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主席讓年紀最小,地位最高的司令員最先表態

2022-01-27 歷史爆讀

1973年12月12日,主席主持召開了一次政治局會議,他在會議上說:「我想議一個軍事問題,讓全國各大軍區司令員互相對調。」

這是主席經過深謀遠慮、長久醞釀出來的一項重大的治軍、治國舉措。

他的理由是:「一個人在一個地方搞久了,不行呢。搞久了,油了呢!」

提議得到了葉帥、總理等人的支持。

當時,全國共有十一大軍區,考慮到新疆軍區司令員楊勇、昆明軍區司令員王必成、成都軍區司令員秦基偉這三個人任本職時間較短,就不在調動範圍內,重點議另外那八大軍區的對調問題。

政治局會議連續開了四天,政治局委員統一了思想,具體對調方案也確定了下來了:北京軍區司令員李德生與瀋陽軍區司令員陳錫聯對調;濟南軍區司令員楊得志與武漢軍區司令員曾思玉對調;南京軍區司令員許世友與廣州軍區司令員丁盛對調;福州軍區司令員韓先楚與蘭州軍區司令員皮定均對調。

12月15日,政治局會議結束,就立刻發放關於18日召開軍委會議的絕密級通知。

在12月18日的軍委會議上,總理和葉帥分別傳達了主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宣布了大軍區司令員對調的具體部署。

1973年12月21日,主席在自己的的書房裡和各位政治局委員、各大軍區司令員、政委共四十多人談心。

主席看著這一大批跟隨自己南徵北戰的赫赫戰將,感慨良多,開口第一句就是:「我一晚上沒睡覺,想看看同志們。」

久別重逢,看著主席,聽著主席的話,雖然在大冬天,大家的心頭卻熱乎乎的,眼眶有些發熱。

招呼大家坐下後,主席簡單地說了自己對調工作看法,他說:「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一下好,人在一個地方呆長了,油了,不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對調一下有好處,到處都是幹革命。」

八大軍區司令員中,李德生年紀最小,地位最高,是北京軍區司令員,又是中央政治局委員,主席首先聽想想他的看法。

李德生想都不想,語氣非常堅決地回答:「服從中央的決定,對這次對調沒有意見。」

主席滿意地點點頭,說:「有人一聽調動就不高興,不願意離開老單位。軍人要記住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一條就是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

李德生開了個好頭,主席再問到其他司令員時,得到的回答都是一樣的:堅決服從中央的決定。

李德生這年57歲,從1971年1月任北京軍區司令員算起,這個時候已擔任本職近3年。

相比較而言,陳錫聯時年58歲,1959年10月任瀋陽軍區司令員,擔任本職已經14年;許世友時年68歲,1955年3月任南京軍區司令員,擔任本職已18年;楊得志時年63歲,1955年4月任濟南軍區司令員,擔任本職已18年;丁盛時年60歲,1969年7月任廣州軍區司令員,擔任本職4年;曾思玉時年63歲,1967年3月任武漢軍區司令員,擔任本職5年;韓先楚時年60歲,1960年12月任福州軍區司令員,擔任本職13年;皮定均時年59歲,1969年11月任蘭州軍區司令員,擔任本職4年。

所以主席特別強調:「你陳司令、濟南楊、南京許,在一個地方搞得太久了。李德生、皮定均、丁盛,不那麼久,你們帶好了頭,省軍區、軍分區、人武部,都會照著做。」

李德生到中央工作,其實是主席提名的。

李德生出生於新縣陳店鄉李家窪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和許世友是河南省新縣同鄉。

1928年6月,才12歲的李德生就當上了童子團團長;1930年2月,還不滿14歲就參加了紅軍。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他先後參加了黃安、商(城)潢(川)、蘇家埠、潢(川)光(山)、嘉陵江等戰役戰鬥,以及紅四方面軍的西徵。

在抗日戰爭時期,他參加了夜襲陽明堡機場、響堂鋪、百團大戰等著名戰役,以及參加了粉碎日軍大規模「掃蕩」的數百次戰役戰鬥,有以一個營的兵力打垮日軍的一個大隊的驚豔表現。

1942年5月,日軍對太行根據地北部地區進行瘋狂「掃蕩」,他負責掩護八路軍總部和後方機關突圍。由於用兵奇妙,指揮得當,他與數十倍於己的敵人周旋了近半個月,勝利地完成了上級安排的任務,全身而退。

1945年1月,在其他兄弟部隊連續兩次攻打日軍馬坊據點失利的情況下,李德生不信邪,主動請戰,並親自化裝成農民,孤身深入虎穴,把敵人的虛實、火力布置點弄得清清楚楚,然後帶領82名突擊隊員一舉將該據點端掉,全殲守敵。該戰被我軍軍史稱為「一場典型的殲滅戰」。

解放戰爭時期,李德生參加了上黨、邯鄲、隴海、定陶、滑縣、豫北、魯西南等戰役,千裡躍進大別山,並在襄樊戰役中,巧用奇兵,連取琵琶山、真武山、鐵佛寺三道關口,一舉破城。後來還參加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和千裡追擊和進軍大西南。

抗美援朝戰爭中,李德生率部參加了第五次戰役、金城以南地區防禦作戰和上甘嶺戰役。

所謂黃金百戰穿金甲,徵戰中,李德生負小傷無數,負大傷六次,其中有一次,是在川陝革命根據地反「圍攻」的八廟埡戰鬥中,左胸被子彈打穿,傷及神經,導致左手殘疾。

1955年9月,李德生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二軍軍長,同月被授予少將軍銜。

1968年9月,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安徽省委第一書記、省革命委員會主任。

1969年4月,黨召開了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李德生作為安徽省選出的代表,出席了會議。

1969年4月28日,九屆一中全會正式選舉,李德生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

總理念到李德生的名字時,主席特意讓李德生站起來。

李德生身手矯健不減當年,「刷」地站了起來,「啪」地一聲,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總理知道主席的心思,笑著說:「德生同志,請你把軍帽摘下來吧。」

李德生摘下軍帽,露出了一頭濃密烏黑的寸發,根根上豎,根根見精神。

主席打量著這位身經百戰的老紅軍戰士,滿意地點點頭,問道:「你今年多大年紀了?」

李德生響亮地答道:「我53歲了。」

「53歲?好,正當年富力強!」主席的眼睛閃耀著光彩,舉手示意李德生坐下。

不久,也就是該年7月下旬,李德生被調到北京,參加中央工作,成為中央政治局、國務院業務組、軍委辦事組的成員,同時,仍兼任安徽省委書記、省革委會主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後來又被任命為總政治部主任。

調任之前,李德生有些忐忑,向主席提出申請,說自己水平有限,恐怕不能勝任這麼多重要的工作,可不可以免去安徽、南京的工作?

主席爽朗大笑,信任地說:「不要免,一個也不要免。南京的不要免,安徽的也不要免。」

大家都知道,主席是非常賞識和愛護許世友的。

事實上,主席對李德生的賞識和愛護也是相同的,他在私下裡問李德生:「看沒看過《紅樓夢》?」

李德生撓著頭皮,不好意思地回答:「報告主席,我還沒有讀過。」

主席笑眯眯地說:「要讀《紅樓夢》,我看了五遍才解開。《天演論》和《通鑑紀事本末》也要看。」

1973年8月,黨的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李德生被選為大會主席團五位副主席之一。

十大結束時,李德生當選為中央委員。緊接著,在十屆一中全會上,李德生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副主席;成為了正國級領導人之一。

所以,對調的八位司令員中,李德生的地位最高。

在主席書房召開的見面會接近了尾聲,主席拉了李德生和陳錫聯的手,對一眾司令員惇惇叮囑說:「調動要歡迎,不要冷冷清清,冷冷清清不好,要同軍長、軍政委,師長、師政委見面,包括司、政、後機關,一二百人見見面,不認識不好,比如東北陳錫聯,可以帶李德生到瀋陽軍區熟悉熟悉,互相當場介紹一下。」

次日,即12月22日,李德生便向總政移交了相關工作,並陪同新任北京軍區司令員陳錫聯參加了北京軍區的幹部大會。

12月26日,李德生只帶了一名秘書、一名警衛參謀,飛往瀋陽報到。

到了瀋陽,北國的大雪紛紛,下得正緊,李德生卻人不歇息、馬不停蹄,頂風冒雪,走遍了軍區內軍營哨所,對部隊情況,裡裡外外,全摸了個透。

其他七大軍區司令員和李德生一樣,也沒有絲毫猶疑、未做任何停留,堅決果斷地按照主席要求,「隨員不超十人,時間不超十天」,迅速而漂亮地完成了交替接任工作。

李德生在瀋陽領導組建了我國第一個陸軍預備役步兵師,組建了全軍第一個雷射模擬對抗營。並且,在1974年底,他就辭去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員會副主席職務。

1985年11月,李德生調到新組建的國防大學任政委、黨委書記,繼續為我軍高級幹部培訓與國防大學的建設發展散發光和熱。

1988年,已經72歲高齡的李德生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1990年4月,李德生同志從領導崗位退居二線。

2011年5月8日15時20分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96歲。

相關焦點

  • 從八大軍區司令對調,看那位前輩
    第一部分:1973年12月22日,根據導師的提議,對當時十一軍區中的八個軍區司令員進行了調動:北京軍區司令員李德生與瀋陽軍區司令員陳錫聯對調,濟南軍區司令員楊得志與武漢軍區司令員曾思玉對調,南京軍區司令員許世友與廣州軍區司令員丁盛對調
  • 南京軍區10位歷任司令員名單一覽
    【南京軍區歷任司令員都是誰】南京軍區成立於1955年,機關駐地在南京。1985年7月,11大軍區調整為7大軍區時,南京軍區得以保留。2016年2月,七大軍區調整為五大戰區,南京軍區隨之裁撤。從1955年到2016年南京軍區一共產生了10位司令員,他們都是誰呢?1、許世友(任期:1955.3-1973.12)許世友,河南新縣人。開國上將。他是著名的和尚將軍。
  • 北部戰區司令員宋普選任軍委後勤保障部長
    宋普選18歲參軍後長期在濟南軍區服役,歷任濟南軍區司令部作戰部作戰處處長、第67集團軍某師代師長、第54集團軍參謀長、濟南軍區副參謀長,2002年晉升少將。2006年,宋普選出任有「鐵軍」「王牌軍」之譽的第54集團軍軍長,國防部原部長梁光烈也曾任該軍軍長。期間,宋普選率部參與汶川地震抗震救災,並喊出了「鐵軍就要啃最硬的骨頭,搶最艱巨的任務」的口號。
  • 六十年代後的軍區體制
    文革期間的8大軍區司令對調,曾在大軍區的歷史上,留下了令人回味的一幕。北京軍區與瀋陽軍區、南京軍區與廣州軍區、濟南軍區與武漢軍區、福州軍區與蘭州軍區司令員相互對調。北京軍區司令員李德生與瀋陽軍區司令員陳錫聯對調;南京軍區司令員許世友與廣州軍區司令員丁盛對調;濟南軍區司令員楊得志與武漢軍區司令員曾思玉對調;福州軍區司令員韓先楚與蘭州軍區司令員皮定均對調。
  • 60多年8任司令員,有一位最特殊
    掌舵海軍十年的吳勝利上將正式卸任司令員一職,接任的是來自南海艦隊的沈金龍中將。中國海軍因此迎來第8位最高指揮官。新中國海軍成立60多年,換的司令員並不多。不過你知道麼,有哪幾位較特殊?什麼什麼?新中國首任海軍司令,竟然是一個被毛澤東欽點的「旱鴨子」?
  • 濱州籍上將宋普選任北部戰區司令員!五大戰區正式亮相!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東部戰區、南部戰區、西部戰區、北部戰區、中部戰區授予軍旗並發布訓令,強調建立東部戰區、南部戰區、西部戰區、北部戰區、中部戰區,組建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是黨中央和中央軍委著眼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作出的戰略決策,是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的標誌性舉措,是構建我軍聯合作戰體系的歷史性進展,對確保我軍能打仗、打勝仗,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 「五大戰區」司令員和「陸軍」司令員比,誰的級別更高?
    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
  • 王繼英 (原濟南軍區副司令員、北海艦隊司令員)
    王繼英 (原濟南軍區副司令員、北海艦隊司令員)王繼英,1933年7月生,河南省濟源縣(今濟源市)坡頭鎮佛澗村人,原濟南軍區副司令員、北海艦隊司令員。1983年8月至1987年11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東海艦隊副司令員。1992年10月至1996年11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濟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北海艦隊司令員、軍區黨委常委、艦隊黨委副書記。
  • 南京軍區6位副司令員先後升為大軍區司令員,有5位輔佐過許世友
    而很多司令員在成為正職之前,多少從副職提拔上去的,大家知道哪一個軍區走出來的大軍區司令員最多嗎?這個軍區就是南京軍區。看看都是哪些人轉為了司令員。葉飛,在解放時期,一直是陳毅麾下的戰將,他擔任過縱隊司令員,兵團司令員。解放後,他擔任了新成立的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兼福建省軍區司令員。
  • 揭秘:「五大戰區」司令員和「陸軍」司令員比,誰的級別高一點?
    今天讓小編來給大家科普一個軍事方面的小知識吧!「五大戰區」司令員和「陸軍」司令員都是司令員,那麼他們的級別是相同的嘛?
  • 福建省軍區最新人事變動!王濱任福建省軍區司令員
    福建省軍區司令員近日換班調整,接替於中海少將成為福建省軍區新任司令員的王濱少將來自海軍。
  • 軍改後,「五大戰區」又在哪,「七大軍區」司令員現在什麼軍銜?
    對越反擊戰中,兩山輪戰,七大軍區輪番鏖戰,為祖國立下了汗馬功勞。2016年軍改後,在七大戰區的基礎上,重新調整組編為五大戰區。那麼現在的現在的「七大戰區」司令員現在是什麼軍銜?「五大戰區」又在哪?七大軍區是在1985年「百萬大裁軍」的時候,在原有11個軍區的基礎上整編為七大軍區。七大軍區分別是南京軍區、瀋陽軍區、濟南軍區、廣州軍區、蘭州軍區、濟南軍區、成都軍區。
  • 紅四方面軍三大師政委,當時只有一二十歲,後都當大軍區司令員
    紅四方面軍的師政委,不但要負責政治工作,還要領兵打仗,師長和師政委往往都是猛將,師政委勇猛不在師長之下。紅四方面軍有三大師政委,個個都似猛張飛,建國之後成就都很大,都當了大軍區司令員。先說第一位,陳錫聯(陳錫聯在做動員)陳錫聯,湖北紅安人,大別山子弟,14歲那年的一天夜裡,這個倔強的孩子偷偷離開了家門,參加革命。
  • 司令員與司令有區別嗎?
    在蘇聯學習期間,他發現蘇聯軍隊內部最高將領稱為司令,劉元帥覺得帶有極強的等級色彩,違背了紅軍推崇「官兵平等、為人民服務,人民當家作主」的宗旨,於是在司令後面增加一個「員」字,把司令稱為司令員。司令員雖然代表著最高領導,但也只是部隊和人民中的普通一員,不能有任何特殊,更不能有任何官僚主義。
  • 福州軍區司令員皮定均空難事件真相
    第295期▼1976年7月14日,各大報紙刊登了新華社發布的一條消息,福州軍區司令員皮定均於皮定均一行走下飛機,福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蔣亭和李振川在機場迎接。蔣亭和李振川請皮定均吃了飯再走。顯然,蔣亭和李振川是希望把時間拖延下來,讓氣象條件得到改善後再起飛。
  • 王必成——開國中將,原浙江軍區司令員——王氏名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浙江軍區司令員、志願軍第9兵團副司令員、上海警備區司令員、南京軍區副司令員、昆明軍區司令員、武漢軍區司令員、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等職,參加了抗美援朝。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89年3月13日在南京病逝,享年77歲。
  • 1985-2016年南京軍區7位司令員,4位由軍區參謀長升任,他們是誰
    陳炳德1996年從南京軍區參謀長任上升任南京軍區司令員,1999年轉任總裝備部部長。陳炳德2002年晉升上將軍銜。1999年梁光烈從瀋陽軍區司令員的任上轉任南京軍區司令員,3年後轉任總參謀長。梁光烈2002年也就是在62歲的時候晉升為上將軍銜。
  • 「萬歲軍軍長」升任北部戰區陸軍司令員
    3日,北部戰區陸軍首長機關在分會場參加中央軍委2018年度開訓動員大會,同步聆聽習主席訓令,司令員王印芳帶領官兵宣誓。上述信息顯示,第71集團軍原軍長王印芳少將已升任北部戰區陸軍司令員。王印芳帶領官兵宣誓。
  • 七大軍區解散,我軍新成立的五大戰區司令都什麼來頭?南部戰區司令員王教成 出身《亮劍》原型集團軍
    東部戰區司令員  劉粵軍    政治委員   鄭衛平南部戰區司令員  王教成    政治委員   魏亮西部戰區司令員  趙宗岐    政治委員   朱福熙北部戰區司令員  宋普選、 政治委員  褚益民中部戰區司令員  韓衛國    政治委員   殷方龍五大戰區主官均從原大軍區軍事主官中調任,其中,只有原北京軍區副司令員韓衛國屬於官升一級的調動
  • 解讀: 「海軍司令」和「大軍區司令員」哪個級別更高? 看軍銜, 比官階!
    五大軍區司令員是陸地戰區所管轄區域軍力最高長官,而陸軍可以看做為一個整體戰鬥力量海軍總司令是海軍最高長官,負責整個海軍部隊的軍力,因為三軍在形式上是並列的,無大小強弱先後之分,而大軍區司令只是陸軍五個大軍區司令中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