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遷徙聖戰」真相之五|參與「伊吉拉特」家破人亡 成為「炮灰」

2021-02-18 和碩零距離

點擊圖片,可以放大看哦~


近日,媒體對一批被遣返的外逃人員進行了採訪。當初,這些人員受宗教極端分子蠱惑非法出境,他們在境外的悲慘經歷,揭穿了境外恐怖組織的謊言,還原了「遷徙聖戰」的真相。今日,《最後一公裡》(ID:MqMsMx)刊發揭秘「遷徙聖戰」真相系列報導之五——參與「伊吉拉特」家破人亡 成為「炮灰」》。宗教極端勢力將「遷徙」和「聖戰」進行捆綁,歪曲教義,煽動暴力恐怖,成為國際公害。世界各國均在完善反恐法律體系,並採取措施「去極端化」,專家指出,國際社會還將進一步聯手,共同打擊極端勢力和跨國恐怖犯罪。

新疆警方近年來破獲的一系列打著「遷徙聖戰」旗號的非法出境犯罪活動,幕後都有著境外恐怖組織操縱的背景。

中國蘭州大學中亞研究所所長楊恕是中國社科院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的高級顧問,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他便一直跟蹤研究國際上恐怖活動的成因、特點、規律以及重大反恐活動。「境外恐怖組織在加緊向中國境內滲透的過程中,均以宗教名義自我包裝。」楊恕介紹。

「伊吉拉特」源於伊斯蘭教歷史上一次重大事件。公元622年,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率領信徒由麥加出走麥地那,從而發展和壯大了實力,為最終光復麥加奠定了基礎。這一事件被後世的極端主義者篡改後加以利用。

楊恕介紹,「伊吉拉特」是在當時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既不是教義規定,更不是充斥暴力。穆罕默德留下「聖訓」:「光復麥加後遷徙不再是必須的。」十分重要的是,「遷徙」到麥地那的穆斯林群眾與當地不同民族、不同膚色、不同信仰的族群建立了很好的關係,與基督教、猶太教在信仰上實現了相互尊重、和諧共存,這次「遷徙」事件成為伊斯蘭教的一個歷史轉折點。

後世的伊斯蘭極端主義者將「遷徙」和「聖戰」進行捆綁,作出歪曲和極端化解釋,成為當前暴力恐怖主義的精神支柱和思想根源。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宗教極端思想在新疆滲透加劇。從1996年開始,新疆一些暴力恐怖分子、民族分裂分子和宗教極端分子外逃出境,與國際恐怖分子和組織相勾結,篡改宗教教義、捏造「宗教迫害」,用欺詐手段煽動信教群眾」遷徙」,鼓吹」聖戰」,並依託其在境外恐怖組織基地進行暴恐訓練,繼而策劃組織境內實施暴力恐怖犯罪活動。特別是隨著信息技術發展,境外恐怖組織大肆製作傳播暴恐音視頻,鼓吹 「遷徙聖戰」等宗教極端思想。在新疆警方破獲的案件中,90%以上的暴恐案件都受到「遷徙聖戰」伊吉拉特思想影響或由伊吉拉特團夥直接實施。

「伊斯蘭教義中,先知從來沒有主張和提倡暴力。」新疆伊斯蘭教協會副秘書長阿布都瓦依提•賽迪瓦卡斯說,恐怖組織宣揚的那套極端思想,本身就是對伊斯蘭教義的侮辱。「暴力恐怖活動不是『吉哈德』而是犯罪,《古蘭經》說,『誰要殺害無辜的生命相當於殺害了全人類』『無論是誰,救了他人的性命,相當於救了全人類』『你們不要危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聖訓》說『不要傷害自己和他人』。」

「暴力恐怖、宗教極端是當今世界性的災難,包括伊斯蘭國家人民在內的全人類都對此強烈譴責。」阿布都瓦依提•賽迪瓦卡斯說。

經過十餘年「遷徙聖戰」極端思想的蠱惑和教唆,近年來新疆「伊吉拉特」活動更加活躍,一些不明真相的穆斯林群眾受蠱惑後走上「伊吉拉特」之路,淪為「蛇頭」的賺錢工具,他們變賣土地、房產等生產生活資料,輾轉多個國家,往往陷入極度貧困,甚至家破人亡,而參與「伊吉拉特」的最終後果就是成為「聖戰」的炮灰。

楊恕在國際案例研究中發現了不少荒唐的現象。「我們研究中亞的例子,發現一些極端主義者、暴力恐怖分子連《古蘭經》都沒認真看過,卻認為宗教極端勢力是穆斯林的權威,這個現象比較普遍,非常荒唐。」

不久前,記者在新疆第一監獄舉辦的「宗教辨析會」現場,聆聽了一場阿布都瓦依提•賽迪瓦卡斯和服刑人員之間的對話。聽講的17名服刑人員,均是因犯「分裂國家罪」或「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罪」而受到法律制裁。

服刑人員紛紛就在宗教方面的疑惑進行提問,阿布都瓦依提•賽迪瓦卡斯一一解答。在服刑人員的自我介紹中,他們並沒有多少宗教方面的知識,均是受宗教極端思想蠱惑走向犯罪。

新疆第一監獄服刑人員麥麥提艾力•卡米爾丁在辨析會結束後說:「我的個人體會是,那些人(宗教極端勢力)打著伊斯蘭的旗號,目的就是利用人們對宗教最淳樸的感情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大家得看清他們的意圖,不要誤入歧途。」

阿布都瓦依提•賽迪瓦卡斯對《古蘭經》、《聖訓》等伊斯蘭教經典有著35年學習研究的經歷,精通阿拉伯語。像這樣的宗教辨析會,他曾主講過一百多場,而此前他也曾對涉暴恐犯罪服刑人員的犯罪成因、思想動態進行大量一手調研。他總結,這類人有三個突出的特點:「首先文化水平低、對事物的認知能力低;第二是不懂法;第三是對伊斯蘭教的認識不夠,甚至連基礎知識都沒有。文盲、法盲加『教盲』,『三盲』人員成為最易受宗教極端思想感染的人群。」

宗教極端勢力成為國際公害,嚴重影響國際社會安全與穩定。近年來,受宗教極端思想滲透和蠱惑,各國均有極端分子赴敘利亞、伊拉克等國進行「聖戰」,並有回流國內實施暴恐犯罪的跡象。

根據歐盟刑警組織去年6月公布的數據,前往敘利亞和伊拉克參加「聖戰」的人數已經超過3000人,其中來自法國、英國、德國、比利時和荷蘭的人數佔相當大的比例。

在中國,借「伊吉拉特」之名,非法出境和參與暴恐犯罪,將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李偉介紹,去年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要求成員國阻止本國的極端分子或恐怖分子出國參加暴恐活動。法國通過反恐法案,對涉嫌出國從事恐怖活動的人,吊銷護照、沒收身份證件。英國新反恐法規定相關部門有權沒收可能前往恐怖活動敏感國家的潛在極端分子的護照並要求其搬離原住地。

「第二種措施是阻止已經出去的人員回國,防止這些人回流後在國內組織發動暴恐襲擊。」李偉說。英國立法規定,政府可對英籍赴中東地區參戰人員採取發布「臨時驅逐令」等管制措施,對已回流人員可採取一定人身限制措施並強令其報告出行計劃。

李偉介紹,國際社會將傳播極端思想也納入到法律監管的範圍。英國、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等越來越多的國家對反恐法進行修改。義大利在刑法層面引入新罪,規定幕後進行宣傳、教唆、招募活動構成犯罪,被「哈裡發」和「伊斯蘭國」吸引、意欲加入恐怖組織或越境前往戰鬥地區亦構成犯罪。

各國嚴厲打擊招募人員赴敘利亞參戰的組織和個人,並以策劃恐怖主義活動罪名逮捕、控告赴敘參戰人員。

歐盟鼓勵成員國加強對極端分子的追蹤和控制。法國在「準聖戰分子」尚未離境或抵達敘利亞之前就實施逮捕,英國在嫌疑人尚未行動之前就控告其實施恐怖活動。澳大利亞反恐法禁止公民無正當理由前往恐怖組織活躍的熱點地區,違者最高可判10年監禁。

加大反恐力度,維護國家安全和國際秩序成為國際社會共識,各國除了完善反恐法律體系,還採取各種措施「去極端化」。「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打擊極端勢力和跨國恐怖犯罪將成為國際社會的必然選擇。」楊恕分析。

五枚金幣※

有個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內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後快走不動了。爸爸就從兜裡掏出5枚硬幣,把一枚硬幣埋在草地裡,把其餘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說:「人生有5枚金幣,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現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裡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裡,你要一點點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來,這樣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們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將來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著,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讓你的金幣沒有用就扔掉。」在父親的鼓勵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長大後,阿巴格離開了家鄉,成了一名優秀的船長。



歡迎各位微友關注【環塔拉力賽】,環塔!期待您的加入...


如何關注

①在「添加朋友」中輸入「和碩零距離」,搜索號碼關注。

②點擊微信右上角的「+」,會出現「添加朋友」,進入「查找公眾號」,輸入以下公眾號的名字,即可找到。

聽說:關注 和碩零距離 的微友都喜歡點這裡

相關焦點

  • 揭秘「遷徙聖戰」真相之五 「遷徙聖戰」參與「伊吉拉特」家破人亡成為「炮灰」
    宗教極端勢力將「遷徙」和「聖戰」進行捆綁,歪曲教義,煽動暴力恐怖,成為國際公害。
  • 揭開「遷徙聖戰」真相系列報導之四:參與「伊吉拉特」家破人亡成為「炮灰」
    宗教極端勢力將「遷徙」和「聖戰」進行捆綁,歪曲教義,煽動暴力恐怖,成為國際公害。
  • 【出入境百科】:伊吉拉特
    「伊吉拉特」極端思想就像病毒一樣,嚴重腐蝕了一些不明真相的穆斯林群眾的思想,造成他們背井離鄉、流離失所、家破人亡。有一些穆斯林群眾文化水平低、宗教知識缺乏,法律意識淡薄,一旦受「伊吉拉特」極端思想的蠱惑,走上所謂「遷徙聖戰」之路,就要籌集大量資金。「蛇頭」收取的出境費用也是水漲船高,平均每人都要幾萬元。為了「遷徙聖戰」,有些人變賣土地、房產,無疑是斷了自己的後路。
  • 「伊吉拉特」的本質及其危害
    "伊吉拉特"極端思想像病毒一樣危害群眾          地力木拉提:在"伊吉拉特"極端主義者的眼裡,世界上只有兩種人:"穆斯林"和"異教徒"。"遷徙"的目的就是要"消滅異教徒"。他們極力煽動穆斯林離開故土,向不信仰真主的社會開戰,鼓吹實施恐怖活動來完成"遷徙聖戰"。
  • 認清「伊吉拉特」的本質及其危害
    《新疆日報》今日發表文章《認清「伊吉拉特」的本質及其危害》進行了解析。伊斯蘭極端勢力誇大伊斯蘭教的危機意識,竭力為所謂「聖戰」製造正當藉口。「遷徙」的目的就是要「消滅異教徒」。他們極力煽動信教群眾離開故土,向不信仰真主的社會開戰,鼓吹實施恐怖活動來完成「遷徙聖戰」。在近年來新疆破獲的暴力恐怖案件中,90%以上案件的恐怖犯罪分子都是受到了「伊吉拉特」思想毒害。2014年,烏魯木齊市「5·22」嚴重暴力恐怖案件,就是團夥成員在觀看「東伊運」製作的「伊吉拉特」暴恐視頻後,實施犯罪的。
  • "遷徙聖戰偷渡者"暴力闖關視頻曝光
    極端思想蠱惑深重 暴恐分子與警方激烈槍戰  和普通的偷渡犯罪不同,這些偷渡者出境的目的是為了參加所謂的「聖戰」。在公安部展開的專案行動中,偷渡的面紗被逐漸揭開,露出了「遷徙聖戰」暴恐犯罪的真面目。  警方查明,這些非法出境、「遷徙聖戰」犯罪活動主要是境外恐怖組織幕後操縱指揮的,一些宗教極端分子在蠱惑煽動下尋求出境參加恐怖組織和「聖戰」,也有一些維吾爾族群眾被蒙蔽裹脅偷渡出境。暴恐音視頻宣揚歪理邪說 正常家庭被洗腦  警方調查發現,非法出境「遷徙聖戰」的偷渡者大都參與過地下講經或者收聽收看過暴恐音視頻。
  • 【去極端化】什麼是「臺比力克」,「伊扎布特」,「伊吉拉特」?
    「臺比力克」本來並不包含任何政治意圖,但「三股勢力」為實現分裂國家的罪惡目的,利用「臺比力克」向廣大伊斯蘭信徒灌輸宗教意識,宣揚「聖戰」和分裂思想,鼓吹建立獨立的伊斯蘭國家。「伊扎布特」系阿拉伯語音譯,意為「伊斯蘭解放黨」或「伊斯蘭拯救黨」,前身為「穆斯林兄弟會」巴勒斯坦分支機構。
  • 【案哥說案】354期 偷渡出境尋求「聖戰」的瘋狂不歸路
    這些偷渡分子是如何走上「聖戰」不歸路?他們又是如何從新疆跨越千山萬水偷越出境?近日,人民公安報記者跟隨公安部專案組成員,遠赴新疆、廣西、雲南等地採訪了跨國偷渡組織「蛇頭」、偷渡人員以及宗教極端分子,揭開跨國偷渡活動的神秘面紗。
  • 中安保警示北非成為聖戰之源
    自上世紀90年代阿爾及利亞內戰爆發,第一批聖戰組織出現以來,暴力極端主義組織在北非已經存在了幾十年,並被證明具有很強的生存力。在整個北非區域活躍著一個「幾乎完全不受懲罰的」的恐怖主義網絡,包括與蓋達組織結盟的「馬格里布蓋達組織」(AQIM)和ISIS分支機構。北非已成為ISIS擴張的「最重要的地區之一」,特別是其在埃及西奈的分支機構以及在利比亞。
  • 反恐 「聖戰」偷渡者境外受訓 伺機回國實施恐怖襲擊
    而在偷渡途中,買買提艾力也了解到,百分之七八十與他同行的人,都是準備去參加「遷徙聖戰」的。  土耳其駐馬來西亞使館為偷渡者提供便利  在偷渡至馬來西亞後,由於沒有任何身份證明,偷渡者寸步難行。  「世界這麼大,卻無一塊安葬之處」  由於長年打仗,除了槍枝彈藥外,極端組織最需要的就是醫生。而對於買買提艾力這樣有過學醫經歷的大學生,在他們眼中更是熱門人選。只可惜,本應成為一名醫生的買買提艾力,由於過早放棄了學業,他連身邊的病人都無法救助,而之後發生的事,更成為他在境外的一段悲傷記憶。
  • 」聖戰新娘「只是慰安婦 揭露IS人肉武器
    《印度時報》11月26日報導了幾個曾被IS招納為「聖戰士」的案例,並藉此指出了該極端組織招募新成員的幾個常用伎倆,包括激進的思想、金錢誘惑甚至「聖戰新娘」誘餌。據報導,IS的網上招募者用「先知穆罕默德」來煽動印度的穆斯林青年加入該組織。據一個印度人回憶,IS的人跟他說:「來敘利亞戰鬥吧,你將成為光榮的騎士。」
  • 深度:西方青年為何願當ISIS炮灰
    ,33歲美國男子麥凱恩為ISIS在敘利亞戰死,法國當局逮捕一名準備加入伊斯蘭激進組織的16歲女孩……近段時間,頻頻爆出的西方「聖戰者」令歐美國家疑慮日深。不少分析指出,加入激進組織的西方人主要是年輕穆斯林,這些人背景不同,動機很多。有人為了冒險,有人為了「理想」,有人深諳激進「事業」的意識形態和政治,有人一無所知,僅是被ISIS的「好萊塢式暴力」所吸引。
  • FB上的「表情包」聖戰 圖像的生產與傳播是政治參與還是狂歡?
    昨晚,代表著網絡草根文化的百度貼吧李毅吧(帝吧)粉絲所帶領的網民們所進行的 「 FB聖戰 」(Facebook 聖戰)讓這場表情包大戰達到了最高潮。圖像已經成為了當今社會表意系統的重要一部分組成,從我們每日使用的如此豐富的微信表情包便不難想像。使用各種諷刺搞笑,充滿張力的表情圖來宣傳自己的政治思想,聽上去是一件荒誕的事情。
  • 《炮灰逆襲系統[快穿]》
    系統名:系統001號目標:完成炮灰逆襲前情提要:葉斯年拿到影帝後,單獨開車回家路上遭遇車禍,瀕死之際與系統籤訂契約,幾百世輪迴後系統忽然出了故障,經驗值一度停在【999988/1000000】,任務完成後經驗值無任何波動。
  • 中國生產的商品,居然成為西方世界血腥殺戮的誘因?
    十字軍東徵的實質,是「一帶一路」貿易所引發的、爭奪地中海貿易霸權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中國人民勤勞生產的各種優質商品,在西方引發了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間的千年聖戰。在大量平民作為炮灰被犧牲掉的表象背後,是穆斯林和義大利的商人集團攜手共進,大發其財。
  • 什麼是伊朗「經濟聖戰」?
    近年來,旅遊業和天然氣交易在伊朗發展迅速,政府甚至頒布專門的法律來保障非石油行業的發展,僅2016年伊朗就頒布了23條相關法令,可見政府的決心之堅定。比如在敘利亞問題上,為維護「什葉派之弧」的穩定,伊朗派出上千名伊斯蘭革命衛隊成員、花費上百億美元的金錢來參與保衛巴沙爾政權的戰爭之中,將近十年來從未間斷。
  • 十字軍為何輸掉了聖戰?
    但這確實意味著,參與爭奪聖地控制權的許多人都真誠地認為,他們的所作所為和宗教上的關切是交織在一起的。威尼斯十字軍可能的確心繫世俗利益,但他們與其他聖戰參與者一樣似乎衷心渴望著獲取一份宗教上的犒賞。即便是薩拉丁這樣貪圖權力的軍閥(他滿足於利用上述爭鬥實現個人目標),也越來越感到要虔誠地投身於耶路撒冷的收復和保衛。當然,並非所有的十字軍戰士、法蘭克移民或穆斯林戰士都感受到了同等程度的宗教衝動,但是,這份信仰的脈動普遍而持久地在兩個世紀的黎凡特之戰中迴蕩著。
  • 戰爭將由敘利亞開始(真相揭秘)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72個處女與伊斯蘭聖戰
    很多人把伊斯蘭教的極端歸結於教義中「鼓吹」的聖戰(Jihad),然而事實上伊斯蘭所說的聖戰有三種:最高層次的是心之聖戰,指的是心靈的自我淨化,戰勝自己,或者用時髦一點的話來說,叫「天人交戰」;第二層次的叫舌之聖戰,就是言語上的辯論,可以理解為勸善戒惡,宣揚教義;最低一個層次才是劍之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