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國原子彈製造歷程: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為何叫「邱小姐」?

2021-02-13 強國軍事
  二戰末期,為了終結日本軍國主義最後的瘋狂,美軍決定將一種前所未有也註定會被載入史冊的武器投放到日本本土。  1945年9點14分17秒,一架美軍B-29來到廣島上空投下了一枚名叫「小男孩」的原子彈,45秒後,原子彈在距離地面600米的空中爆炸,一聲驚天巨響後,廣島市頃刻間變成火海,上空升騰起巨大的蘑菇雲,在爆炸產生的4000攝氏度高溫之下,爆炸中心的行人直接蒸發,人命如草芥在這裡可以換成人命如露水。沒有被蒸發的人或許更為不幸,因為蒸發是一瞬間的事情,可能都來不及感受痛苦。  而那些倖存者的身體都被嚴重灼傷,有的人被壓在廢墟中,四肢都沒什麼知覺,一雙眼睛從斷壁殘垣的縫隙中看到外面的大火,看到熔化得已經辨別不出來的東西,還看到同樣苟延殘喘的同胞。  他們幸運一點,沒有被壓住,他們用自己破爛的四肢在地上挪動、爬行;他們也很不幸,因為此時的廣島哪裡都是地獄,他們只是從一個廢墟爬到另一個廢墟,遇見一具體無完膚的屍體或一個體無完膚的活人。  3天之後,又一顆名叫「胖子」的原子彈落到了長崎,同樣造就了「人間地獄」。而此前叫囂著「一億玉碎」的日本軍國主義者在威力強大的原子彈面前,終於喪失了底氣。幾天後,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在二戰最後,人類將不得不直觀面對一種超級大殺器的誕生,在日本核爆匯總,等待他們的除了救援,還有核輻射的折磨,爆炸是一瞬間的事,可是人為此承受的苦難卻有可能至死不休。  這就是原子彈的威力,它可以在10秒內讓人間變煉獄,它炸在了日本,也炸在了其他國家心裡。它昭示了有原子彈的國家擁有多麼強大的力量,又讓沒有原子彈的國家人人自危,害怕哪一天原子彈也會這樣在自己的國家爆炸,那個時候是應該怎麼辦?  迄今為止,日本是唯一一個嘗過原子彈滋味的國家,美國是唯一一個用原子彈轟炸他國的國家。韓戰時期,扔過原子彈的美國又開始用原子彈嚇唬中國,原子彈的威脅降臨在了中國頭上,中國領導人喊出「你打原子彈,我打手榴彈」的口號,以大無畏精神拒絕美國的「原子訛詐」。  這倒不是中國真覺得手榴彈可以和原子彈抗衡,只是一來現在人人都知道原子彈威力大,也知道原子彈威力太大,不是那麼好用的,美國要真用原子彈,那蘇聯也用,大家以後就一起坐廢墟上開會好了;二來誰讓中國當時沒有原子彈呢,不用手榴彈還能用什麼?    好在抗美援朝戰爭最後取得了勝利,原子彈也沒有光臨中國的土地,可是這次雖沒有,那會不會有下一次呢?  核武器就像是一些國家放在另一些國家脖頸處的絞刑架,前者的一個決策就會給後者帶來致命性的打擊。誰願意做案板上的魚肉?誰願意熟睡時枕邊有一個不定時的炸彈?  中國起初是不喜歡原子彈的,因為其危害性過於可怖,於是領導人四處奔走宣揚廢除核武器,但是無人問津。  一位法國科學家寄信給他,告知「只有中國有核武器,才能禁止核武器」,中國勢必要有自己的原子彈才行!  如當時的領導人所言:「誰都沒有原子彈是上策;別人有,我們也有是中策;只有一個國家有就是下策」上策是木已成舟,無法挽回了,中國就得朝著中策邁進。  中國的決心很大,表示「中國人就是把褲子當了,也要把原子彈搞出來!」,但是現實是把褲子當了,也難以造出原子彈。  當時中國一窮二白,要錢沒錢,要技術沒技術,跑去找蘇聯老大哥尋求幫助,好不容蘇聯才鬆口答應援助中國的研製原子彈協議,只是不對等國家的關係就是一盤散沙,這份好景只維持了一年多,隨之而來的是中蘇關係惡化。  無論是原子彈的教學模型、圖紙技術資料,還是蘇聯的在華專家,蘇聯人堅決統統帶離中國。而留給中國的是建設一半和未完全建成的核工廠,蘇聯走之前還不忘譏諷中國,笑中國離開了外界的幫助,即使20年也搞不出原子彈,就守著這堆廢銅爛鐵吧。  中國也正是形勢嚴峻的時候,經濟上面十分困難,很多人忍飢挨餓,繼不繼續造原子彈是個有爭議的問題。  經過一番思索,最終中國還是選擇頂著巨大的壓力研製原子彈,沒有原子彈難以在這險峻的國際環境中保護國家安全,即使沒有蘇聯的援助,中國也要「自力更生,自己研究出原子彈!」核武器研究院的所有科技人員群情激昂,埋頭苦幹,他們不知疲倦地做實驗,為中華之崛起而鞠躬盡瘁!  不少科研人員還是放棄國外優渥的條件,排除萬難回到祖國搞科研,國內的條件苦啊,還是在荒涼的西北地區,身為國家尖端技術人員,他們有時也食不果腹,最困難的時候還吃過樹葉,是愛國主義和責任感支撐著他們在戈壁灘上日日夜夜攻克核武器難題。  核武器避不開的問題就是核輻射,不少人因為事故死於輻射,核彈彈體破裂,會使輻射計量爆表,穿幾件防護服都沒有用,得癌症的人也不在少數。   兩彈元勳鄧稼先同志在核武器研究中有突出貢獻,當時在西北,光是生存都很艱難,但是他依然廢寢忘食地做研究,告別家人,在試驗場中整整度過了8年,中途所經歷的艱難險阻不是寥寥數語能訴說完的。  一次航投試驗發生了事故,導致原子彈墜地摔裂,鄧稼先深知危險,還是一個人衝上前去檢查摔裂的原子彈碎片,被放射性物質侵入,肝臟破損,導致了癌症。在所剩無幾的生命晚期,他更加奮力工作,不敢浪費每分每秒,倒在病床的時候,他說:「我知道這一天會來……」  不只是科研人員,還有許許多多沒有被記載姓名的工廠職工也在為原子彈事業默默奉獻。研究核武器自然也少不了接觸高能炸藥的,操作、運載和生產高能炸藥等工作無疑是高度危險的。  首先製作炸藥是有輻射的,當年的老工人說他們進廠前戴的12層的口罩,出廠的時候12層口罩全部是黃的,嘴唇都是紫色的。體檢時一個車間就查出來70多個員工有職業病。  其次,炸藥一個不小心就會爆炸,有一次廠裡發生了爆炸,每一個磚頭都炸得粉碎,人更是炸得粉身碎骨,不是誇張的形容,就是字面意思,四個人炸成肉末,混在一起不分彼此,大家也只能均分為四堆分別放在棺材裡,也算是給家屬一個交代。  這份工作光榮嗎?光榮。這份工作危險嗎?危險。員工們怕不怕?當然怕。可是沒有一個人想辦法逃離這份工作,雖千難萬險,吾往矣。    中國的原子彈建造之路走得很艱辛,靠的是全國上下一條心,勒緊褲腰帶硬著頭皮往前走,這一條路上,揮灑了汗水、淚水還有血水。  一將功成萬骨枯,原子彈的建造又何嘗不是那樣呢?每一個參與原子彈建造的人大概都不會忘記1964年10月14日這個日子,這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日子。  那天羅布泊的天氣剛開始並不太好,雲層太低從而使能見度不理想。試驗場的每個人都嚴陣以待,他們緊張又期待,在原子彈爆炸的倒計時中,大家都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10、9、8、…、3、2、1……零點一到,爆炸聲響徹雲霄,巨大的蘑菇雲騰空而起!每個人眼裡都散發出喜悅的光芒,終於成功了!所有的付出終於得到了回報,中國建造出了自己的原子彈!  當我國的領導人接到原子彈爆炸成功的電話時,反覆確認「真的是核爆炸嗎?」大家都等得太久了,怕這份成功的喜悅只是一場美夢。  原子彈的研製是一項全國系統配置工程,各行各業都為其作出了貢獻,當原子彈成功的消息一出,舉國歡騰,中國的路走得很艱難,但是中國人民從不退縮,中華民族是有韌性的民族。  當然,我國的原子彈也遭到了一些其他國家的冷嘲熱諷和疑心,但是中國向全世界承諾「決不率先使用原子彈」。  在原子彈試驗成功後的第二天,我國當時還特地向受過原子彈打擊的日本發函,告知其中國研發原子彈完全是為了自衛,不會率先使用原子彈也不會對無核國家動用核武器。  我們中國在一步步邁向強國之路時,也一直堅持和平發展不動搖,我們的武器從來都是用來保護自己的國家和人民的,這就是中國的大國風範!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被取名為「邱小姐」,那麼為何威力巨大的原子彈會以一個女性形象的名字來命名呢?首先當然是為了保密的需要,因為中國第一個原子彈形象很「圓潤」,像顆皮球一樣,於是取諧音「邱」。  加上原子彈連接的多根雷管線就像女生的辮子,於是這顆原子彈就被叫做「邱小姐」。此外裝載原子彈的容器叫做「梳妝檯」;原子彈插接雷管叫「梳辮子」。原子彈的裝配叫做「穿衣」,而正式起爆原子彈的代號就是「老邱」。  在原子彈首爆成功後僅3年,中國第一顆氫彈首爆成功,而中間的時間間隔甚至比美蘇要更短,這也證明了當時中國雖然條件艱苦,但其他大國能做到的事,中國一樣能做到,並且能做得更好。原子彈與氫彈的成功,讓中國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核威脅,這也為今後中國能大膽進行經濟改革奠定了基礎。

狼子野心,越南向中國要旅遊合作,轉頭就與日本協商海上軍事合作

蘇-30模擬戰4比0勝殲-20?印度人樂壞了,外國網友:以後你會哭的

谷歌前CEO聲稱:在「AI領域」擊敗中方 美須不惜一切代價

川普為連任「走鋼索」,俄媒:賭中國會讓步,但有戰爭風險

中美間接合作?美承認與中國共享合作夥伴,但美稱自己有優勢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為什麼要叫邱小姐?
    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的羅布泊,一朵蘑菇雲升起,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但很少有人知道,這顆原子彈竟然有一個非常女性化的代號——「邱小姐」。對此,有人說應該叫「邱老娘」,這樣比較有氣勢。那麼,為什麼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會叫邱小姐呢?
  •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叫邱小姐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
  •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綽號為什麼叫「邱小姐」
    來源:天涯論壇1964年10月16日,我國在新疆羅布泊核試驗場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前後,我被派到一個臨時組成的代號為177的專門辦公室工作了一個月,這是一個與原子彈爆炸試驗密切相關的機構。
  •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為何叫邱小姐?隱藏了多少年的秘密.....
    邱小姐小編們開玩笑說,應該叫「邱老娘」更顯得霸氣如山倒,畢竟「老娘出馬,一個頂倆。」玩笑歸玩笑,卻倒也印證史實。一個頂倆,頂的就是美和蘇。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
  • 為什麼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叫邱小姐?
    小編們開玩笑說,應該叫「邱老娘」更顯得霸氣如山倒,畢竟「老娘出馬,一個頂倆。」玩笑歸玩笑,卻倒也印證史實。一個頂倆,頂的就是美和蘇。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
  • 來青海看原子城 |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場地
    即原國營221廠,是中央1958年決定建設的我國核武器研製、實驗和生產基地,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都誕生在這裡。1993年基地退役後整體移交青海省,成為世界上唯一主動退役的核武器研製基地。1995年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府遷至該基地,命名為西海鎮,人們譽為「原子城」。
  • 」邱小姐」的故事
    我國的一些留學海外的愛國人士,放棄了國外優渥的條件回到了國內,通過不斷研究內終容於憑藉我們自己的努力研製出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
  •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鈾從哪來?
    第一顆原子彈的原料從哪兒來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隨後相繼成功的氫彈試驗和飛彈核武器試驗,則讓中國迅速從「遠東民主的威脅」一躍成為「人類和平的保衛者」,其影響至今仍然不可忽視。
  • 美國扔的核彈叫小男孩,那中國第一枚原子彈呢?
    在1962年的時候,一個叫艾爾索普的記者就推測中國將在1964年爆炸原子彈。這是一個神預言,比章魚還準。
  • 55年前的今天,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是怎麼引爆的?
    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羅布泊中國第一顆原子彈(代號596)爆炸成功!為什麼第一顆原子彈代號是596?↓↓↓「兩彈元勳」鄧稼先曾說過,核武器事業是成千上萬人的努力才取得成功的。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的背後,既有我們現在熟知但在當時隱姓埋名的科學家,也有千萬普通科技工作者。在研究原子彈並將其成功引爆這個長長的鏈條上,他們是各個環節的「操刀者」、親歷者。
  • 各國首顆原子彈都叫什麼名字?
    但是你知道各國成功研發出核武器的時間順序和第一顆原子彈的名字嗎?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並不是扔在廣島的那一顆,而是美國於1945年7月16日在極為保密的情況下於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克德沙漠中進行試爆的那一顆,曼哈頓工程局給它取名「瘦子」,扔在廣島的那兩顆分別叫「小男孩」與「胖子」。
  • 揭秘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背後的十件大事
    中蘇兩國經過多次談判,於1957年10月,中國和蘇聯籤訂了國防新技術協定,此項協議主要內容是援助中國研製原子彈,其具體內容為:  蘇聯同意援助中國研製原子彈,蘇聯向中國提供原子彈的教學模型和圖紙技術資料;蘇聯同意向中國提供包括原子彈、飛彈在內的部分尖端武器的製造技術;蘇聯派有關專家來華幫助開展研製工作。
  • 【7.16】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背後的四個人
    而他還有另一個特殊的身份:德國秘密研製原子彈的「鈾俱樂部」總負責人。事實上,從任何角度看,德國都是當時最有可能研製出全世界第一顆原子彈的國家。1939年初,全世界第一篇發現鈾原子裂變現象的論文,就是德國化學家哈恩(他後來因此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和物理化學家斯特拉斯曼發表的。「鈾裂變可以用來製造威力巨大的炸彈」這一想法,很快就得到了希特勒的認可。
  • 【鉤沉】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後 為何首先通知了日本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為何第一個通知日本,究竟意欲何為?提起原子彈,想必大家並不陌生。
  •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後, 為何美國說中國的是鈽彈而非鈾彈?
    因為中國實現了彎道超車,繞過了鈾彈環節,在核爆後,美國五角大樓依靠偵察機獲得的核塵埃,根據他們的檢測,中國爆炸的原子彈並非是美國事先估計的鈾彈而是鈽彈,遠遠超出了預期的水平。鄧稼先使得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不但直接就是可以通過載具投放的實戰化鈽彈,還為後來的三相彈,也就是氫彈的飛速發展奠定基礎,中國的氫彈只花了兩年就完成了研製,那什麼是鈾彈什麼是鈽彈呢?
  • 早在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之前,他就提前部署了又一秘密任務
    在中國研製兩彈的豪邁進程中,錢三強的作用不容忽視,他領導的近代物理研究所共輸出科技人員九百多人。1964年10月16日,隨著一聲巨響,一朵巨大的蘑菇雲騰空而起,中國人自己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中國對外發布這一消息,震驚了全世界!沒有人能夠想到,從一窮二白中走來的新中國,真的能夠依靠自己,在短短5年內,完成原子彈研製。
  • 1964: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人民畫報》1976年第1期:大寨大隊黨支書記郭鳳蓮5月15日-6月17日,中共中央工作會議召開。會議討論了農業規劃和農村工作、第三個五年計劃(1966-1970年)、政治工作問題。會前,毛澤東在聽取關於第三個五年計劃的匯報時指出:農業是一個拳頭,國防是一個拳頭,要使拳頭有勁,屁股就要坐穩,屁股就是基礎工業。
  •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時,臺灣竟是這樣想的
    1964年10月16日,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世界輿論沸騰。
  • 50多年前,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後,世界各國媒體都是什麼反應?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羅布泊成功引爆,震驚了全世界,接連幾天,這個消息一直都佔據著世界主要媒體的頭版頭條,各國的反應也大相逕庭。最尷尬卻又最淡然的當屬蘇聯,尷尬的是中蘇關係破裂之後,曾揚言「中國二十年也搞不出原子彈」,淡然的是中國能研發出原子彈其實是在他們的預料之中,只是沒想到那麼快,蘇聯方面的媒體對此都異常低調,以簡短消息刊登了中國原子彈爆炸的消息。
  • 當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後,蘇、美、英、法都有什麼反應?
    在我國建國之後,美蘇這兩個國家都對我國進行過核威脅,我國深刻的意識到了擁有原子彈的重要性,所以之後我國在巨大的投入下也造出了原子彈,成為了世界上第五個有原子彈的國家。所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後,蘇、美、英、法四國都什麼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