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老乾媽」99歲了?上天打飛機,地上狙千米!|輕武專欄

2021-03-05 軍武次位面

輕武專欄是軍武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

眾所周知,儘管目前輕武器的發展已經到了所謂「瓶頸期」,但在過去的近一百年間,輕武器與工業革新一直同步快速地發展著,不少輕武器的「一生」,常常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款打敗另一款」。

而時至2020年,卻有一款武器已服役長達99年,它便是美軍的.50白朗寧重機槍,美軍至今還有它的改進型號在役,儘管其在1925年才獲正式啟用,但若從其定型的1921年算起,這款重機槍如今已是99歲的高齡,即將跨過百歲大關!

▲安裝在軍艦上的M2重機槍


那麼,為何在軍隊對輕武器總是「喜新厭舊」的時代,美軍卻能和M2重機槍「共度餘生」、」白頭偕老」,以至於它成了「老乾媽」都對它不離不棄呢?

▲一支穿雲箭!俺和乾媽來相見!


這段感動天地的「愛情故事」還要從1917年7月說起,時任美國遠徵軍總司令潘興將軍表示:「我想要一挺機槍!大口徑的!可以打坦克打飛機的那種!」

而就在2個月前,約翰·白朗寧研製的水冷式.30-06口徑重機槍(即M1917式白朗寧重機槍)在春田兵工廠的測試中技驚四座,讓美軍看到了告別槍界恥辱法國紹沙輕機槍的希望!

▲1918年使用8毫米紹沙向德軍射擊的美軍


自然而然,潘興將軍想要的大口徑重機槍的研製任務便也落到了約翰·白朗寧的身上,而白朗寧老爺子心想:即然M1917他們覺得不錯,改個口徑繼續賣啊!

於是,約翰·白朗寧便將M1917重機槍擴大口徑製成了初步樣槍,甚至溫徹斯特公司最初為了趕時間也將.30-06彈直接按比例擴大為.50口徑,不過最終槍、彈都經過了多年的試驗和修改定型為M1921 .50口徑機槍和.50 BMG槍彈。

▲白朗寧在柯爾特工廠和.50機槍原型的合照(1919年)


但此時的M1921基本上就是M1917的.50版本。直到1932年,經過陸軍的塞繆爾·格林博士多項改進後的M1921被重新命名為M2重機槍,為日後其「出海水上漂、與天比翼飛」奠定了堅實基礎!

1年之後,風冷地面型M2又升級為重型槍管以防止槍管快速過熱,這種被稱之為M2HB的改進型自此被廣泛應用於地面步兵、裝甲車輛等等。

▲裝載在悍馬車上的M2HB


雖然沒能趕上一戰,但M2重機槍卻表示「你的餘生由我來守護」,參與了美軍從二戰至今的幾乎所有大規模戰爭,並且M2重機槍可以安裝在轟炸機、直升機、艦艇、充氣艇、裝甲運兵車、坦克、遙控武器站等等所有你可以想像到的作戰平臺,而且還有火力兇猛的雙聯裝、四聯裝可供使用,可謂是「百年老乾媽,百種花玩法」!

▲下掛在武裝直升機下的M2重機槍


跟著B-25轟炸機空襲過東京,被海軍廚師架起在珍珠港擊落過日本戰機,「騎著」悍馬車馳騁過中東沙場,M2重機槍成功讓 .50重機槍的火力全面覆蓋海陸空!

▲B-25轟炸機機頭中的M2重機槍


然而即便如此,美軍仍不知足,還想要挖掘其剩餘價值、榨乾其使用價值!

在1930年代中後期,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寧靜讓不少國家開始未雨綢繆,為有效應對坦克和裝甲車輛,1934年英國就啟動了反坦克步槍的研製,3年之後.55口徑的Boys反坦克步槍在英軍服役;蘇聯在1936-1938短短兩年間,進行了15種口徑各異的反坦克步槍的預選;而最擅長裝甲坦克作戰的德軍更是在1918年就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反坦克步槍毛瑟1918。

▲前蘇聯PTRD-41反坦克步槍


眼看著各國都倒騰起了反坦克步槍,美軍卻沒有一款專用的反坦克步槍,於是他們便又看向了M2白朗寧重機槍:聽說,你啥活都能幹?

於是在1930年代後期,美國騎兵部隊試驗了一種向反坦克步槍變種的M2重機槍,其實就是將兩腳架、帶有扳機的小握把以及緩衝槍託,通過一個槍架或者直接安裝在M2重機槍的槍身上,取消其全自動射擊功能而將其改成一把可採用抵肩射擊的大口徑反坦克步槍。

然而這個項目很快便潦草收場了,因為一挺重達34kg的「反坦克步槍」不是任何一個士兵所能承受的。

▲曾試圖改裝成「反器材步槍」的M2重機槍


雖然一輛坦克咱打不了,但是狙人咱還是有一手的!

M2HB的重型槍管搭配「三高」彈藥 .50 BMG,使其在遠距離的彈道散布較為穩定,在越戰中美軍外號「白羽毛」的狙擊手卡羅斯·海斯卡克便曾用安裝了Unertl 10x瞄準鏡的M2HB重機槍成功擊殺了2286米外的敵人。

▲在越南的美國士兵


甚至在抗美援朝的「冷槍冷炮」運動中,志願軍狙神張桃芳也曾與帶有瞄準鏡的M2重機槍有過一場「生死狙擊」,不過張桃芳最終通過頻繁轉移狙擊陣地將其擊殺。

但需要說明的是,儘管為M2重機槍安裝高倍瞄準鏡的現象很常見,M2HB也確實可以使用手動裝填單發射擊當一當狙擊槍,但其精度在最優情況下也只有3-4MOA左右。

▲M2重機槍確實能用來狙擊,但真不能當狙擊槍


不過動能高、初速存速高、彈道係數高的.50 BMG彈藥在遠距離的表現確實不錯,因此現今許多擁有遠距離高精度射擊能力的狙擊步槍也常採用.50口徑的狙擊彈,例如打破「白羽毛」用M2重機槍創下的2286米狙殺記錄的,便是2002年加拿大狙擊手鮑勃·福龍用.50口徑的TAC-50狙擊步槍創下的2430米狙殺。

▲這才是真正的.50口徑高精度狙擊槍


儘管M2重機槍身兼數職、樣樣精通,但畢竟服役已久,於是到了1980年代,隨著白朗寧老爺子的M1911系列手槍也開始撤裝,美軍便也希望研製新機槍以取代M2系列:「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從左到右依次為M2HB、升級後的M2A1、

試圖取代M2的XM806


然而欲圖上位的小鮮肉們直至21世紀初也未能撼動老乾媽的地位,而當美軍發現M2重機槍可以改裝為可快速更換槍管時,取而代之的想法便煙消雲散,於是2012年美軍宣布將把現役都改裝為具有快速更換槍管能力的M2A1,且這種快速更換槍管的改進可以免去插入塞規調節殼頭空隙的步驟。

▲具備QCB功能的M2重機槍,且無需調整殼頭空隙


時至今日,M2重機槍也仍然在美軍軍中服役,未來還能再戰多少年還是個未知數,我只知道「老乾媽」雖老,但確實還能再幹!

▲打爆汽車輕輕鬆鬆


▼▼▼點擊下方小程序參與軍武福利領取

應對當前的疫情,不僅要戴好口罩,各種消毒水、清潔劑也必不可少!因此我們精心挑選了一批適合居家消毒的神器!點擊下單圖片查看詳情戳》》》

相關焦點

  • 射速最快「歐洲狙王」了解一下|輕武專欄
    軍武優選重磅防寒裝備到貨從頭到腳裝備齊全,99即可包郵,還有更多頂尖好貨等你發現輕武專欄是軍武全新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狙王配狙王,顧順口香糖 在保護人質的沿途中,顧順正是用R93狙擊步槍,與使用SVD狙擊步槍的武裝分子生死對決,一邊嚼著口香糖,一邊扣動扳機,一顆子彈便自槍膛而出擦過目標的側臉
  • 95爆頭打不死瘋牛,88狙4槍才成功擊斃!牛到底該怎麼打?|輕武專欄
    輕武專欄是軍武全新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警察只得拿出了大殺器:88狙,衝著牛頭打了兩槍,牛終於倒地,之後又補了幾槍後才將大水牛擊斃。 ▲88狙出馬才擊斃水牛實際上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去年12月7號,一頭髮瘋的黃牛出現在株洲的街頭亂衝亂闖。
  • 「反人質狙擊槍」還真賴不著88狙|輕武專欄
    輕武專欄是軍武全新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其實,88狙被稱為「反人質狙擊步槍」是替玻璃背了鍋。,其實,88狙雖然和世界知名狙擊步槍有差距,但也絕對到不了30米射失的地步,之所以造成這個後果,問題其實出在大巴的玻璃上。
  • 中國飛往韓國的客機,韓士兵拿著這款步槍打了4分鐘|輕武專欄
    輕武專欄是軍武全新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
  • |輕武專欄
    為了提高種地效率和產量,酷愛發明的加特林倒騰出了不少好東西,雖然申請的第一項專利偏巧不巧地在幾個月前被人搶註了,但在21歲時加特林就發明了一款播種機並申請了專利。 ▲背部主圖的繪製過程這是咱軍武設計局專門為「輕武專欄粉絲」打造的2020款輕武器系列T恤,除了給大家介紹的火神加特勒之外
  • 國產M99大狙在中東對射,威力恐怖,比巴雷特還打得準!|輕武專欄
    ▲▲▲點擊上方了解本周新品▲▲▲冷風來襲,軍武優選重磅防寒裝備到貨從頭到腳裝備齊全,99輕武專欄是軍武全新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而擁有實戰擊殺最遠距離的美國麥克米蘭公司TAC-50狙擊槍,一直到比賽結束射手都沒有成功完成校槍工作,最終導致著名的TAC-50狙擊步槍成績墊底。
  • 鋼管不僅可以跳舞,還可以用來造大狙! | 輕武專欄
    輕武專欄是軍武全新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
  • |輕武專欄
    輕武專欄是一檔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眾所周知中國人的體格相比歐美人來說要瘦弱一些,這就導致中國在武器設計時傾向於「輕點,輕點,再輕點」,目的就是降低行軍負荷保持戰鬥力▲就是這份坑爹資料:蘇聯NSV機槍重9公斤,槍架16公斤中國幾經周折,終於研製出了89式重機槍,該槍全槍質量26.3公斤(槍身重17.8公斤,槍架重8.5公斤),甚至沒有美國老乾媽重機槍的一半
  • 你咋不上天呢?|輕武專欄
    輕武專欄是軍武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距離越大散布越大,1000米已經達到了29釐米假如你是一名狙擊手拿著一支高精狙,對1000米上的目標進行狙擊,會是這樣的體驗:射手只能儘可能的把散布的「盤子」套在目標上,至於擊發後子彈飛到這個
  • 為什麼我們花10年也要造出自己的加特林|輕武專欄
    輕武專欄是軍武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讓步槍打得更快,就能夠減少傷亡。怎麼一說,軍武菌怎麼還感覺有理有據?加特林怎麼還成了救人的利器???▲加特林機槍的工作原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人又撿起了加特林原理,把它應用在了機炮上,最著名的就是美國空軍使用20mm M61「火神」機炮,裝備於美國一些型號的戰鬥機上。當然還有更大版本,安裝在A10攻擊機上的GAU-8 30毫米機炮,號稱坦克開罐器。
  • |輕武專欄
    輕武專欄是軍武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美國海軍陸戰隊裝備的M32榴彈發射器▲打不準也能炸死你事實上,榴彈發射器在中國的發展歷史並不久遠,抗戰時期八路軍兵工廠推出的槍口榴彈發射筒就可以看做中國第一代榴彈發射器的雛形。
  • 印軍用榴彈機槍擊退巴方夜襲,我軍類似裝備性能更好|輕武專欄
    輕武專欄是軍武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越南戰爭雖然是美國心中永遠的痛,但戰爭的確能推動人類科技的進步。越南戰爭使得直升機、小口徑步槍、精確制導武器等大量新式裝備得到廣泛應用,榴彈機槍就是這些新式武器中的一員。
  • 中國又裝備最新單兵榴彈發射器,打不死你我就炸死你?|輕武專欄
    中國很多單兵武器參考了蘇聯和美國的設計思路,也有很多都具備中國特色的「暴力美學」,如果說要分析這些武器有什麼共同特點的話,概括起來就是:要輕,單兵扛著就能跑,威力一定要大!爭取一發解決問題,如果不行那就兩發!
  • |輕武專欄
    輕武專欄是軍武全新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在軍武菌的小時候,還經常約幾個小夥伴到「黑網吧」打兩把。那麼今兒,咱們就來聊聊紅警中的那些槍吧! 這種兵的性價比很高,不光價格比美國大兵便宜,而且戰鬥能力還高過美國大兵。動員兵使用的是一種改進過的PPSH-41衝鋒鎗,這種衝鋒鎗想必各位小夥伴也很熟了。
  • CS裡那把「鳥狙」居然能同時安兩個彈匣!當年你注意了嗎?| 輕武專欄
  • |輕武專欄
    輕武專欄是軍武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PKM打CQB一直都是俄軍精銳的最愛但需要說明的是,班用機槍和輕機槍的定位並不相同。▲美國海軍陸戰隊裝備的M27(HK IAR)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班用機槍的用武之地還是在於大規模的步兵戰爭,而在以局部衝突、城市化作戰為主的今天,中口徑的輕機槍在巷戰中優勢更大
  • |輕武專欄
    輕武專欄是軍武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比如MP5衝鋒鎗、MG4輕機槍、G36突擊步槍等,對於改進型使用和美國一樣的方式,用A1、A2進行表示。美國人看來,步槍是步槍,卡賓槍是卡賓槍,兩者式完全不同種類的武器。所以美國的M1卡賓槍和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都是M1,但是兩者是不同的武器。
  • |輕武專欄
    輕武專欄是軍武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在當年奧地利的軍方測試中AUG以1打4,面對FN FAL、FN CAL、VZ 58、M16A1四支有託界的名槍,卻以出色的射擊精度以及在惡劣環境下的可靠性成功完成4殺,為無託式步槍扳回一籌。
  • |輕武專欄
    輕武專欄是軍武全新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回顧整個比賽,大多數參賽隊伍包括外軍都用的是中國的CS/LR4高精狙,也就是俗稱的26萬。▲可調扳機行程和扳機力的二道火扳機 T5000最大的特點是這把槍精度相當之高,在100m距離上能打到小於0.5MOA的精度,而其他參賽隊使用的26萬的百米散布只是比
  • |輕武專欄
    先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直升機飛行員爆料,2012年澳大利亞第二突擊團的士兵抓到了7名俘虜,然而直升機只能運輸6個人。於是澳大利亞士兵直接射殺了一個俘虜,「高效」地解決了問題。更殘忍的是其中還有兩名14歲的男孩,澳軍把他們割喉以後直接扔到了河裡。澳大利亞軍隊徹底火了,他們怎麼也不會想到是以這麼恥辱的方式被世界熟知。背後的是是非非不再贅述,你如果感興趣可以看軍武之前的文章:澳軍殺兒童,卻要求中國道歉?中國已6個月不接他電話,澳大利亞咋就這麼頭鐵?輕武專欄就說點輕武器的事兒,這劣跡斑斑的澳大利亞軍隊裝備了什麼制式槍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