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開的照片來看,和同時代的中國FSW系列返回式衛星不一樣,「大鳥」擁有罕見的4個再入回收艙,一旦拍到有價值的照片,可以分4次回收,大大延長了「大鳥」衛星的在軌壽命和任務靈活性,最長工作時間可達275天,比中國FSW系列後期型號的近30天強很多,它的回收艙是美國空軍在空中回收的。
在「大鳥」衛星解密後,NRO也公布了一批它當年拍攝的照片,包括70、80年代對蘇聯新型武器裝備的第一手照片,照片上都曾標有「Top secret」(絕密)的顯眼字樣,包括明斯克號航母、首艘颱風級彈道飛彈核潛艇以及蘇聯新型戰鬥機常出現的庫賓卡空軍基地等。
▲1982年拍攝的颱風級戰略核潛艇,絕密級
最後一顆「大鳥」衛星是1986年4月發射的,不過由於大力神III型4D火箭故障卻遭遇了失敗,這個為美國獲取對蘇聯、中國等國戰略情報立下汗馬功勞的太空間諜卻晚節難保,隨後「大鳥」被無需回收膠捲艙、數據傳輸型的KH-11「水晶」和更先進的KH-12衛星完全接替。
▲1979年的庫賓卡機場,機密級
不過由於早期傳輸型光學偵察衛星CCD相機解析度不高,雖然第一枚KH-11早在1976年就已發射,「大鳥」直到10年後才被「水晶」完全取代,「水晶」系列被外界認為和「哈勃」太空望遠鏡樣子差不多,一直用到了最近幾年,第16枚KH-12是2013年發射的,誕生也已經40年的「水晶」家族長什麼樣子,全世界除了NRO都不知道。
▲大鳥鏡頭下的基輔號航母
往期精彩文章:
漲姿勢|俄羅斯這個強力部門負責救災,飛機數量卻可匹敵多國空軍
侃軍情|俄為何要研製薩爾馬特洲際飛彈?國之重器豈容他國卡脖子
侃軍情|美國一年花多少錢幫扶老兵?沒想到比中國全年軍費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