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和談、一邊挑事,印度想搞什麼鬼?

2021-02-22 環球視野

中印外長在莫斯科舉行了會談,達成了5點共識,總體說來就八個字:緩和局勢、和平對話!

 

▲視頻截圖

觀察整個印度行為,就會發現它一個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外交上釋放充分的緩和信號,軍事上卻非常「強硬」。

 

印度這是在搞什麼鬼呢?

 

就作者認為,印度是在玩軍事、外交的「兩手」,更精簡點就是「以武促談」,印度妄圖以武力為後盾,在看似溫和的談判桌上迫使中國按印度的意願行事。

 

對於印度,我們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對於它說了什麼我們不必太在意,像早前9月3日左右,印度國防部長、陸軍參謀長、外長都放出緩和信號,但接下來沒兩天就在邊境鳴槍威脅。

 

目前印度的對華行為,應該是建立在一個認識之上,即印度判定由於美國對中國的遏制,中國當前的戰略重心在東部,認為中國不願甚至不敢同印度開戰。

 

大概正是基於這種認識,印度想趁火打劫,想對中國敲竹槓,於是增兵霍霍,並積極在邊境激進挑事,甚至挑動國內民族主義情緒,意在上演印度版「印度人都怒了」給中國看,封殺中國APP、排除中國基建、限制中國人員籤證.,展現出一副要與中國「大幹一場」的架式;但另一方面,印度又並未阻斷雙方和談之路,而是在外交方向釋放充分緩和氣息。

 

於是,印度就很可能是在玩軍事外交的兩手,其軍方與外交,一個在唱黑臉,一個在唱白臉,最終目的是試圖用武力脅迫中國在談判桌上按印方的意圖前進,比如要求中國退出班公湖、退出加勒萬,以達到蠶食中國領土的目的。

 

如果印度真是在玩這樣的小把戲,那就太可笑了。

 

對於我們中國來說,作者認為有2點:

 

一是不必在意印度怎麼說,聽其言更要「觀其行」;

 

二是要讓對方感受到中國「不怕衝突」的強大意志。

 

如果對方算定了自己不願戰爭、不敢衝突,這時候自己表現得越是有禮貌、越是謙和,就越容易讓對方堅信其判斷是正確的,帶來的是對方更加激進,也會更加加大自身壓力。

 

對於我們中國,一定要做好萬全準備,展現出中國「不惹事」,但也決不懼怕戰爭的強大意志,並且一定要讓印度感受到。

 

如此,反而有利於彼此和平。

 

就這點,作者在以前也說過,有印象的應該還記得,作者那時候就舉了個例子,好比有二貨嘗試欺壓你,你越是溫和,對方就越容易得寸進尺。相反,你「先禮」之後,就「無意間」顯露出腰間匕首,板磚也已經拿在手裡,並且從神態與眼神傳遞給對方,「你若再繼續,我真會抄起板磚往你頭上拍,老子不怕同你玩」,這時候,那二貨一定會開始認真的盤算後果、權衡得失。

中印的這次比拼,恐怕不僅是軍事、外交上的東西,更多是雙方意志力的較量,看誰的意志先垮下去。

 

我們如今對印度完全有信心。

 

比如武器,我們是自己造,印度是到處買,這二者的補充速度是完全不一樣的。

二戰時,美國是世界工廠,三年間就造了30多條航母、近30萬架飛機,導致的結果是日本彈藥打完了,美國的飛機還有數以萬計,美國造的速度超過了日本打下來的速度。

如今,中國是世界工廠。

 

再說了,你見過歷史上有哪個國家在沒有強大的工業支持下,靠買武器打贏過戰爭的?

 

非要抬槓,可能有人說日本不是靠買武器打贏了甲午戰爭麼?那是日本剛好碰到一個買武器買得比它還差的晚清。

 

比如後勤保障,中國的後勤遠優於印度,上次加勒萬衝突,不少印軍被凍死,就充分顯露出印軍後勤能力之差。

 

▲中國無人機為前線部隊送飯,4菜1湯2主食1水果,數百名士兵的飯菜短時間內即可完成。 視頻截圖

如果印度想談判,我們就同他聊聊天;如果印度想再度論劍,陪它過兩招也無妨;

 

如果印度想繼續玩對峙,大家就都在冰天雪地裡拼消耗,看誰耗得過誰,要知道我們5倍於印度GDP,並且印度疫情嚴重、經濟下滑,而中國可是走出疫情、經濟全面復甦上揚。

相關焦點

  • 越南一邊搞經濟建設,一邊聯合印度,會帶來什麼影響?
    圖為張召忠 由於印度在邊界鬧事,所以國內的目光基本上被印度吸引,但大家再也不要緊盯著印度了,張召忠對此已經發出了強烈的警告,還必須警惕這一個鄰國,也就是越南,如今越南大搞經濟建設
  • 一邊響應一帶一路,一邊整軍備戰,日本想要幹什麼?
    一邊響應一帶一路,一邊整軍備戰,日本想要幹什麼?就問問你 到底想咋的!一是日本改變對華牽制策略,試圖響應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二是日本繼續與美國印度澳大利亞搞事情,甚至計劃要將「準航母」改造為真正的「輕型航母」,繼續和中國叫板,力爭亞洲老大的位置。難道安倍精神分裂了?當然不是。現在中國正在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同時潛力也是全球最大的,這讓所有國家都希望在未來能搭上中國增長這班快車。
  • 印度一邊越線佔控,一邊高喊和平解決,這算盤打得好
    4日晚,出席此次防長會議的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與印度防長辛格舉行會晤,引發外界巨大關注。9月4日,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在莫斯科與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舉行會晤在筆者看來,自中印加勒萬河谷對峙事件發生以來,印度的算盤可是說是打得叮噹響,用一個字概括就是:拖!何為「拖」?為什麼要拖?拖表現在哪?如何應對印度的「拖」?
  • 一邊是戰友犧牲,一邊是歌舞昇平!
    一邊剛剛看到微信群裡戰友犧牲的消息,一邊另外一個微信群裡視而不見依舊歌舞昇平;一邊剛剛開會講了話給基層減負,一邊會後我們又領走了考核排名實施細則;一邊剛剛接過「從優待警」的講話精神,一邊又收到了全員停休一級戰備的簡訊通知。
  • 印度把打仗晾到一邊,再次鼓足勇氣直奔「五常」,有一國危險了?
    在2020年12月印度不斷被推向國際熱搜,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印度士兵在高原上發生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情。例如印度重金打造的「王牌部隊」一槍未開就被直接送進了醫院,另外有的士兵由於沒有足夠的防寒帳篷只能被迫睡在零下50度的雪地裡。再者來說,就算條件好一點兒的士兵穿的都是從美國那裡買來的「二手防寒服」。
  • 70年前,中國為什麼一邊抗日,一邊給日本送錢?人善被人欺
    因此一邊打仗,一邊交錢,相當於交錢給日本,讓他們侵略。種種說法,不禁讓人憤慨。抗日戰爭是多麼慘烈的一場戰爭,為什麼還會存在送錢打仗這種行為呢?原來這筆錢源自 庚子賠款 ,當時的清政府雖然亡國,但是還款仍在繼續,抗戰時期的 北洋政府 和國民政府都非常順從地繼續還錢,造成了日本一邊打仗,一邊收錢的現象。一、中國一邊抗戰一邊給日本送錢?
  • 一邊練口才一邊賺零花錢的口才訓練方法
    第四步:介紹推廣我們社交口才訓練營"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只要您在這些群裡積極訓練,群裡想要練口才的朋友就會主動聯繫您的,然後您就給對方介紹我們社交口才訓練營,然後再把對方拉入我們訓練營,您就有50%的提成哦!
  • 日本從三方面對華挑事,日本防相主動打電話降溫,語氣卻很「硬氣」
    一邊挑事,一邊求「降溫」,語氣還很硬氣!搞不清楚狀況的日本,是否低估了中國的實力?
  • 印度到底想搞多大事?
    這個「出雲」號已經在南海周邊轉悠一個多月了,現在又轉戰印度洋「搞事情」。畢竟在陸地上都鬧騰那麼久了,現在又要在海上搞點動靜…就在演習之前,印度媒體還開始大肆炒作,說猜測中國有潛艇進入印度洋了。其實我們也挺好奇挺想問問印度的,你們是看到了?還是聽到了?還是拍到了?你們想練反潛就練反潛嘛,也沒人攔著呀,不用老拉上我們當藉口吧~
  • 俠客冰雪傳奇:奇葩道士兩枚戒,一邊復活一邊護身,戰士追打不掉血
    相信很多老玩家看到這條手鍊就明白了,這道士是想玩敏捷流,躲避戰士的超高傷害。眾所周知,沒有準確屬性的大戰士最恨的就是敏14道士,因為自己惡狠狠一刀砍下去,對方可能毫髮無傷。今天我們就以這位叫ξξ的玩家為例,看看生存流大道士是如何湊齊敏14套裝的。
  • 印度又要買「捕食者」-B無人機了,想用來監視喜馬拉雅山另一邊的「敵人」
    與此同時,印度國防部還向俄羅斯聯合飛機集團公司緊急求購30多架米格-29和蘇-30MKI新型戰鬥機。當然,印度「向全球採購最先進技術裝備」的行動,肯定不會是單向俄羅斯買幾樣武器裝備就算完了,這不,據《印度時報》報導,印度武裝部隊正在討論購買美國「捕食者」-B先進偵察無人機(即美國空軍和海軍目前列裝的主力高中空長航時察打一體無人機——MQ-9「死神」。
  • 否則為啥美國可以一邊承認一個中國,一邊有對臺軍售!
    平戎良策:「福爾摩沙」這個名字帶有殖民地色彩,其實這顆衛星原本應該叫「中華衛星」,福爾摩沙5號的前任福爾摩沙2號在陳水扁當政時期發射,因為陳水扁大搞去中國化運動,所以改名「福爾摩沙」。據消息稱這次衛星將由美國SpaceX發射。
  • 印度挑事關鍵時刻,巴勒斯坦為何突然訪華?以色列真面目曝光
    巴國總統訪華與阿三在邊境挑事是否有關聯呢?巴國總統為何要在這時候訪華?以色列為何要賣阿三飛彈?筆者試著給大家分析分析。以前以色列我們直接搞他的話不合適,顯示我們不友好,現在中印懟上了,這個以色列的狐狸尾巴就出來了,賣飛彈給阿三,這真是天賜良機,不搞你搞誰,而且還極利於我們在中東立信。
  • 一邊在華撈錢,一邊資助反華勢力,辦它!
    · F-16V戰鬥機這些年,美國大推對臺「軍售」,一方面是要提升臺灣軍事力量,在中美關係中打「臺灣牌」;另一方面,美國想通過「軍售」向臺灣傾銷淘汰的武器裝備,以收取「保護費令人感到憤怒的是,洛·馬公司近年來一邊在華開展業務合作,另一邊卻在背後資助抹黑中國的外國機構。今年7月,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宣布了一項擴充軍備的「10年計劃」,並稱這一計劃旨在應對「中美關係緊張加劇後,澳大利亞將處在『震中』」這一新戰略形勢。有多家澳媒指出,澳官方要買的軍備就是洛·馬公司生產的兩款反艦飛彈及配套的防禦系統。
  • 印媒曝光班公湖對峙,解釋了為何一邊談一邊打,最大危險不在邊境
    在三個月後,印度新聞媒體忽然曝出此次對峙關鍵點,對印度軍界和引控人士而言,難題剛剛剛開始。在12月14日《印刷報》表露,實際上班公湖龍洲灣神炮山一帶行動是早有蓄謀的「進攻」,並且此次行動系印軍高層住宅跨指揮所顫動集團軍的一次試著。印軍初次顫動了「山坡地嚴厲打擊軍」,這支軍隊是國防安全副司令拉泰利斯一手建立的17集團公司,和駐守在邊境線的14集團軍沒有關係。
  • 英國追殺IS頭目巴格·達迪是假,攪局搞事是真
    為了防止蓋達組織找到他的屍體,美國乾脆又把它挫骨揚灰了,多完美的一場荒誕鬧劇,鬼編的鬼故事就這樣,從頭到尾都是鬼話,也只有鬼才相信這個鬼故事是真的。大家知道,要換以往這事還輪不著英國出頭,當然英國也許會參與,追殺巴格·達迪的主角必然是美國。
  • 印度8架偵察機被擊落,4名士兵犧牲
    每次主動挑事,都被狠狠反擊回去,但印度從來不會自我檢討,依舊我行我素。 在我國邊境挑事不成功,丟了老臉後,可能是為了要找回丟失的自信。最近,印度經常毫無依據地越境挑釁軍事力量較弱小的巴基斯坦,導致流血事件不斷。
  • 裁軍30萬任務完成、大學生徵兵緊接著開始,為什麼要一邊裁軍一邊徵兵?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一邊在裁軍,一邊又要徵兵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關注裁軍裁的究竟是哪些人,徵兵徵的又是哪些人,特別是軍隊人員裁汰更新後,我軍組織架構和力量體系實現了什麼樣的整體性、革命性重塑。這樣,在一邊裁軍、一邊徵兵中,解放軍正在完成歷史性的新陳代謝、吐故納新,快步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以全面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 印度阿三為啥要搞事情?
    上海當年的英租界中經常會有從印度調來的「公務員」,負責一些雜事,而這些印度人是英國人的忠實「爪牙」,因此上海人便蔑稱其為「阿三」。而今,「印度阿三」一詞已經廣泛流傳開來,多含國人嘲弄印度之意。 其中特離譜連任,中國恐怕幫不上什麼忙,除了可以連續懟他,其他的還得靠他自己,所以蓬佩奧想談的,只有一個,就是在中美對抗過程中,說服中國讓步。兩國外交的第一把手見面,蓬佩奧準備了一份見面禮,在會談前一天,印度越境挑釁並引發激烈衝突。美國指使印度挑事,中國也有一份見面禮,就是16日會談開始的當天,朝鮮炸掉了與韓國的聯絡大樓。
  • 臺灣「一邊一國行動黨」力挺陳水扁,可能影響「立委」選情
    「一邊一國連線」在2010年成立時,是以「一邊一國」、「反對ECFA」為政見,當年五市議員選舉,「一邊一國連線」大獲全勝,提名四十一人,當選三十六人,當選席次遠遠超過親民黨、新黨和臺聯黨的總和,再加上當時在臺灣「立法院」還有七席「立委」,儼然是臺灣的第三大政治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