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蕭析:澳洲的身份認同 英國出賣澳洲 澳洲共和呼聲

2021-12-26 sydpost

撰文:老蕭

本文有貌似不相關其實有內在聯繫的三個歷史話題進行探討。

美國有西貢時刻,喀布爾時刻。而英國雖沒什麼時刻,但出賣自己人的歷史一樣不少。

AUKUS公布後成為焦點,引發內訌,這次美英一起出賣盟友法國的核潛艇合同事件載入史冊,而法國狠批英國為投機者其實是十分精準,只有了解英國的人才會作此觀點。

歷史上,英國就曾二次出賣澳洲,影響深遠更令澳洲人的國民身份認同產生變化。不了解這些歷史的華人,未必了解當今西人的心態。

總理莫裡森尋根尋出熱門話題來,大家方知莫裡森是五代移民,第一代是因為盜竊了2.5K的紗線被流放澳洲大陸的。網絡一直說澳洲是罪犯流放的地方。莫裡森尋根坐實了這個說法。但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其實莫裡森的故事引發的深層議題是國民身份認同。不過,罪犯顯然不是澳大利亞的國民身份認同。

其實,澳洲的說法不嚴謹,應該是澳大利亞。廣義來說,澳大利亞包括一些太平洋島國。(當然,日常若口語化稱澳洲也未嘗不可)。為何這裡要提到一個嚴謹的問題,因為涉及一個身份認同的議題。

香港的騷亂,歸根到底是一個身份認同的問題,但當今世界上,國民身份上有危機的國家不少,例如印度,甚至還有美國。這次,我們用另一個角度看澳大利亞,和大家探討一下澳大利亞人的國民身份認同。

澳大利亞人最初開拓澳洲大陸,是1788年的英國海軍第一艦隊,首次登陸時,同行的還有一批囚犯,當中有英國人,愛爾蘭人(當時屬於英國)。之後越來越多,遷徙到澳洲大陸以及紐西蘭。這個時期,壓倒性的移民是英國人和愛爾蘭人,也有少量的德國人(從事園藝和紅酒),和英國人,愛爾蘭相處還算愉快。苦的是原住民的土著,一直被英國驅趕,說句難聽的,就是沒把土著當人類。

清朝時代,開始有中國人,日本人以及少量的東南亞的移民進入澳洲大陸,是以勞工為主,工作完成就被儘量遣散。

很長一段時間,澳大利亞的英國裔人,很清楚的政策,就是確保澳洲是白種英國裔的澳洲。這就是白澳政策。土著不被當人看,而亞洲人是勞工,完成勞工合約就遣返。白澳政策直到1970年代初才取消。

注意的是,很長一段時間,澳大利亞的英國裔人,不會稱自己是澳洲人或澳大利亞人,而是稱自己是居住在海外的英國人。這個是澳大利亞最早時期的壓倒性的國民身份認同。其次的身份認同,則是按照居住地域來區別,即我是某個州(省)的人。這二個國民身份認同,存在了很長一段歷史。要指出的是,當時沒人說自己是澳大利亞人。

這時,第一種身份認同,代表他真心維繫與英國文化及血緣關係。

現實上,這種真心能用痴心來形容,為何?

英國在發動對非洲殖民戰爭的時候,歐洲會出動軍隊幫英國人。澳洲在非洲根本沒有戰略及經濟利益,但成千上萬的澳洲人參與到英國軍隊。時間去到第一次世界大戰。

當時,澳洲和紐西蘭大規模徵兵,實行兵役制度,徵集約50萬人,當時幾乎佔了成年男子的一半。其中30萬人離開澳洲和紐西蘭加入英國軍隊,參與了一戰。

一戰中,英國主要負責中東戰場,所以澳新軍團主要在中東作戰,少量投入到歐洲。中東戰場,英國主要和土耳其作戰,而參與其中的澳洲人當時傷亡慘重,據說傷亡達三分二。描述這個歷史,有一部電影,就是澳洲人羅素主演的《The water Diviner》(沾水師),反映了澳洲人參與了跟澳洲沒有關係的一戰的英國軍隊,結果傷亡慘重,但澳洲人文化血緣認同自己是英國人。還有一部電影,約在1987年,是澳洲自己拍的《The lighthorsemen》(輕騎兵),也是描述澳洲人參與一戰,也是在中東戰場,打出了騎兵的威風。

到了二戰。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捩點。

二戰,是澳洲人第一次覺得被英國人出賣。當年,跟一戰一樣,澳洲也動員了成千上萬的士兵,加入英國軍隊。戰場主要在北非。在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戰火已經開始燒到澳洲本土,日本戰機甚至已經轟炸到達爾文,日軍潛艇也已經在黃金海岸海域遊弋。面對日本的入侵威脅,澳洲政府開始不安,於是向英國首相邱吉爾求救,請求將澳大利亞軍隊調回澳洲防衛。邱吉爾開了張空頭支票,對澳洲說不用擔心,在新加坡有二艘英國精銳的軍艦,只要新加坡守得住,日軍就不會進攻澳洲。豈料,日軍很快攻陷了新加坡。二艘英軍軍艦被擊沉。日軍踏上澳洲本土只是時間問題。不僅新加坡的英軍慘敗,香港、馬來西亞的英軍也投降。日軍還故意要英軍列隊,拍下影片羞辱英軍。

在那一刻,澳洲第一次感到被英國人出賣。澳洲的陸軍基本都去了北非,海空軍不成規模,根本無法阻止日本入侵。1942年新加坡被攻陷這件事,成為澳英關係的一個轉捩點,很多澳洲人認為1942年英國人首次出賣澳大利亞人,一直耿耿於懷。

後來,日軍偷襲珍珠港後,美日宣戰。美國名將麥克阿瑟將軍的總部就設在澳洲。這是澳洲,第一次將國防重任由英國轉給美國。

注意的是,進駐澳洲的美軍,並非人人都是英國裔。有不少是北歐裔和黑人。第一次有大量各色人等進入澳洲大陸。

戰後,英國做了二件事,令澳洲心傷。第一件,1960年代,英國兩次修訂了移民法案,目的是阻止前殖民地印巴裔移民去英國。因為當時英國的殖民體系,理論上殖民地的人均可以進入英國本土擁有居留權。故英國面對大量殖民地移民就修改了移民法例,這裡面也包括了澳洲。這自然令澳洲人心理上很受傷害。

第二件令澳洲人傷心的事,是英國加入歐共體市場,享受免關稅優惠。但英國殖民地包括澳洲在內,則不在此列。澳洲當時有大量農產品出口到英國,在英國加入歐共體後,就面臨被加重稅,這直接傷害了澳洲的經濟利益。

二件事,從心靈到錢包,英國都傷害到澳洲。這讓一直以來的國民身份認同產生了變化。

這時,第二種身份認同,是澳洲英國裔人不再一廂情願地當自己是海外英國人。

補充一點歷史的是,在上世紀四十到五十年代,澳洲曾鼓勵二個地區的白人移民澳洲,一個是波羅的海三國,即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及立陶宛,一個地中海國家,即義大利和希臘。現時澳洲社會中,義大利社群和希臘社群也是從那個年代移民來的。這二個地區的移民雖然是白人,但他們不是英國人,他們對英國在文化及血緣上沒有任何親密感。這時期的移民,打破了原本澳大利亞人對英國那種親屬關係。

值得一提的是,愛爾蘭人是十分厭惡英國人的,這還是從歷史說起。

說起奴隸,大家會想到非洲的黑奴。其實,奴隸不僅有黑奴,也有白奴。而歷史上的白奴,就是英格蘭造成的。

英格蘭人一直自視很高,看不起愛爾蘭人,覺得愛爾蘭人很懶,故此殖民愛爾蘭後,不僅把愛爾蘭做為英格蘭的大糧倉,還把愛爾蘭人販運做白奴。

後來英倫大饑荒,英格蘭硬把愛爾蘭的糧食運到英格蘭,導致愛爾蘭人餓死無數,最終激發愛爾蘭人的獨立運動,擺脫殖民統治最終獨立建國。在愛爾蘭和英格蘭交接地帶,一部分人親英格蘭主張歸屬英國,一部分親愛爾蘭主張歸屬愛爾蘭,雙方經常武裝衝突,形成現在的北愛爾蘭問題。

直至今天,愛爾蘭人對英國人都沒什麼好感。這種關係也在美國的政治關係中有體現,如愛爾蘭社區與英國社區多有不和,影響美國的外交政策。澳洲甚至或會存在這一現象,這裡暫且不提。

1972年也是一個澳洲的轉捩點。澳洲工黨上臺,廢除了白澳政策,歡迎移民。大量亞洲人和太平洋島民移民澳洲。

1972年開放移民後,大量的亞洲人以及太平洋島國的人進入澳洲大陸,日本人,華人,印巴人,東南亞人移民潮先後發生。進一步打破了澳洲與英國的親屬關係,英國屬性進一步減弱。

其實,早在50,60年代,澳洲政府也有對外吸收移民,對象一是波羅的海三國,吸收是想逃避前蘇聯的移民(一因都是白種人,二因文化程度高);對象二是義大利人和希臘人。

不過,這二類對象都有一個特點,他們都不是英國人。他們對英國文化沒有任何親密的感覺。這樣,澳洲的人口結構,逐漸打破了澳大利亞人對英國的那種親屬關係。

真正的人口結構變化,在2016年的人口統計上反映出來。

不在澳洲出生,或父母一方不在澳洲出生的國民,佔了澳洲人口的49%。其次,華人移民數量佔所有移民數量的16%。但華人在經濟及教育上的而影響力不止是16%。

不過,很多白人的意識跟不上現實,一直用舊式華人的眼光看待華人。陳衝主演的一部電影《The Home Song Stories》(中文名叫意),描述的是二戰期間香港人嫁給澳洲白人後在澳洲的婚姻生活經歷,電影拍攝時間不遠,大約是在10年多前,就體現出那種舊式眼光,影片就認為華人是很卑微的,華人就是那樣子。

當前的自由黨的意識形態第一,依然抱有舊觀點,進而影響華人族群。

2018年,澳洲拍了一出電視劇,中文譯名叫《松樹谷》,裡面介紹了一個情報站,是專門監聽中國的各種訊號。但劇集是以此為背景來描述職場故事,反映出澳洲社會對中國的那種防範心理。

而這種防範心理,已經折射到針對華人社區身上。「我要防範中國人」,背後是一個很糾結的國民身份認同心理。這種排斥一個族裔的心態,反映社會有極端的觀點和一部分人並不接受中國移民。近年更針對留學生,無權無勢(無選舉權無話語權)的留學生成為政治的磨心。

右翼政黨和群體長期不提的多元文化,破壞本是移民社會大家產生澳洲國民身份認同的基礎。更有右翼分子,一言不合就動輒叫人回中國,儼然是判官,還破壞華人族群的國民身份認同,自己撕裂自己族群。

探討國民身份認同的意義還有一點,這個國民身份認同,或多或少都影響澳大利亞對中國的外交取態。因為,右翼群體不接受中國崛起的現實,同樣邏輯下自然也不會認可中國移民對澳洲的貢獻和應有的社會地位,不甘心認可中國移民在教育,金融,貿易等領域的貢獻。社會上認為中國移民搶走澳洲人飯碗的大有人在。

上述的分析,或提供一個新的視角給大家認識澳中經濟緊密(曾經),政治對立的怪異關係。當前這種關係,更走向「脫鉤」方向,令熱愛澳中和平的有識之士頗為擔憂。當一個國家只有鷹派,沒有鴿派的時候,失衡造成的各種後果,最終損失的是政客,還是百姓?

如何結束這種怪誕政局?筆者認為澳洲走向共和是必然的選擇!

俗話說,寧做雞頭不做鳳尾。澳洲若獨立肯定對國家話語權,不再依附美英二國,甚至一方稱雄極有可能,是百利無一害!

回顧一下澳洲的共和努力資料:

2018年4月19日,Newspoll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半數選民支持澳洲取消君主立憲制度,走向共和政治體制。在四月舉行的大英國協運動會前夕,前總理基廷引述英國王儲查理斯表示,支持澳洲走向共和。

2016年1月26日,澳大利亞慶祝國慶(Australia Day)。澳大利亞8個州和領地的其中7名領導人25日籤署宣言,要求該國推選自己的國家元首,取代英國在位君王的統治。唯一沒籤宣言的是西澳州長巴尼特,他雖然支持共和國制度,但認為「現在不是對的時間」。據報導,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向來是共和主義者,他在踏入政壇前曾領導共和運動。2016年是澳洲最近的一次共和努力。

2014年,Fairfax-Nielsen在2014年進行的民調顯示,在受訪的1400人中,只有42%的人支持澳大利亞成為共和國,51%的人則維持現狀。

1999年,澳大利亞曾就共和制問題舉行了公投,45%民眾投了贊成票,55%投反對票。

1995年,時任澳洲總理、工黨領袖基廷(Paul John Keating)就向澳洲眾議院宣布:「我們認為,澳洲的國家元首應該是澳人——安排在應該在2001年成為一個共和國。」基廷是工黨的獨立派,支持澳洲脫離大英國協獨立,也成為澳洲走向共和的一面旗幟!

至於最早出現共和聲音的時間,可以追溯到1832年。

澳洲在建立聯邦前的19世紀,就已出現建立共和的呼聲。牧場主人兼政治界人士威爾斯(Horatio Wills)在1832年發表的文章中,公開呼籲澳洲應該成為與美國一樣的獨立國家。1854年,維多利亞殖民地的尤利卡(Eureka)金礦礦工發起武裝起義,反抗英國的殖民當局。由於起義的部份領袖及參與者本身亦提倡共和主義,尤利卡事件其後亦被視為宣傳建立共和的其中一次運動,而藍底白十字星的尤裡卡旗亦從此被提倡共和的組織廣泛使用。

藍底白十字星的尤裡卡旗被視為澳洲共和的象徵。

可能有人認為,就算元首是女王也是象徵性,不會幹涉澳洲實際內政。錯矣。

1972年,中左翼工黨贏得執政地位,時任總理惠特拉姆(Gough Whitlam)不僅取消臭名昭著的白澳政策,更有建立共和國體制的願望,引發當時的「保皇黨」時任澳洲總督柯爾(John Kerr)的不安,柯爾在寫給英國女王的信中曾表示「如果不換掉惠特蘭,惠特蘭就會換掉我。」

於是,1975年爆發了澳洲歷史上一次憲政危機,時任澳洲總督柯爾以總理惠特拉姆無法在參議院通過預算案為由,罷免了惠特蘭的總理職務。

柯爾當時表示做決定前未向女王徵求過相關意見。而女王也表示由於《威斯敏斯特法令(Statute of Westminster)》,她不會在澳洲憲法架構下介入政府人事任免。

但你信嗎?

事實上,2020年7月14日澳洲檔案館公布的女王與時任總督柯爾的秘密信件公開了實情。

就公布的信件顯示,女王通過其當時的私人秘書查特裡斯男爵(Martin Charteris)、以及查爾斯王子 (Charles, Prince of Wales)一直與柯爾保持信件聯繫,就惠特拉姆總理的罷免問題有著深入討論。很明顯,女王自始至終都知道此事件。許多時候,她更是給柯爾提出相關建議。女王此舉已坐實其違背《威斯敏斯特法令》,幹涉澳洲聯邦政府運作。

回到2021年今年,也是多事之秋,無論是菲列親王逝世,還是哈裡王子夫婦寶白金漢宮內幕震驚世人,都引發澳洲走向共和的以論。

前澳洲總理譚寶(Malcolm Turnbull)今年公開表示,現在是澳洲民眾考慮脫離大英國協的時候了。譚寶說道:「我們的國家元首應該是澳洲公民,是我們中的一員,而不是英國的女王或國王。坦率地說,我認為在澳洲,伊莉莎白主義者比君主主義者要多得多。所以,當女王的統治結束後,澳洲或許就會考慮說,好了,我們已經越過了分水嶺,難道我們真的會想讓英國的國王或女王,再成為我們的國家元首嗎?」

無獨有偶,前總理霍華德(John Howard)近年也曾表示願意公開討論澳洲君主制的未來。霍華德表示:「我認為,現代君主立憲制是產生非實權國家元首的非常好的制度,我相信,在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位期間,澳洲不會成為一個共和國。」他接著又說道:「除此之外,我不能作出承諾。」別忘了,霍華德在任時還是保皇黨呢。

無論是譚寶,抑或霍華德,都似乎給澳洲共和擬定了時間表,即女王逝世後。而事實上,自70年代以來,大多數總理都支持共和制(Republicanism),而非現行的君主立憲制(Constitutional Monarchy)。例如工黨的惠特拉姆,霍克,基廷,陸克文,吉拉德,自由黨的弗雷澤、譚寶均支持共和,只有自由黨的霍華德,阿博特,莫裡森支持君主立憲制。

筆者咋一看來,難道默多克媒體還靠支持自由黨來維持君主立憲制,因此與工黨交惡?

澳洲走向共和,是否為擺脫右翼誤國之良方?

當前AUKUS國際風波的發生,令人對澳洲的獨立性產生懷疑。同時燃起對澳洲走向共和,擺脫殖民象徵的希望。

為何?因為澳洲右翼尋找保護傘,錯誤地選定美英,更為美英完全不顧自身利益的兩肋插刀,將澳洲百姓綁上美國戰車不僅十分不智,還有對歷史認知的匱乏。

有人認為,誰能保護澳洲就靠誰?懂歷史就發現美英二個都靠不住,不僅如此,英國被美國出賣的歷史也有不少。誰能保證美國的西貢時刻,喀布爾時刻不會再度上演?誰能保證以投機主義著稱的英國不會第三次傷害澳洲人的心?

澳洲要靠的只有自己。要靠自己,首先就要獨立,法律上不再從屬於英國。

其實,不論在五眼聯盟,還是AUKUS三國聯盟,澳洲都不具有話語權,更別說指揮權了。當前的自由黨不僅選邊站,違背了歷來總理建立的不選邊站的外交傳統,還積極選邊站,做敢死隊,把國家送上核戰邊緣。深層根源正是右翼的另一種政治身份認同,澳洲不屬於澳洲,屬於英國,屬於美國。這種政治奴性,完全可以解釋當今右翼勢力的匪而所思的外交行徑。

隨著全球殖民歷史逐漸結束,筆者相信澳洲的新生代遲早會終結澳洲的殖民歷史,帶澳洲進入政治新紀元。筆者支持澳洲獨立,支持澳洲建立共和國!

澳洲何時出現第一位總統?十分值得期待,但相信不出10年。大約在冬季。

 

2021.9.21  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完稿

作者為草根資深時事評論員/華人專欄作家 民間有「華人第一筆」之稱

🕸 往期精選

*如果喜歡我們,請把「雪梨郵報」設為⭐️星標
*碼字不易,點讚/在看都是支持我們,感謝

相關焦點

  • 澳洲?這就是中國澳洲特別行政區嘛!
    走在路上,隨處可見「純中文」招牌,在這裡澳洲人好像變成了「外地人」透過咱們中國人一波接著一波的「攻勢」,澳洲這是要變成「中國澳洲省」的節奏呀!據澳大利亞統計局(ABS)資料顯示,澳洲有約660萬移民人口,其中英國和紐西蘭是最大的移民來源國,而第三大移民就是中國人!
  • 【震驚】16萬中國人暫居澳洲,澳洲離「中國澳洲特別行政區」真不遠了!
    持有過橋籤證的較大群體,來自印度、中國、伊朗、斯裡蘭卡和英國。中國澳洲特別行政區一則最新消息,讓許多有意要移民來澳洲的朋友都開心了一下:澳洲移民委員會(Migration Council of Australia)發布的最新分析報告稱,澳洲需要張開雙臂接納更多的移民,以刺激國民經濟發展、提高國人生活水平,到2050年,澳洲每年應該吸收25萬名新移民。
  • 澳洲華人同鄉會遭澳洲聯邦安保人員上門調查,詢問和中國政府的關係
    有華人社團領袖指出,澳洲政府這樣做法,必會引起華人社區不必要的恐慌。該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同鄉會會長向本報表示,一男兩女在上周三突然到他家,其中一名是華裔女子,三人出示了證件,表明身份是保安部人員。三名保安部人員向他表示,只是想確定這個組織和他不會將澳洲機密提供給中國。這位同鄉會領導回應說,他只是一名普羅大眾,根本無可能接觸到什麼澳洲機密,也不知道什麼是澳洲機密。三人對他的回答頗滿意,又四周為稍微看了看後便告辭。這位同鄉會會長對於保安部為何盯上他所屬的社團不明所以,也不知道如何找到他的地址和同鄉會領導名單。
  • 澳洲啤酒測評(PART 1)
    澳大利亞啤酒的歷史,要隨著英國殖民者的腳步來探尋。在大航海時代,酒是艦船上很重要的物資。烈酒常用於直飲或者和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搭配(請看大吉利那一篇推送),而啤酒則可代替淡水使用。    1768年8月26日,庫克船長和他的船員乘奮進號離開英國。
  • 華人青年對話澳洲前總理! 澳洲華人政治論壇成立慶典即將舉行!
    在4 月24 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主辦方透漏成立慶典將會有澳洲第28 屆總理以及現任聯邦議員Hon. Tony Abbott MP 以嘉賓身份出席。2017 年澳洲華人政治論壇(ACPF)由澳洲華人政治論壇主辦,AM 澳洲陽光國際承辦,SunshineFlower Program 協辦,澳洲華人政治論壇主席Andy Yin JP、AM 澳洲陽光國際總裁兼論壇副主席Amy
  • 澳洲亂了!國慶日變成暴力日,抗議人群暴露川普鐵桿粉絲
    1788年1月26日英國第一艦隊來到澳洲,從1994年起,白人群體開始慶祝現代民族的起源,開始慶祝這一天。然而對白人來說這一天是國慶日,對土著人來說則是「入侵日」。澳大利亞土著人已經在這片土地上居住了65000年,在他們看來,這些粗魯的白人就是入侵者。1788年英國移民的到來,是他們兩個世紀苦難的開始。
  • 紐西蘭,加拿大,英國,澳洲即將四國互通!一張綠卡,四國福利
    重磅消息: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四個國家將有希望成立英國,澳洲,紐西蘭,加拿大,是眾所周知的四個最具有影響力的大英國協國家,尤其澳,新,加三國是移民的首選地。國內的朋友經常對於移民哪一個而搖擺不定,難以挑選。
  • 221名女囚犯從英國出發,前往澳洲,到達時大部分已經懷孕
    在18世紀80年代,英國的海上艦隊發現了澳洲這個與世隔絕,並且四面環海的新大陸。而且這個大陸是全新的,沒有產生過文明的大陸。這讓英國統治者很是眼紅,於是他便將國內的罪犯流放到澳大利亞。1787年,英國派出了第一艘裝滿囚犯的海上軍艦,前往澳大利亞。其中男性囚犯548名,女性囚犯188名,在這場歷時252天的艱苦旅行中,其中有48人死亡。
  • 澳洲公布了震驚銀河系的重大報告!真的離「中國澳洲特別行政區」不遠了!
    一則最新消息,讓許多有意要移民來澳洲的朋友都開心了一下:澳洲移民委員會(Migration Council of Australia)發布的最新分析報告稱,澳洲需要張開雙臂接納更多的移民,以刺激國民經濟發展、提高國人生活水平,到2050年,澳洲每年應該吸收25萬名新移民。
  • 「賣澳洲奶粉到中國屬於違法行為?」韓森公開喊話,代購要涼了?中國不是非澳洲不可!最後受傷的還是澳洲自己!
    近幾年來,澳洲主流媒體時不時就會攻擊中國人購買奶粉的行為,在他們口中,中國消費者花高價購買澳洲奶粉竟然成了一種罪過!澳洲部分民眾也是這樣的態度。不誇張的說,代購的存在幫助很多澳洲奶粉品牌實現了快速發展。奶粉品牌壯大,為澳洲提供了更多就業崗位,也為政府貢獻了更多稅收,也繁榮了澳洲本地經濟。
  • 澳洲你了解多少?
    沿海地帶,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帶,適於居住與耕種。這裡丘陵起伏,水源豐富,土地肥沃。除南海岸外,整個沿海地帶形成一條環繞大陸的「綠帶」,正是這條綠帶養育了這個國家。氣候澳洲今已經指大洋洲。大洋洲包括20個國家和地區,人口約2900萬。約佔世界人口0.5%,是除南極洲外,人口數量最少的一個大洲。關於該洲的詳細情況,請點擊詞條大洋洲閱覽。
  • 澳洲八大之首-澳國立大學
    精算學澳洲國立大學精算專業課程非常完整,是唯一被澳洲精算師協會認定有資格授予精算學學士和精算學碩士學位的大學,在世界排名第36,澳洲排名第一。3). 法學澳洲國立大學法學專業世界排名第12,澳洲排名第2。
  • 澳洲大陸的杯中傳奇故事
    斟一杯葡萄酒,讓我們為你娓娓道來,一個厚重恢弘、跌宕起伏的澳洲故事。1606年,荷蘭航海家威廉·詹茨(Willem Jansz)與他的Duyfken號駛入了卡奔塔利亞灣,在約克角半島西岸登上大陸。歷史的車輪駛入19世紀,彼時的大陸成為了流放犯人的地方。1851年,新南威爾斯與維多利亞州發現金礦。發現黃金的消息轟動了世界,各地的淘金者、尋寶人、移民蜂擁而至。
  • 2016-12-15 澳洲華視新聞
    更多內容見澳洲華人電視臺《澳洲新聞》: Channelchinese.com……更多內容見澳洲華人電視臺《澳洲新聞》: Channelchinese.com但是其他州的價格上漲不會像新南威爾斯州一樣高漲.更多內容見澳洲華人電視臺《澳洲新聞》: Channelchinese.com
  • 臺灣自製潛艦,當以澳洲經歷為鑑
    臺灣軍方訪問英國時,英國不但拒絕出售任何潛艦設計圖,甚至反過來,歡迎臺軍方來英國「學習怎麼設計潛艦」,英國樂意為臺灣軍方上課。▋從零起步,狼狽收場環顧全球,近年唯一跟臺灣一樣、從零開始自己打造潛艦的,僅澳洲一個。而翻開澳洲30年悽慘的潛艦自製史,足堪臺灣好好借鏡。
  • 絕佳機會來了,澳洲政府要擴大移民了?油價暴漲,澳洲百姓面臨最大經濟壓力
    財經要聞:- 澳大利亞計劃一年引進16萬永久居民- 澳洲招聘廣告量創歷史新高!- 澳洲成年人接種第三針 間隔時間減至5個月- 澳洲明年失業率有望達歷史性低點- 澳大利亞幼兒園補貼重大變化商業信息:- 澳洲油價創7年新高- 莫德納疫苗加強針獲得澳洲藥監局批准!
  • 最近,大批美國富豪打算移民澳洲!就因為這些,澳洲突然被推到風口浪尖!
    可見,澳洲受青睞不是突然間的事情,而是由來已久,那麼澳洲相比其他國家,為什麼如此有優勢呢?生活在澳洲的我們可以很自豪的說,澳洲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雖然有點誇張,但也相差不遠。澳洲或許不是最發達的,也不一定是最富裕的,但安全性無與倫比!看一下澳洲在安全方面的各種排名:在全世界最安全國家排行中,澳洲名列第二!
  • 聽上海長大的澳洲猶太人講那過去的事情
    在這裡,我著眼於身份認同、關於上海的回憶和最後定居澳大利亞。這一期,我們很榮幸能採訪到這些人,聆聽他們的故事。每一個人都講述了在人生旅途中的各個階段,背井離鄉,克服障礙,尋找新生活的移民故事,每一個都獨一無二,每一個都引人入勝。戰爭、種族歧視、還有文化差異導致不幸;正常生活被完全打亂。山姆• 莫辛斯基在上海出生,上海長大。
  • 為什麼移民開始放棄美國選擇澳洲…
    澳洲是有什麼魅力吸引著人們呢?從世界範圍內來看,傳統的移民國家中,相對穩定、發達的國家有這幾個: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當我們來到澳洲看到了普通澳洲朋友、富豪、部長甚至澳洲總理的冰箱,裡面的食物包括品牌確實都沒有太多區別。
  • 帥帥的哈裡王子來澳洲當兵啦!
    圖源: John Stillwell — WPA Pool/GettyImages Source: Getty Images 王子的發言人昨天稱,哈裡王子希望被像正常其他的澳洲軍人一樣對待,「那就是他喜愛的行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