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有追求的釣魚人,可能十個中有九個都想有朝一日能成為「釣魚高手」,不說釣技水平能趕上專業的釣手,但是至少最好能保持次次「不空軍」。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不少剛入門的釣魚人甚至好多老釣魚人都熱衷於搜索各種釣魚秘籍,垂釣乾貨,晝夜觀看,比當年高考都認真。而每次看完這些「乾貨」內容之後,都會讓自己產生一種自己分分鐘能變成垂釣大師的錯覺。
而一旦想把這些乾貨運用於實際,就會發現真實的魚情比理論上複雜一萬倍!
平時釣技釣法教的是1+1=2
但真到了自己垂釣遇到的情況卻是:
已知df(1/x^2)/dx=1/x 求f'(1/2)的值——
其實老鬼也不能告訴你答案,如果真的非要一個答案的話,那就是多釣,多想,多交流。
老鬼說: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釣魚也是如此,多釣自然會在垂釣中總結經驗。
多想,即多思考,釣技不佳時因為什麼,釣得好是因為什麼。
多交流,這個尤其重要,多跟其他優秀的釣友交流,比如加入釣魚論壇,要溝通互動,取長補短,自然會縮小與釣魚高手的差距。
老鬼魚餌一直提倡的釣魚理念就是「釣無定法,適者為佳」。
即,這世界上不存在適用於所有釣魚人的秘技,適合自己的方法即是最好的。
影響釣魚的因素非常多,釣位,水深,餌料,基本功,線組,運氣,天氣,裝備等等。即使是專業的釣魚大師,野釣的時候,也不能百分之百確認不空軍。
沒有任何一天釣魚定律是放之四海皆準的,所以真正到了實戰的時候,只能根據此時此景,去靈活運用,以不變應萬變,應萬變於不變。
聽完我一上所說的,有的釣友就有疑問了,既然你說不存在放之四海皆準的釣技釣法,那麼為什麼我們還要看那些釣技釣法的文章呢?
其實並不是釣技釣法沒有用,而是釣技釣法對於幫助你成為非常厲害的釣魚高手用處不大,因為真正厲害的釣魚高手已經在自己的實戰中總結了很多的經驗,技巧。
這些他們已經知道甚至靈活運用的經驗技巧對於他們來說當然只是紙上談兵,而對於更多剛涉及釣魚領域的新手,甚至是中熟手,從各方面多多了解一些釣法釣技還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釣魚水質和釣魚餌料的關係。
作釣過程中,餌料的味型,魚種,水質這三個因素任一因素的微小改變都會導致魚獲的巨大差異。
顏色多為淺綠色,此種水水質清淡浮遊生物較少,透明度一般在30釐米以上,水底往往有絲狀藻類植物(水質清瘦的體現)稱為瘦水,這個時候通常建議使用以腥為主的腥香餌料。
主要表現為暗綠色、灰藍色、藍綠色。此種水水中浮遊植物較多,比如團藻類、裸藻類居多(對魚屬有害類藻)藍藻,綠藻等。透明度一般在20-30釐米之間,水錶層往往有少量黃綠色懸浮細末。此種水,建議規餌料的味型可用密度偏輕,易消化的香型淡腥餌料。
水能見度較低,水中藻類以裸藻及綠藻為主。明顯的表現就是水體表面在光照強烈時呈紅色,沒陽光或陽光不強時為綠色。
初期,此種水還適宜垂釣,時間長了魚會缺氧使魚類食慾減退,這就是水體「富營養化」。一般情況下適宜雨中或大風天順風垂釣,一些果香、濃香、人工麝香類香型為主的餌料往往有效。
浮遊生物充沛水中養分高,耗氧量大,魚不愛下底,容易浮頭。應對放養魚配餌一般本著不用發酵餌(糗老魚除外),用密度不高的淡香型餌料,或香型餌料。
「弱鹼性水」是作釣比較理想的水域,因為它配餌面較廣,釣大魚,滑魚可使用發酵餌。一般小腥餌的作用強於香餌(水不太肥)。在有些瘦水塘,魚即使是吃清淡顆粒長大的,也會對腥餌比較偏好。
一般情況下,水質和餌料味型的關係可以參考以上,但是運用到實際中,又要考慮到天氣,魚種,魚情,地域,水深等等複雜情況的綜合,所以說一般理論先行,但是還是要與實際相結合。
說了這麼多,其實總結起來真正厲害的釣魚高手可能就只兩句話:上善若水,任其方圓,釣無定法,適者為佳。
關於如何能成為釣魚高手你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參與今日老鬼話題討論——如何能成為釣魚高手,歡迎到留言區留言(拉至文章底部點擊留言即可),上牆的留言將有可能選送到老鬼釣魚俱樂部微信公眾號的日常推文,讓萬千釣友看到,趕緊來留言區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