,即完成瞄準。這種瞄準鏡還有另一個名稱——紅點(Red dot)瞄準鏡,因為這種瞄準鏡的瞄準標記通常是一個紅色或鮮橙色的光點,當然並非所有的反射式瞄準鏡都是用光點的,有些會是十字線、光環甚至其他造型。
  • 絕地求生大逃殺紅點瞄準鏡怎麼用?全息怎麼用?瞄準鏡用法大全
    帥絕地求生大逃殺中有各種不同的瞄具,絕地求生大逃殺紅點瞄具是什麼,很多玩家不知道紅點瞄具應該怎麼用,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帶來絕地求生大逃殺紅點瞄準鏡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紅點也叫反射式瞄準鏡,原理大概就是瞄具會有個紅點反射進你眼睛,即使眼睛沒有完全對準瞄具中軸,是只要看到反射到你眼睛都紅點在目標上的,就能精確射擊,1倍瞄準鏡,移動中也能準確射擊。
  • 國產新瞄準鏡加裝,黑科技直通大腦兼具視野放大
    先進的光學瞄準鏡並不適宜全面地配備,做到人手一把,其成本還是相當昂貴的,甚至快超過步槍本身。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軍步槍的準鏡要一直落後。實際上,95式的瞄準系統已經完成了升級,細心的網友或許已經發現,在去年建國70周年的大閱兵上,這款新型瞄準系統就已經首次亮相。
  • 美國Trijicon Reflex RX01開放式光纖內紅點簡介
    他們自稱為紅點瞄準鏡(red dot sight)的創始者。無論如何,Aimpoint公司的紅點瞄準鏡的確以其質量、性能受到獵人、射擊運動員的歡迎,而且還被美國軍隊選定為唯一的制式紅點瞄準鏡供應商(廣告商的宣傳也是很狡猾的——雖然美國Trijicon的光點瞄準鏡也是制式裝備。
  • 為什麼全息瞄準鏡要比紅點瞄準鏡要好用呢?
    持槍者只要目標在紅點上,就可以準確命中該目標,而且可以快速瞄準目標,槍械加裝了紅點瞄準鏡後,在200米的範圍內射手的精度會極大被提高,在近距離的交戰時,紅點瞄準鏡的優勢是非常地大的因此紅點瞄準鏡的缺點就是超過200米後就沒有什麼優勢了。回過頭來,再說說全息瞄準鏡,該瞄準鏡全稱叫雷射全息衍射式瞄準鏡,全息瞄準鏡採用的是在兩個點一線瞄準,在將準心由雷射投射到全息鏡片上,才雷射的高平行性上矯正光線,這樣確保了全息影像是平行光線,因此這樣瞄準方式使得全息瞄準鏡的精度非常高。
  • 【CSGO與現實28】現實裡瞄準鏡比槍貴,有啥效果?
    在這種新式瞄準鏡發明之前,射手使用瞄準鏡必須閉上一隻眼才能進行瞄準。但Trijicon公司的創始人格林賓登發現只要保證瞄準鏡內提供清晰可見的瞄準劃線,那麼射手是可以雙眼睜開進行瞄準的。因為大腦會同時接收兩隻眼睛所提供的信號並加以合成,這樣也就能解釋為什麼BAC技術可以提供可變倍率的功能了。
  • 全新黑科技步槍,佩戴智能瞄準鏡,菜鳥也能成為神槍手
    導語:全新黑科技步槍,佩戴智能瞄準鏡,菜鳥也能成為神槍手眾所周知,對於沒有使用過槍械的人來說,要想用好是非常難的,雖然說操作簡單,但也是需要經驗積累的。現在服役的士兵們,哪一個不是用子彈餵出來的,沒有經過訓練就能夠精確打擊目標壓根就不可能實現。
  • 以色列國防最新黑科技,難以置信的數碼步槍瞄準鏡
    概念描述Sensight是一款全數位化光學瞄準鏡,可以自動應用DOPE(Data Of Previous Engagements,指的是此前射擊時記錄的彈道數據,可用於進行下一次射擊的彈道修正)並且將分劃板顯示到目標上,除了射擊距離外,射手不需要輸入其他任何數據,使用時,只需在觸控螢幕上輸入距離,並且利用分劃板瞄準目標然後扣動扳機即可。
  • 早期步槍瞄準鏡的「黑歷史」
    瞄準鏡與望遠鏡不同,它要求的出瞳距離(眼睛到瞄準鏡目鏡的距離)不僅要遠得多(多數有70-100毫米,防止槍械後坐時撞傷眼睛),而且對具體的出瞳位置要求比較苛刻,眼睛偏離瞄準鏡光軸的幅度稍大就不能觀察到正常的成像。所以在手持的條件下,缺乏足夠使用經驗的人,要用瞄準鏡進行穩定觀察是很困難的事情;而且隱蔽性、反應速度和觀察能力都遠不如微型望遠鏡。電影電視劇裡的類似情節,基本上都屬於導演生編臆造的結果。
  • 中國95步槍用上32倍瞄準鏡?美國這款瞄具可能更適合|輕武專欄
    右邊戰士手中的狙擊步槍是中國的7.62毫米高精狙,配的鏡子是放大倍率8-32倍可調的白光望遠瞄準鏡,是用皮卡汀尼導軌安裝在槍身上的,而95的導軌是燕尾槽,直接給95是裝不上去的,圖上這是怎麼回事?我帶著疑惑深扒一番,找到了原圖:
  • 死亡十字:揭秘狙擊手的眼睛——瞄準鏡!
    很多狙擊手老鳥卻說,他有第三隻眼睛,其中兩隻是長在自己臉上的眼睛,而另一隻眼睛是狙擊槍上的那隻——狙擊鏡。在槍械歷史上,用瞄準鏡進行狩獵和各種射擊運動的情況比比皆是,而且投入使用也比狙擊步槍要早得多。瞄準鏡的範圍比狙擊鏡的範圍寬泛得多,所以不要看到瞄準鏡就認為它是狙擊鏡,安裝瞄準鏡的不一定是狙擊步槍。狙擊步槍的瞄準鏡包括多個組成部分,分別為:物鏡、鏡管、方向手輪、高低手輪、內部轉像組、倍率調節環、目鏡和目鏡聚焦環構成。
  • 《獵人荒野的呼喚》十字弓瞄準鏡怎麼用 十字弓瞄準鏡使用攻略
    導 讀 獵人荒野的呼喚十字弓瞄準鏡使用技巧分享 最近steam上獵人荒野的呼喚進行了史低促銷活動,不少新獵人加入了狩獵
  • 仙人指路,槍械瞄準器具的發展-倍率光學瞄準鏡
    當需要打擊目標的距離超過人類眼睛極限之後,那麼這一次攻擊也就變得沒有辦法實現,連對方都不知道在哪又怎麼攻擊呢?雖然在生理結構上人的眼睛可以看到無限遠地方的景物,可是超過一定距離之後人的眼睛是沒有辦法將目標從環境中分辨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