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前夕,我和好友駕車進入1929年被俄國武力強佔,如今也僅僅歸還一半的中國領土黑瞎子島。
打開中國地圖,黑瞎子島就在「雞冠」部分,是中國大陸最東端的領土,也是中國大陸最先看到太陽升起的地方。
在中國東北的土地上,有太多關於俄國對中國進行掠奪的罪惡歷史,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通過這兩個不平等條約,俄羅斯霸佔了原來屬於中國的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外興安嶺以南約6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包括極具戰略地位和經濟價值的海參崴、庫頁島等,阻斷了黑龍江省的出海口。
(黑瞎子島溼地)
但是,黑瞎子島卻與上述不平等條約無關,它是蘇聯時期用武力直接侵佔的。晚清70年,清政府統治下的中國,儼然砧板上的肥肉,不僅為西方列強所覬覦,而且北邊的沙俄更是虎視眈眈。俄羅斯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之後,一直圖謀建一條深入中國東北縱深的支線,以便攫取東北資源,進一步控制中國關外的這片肥沃領土,為尋找合適時機吞併中國東北布下棋子——這便是中東鐵路的由來(中國東北鐵路簡稱,也稱「東清鐵路」、東省鐵路,1524毫米寬軌),從滿洲裡、綏芬河、哈爾濱,一直向南到旅順,縱貫整個東北。
1929年,國民黨當局主政的中國政府決定收回中東鐵路的電報電話權,解僱俄方工作人員,逐步終結中蘇共管中東鐵路的歷史,徹底收回整個路權,由此激怒了蘇聯。1929年9月6日,蘇聯紅軍向黑瞎子島外圍的烏蘇鎮發動進攻,中國東北軍出動兩個連與蘇軍作戰。隨後,兩國爆發大規模戰爭,出動的總兵力達20萬人,至當年11月,張學良領導的東北軍戰敗,蘇軍越過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佔領了黑瞎子島。
隨著二戰、國共內戰的爆發和政權更迭,中蘇從敵人變成盟友,又從盟友變成敵人。但是,這場遠遠超過珍寶島武裝衝突的大規模戰爭甚少被提及,漸漸湮沒於歷史的塵埃中。
(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交匯處,遠處是巡邏艇)
黑瞎子島位於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交匯處,在中國地圖上被標示為撫遠三角洲,俄國人稱之為大烏蘇里島,主要有銀龍島、黑瞎子島、明月島以及若干沙洲組成,總面積335平方公裡,大小與長江入海口的崇明島相當,或者等同於12個澳門的面積。
經過多年的談判,中俄就全部邊界問題達成勘界協議。根據《中俄東段國界的補充協定》,2008年10月,俄羅斯將黑瞎子島的一半歸還中國,面積約170平方公裡,東半部分有少量俄國居民以及建築等,仍由俄羅斯控制,中國部分歸黑龍江省撫遠縣管轄。
由於中俄雙方約定勘界協議不公開,有一個令人費解的問題無從解釋——在中國的官方地圖上,黑龍江以南、烏蘇里江以西的整個黑瞎子島/撫遠三角洲都在中國國界線之內,而中俄已經籤訂了最後的邊界條約,那麼,目前仍被俄羅斯控制的黑瞎子島的東半部分,是否會在若干年過渡期之後完全歸還中國?
(廢棄的俄羅斯軍營)
此次進入黑瞎子島算是臨時起意,並非事先安排的旅遊計劃。我們在哈爾濱機場租了一輛車,原本是到五常體驗農民收稻子,待了一天,決定去中俄界湖興凱湖(湖的另外80%也是被俄國侵佔的原屬於中國的領土)。一大早從五常出發,中午到達興凱湖,順著大湖和小湖之間的公路進去,頗有些失望,除了一眼看不到邊的湖,連人都很少見到,也沒有吃的。這麼遠來了,心有不甘,於是,我們臨時決定去黑瞎子島。
從興凱湖到黑瞎子島將近500公裡,全程高速公路,又是平原,120公裡的穩定限速,兩邊是一望無際的稻田,一片金黃。三點從興凱湖出發,當天晚上8點多趕到撫遠縣城,大吃了一頓(便宜到不好意思)。
酒店就在黑龍江邊,我們登記入住後,到江邊看對岸的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即過去屬於中國的伯力),一片漆黑。
我們最感興趣的是看日出——中國大陸第一縷陽光。問了酒店的工作人員,也說不出個啥道道。上網一查,看日出的最佳地點在東極廣場,那裡面對著寬闊的烏蘇里江,太陽升起的時候一定很美。
(烏蘇里江)
第二天清晨四點,東方欲曉,我們從撫遠縣城出發,行駛十幾公裡,便來到距離東極廣場不遠的地方。但意外的是,今年汛期,黑瞎子島周邊的很多道路都被洪水淹沒,可以看到水剛退去時殘留在路面上的漂浮物還沒有清理,前往東極廣場的路不通。眼看太陽就要出來,我們在路上兜圈子,忽然看到去往黑瞎子島的路牌,也不知道能不能進去,便掉轉頭,直奔黑瞎子島。
通向黑瞎子島的那條公路叫建黑公路(建三江至黑瞎子島),路況極好,明顯是新建不久。路上空無一車一人,不一會,我們便來到設在烏蘇大橋橋頭的檢查站,在移交中國之前,那裡就是中俄的實控線。檢查站無人值守,橋頭也未攔住,我們順著那條筆直的公路,直奔江邊,等著觀看日出。
我們登上尚未完全建好的黑龍江防洪大堤,兩江交匯處,江面寬闊,對面就是俄羅斯,跨江的高壓電線塔依然聳立在河道上。在防洪大堤下,就是中國邊防軍的一個兵營和瞭望塔,不時可以見到有軍人走動。
此時,清晨四點半,氣溫在七八度,不過一點也不覺得冷。還有十多分鐘太陽就要出來,我們把車停在江堤上,順著大堤慢慢往東走,邊防軍也不管。遺憾的是,由於雲層太厚,沒有看到日出。
(黑瞎子島俄羅斯一方的東正教教堂)
天已大亮,我們開著車在島上轉悠。歸還中國十多年後,島上新建了很多道路,四通八達。我們來到溼地公園。其實,整個黑瞎子島都是溼地類型的生態環境,只不過這一片經過開發,水面上修建了木質的棧橋。不遠處是一個廢棄的俄羅斯兵營,進去後的感覺,就像荒蕪的車諾比核電站。
轉到另一邊,發現有一條進入森林深處的土路,坑窪不平,明顯是剛用推土機推出來的,路兩邊被推倒的樹橫七豎八地倒在那裡。走了不遠,見到路邊立著石碑,上面寫著:邊防巡邏路。
我們走進去很遠,上了一個大壩,有一座剛建好的橋,周圍全是溼地。這時,有一輛工具車開過來,下來一個小夥子,他說是在這裡幹活的,建議我們去看看黑瞎子園。到了那裡才發現,大門被欄杆擋著,一輛大客車停在門口,有個男子說電網壞了,正在維修,現在遊客不能進去,不安全。見我們開著車,他好像忽然反應過來,一臉懵逼地問:「你們是怎麼進來的?」我說,就這樣進來的,沒有人攔我們。
後來我們才知道,遊客上島要買票,每人150元,乘坐大巴進去遊覽。我們因為來得太早,再加上今年受疫情影響,沒有遊客,烏蘇大橋橋頭的檢查站工作人員還沒有上班,讓我們有機會開車進去。
(烏蘇里江對岸的俄羅斯小鎮)
在島上轉悠三個小時,一個總體感覺,在被俄國武力強佔的79年,黑瞎子島基本上還處在原始狀態,除了島的東部有少量俄羅斯居民,在西部靠近中國一側,只有一個軍營,並無其他設施。這使得黑瞎子島始終處在與世半隔絕的狀態,大片的溼地和原始森林,芳草萋萋,成群的鳥兒不時從水面上飛過,是中國大陸少見的人類活動極少的靜謐之地。
但是,黑瞎子島的這種原始狀態還能持續多久,從我們在島上走馬看花三個小時的觀察,我對它的未來感到悲觀。據說,黑龍江省的設想是在到島上建立中俄自由貿易區,俄方似乎並不熱情,只想進行生態開發和旅遊。
(黑瞎子島溼地)
在島上,目前雖然還看不到被大規模破壞的場景,但這種趨勢已經出現,連那個建黑高速公路管理局也把辦公樓建在島上,如此一來,必然有很多單位效仿,尤其是那些特權機構。最令人擔憂的還是在島上大建吃喝玩樂場所,一旦餐館、度假村林立,各個單位爭相在島上建房,黑瞎子島千百年來的原始生態環境將不復存在。
從島上出來,我們來到不遠處的烏蘇鎮。說是鎮,其實沒有人,只有一個商店,一個餐館,旁邊緊鄰「中國東方第一哨」。剛認識的熱心人帶我們進入哨所的院子,高聳的瞭望塔面對著烏蘇里江,有邊防軍在上面走動。
(中國邊防軍哨所)
再看哨所旁邊的河道和溼地,各種生活垃圾無人回收,直接扔到水裡,觸目驚心,與安靜整潔的黑瞎子島判若兩個世界。
此行有一個強烈的感覺:俄國確實是一個充滿狼性的國家,如果不是日俄戰爭俄國戰敗,它絕不會止步於黑龍江、烏蘇里江岸邊,中國東北很可能被它武力吞併。即使在中蘇友好的時候,不僅沒有歸還通過不平等條約侵佔的中國領土,而且對於越過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武力佔領的黑瞎子島也未還給中國。
離開那裡的時候,我對同行的朋友說了一句很矛盾的話:「被俄羅斯侵佔的79年,是中國的恥辱,卻是黑瞎子島的幸運。」
【一切事實,皆有出處】
【長按二維碼關注「並非虛構」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