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叉飛彈+多管火箭炮將嚴重威脅登陸部隊,該如何應對?

2021-02-19 嗨爆社

近日美國公布了四項對臺軍售內容,包括洛馬丁公司生產的11套「海馬斯」多管火箭炮系統、波音公司生產的135枚SLAM-ER增程型空對地飛彈、6套F-16戰機新型偵察吊艙以及100套岸基」魚叉「反艦飛彈系統,合計金額近42億美金。與歐巴馬政府相比,川普政府對臺軍售更加不顧及北京的態度,更加的肆無忌憚,企圖加快臺灣防備力量的升級換代速度,改變地區軍事力量平衡。

岸基「魚叉」反艦飛彈,每套配備4枚飛彈

美國企圖將臺灣由刺蝟升級為豪豬

眾所周知,目前臺灣雖然擁有較為強大的防禦力量,但是基本上沒有多少攻擊能力,美國此次軍售無疑給臺灣軍隊裝上了鋒利的爪牙。

先來看這11套「海馬斯」多管火箭炮,該型火箭炮是美軍現役最新型火箭炮。與M270"鋼雨"火箭炮的最大區別是底盤由履帶式改為輪式,車重減輕到了10噸,可由臺灣現役C-130運輸機運輸,具有機動性能高、火力性能強、通用性能好等特點。一輛發射車可以裝載6枚227mmGMLRS制導型火箭彈,其彈體上加裝了GpS慣導組件,而且在火箭彈前端安裝有小型鴨翼,提高了火箭彈的飛行穩定性與打擊精度。據悉,「海馬斯」火箭炮在發射GMLRS制導型火箭彈最大射程可達70公裡,發射M26型普通型火箭彈射程為42公裡,如果加裝一枚陸軍戰術飛彈(Block1A飛彈)射程可達300公裡,可打擊福建沿海設施。

M270(左)與海馬斯(右)對比,注意右圖彈頭上的小翼

再來看「魚叉」反艦飛彈,如果軍售執行完畢,臺灣將獲得多達近千枚的岸基、潛射、空射以及艦載型「魚叉」反艦飛彈。其中空艦型「魚叉」飛彈(包含SLAM-ER)主要裝備F-16戰鬥機,艦艦型則裝備「成功」級以及「濟陽」級護衛艦,而潛艦型則裝備兩艘「海象」級潛艇。岸基、潛射以及艦載「魚叉」反艦飛彈的射程為150公裡,巡航速度0.8馬赫。而最新的SLAM-ER增程型飛彈的射程可達300公裡,可在解放軍防區外發射,不但可以打擊大中型艦船,還能打擊陸地固定目標,具有較強的攻擊能力。

SLAM-ER,為空射「魚叉」的深度改進型

臺灣F-16戰機掛載基本型「魚叉」反艦飛彈起飛

岸基「魚叉」反艦飛彈

最後來看6套MS-110型戰機新型偵察吊艙,該型吊艙具有拍攝距離遠、解析度高、多頻譜、全天候等特點,其有效偵照距離為148公裡,可以使F-16偵察機在安全距離以外拍攝到部分大陸沿岸的軍事動態,為火力打擊單元提供遠距離偵查信息。

MS-110戰機偵查吊艙

此次軍售,會極大地增強臺灣軍隊的反登陸作戰的能力,將使得臺灣軍隊由「刺蝟」變身為「豪豬」。

軍售武器將嚴重威脅登陸部隊安全

大型登陸作戰需要海、陸、空等部隊的密切協同,雖然可以用運輸機將登陸部隊投送到島上,但是對於成建制編制的海軍陸戰隊以及重型作戰裝備,仍然需要大量的運輸船隻渡海登陸,把大量的登陸部隊源源不斷地拉上海灘,進行搶灘作戰。這樣一來,登陸艦隻以及登陸部隊就會暴露在臺灣軍隊火力打擊範圍之內。

「海馬斯」自行火箭炮具有非常優秀的機動能力,這就說明了其具有較強隱蔽性。可以快速地隱蔽到臺灣中部的高山密林之間或者是城市的某個角落,對我搶灘登陸部隊進行遠程打擊。除了發射普通的火箭彈之外,其還可以發射子母彈,11套「海馬斯」火箭炮一次可以齊射66枚子母火箭彈,每枚火箭彈可以攜帶644枚反步兵彈,可以大範圍殺傷搶灘登陸的人員及輕型裝甲車輛,威脅極大。

子母彈在街頭爆炸恐怖場景

子母彈

解放軍登陸演習

搶灘登陸作戰演習

雖然「魚叉」反艦飛彈的飛行速度只有0.8馬赫,但是憑藉近千枚的庫存,臺灣軍隊可以對登陸作戰的艦隻發動飽和打擊,如果防備不當就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魚叉」反艦飛彈發射

「魚叉」反艦飛彈打擊實驗

應對之策

現代戰爭制空權尤為重要,可以說誰掌握了制空權誰就掌握了主動權。對臺海而言,取得制空權需要清除臺灣所有戰機以及防空飛彈。臺灣現有空軍基地14個,包括松山、桃園、新竹、清泉崗、嘉義、臺中、臺南、屏東 (南) 、屏東 (北) 、岡山、花蓮、佳山、石子山,在開戰之初,可以利用火箭軍近千枚的DF-15、DF-11以及DF-17飛彈對臺灣所有的空軍基地及防空飛彈基地進行打擊,把戰機及防空飛彈擊毀陸地上。對於少數起飛的戰機,可以利用殲-20、殲-16、殲-10C戰機在預警機的配合下,利用pL-15遠程防空飛彈擊落。這樣一來,臺灣採購的135枚SLAM-ER增程型空對地飛彈將失去作戰的能力。

據媒體報導,目前DF-17飛彈以及殲-20戰機已經部署到了東南沿海,可以隨時投入作戰。

在取得制空權後,可以利用殲-16、蘇-30戰機對臺灣岸基反艦飛彈、火箭炮進行定點清除,儘可能地掃除登陸障礙。

臺灣空軍基地位置圖

臺灣空軍各型戰機一覽表

DF-17飛彈

殲-20被部署到了衢州機場,距離臺灣僅500公裡

無論是「海馬斯」自行火箭炮還是「魚叉」飛彈,都嚴重依賴於GpS制導,因此在其來襲航路上部署GpS幹擾系統,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降低其打擊精度。目前解放軍已經擁有了較為完善的聯合空防情報系統、網絡化指揮信息系統和地面防空火力群,幹擾系統由GpS信息偵測站,GpS幹擾解算控制中心,平流層飛艇載GpS幹擾源、無人機載GpS幹擾源、地面車載GpS幹擾源組成,可以讓依賴GpS制導的精確打擊武器失去GpS信號支撐,打擊精度成倍的下降。

GpS幹擾系統構成

目前我軍已經服役了大量的052D驅逐艦以及054A護衛艦,都具有優異的區域防空能力,可為我登陸部隊撐起一把堅固的防空傘。052D驅逐艦最多可以攜帶64枚HHQ-9B防空飛彈,最大射程200公裡,054A護衛艦可以攜帶32枚HHQ-16B防空飛彈,最大射程70公裡。如果派10艘的052D驅逐艦以及20艘的054A護衛艦執行登陸部隊的護航任務,那麼登陸部隊將擁有640枚HHQ-9防空飛彈以及640枚HHQ-16防空飛彈的保護。

「魚叉」反艦飛彈最大的飛行速度只有0.8馬赫,飛行150公裡需要9分鐘,給我艦載防空力量留足了防禦時間。一般而言,攔截一枚反艦飛彈需要兩枚防空飛彈,1200多枚的防空飛彈理論上可以攔截600枚的「魚叉」反艦飛彈,即使有零星的「漏網之魚」,近程的HHQ-10以及1130萬發炮都能有效應對威脅。

052D驅逐艦發射飛彈

054A護衛艦發射HHQ-16防空飛彈

HHQ-10防空飛彈

解放軍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挫敗任何形式的分裂勢力的能力始終都在,意志堅定不移,以武拒統,無異於螳臂當車。無論小丑如何折騰,都無法阻擋歷史的車輪,都無法改變14億中華為兒女堅定的決心。

相關焦點

  • 400枚魚叉反艦飛彈,對我國海軍威脅有多大?又該如何應對?
    儘管岸基反導飛彈是傳統的防禦武器,但美國「魚叉」飛彈射程可達250公裡,已能跨越臺灣海峽,具備了主動攻擊能力,對我國構成嚴重威脅。那我們該怎麼對付這種武器呢?岸基魚叉反艦飛彈的平臺是高度機動輪式底盤,可根據需要配置。部隊登陸前的火力準備階段,可隱蔽於各種隱蔽地點,具有較好的生存能力。
  • 美售臺遠程火箭炮,嚴重威脅我軍登陸部隊?一張照片讓臺軍絕望了
    在對臺出售的這三種武器中,海馬斯火箭炮系統是非常值得我們關注的一款武器。由於我東南部地區是重兵雲集的地點,雙方的雷達和防空武器部署都相當密集,對飛彈武器的發現和攔截能力很強,即使對方多一些巡航飛彈,不會造成太大的問題。但是,火箭炮的加入,對登陸作戰造成的威脅是我們不可以忽視的。海馬斯火箭炮系統是美軍目前的主力火箭炮系統,未來將成為美軍的多用途攻擊性裝備。
  • 100套魚叉岸防飛彈系統,400枚飛彈,嚴重威脅我軍搶灘登陸
    由於大陸在中、近程彈道飛彈和空軍方面具有絕對的優勢,可以預計到,一旦開戰,海峽對岸必然是先遭受多波次的飛彈密集突襲,絕大部分固定軍事目標都會遭到摧毀或者壓制,尤其是關鍵的軍用機場和軍港,從而使其戰機和軍艦的作戰效能大大降低。
  • 對岸機關算盡購買的「魚叉」飛彈尚未到貨 引起的連鎖反應已撲面而來
    眾所周知,此類軍售的價格一向相當昂貴,近期有消息披露稱,其試圖採購的岸置機動型魚叉攻陸飛彈系統」與「目標獲得相關配套」系統加上用於制導組件的美方軍規GPS服務,「全案預算」已經高達510億元新臺幣(17億美元)。在這種情況下,偽「國防部」規劃中的向「中科院」採購、研製各種飛彈的計劃將嚴重受到影響。
  • 烈焰流星,從BM-24到「龍捲風」火箭炮,淺談冷戰蘇聯多管火箭炮發展史
    但是這些老式的火箭炮系統射擊精度普遍較低,為了保證這些火箭炮的射擊精度,蘇軍炮兵部隊不得不進一步縮短射擊距離,這和戰後炮兵火力覆蓋距離增長的總體趨勢是相違背的。因此,蘇聯決定開始研製新的多管火箭炮系統,以滿足冷戰格局下蘇軍炮兵部隊的使用需求。
  • 魔鬼的使者:降臨敘利亞戰場的俄羅斯TOS-1A重型遠程多管火箭炮
    TOS-1自行火箭炮有4層共30個220毫米火箭發射管TOS-1自行火箭炮是20世紀70年代末期蘇聯研製的配備燃燒彈和溫壓彈頭的一種重型遠程多管火箭炮。蘇聯TOS-1是在T-72主戰坦克基礎上開發研製的,實際上是一種大口徑、多管數、大威力自行火箭炮,將原125毫米炮塔更換為一個帶裝甲瞄準器的雙人炮塔,為電動式可任意旋轉升降,由4層共30個220毫米火箭發射管組成,威力之大可想而知。其火控系統由瞄準具、測距儀、彈道計算機和穩定器組成,可大大提高射擊精度。
  • 美在菲部署「鋼雨」火箭炮 對南海島礁威脅很大
    1門M270火箭炮可在50秒內發射完所有火箭彈,在目標區上空760米處拋灑7728顆子彈藥,覆蓋面積超過6個足球場。海灣戰爭中,美軍189門M270火箭炮發射了17000多枚火箭彈,拋灑了1100餘萬枚子彈藥,將整個戰場所遮蓋,被譽為「鋼雨」。
  • 臺灣或一口氣拿到7類美制武器遏制解放軍登陸?專家:自大!
    今天(17日),人民日報海外網援引路透社報導稱,美國打算向臺灣出售包括水雷、巡航飛彈和無人機在內的多達7種主要武器系統。「此次軍售打破以往慣例,做法罕見!」就在上個月,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曾回應美國對臺軍售計劃稱,美國向臺灣出售武器,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特別是817公報的規定,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嚴重違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 用火箭炮和中國叫板?越猴必被中國的衛士火箭炮碾壓!
    以色列輕型LAR-160火箭炮系統,口徑160毫米,標準配置兩套每個存儲13枚火箭的多管發射貨櫃,系統可以用履帶式,輪式或拖車底盤運載。該系統採用消耗發射貨櫃方式,多管火箭在發射時,只需整體卸下並換裝消耗發射貨櫃。
  • 臺軍要用「飛彈攻擊大陸」?
    這7項武器採購案中,比較確定的項目包括「高機動性火箭炮系統(簡稱『海馬斯』)」,以及M109A6自行火炮、岸基「魚叉」巡航飛彈、 「海上衛士」無人機和智能水雷。另外兩種武器系統,可能是F-16戰機偵察吊艙或「標槍」反坦克飛彈、陶式反坦克飛彈等。仔細分析這些武器就能看出,臺軍加緊採購並發展攻擊性較強的武器是最大的特點。
  • 中國最新型多管火箭發射系統 能對臺灣構成威脅
    在今年10月1日的中國國慶閱兵中,這款可發射射程500公裡飛彈的新型多管火箭發射系統低調亮相。
  • 中國火箭炮射程能覆蓋印度新德裡和臺灣全境,你管這叫火箭炮?
    文/七隻小狼 前段時間,「中國在中印邊境試射遠程火箭炮」這一消息在網絡上不脛而走,被各大媒體大肆炒作。但實際上,這次試射只是對印度炮兵部隊將俄制「龍捲風」遠程火箭炮部署在高海拔地區後,我方作出「同等回應」。
  • 臺灣有哪些飛彈射程超過200公裡,我們有什麼應對方法?
    臺灣雄風-2E巡航飛彈                                                                                                      臺灣海峽的最窄處,福建平潭至臺灣新竹的距離不過130多公裡,超過200公裡射程的飛彈將威脅沿岸地區的安全。
  • 解放軍奪島演訓高調打響,臺島連續7天試射火箭炮,頭號目標鎖定"反登陸"
    ,緊接著宣布飛彈的射高為"無限高",這些飛彈的試射類別也被鎖定為了弓3防空飛彈,雄風2型飛彈以及雲峰飛彈,不過臺灣方面很顯然並不滿足於此,如今新一輪的試射計劃再次公布,據了解為了在春節之前能夠完成一系列的測試任務,臺灣方面宣布,在1月26日至29日,2月2日至4日的7天時間內,進行兩輪對海火炮實彈射擊。
  • 臺軍幻想「飛彈攻擊大陸」!開戰必遭解放軍第一波摧毀
    這7項武器採購案中,比較確定的項目包括「高機動性火箭炮系統(簡稱『海馬斯』)」,以及M109A6自行火炮、岸基「魚叉」巡航飛彈、 「海上衛士」無人機和智能水雷。另外兩種武器系統,可能是F-16戰機偵察吊艙或「標槍」反坦克飛彈、陶式反坦克飛彈等。仔細分析這些武器就能看出,臺軍加緊採購並發展攻擊性較強的武器是最大的特點。
  • 美國徹底撕破臉,對臺出售限制級進攻武器,「斯拉姆」ER到底有多「敏感「?
    近日,美國政府宣布3筆對臺軍售案,包括11個M142海馬斯多管火箭炮系統(HIMARS)、135枚AGM-84H增程型空地飛彈(「斯拉姆」ER)
  • 美國首次對臺軍售進攻性飛彈SLAM-ER,真管用還是割韭菜?
    另外兩種武器中,「海馬斯」火箭炮系統是一個多用途火箭/飛彈發射器,目前還能發射近程地對地彈道飛彈。▲「海馬斯」火箭炮而F-16使用的吊艙尚未公布具體型號,按照路透社的說法「該裝備允許飛機將圖像和數據實時傳輸回地面接收站」。 實際上,這三種武器只是美國計劃向臺灣出售的系列武器裝備的一部分。
  • 400多枚魚叉飛彈即將被臺灣省買下:缺乏末段機動仍能造成殺傷
    多達400枚魚叉反艦飛彈已經通過審批程序,很有可能被對岸買下。
  • 臺灣當局擬撒幣500億購買美國魚叉飛彈,據稱可打到中國大陸
    消息人士透露,在美方「建議」下,臺灣當局將向美採購總價約17億美元,即新臺幣逾500億的岸置魚叉飛彈。這是美繼售臺陸軍射程最遠可達300公裡的M142多管火箭系統後,再度同意售臺射程可直接打到中國大陸的武器裝備。
  • 【觀察】時隔25年後美國海軍攻擊型核潛艇將再次裝備反艦飛彈
    與此同時,在時隔25年之後,美國海軍將開始在攻擊型核潛艇上裝備反艦飛彈,作為應對不斷發展壯大的中國海軍的「新作戰方式」。2021年1月,美國海軍與波音公司籤署到了1份1000萬美元的合同,由後者為「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裝備新的「魚叉」反艦飛彈。2018年「環太平洋」演習中,美海軍「奧林匹亞(Olympia)」號攻擊型核潛艇就裝載了「魚叉」反艦飛彈在夏威夷附近海域成功進行了試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