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提起緬甸,相信大家對其應該都比較了解。當初在二戰結束之後,緬甸便藉助民族解放運動的浪潮,因此而獲得了國家的獨立,說起來能獨立本來是一件大喜事才對。但是緬甸卻笑不出來,因為自從他們獨立開始,一直到現在,這個國家始終沒有完成統一不說,而且內戰更是不斷。
說到這裡可能有些朋友就會提出疑問了,按理說緬甸獨立已有七十多年的時間,他們早該完成國家的統一才對。為何他們遲遲難以完成統一,甚至內戰一直也沒有停息呢?小編認為有幾個因素很關鍵。
首先,就是地理原因。緬甸地處中南半島之上,這裡的地理環境因此十分的複雜。在中部地區生活的緬甸人,居住在平原之上。而其他地區的少數民族,則生活在高原與山地之上。再加上緬甸境內多熱帶叢林,因此各個地方之間的交通十分不便。
按照我們國家古代史料的說法,緬甸這樣的地形就是「瘴氣瀰漫,難以通行」。如此自然條件,向來不利於中央集權的發展,因此他們只能通過結盟的方式,來對這些少數民族進行間接性的統治。
但是自從緬甸的內戰打響之後,緬甸的各個武裝力量,並充分利用了地形上的優勢,不斷的和緬甸政府軍進行周旋,如此一來,自然給政府軍造成了極大的困擾,想要快速結束戰鬥,顯然是一種不現實的想法。
其次,就是國際上的原因了。由於緬甸離我們國家以及印度都非常近。而且我國和印度在亞洲都屬於比較強大的國家。因此自然會對他們產生不小的影響。當初我國在解放戰爭時期,就有不少的國民黨軍隊敗退到緬甸境內,一度令緬甸感到十分的棘手。
而另一方面,不少印度人以及孟加拉人,也是經常同緬甸境內的羅興亞人相互聯合,如此一來,自然加大了緬甸統一全國的難度。而以英國為首的很多西方國家,同樣也沒有完全放棄緬甸,長期以來更是頻繁的試圖幹涉緬甸的內政,而緬甸的各路武裝勢力,更是也經常受到西方國家的支持和援助。
因此,正是因為以上種種原因,都對緬甸的局勢產生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總的來說,緬甸的內戰已經不單單是一場單純的內部戰爭,而是涉及到外部國家的利益問題,因此即便他們早已獨立多年,卻始終難以完成全面的統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