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兵人物:第七期 特種兵「頭號戰狼「的不老神話

2021-02-15 特種兵軍事


黎登貴,男,漢族,大學學歷,1977年2月出生,92年高中畢業入伍,99年考入石家莊陸軍學院步兵偵察指揮專業。中共黨員,成都軍區某旅參謀長,中校軍銜。先後兩次參加「愛爾納.突擊」國際特種兵比賽總分第二名、外國參賽隊第一名,參加「金鷹—2013」國際特種兵比賽21個參賽項目的16個第一。33次國際國內比武冠軍,一等功1次、二等功兩次、三等功3次,「中國五四青年獎章」「全軍踐行強軍目標標兵」「全軍十大學習成才標兵」「全軍優秀指揮軍官」。40多類武器裝備,他樣樣都精通;特種兵30餘項特戰技能,他熟稔九成以上,保持多項特種兵訓練紀錄至今無人能破。


特種兵!有關這個群體,一樣有許多傳說,比如最牛的叢林戰士,戰場上的殺手鐧,世上最帥的人……

黎登貴歷任副班長、班長、軍校學員、排長、副分隊長、分隊長,在每個崗位上他都曾參加過比武,次次都拿獎;當戰士是全團聞名的5公裡越野冠軍、器械尖子、「全能王」、摔跤高手,當學員是學員隊軍事高科技課代表、戰術訓練小教員,當幹部是歷次比武競賽的教練員兼隊員、「GPS專家」。多年來,他認真研讀各類理論和專業知識書籍2000餘冊,搜集整理資料100多萬字,撰寫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30餘萬字,先後發表理論文章13篇,多次作為教官和領隊帶隊參加比武競賽,個人累計在21次比武競賽中奪魁,帶領分隊6次參加重大軍事比賽競賽獲得第一名,是部隊公認的合格指揮員、優秀戰鬥員。


2000年、2003年,先後兩次代表中國軍隊參加「愛爾納;突擊」國際偵察兵比武競賽。「愛爾納.突擊」國際偵察兵比武競賽,是舉世聞名的特種偵察部隊頂級賽事,以近似實戰的環境、格外殘酷的考驗、異常激烈的競爭著稱。黎登貴和隊友們與來自美、英、德、意等15個國家特種部隊32支參賽隊高手們展開角逐。在歷時5天4夜100多個小時連續作戰、30餘個課目的激烈競爭中,黎登貴和隊友們精誠團結,與對手、假設敵、險惡環境鬥志鬥勇,克服重重困難,最終以總分第二名、外國參賽隊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完成比賽,為祖國和軍隊贏得了榮譽。2006年,作為軍事援外專家被派往厄瓜多任教一年,受到解放軍總參謀部專電通報表彰。


「課業」包括輕武器操作、戰術基本動作等十餘門。30秒徒手攀爬10米高牆,30分鐘1000米徒手遊泳,這些都是「及格線」。黎登貴3次徵戰國際賽場,3次把中國軍人的名字鐫刻在異國軍隊的榮譽牆上,創下了中國特種兵出國參賽次數最多、前後跨度時間最長的紀錄。2013年7月,他率隊參加「金鷹-2013」國際特種兵比武,一舉奪下21個參賽項目的16個第一。


 「高中畢業入伍成就特種兵傳奇」

  別看黎登貴現在成為特種兵傳奇,但起初卻並不被人看好。

  1996年,身高168cm、體重85公斤的黎登貴高中畢業參軍入伍。初來乍到,他對部隊有一個簡單的認識:這裡是比拼體能的地方。因為4年前就開始堅持跑步鍛鍊,他自信能在這裡闖出一片天地。

  但沒過多久,黎登貴就被現實潑了一盆冷水:「雖然我的耐力不錯,跑5公裡數一數二,但是身體協調性不好,走隊列姿勢不美觀,障礙訓練學十幾遍都掌握不了。」

  更讓他難為情的是,在一次與戰友的拳擊對抗中,他被打得鼻青臉腫,竟然在場下一邊揩鼻血,一邊抹眼淚。「看著對手帶著狠勁兒的眼神,我就先怯了三分。」

  一名班長的話點醒了他:「沒出息!哭能哭贏嗎?你不是打不過他,是你太懦弱,沒上場心理上就輸了。再去跟他打一場!」

  「豁出去了!」克服畏懼心理的黎登貴重新走向拳擊場,拳頭變得果敢凌厲。憑藉強壯的體格,他果然戰勝了對方。

  那一次,黎登貴知道了什麼叫「血性」。從此,他的愛好從相對溫和的跑步擴展到摔跤和各項訓練課目,「幹什麼都帶著一股拼勁兒」。不到兩年,他就把自己練成了「全優尖兵」。

  不僅如此,他還在訓練之餘堅持學習,並於1999年考入了石家莊陸軍學院(現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步兵偵察指揮專業

  在這裡,黎登貴照樣每天堅持跑上10公裡。大家私下說,他一天不折騰自己就會皮癢難受,就像電影《阿甘正傳》裡的主人公。電影裡人們驚呼「阿甘,快跑!」,現實生活中同學們則常常喊他:「阿貴,快跑!」

  那段時間,黎登貴幹什麼都是爭分奪秒,好像在和時間賽跑。他曾在日記裡這樣寫道:「時間從老遠的地方跑來,只向人們耳邊吹過一句輕輕的聲音:『我來了呵!』,便又很快地跑走了。」

  課餘時間,黎登貴喜歡和軍校裡的外訓隊學員一起踢球。「他們都是來自外國的現役軍官,我還能跟他們學學口語。」不久,他的英語成績就躍居全中隊第一名。

  沒想到,很快口語便派上了用場。2000年,北京軍區從整個軍區範圍內選拔隊員參加在愛沙尼亞舉行的「愛爾納·突擊」國際偵察兵比武。憑藉過硬的綜合素質和良好的英語水平,還是學員的黎登貴被選入集訓隊。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國際性的比武,它從此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黎登貴說。


實際上,參加第一次「愛爾納·突擊」國際偵察兵比武的確改變了黎登貴的人生,但卻是以一種略顯遺憾的方式。

  由於種種原因,他只能以預備隊員的身份參加這次比武。「在最後的6公裡奔襲中,我在終點揮舞著五星紅旗為戰友們加油助威,同時也暗暗發誓,一定要回來親自參賽!」

  2002年,即將軍校畢業的黎登貴面臨分配問題。儘管機會很多,但他沒有任何猶豫選擇了成都軍區,理由只有一條:這是參加明年「愛爾納·突擊」的軍區。

  7月,黎登貴被分配到了成都軍區某大隊(現13集團軍某旅),從此開啟了自己的特種兵生涯。

  2003年8月,他再次站到了「愛爾納·突擊」的競技場上。在愛沙尼亞的原始森林中,來自十幾個國家的27支隊伍展開較量。他們要在5天4夜的時間裡背負30公斤的背囊奔襲200多公裡,在毫無補給的情況下完成搶灘登陸、通過雷場、步槍和手槍射擊等課目。

  不僅如此,原始森林中還潛伏著一個營的「假設敵」,隨時準備襲擾參賽隊員。除了時刻提防他們的偷襲,黎登貴的小隊還要應付惡劣的自然環境。「原始森林白天熱,晚上冷,我們一直在森林、沼澤和河流間行軍,身上的衣服從來沒有幹過。」

  最關鍵的是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各項競賽課目。「5天4夜,根本沒有睡覺的時間,」超出生理極限的奔襲讓黎登貴出現了幻覺,「明明是平的草地,但看上去一會兒像土包,一會兒又凹陷下去。」

  最終,在這場號稱「死亡角逐」的競賽中,中國的兩支隊伍在外國參賽隊中排名第二和第三。黎登貴也完成了自己作為特種兵的啟蒙教育。

  這次殘酷的國際比武讓他認識到,只有不斷超越極限,才能在世界特種兵隊伍中佔有一席之地。此後,就像每天堅持長跑一樣,他在這條道路上跋涉19年,從未放棄。期間,他先後3次參加軍區特種(偵察)部分隊比武,並以36歲的「高齡」參加哈薩克斯坦主辦的「金鷹-2013」國際特種兵比武。


  按常理,特種兵超過30歲就過了「黃金年齡」,但36歲的黎登貴從不服輸。2013年,他不僅在與一群20多歲的小夥子比拼中贏下參加「金鷹-2013」比武的名額,而且在比賽中做出了很多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情。

  在比武中,有一段長約5.5公裡、橫亙著40多個障礙的偵察兵小道,被稱為「魔鬼之路」。比賽時,主辦方臨時在4公裡處增設了一個高難度課目:潛入2.5米深的湖底,撈運30公斤重的彈藥箱。

  到達4公裡處的下水點時,黎登貴和隊友都已經精疲力竭。幾名極度疲勞的外軍隊員想硬拼,結果下水後因體力不支,反被救生員撈了起來。

  「走!」黎登貴背著12公斤重的武器裝備帶頭潛入湖底,在他的帶動下,3名隊友也相繼跳進湖裡。剛入水,沉重的背囊就把人就往湖底拖。黎登貴明白,大家堅持不了太長時間,他迅速指揮隊友在足球場大的湖裡分區域搜尋目標。

  潛水10餘次後,他終於摸到了彈藥箱,立刻用商定好的手語招呼隊友,4個人用蹬地打腿的動作一齊將30公斤的彈藥箱託出了水面。

  「不可思議!」橡皮舟上,裁判長拉斐爾少校不禁感慨,在黎登貴的帶領下,中國隊團結得就像一個人。他朝水裡的黎登貴豎起了大拇指:「你是中國隊的靈魂!」。


在國際特種兵比武中,黎登貴是小隊的靈魂;在平常帶兵訓練中,他是整個團隊的靈魂。從來到該旅開始,黎登貴就想把學到的所有經驗都交給自己的兵。

  有一個細節,二營4連的班長侯典陽記得特別清楚:「無論當連長、營長,還是參謀長,他最愛神出鬼沒地摸哨。」在漆黑的夜晚,黎登貴悄無聲息地接近崗亭,用不同的捕俘方法一次次將哨兵放倒。

  「這些都是我在比賽中使用的招數,我不希望自己的兵也像那些比賽中的假想敵一樣中招。」對於那些「陣亡」的哨兵,他臨走前總會補上一句:「提高警惕,戰場上敵人隨時都想要我們的命。」

  那段時間,旅裡的哨兵都被他摸怕了。三番五次後,戰士們編出一句順口溜:防火防盜防登貴。怎麼防?明哨變暗哨,固定哨變遊動哨,戴上夜視儀,布上傳感器,甚至連陷阱、鈴鐺這些土招怪招都用上了。果然,黎登貴再也沒能得逞。

  此外,他把更多的經驗直接帶到了平時的訓練中。

  比如泅渡。這是特種兵的必備技能,也是訓練的重點之一,但黎登貴從中發現了問題:為了泅渡方便,官兵在水中常常把武器裝具緊緊捆在身上,這樣主要是防止槍在水中滑落。

  「萬一在水中遇到險情該怎麼辦?」這是他在比武和訓練中經常思考的問題。黎登貴和官兵在水訓場反覆研究試驗,用塑膠袋將背囊內的物資進行密封,使背囊變成一個漂浮物。在泅渡過程中,官兵們雙手持槍,藉助背囊的浮力前進,不僅省力,還始終處於戰鬥狀態。

  繩子也是特種兵的必備器材,無論攀巖爬樓,牽引橫越,敵後機降,布設陷阱,都不可或缺。而黎登貴卻和這繩子較上了勁兒。訓練中,他將所有攀登繩由直徑4釐米的麻繩換成直徑1.2釐米的細繩。

  「打仗用什麼繩子,我們訓練就應該用什麼繩子。」這也是他經常在賽場上長途負重奔襲積累的經驗:細繩比粗繩更輕,更便於攜帶,在作戰過程中更加實用。

  針對比武中經常出現的高強度、超負荷任務,早在當連長時,黎登貴就在連隊成立了「魔鬼訓練班」。每天凌晨5點起床,先是一個10公裡,接著仰臥起坐300個,伏地挺身300個,1分鐘引體向上20個……

  「這只是『加餐』,我們出操時還要和全連一起吃『正餐』。」侯典陽笑著說,「一開始大家並不願參訓,結果後來參訓的戰士參加比武每次都摘金奪銀,現在大家都擠著報名要求參加『魔鬼訓練班』。」

  在戰士們的印象裡,黎登貴對待訓練是個「狠角色」。對此,侯典陽有不同的看法:「與其說他對大家狠,不如說他對自己狠。他只是把對要求自己的標準用到了大家身上而已。」

  「或許就是因為這種精神,他才能稱為傳奇特種兵吧!」這位年輕的班長補充說。


黎登貴的槍法準。一次野外授課,天空飛過一群麻雀,他連開兩槍,兩隻麻雀應聲落地。殊不知,10年前,黎登貴已經可以輕鬆打出98環。為了提高兩環成績,他耗時10年,如今,出手幾乎都是100環。
每次訓練,500次出槍動作只是「開胃菜」;直升機、突擊車、機降索降,20餘個戰鬥場景他反覆練到極致。

同甘共苦13年,旅長蘇傑對黎登貴再熟悉不過了。蘇傑說,這個人才也是「耗材」:年均磨壞10根索降繩、每次比別人多請領兩套作訓服、每年消耗彈藥數萬發……

努力和執著,成就了黎登貴:40多類武器裝備,他樣樣都精通;特種兵30餘項特戰技能,他熟稔九成以上,保持多項特種兵訓練紀錄至今無人能破。


黎登貴自述:首先,一個我是趕上了好時代,這個時代就是從來不會埋沒人才,只要你願意幹,然後都有實現夢想的機會,實實在在的做事人不吃虧;第二,很多的戰友幫助過我,支持我,讓我一步步走到今天,沒人幫助我一事無成。第三個原因我總覺得是越艱苦越要奮鬥。最後一點我覺得還是堅持。就是我去年參加軍區比武之後,我拿到第五名,我們單位領導都跟我說,你不用參加了,這麼大歲數,當個教練就行了。但是我還覺得,我評估一下我自己,我必須參加,今天就是明天的階梯,每天都很重要,每一步都很關鍵。


★祖國的邊疆,有我在守候★

【感謝您閱讀我們的文章】

【祝您闔家幸福、萬事如意】

【本文由「特種兵軍事」策劃發布】

【更多精彩請關注「特種兵軍事」微信公眾號:TZB-PLA】


相關焦點

  • 和韓國特種兵相比,中國特種兵都是什麼樣的呢?
    可能大家生活中對軍銜了解的比較少如果說得通俗易懂一點它就是相當於國家公務員職務級別什麼部級啊廳級這種級別稱謂但是具體做什麼工作要看它身處於什麼部隊比如說中山大學校長的公務員職務級別就是正部級咱們省長的級別也是正部級同為正部級的他們一個是校長,一個是省長這就是工作的不同✎那麼劇中的人物設定都是韓國陸軍的軍官和士兵
  • 特種兵的前世今生:現實中的特種兵真有銀幕上那麼厲害?
    隨著《戰狼2》的熱映,民間對於特種兵的崇拜情節再次被點燃。由於長期受到各種國內外動作、戰爭大片的薰陶,很多人對於特種兵的認識已經超乎了一個正常軍種所能企及的範圍。近乎超人般的無敵,類似天神下凡般的勇武,以及聖人道德的賦予,都讓特種兵的形象被無限拔高。然而當你了解特種兵的前世今生,或許就會有一番不一樣的認識。
  • 《我是特種兵5》殺青,沒有他們二人,你還想看嗎
    對於一些熱血軍迷,大家都會對軍事題材的影片相對比較關注,小編也不例外,有軍事題材的電視劇和電影小編都會看,軍事題材的影視劇中也有很多經典的作品,比如說《士兵突擊》、《戰狼》等,也是深入人心。這部劇播出後,谷智鑫也被打上了「特種兵」的標籤,只要人們一說起特種兵,第一個想起來的就是小莊。
  • 特種兵的「生死狀」
    常指導員當場以「特種兵的生死狀」實例解答:在暗礁密布的馬爾馬拉海峽,特戰隊員吳海燕籤下「生死狀」,在有外軍特種兵溺水身亡情況下,吳海燕靠信念堅持7小時後,成功穿越海峽,打破了土耳其水下特種作戰訓練營沉寂45年的紀錄,被授予北約特種部隊榮譽勳章;在危機四伏的亞馬遜叢林,特戰隊員劉曉東同樣籤下「生死狀」,在8晝夜沒有任何補給、6米高攀登項目摔傷的情況下,憑藉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最終獲得總分第一
  • 《特種兵歸來》即將上映,傅程鵬任柯諾挑起大梁,一句話戳中淚點
    7年的時間,但是在今天,《我是特種兵》以及它的衍生作品仍然有不錯的關注和播出率。而且仔細觀察發現,自2017年《戰狼2》激情燃燒整個暑假檔後,關於特種兵題材的影視劇,屢見不鮮,《紅海行動》《維和步兵營》以及最近的《中國藍盔》都有不錯的反響。
  • 【江蘇廣電攜手啟航書屋】2020年第七屆「我是特種兵」電視軍事夏令營火爆招募啦!
    這個夏天江蘇廣電「我是特種兵」電視軍事夏令營第七年開營回歸啦!一聲號角一場體驗引領小小勇士們挑戰自我 1 抵達軍營、組隊分班 2 開營儀式、與部隊官兵互動團建收穫超酷的江蘇廣電總臺「我是特種兵」紀念獎章
  • 《我是特種兵》拍了五部,只火了一位演員,網友:越拍越差
    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我是特種兵》、《戰狼2》,《我是特種兵》是多數人最愛看的軍旅劇之一,已連續拍了五部,第一部是由吳京主演,他也因這部電影被大家所熟知,然後其自導自演自編了電影《戰狼》系列。第一部:《我是特種兵之子彈上膛》由侯勇,谷智鑫,王奎榮,任天野,劉曉潔,湯晶媚等人主演,這部電視劇由紅遍網絡的小說《最後一顆子彈留給我》改編,主創力求真實再現中國當代特種兵充滿神秘和傳奇色彩的軍旅生活。
  • 《特種兵歸來1:血狼之怒》今日隆重上映
    《特種兵歸來1:血狼之怒》《特種兵歸來2:黑色罌粟》《特種兵歸來3:絕密戰場》將於12月7日、12月11日、12月14日陸續在騰訊視頻上線
  • 我是特種兵
    《我是特種兵》,原名《子彈上膛》是央視軍旅大戲。根據網絡小說《最後一顆子彈留給我》改編。 揭開最精銳部隊的神秘面紗,締造屬於青春的軍旅傳奇。雖然本劇依然具有濃重的主旋律色彩,但其電影大片水準的打鬥我是特種兵場面、神秘的軍事謀略非常符合年輕人的口味,劇中男主角莊焱得到更年輕的95後的大力追捧,一些95後還在網絡上與80後,90後展開口水戰,認為《我是特種兵》更能代表95後的信仰,劇中主人公穩重但不失個性,有想法卻不失淳樸深受95後的喜歡。不少人甚至揚言「別喜歡啥奶油小生,別哈韓哈日,這些都OUT了,特種兵才是現在風靡的哈時尚!」
  • 有點雞肋的《我是特種兵之霹靂火》
    青春不息,特種兵不止啊!《我是特種兵》終於出第四部了。不過比起前三部,實在是有點雞肋,浮誇……浮誇……浮誇辣!
  • 中國十大知名特戰突擊隊 綜合排名 組圖 戰狼突擊隊
    第七屆「勇士競賽」國際特種兵比武落下帷幕,當晚組委會舉行了頒獎儀式,俄羅斯代表團獲得本屆比武總成績第一名;中國獵鷹突擊隊獲得總成績第二名。中國廣東總隊特戰隊獲得總成績第四名。這是一支很有未來的種子突擊隊。 第五名
  • 願你們每個人都能成為生活中的特種兵!||《小小特種兵》精彩回顧+結營儀式
    洛陽教練為小小特種兵上《軍事訓練》課程。軍人的姿態——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一個軍人的行為代表的不是個人,而是國家的形象。那麼,對於小小特種兵來說,你們的姿態代表的不光光是自己:去同學家玩,你代表的是家庭教養;去參加校籃球賽,你代表的是班級形象;去異地旅行,你代表的是你家鄉人的臉面;去國外留學,你代表的是中國人的氣質;所以,小小特種兵,腰板兒挺起來,目視前方,良好的坐姿和站姿會提升你的氣質和形象,日後會匯聚成你強大的氣場。
  • 《我是特種兵2》元宵節熱播,吳京重新定義偶像精神
    度過了春節的悠閒假期之後,3月2日元宵節當天,經典電視劇《我是特種兵之利刃出鞘》也將在吉林衛視星河劇場和大家隆重見面。更有不少觀眾早在《戰狼》熱映之前,因這部戲對吳京徹底圈粉兒。事實上吳京對軍人角色一直懷著滿腔熱情,也曾用3年的事業黃金檔期都給了一部戲--《我是特種兵之利刃出鞘》。正如吳京說的,每一個男人都有一個迷彩夢。
  • 「戰狼中隊」是特種部隊中的特種部隊,在現實中真的存在嗎?
    前幾年,《戰狼》系列電影大火,尤其是《戰狼2》,博得滿堂彩。
  • 《戰狼2》中的軍事元素靠譜嗎
    《戰狼2》中,吳京飾演的中國「東南軍區」特種作戰旅「戰狼」中隊上尉冷鋒,一開場就赤手空拳大戰索馬利亞海盜,敢於手持鐵絲網攔截RPG火箭彈掩護民眾,既能利用箭毒木製作簡易弓弩放倒全副武裝的敵人,又能利用手機傳輸信息尋求中國海軍火力支援,還要駕坦克與敵人大戰。到底「戰狼」中隊是否真實存在?現實中有沒有原型?
  • 《我是特種兵》系列之四《武警特戰》即將開拍
    2011年,劉猛與南京軍區前線文工團、小馬奔騰影視公司合作,將其網絡小說《最後一顆子彈留給我》改編成了電視劇,取名《我是特種兵》,成為當年最火的一部軍事題材的影視作品。劉猛,這一個胖胖的文職幹部,從此一炮走紅,一發不可收拾。
  • 當《我是特種兵之火鳳凰》中的女兵脫下軍裝,實在是太驚豔了
    你還記得2013年的《我是特種兵之火鳳凰》嗎?劇中的女特種兵一個個英姿颯爽還顏值頗高,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她們如今的發展如何?
  • 《我是特種兵》成神劇,始於三多,火於小莊,敗於晨光,毀於鳳凰
    看過《戰狼》、《紅海行動》之後,這種崇拜之情更是達到了頂峰。為了保衛我們的國家,軍人確實也是很辛苦的。國內比較火的有關軍人的電視劇估計是《士兵突擊》,這部電視劇很多人都有看過。劇中的許三多也是很多人喜歡的對象,王寶強也經這一電視劇而變得家喻戶曉。農村出生的許三多經過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成長,他讓我們看到了當代軍人最美的模樣。
  • 司馬師:為了家族毒殺老婆,死於特種兵的特種兵司令
    沒有這支武裝作支撐,所有的計謀都是扯蛋。司馬師會受誰的啟發呢?司馬師這位特種兵的頭頭,最後可以說死於特種兵。公元255年,文鴦襲擊大營,單槍匹馬,轉眼間,殺傷百餘人,司馬師驚嚇過度,加上眼睛本來就有病,致使眼睛震出眼眶,回到許昌,痛苦而死。與曹爽大決戰前能安然入睡的司馬師,能被嚇得眼睛脫出眼眶,文鴦這名死士,確實威脅到了他的生命。帶特種兵的,死於特種兵,這也許就是宿命。
  • 2016我是特種兵之狼牙特訓營開營了
    為送給孩子一個有體驗,有收穫,有成長的活動,鷹潭黃埔青少年軍校傾心打造的2016「我是特種兵」狼牙特訓營全新啟動。我們的宣傳片 第一期7.1—7.4(四天) 第二期7.5—7.9(五天) 第三期7.10—7.16(七天) 第四期7.17—7.23(七天 第五期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