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制BM-21型40管122毫米火箭炮是在「冰雹」Ⅱ式火箭炮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的火箭炮。它是師炮兵的壓制武器,於1964年開始在蘇軍中服役,以後差不多所有的東歐國家軍隊都已裝備。目前,在安哥拉、古巴、敘利亞、埃及、越南和利比亞等國家的軍隊中也配備這種武器。每個機械化師裝備有一個營,每個營有三個連,每個連配備有六門這種火箭炮。
蘇聯將此炮的發射架裝在烏拉爾-375D型6×6卡車上。汽車發動機的功率為175馬力,額定轉數為3000轉/分,汽車的最高速度為75公裡/小時,通常在良好道路條件下,炮車速度為60公裡/小時,普通道路為 40公裡/小時。定向器的方位角為240度,高低角為0~50度。照片所示是行進中的外貌。每門火箭炮配有6名戰士。重新裝填40發彈僅需10分鐘。由行軍狀態轉入戰鬥狀態的時間為1.5~2分鐘。
BM-21型火箭彈性能諸元:
彈徑:122毫米
彈重:66公斤
彈長:2870毫米
戰鬥部重:18公斤
最大速度:690米/秒
最大射程:20公裡
發射速度:045~0.5秒/發
威力:1100平方米
該彈為微旋旋轉彈,故射擊精度較好,方向散布1/122,距離散布 1/217。還備有兩種阻力環,用來降低火箭彈的射程,即在小於20千米時使用(射程小於12千米時,用大阻力環)。
火箭彈主要由戰鬥部、火箭發動機、彈尾和引信等組成。
戰鬥部可以裝填炸藥,也可以裝填煙霧劑、化學和細菌毒劑。普通戰鬥部由帶有預製破片彈體、混合炸藥、隔熱蓋等組成,其戰鬥部直徑為122毫米(「冰雹」Ⅱ式彈徑也是122毫米)。
火箭發動機是近代野戰炮兵用的火箭彈的典型結構。因此,它與一般固體火箭發動機相似,僅參量有所不同。它主要由前、後兩級燃燒室,七個噴管,兩根單孔管狀藥及電點火裝置等組成。
前、後燃燒室分別各裝一根單孔管狀藥,兩端包覆恆面燃燒。點火裝置位於前、後裝藥之間,中間點火,前、後燃燒室同時工作。且採用多噴管式(七個噴管)的結構。
彈尾由本體和裝在其外表的4片弧形尾翼等組成。在射擊前及勤務處理中,4片尾翼片呈合攏狀態。發射時,當彈飛出發射管後,翼片靠彈簧的彈力使其張開,使火箭彈得到穩定飛行。
P.S. 《兵器知識》雜誌的投稿郵箱已更換,新郵箱:bqzs@cos.org.cn
歡迎訂閱2021年《兵器知識》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