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og 利器喜提雙聲道立體聲, Rode 推出新款 Wireless Go II 無線麥克風

2021-12-30 叉燒網

要問這兩年風頭最勁的 Vlog 麥克風有哪些?Rode 羅德於 2019 年推出的 Wireless Go 理當榜上有名:小巧便攜、適配多樣、續航夠長、收音清晰、2.4G無線,這些綜合起來就是它火爆的原因。

而在第一代推出兩年之後

Rode 決定給它更新一波

Wireless Go II

眼瞅著就來了

rode.com/microphones/wireless/wirelessgoii

·

↓官方宣傳·叉燒翻譯↓

·

如果你好奇為啥官圖裡會出現三臺設備,放心不是羅德的美工 P 圖出錯,也不是眼花重影,而是因為:

發射器(話筒)*2、接收器*1

第二代全套本就有三臺設備

簡單來說就是「一拖二」

也就是說全新一代 Wireless Go 是雙聲道的,也因此它設計了兩個模式:Mono (單聲道) 和 Stereo (立體聲);Mono 模式下會分別輸出兩通道單聲道音頻,Stereo 模式下則會將兩個麥克風合併為一組立體聲輸出。

Mono 模式更適合採訪、Vlog等日常的使用場景;由於 Wireless Go 的本體話筒是全指向的,所以在 Stereo 模式下可以使用 AB miking 錄製立體聲,再加上 Wireless Go 可以通過小三芯外接話筒,其他的立體聲錄製方法也可以使用。

有些朋友可能會問: 錄製的音頻還是跟上一代一樣只能直接輸出給其他設備嗎?答案是 NO...

因為 Wireless Go II 自帶存儲空間

也意味著能像錄音筆那樣獨立工作

官方宣稱內部快閃記憶體可以存儲長達 24 小時的壓縮格式錄音,如果選擇錄製無損格式時長則是 7 小時;順帶一提,新一代單次充電的續航時間和上代相同,也是 7 小時,畢竟體積沒變。

此外,得益於第四代 2.4G 無線傳輸系統,再加上 128 位加密技術,新一代 Wireless Go 擁有

無遮擋 200 米傳輸距離和更強的射頻抗幹擾能力

·

設備兼容性也是這代的亮點可以直連手機、電腦、相機

跟上一代 Wireless Go 的 Type-C 接口只能用來充電不同,第二代的 C 口可以用相應的數據線直接連接手機和電腦進行數字音頻錄製/傳輸,官方確認支持全平臺:iOS、安卓、Windows 以及 Mac。

如果想要連接相機給視頻錄音的話,依然還是使用機身上自帶的小三芯輸出口就可以了~

一同帶來的還有 Rode 自家的集成化操控臺:Rode Central,已經適配了自家多款產品。例如第二代 Wireless Go 在連接到安裝了這個軟體的電腦後就可以直接進行諸如「固件升級、高級功能設定、錄音文件管理」等操作。來簡單說說幾個有意思的功能:

來看看原廠配件:三臺主機、三個防風毛(旋轉安裝,比代穩當了不少)、三根 C 口到 A 口數據/充電線、一根小三芯音頻線、以及一個布質收納包。總的來講還是挺豐富的,收納包給個好評。

價格方面,第二代 Wireless Go 歐美街價是 $299 美元,相較於第一代的 $199 貴了整整 $100 美元。畢竟多了一臺機子再加上不少功能,感覺也是挺正常的。

所以話說回來,第一代 Wireless Go 會被淘汰嗎?小編覺得並不會,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兩個麥克風以及立體聲錄音的。對於只需要給視頻錄個音的個人用戶,第一代依然還是很有性價比的~

·

相關焦點

  • 無線麥克風RØDE Wireless GO評測 (2/2)
    這一項同樣很難客觀評價,音質受到太多環節的影響:你用什麼麥克風?你用哪一款攝影機?你的錄音設備前置放大器質量如何?.到底應該用什麼標準給Wireless GO的音質打分,其實我舉棋不定。Wireless GO發射器內建的全向麥克風品質還可以。
  • 新品介紹:RODE Wireless Go 無線麥克風系統
    Wireless Go宣傳視頻澳大利亞專業音頻品牌羅德麥克風,正式宣布推出多功能無線麥克風系統——RØDE Wireless Go。Wireless GO 是未來無線麥克風的發展方向,它是一種體積超緊湊、同時提供廣播級音質的無線麥克風系統,專為移動中的錄音而設計。
  • RODE 發布全世界最小的無線麥克風系統 Wireless GO
    音頻專家 RODE Microphones 驕傲地向大家宣布並開始售賣 Wireless GO 數字無線麥克風系統 ——世界上最小的並且是最通用的無線話筒
  • RODE發布Wireless GO,世界上最小巧,通用的無線麥克風系統 NAB
    Wireless GO是無線麥克風革命性突破的新一代,是一個超緊湊,廣播級別質量的無線麥克風系統,特別為運動中的錄音而設計。
  • RODE升級Wireless Go II,更多接近專業新功能
    自2019年4月RODE羅德Wireless Go發布,這款當時最小巧輕便的無線麥克系統改變了影像聲音製作,掀起了一場無線麥克的革命,特別是在手機
  • 資訊 | 羅德發布Wireless Go 多功能無線麥克風系統
    澳大利亞專業音頻品牌羅德麥克風,正式宣布推出多功能無線麥克風系統——RØDE Wireless Go。
  • 分享 | 索尼無線麥克風1799元起售
    昨天晚上,索尼正式發布了無線麥克風ECM-W2BT和立體聲領夾麥克風 ECM-LV1。
  • 聊一套多場景全兼容的無線麥克風系統
    不過,收納盒只能容納發射器和接收器,配套的防風毛衣、領夾麥、連接線等還需要單獨收納。<<  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圖1:充電收納盒和保護套圖2:充電收納盒內部圖3:標配附件的完整展示收納充電盒內置3000mAh電池,可以隨時為發射器和接收器補充電力(官方宣稱可以充滿2次),充電時也只需要1根USB線(發射器/接收器上也保留了microUSB接口,可以單獨充電)。
  • 無線麥克風如何做到八人同時使用?LENSGO朗詩歌DL2解決方案
    日常常見的無線麥克風大多數都是一拖一和一拖二的,即單人和雙人使用的兩種型號。
  • 單評 | 楓笛 BLINK500系列無線麥克風
    楓笛BLINK500推出的是一整個系列的2.4GHz的無線麥克風,一共有B1-B6六種不同的配置,分別對應了:B1(TX+RX)B2(TX+TX+RX)B3(TX+RXDi)B4(TX+TX+RXDi)
  • RODE Wireless GO II開箱來啦!還在觀望中的老師快來看看香不香?
    每臺發射器具有高品質的內置全指向性電容麥克風,可以完全實現無線錄音。配備的 3.5mm TRS 輸入口用於連接像 RØDE Lavalier GO 這樣的領夾式麥克風。Wireless GO II 重新設計的扭鎖卡口可以確保連接的穩固,套裝內部還配備了三個防風毛套足以支持在大風環境下,錄製到高保真音頻。
  • 單評 | RØDE Wireless GO評測
    大家都知道,羅德剛發布的RØDE Wireless GO號稱是世界最小的無線麥克風系統,NAB展會前已經推出。
  • Onkyo推出最新 AV功放 及 網絡立體聲功放
    Ohms, 1 kHz, 1% THD, 1 Channel Driven, IEC)頻率響應∶5 Hzˉ100 kHz/+1 dB, -3 dBHDMI輸出入端子∶7組輸入、2組輸出尺寸(寬×高×深)∶435×201.5×395 mm重量∶14公斤Onkyo 家庭影院擴音機全新型號 TX-8270 及 R-855 網絡立體聲擴音機現正式推出市場
  • 擁有RODE Wireless GO II的老師注意啦!第一次固件更新來了!
    22DV的多款DPA麥克風榮獲大獎!快來看看
  • 羅技G502 Hero遊戲滑鼠&羅技G Pro wireless遊戲滑鼠
    為了應對競爭對手的「出招」,不少外設廠商除了在對旗下經典遊戲滑鼠做外觀、性能上的調整,還時不時地推出新品讓自己的品類更豐富、更能吸引消費者,即使處在前列的廠商也不能避免這樣的趨勢。近期,羅技便對旗下的G502遊戲滑鼠進行了換代處理,並且推出了全新的G Pro wireless遊戲滑鼠,為玩家們帶來了不一樣的選擇。
  • 視頻教程 | MAMEN慢門無線領夾麥克風WMIC-01詳細操作指南
    WMIC-01是UHF一拖二無線領夾麥克風系統,包裝配有3種音頻連接線,輕鬆支持相機、單反、微單、攝像機、錄音筆、手機
  • 不同場景的環境下我們應該用哪種麥克風呢?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 vlog 博主喜歡用指向性麥克風,就像這樣把麥克風掛在機頭,讓麥克風與鏡頭平行,利用指向性麥克風的特性,最大程度地獲取正面人說話的聲音,並且能夠避免來自側方和後方的雜音。另外一款麥克風就是領夾麥克風,領夾麥克風其實是屬於全指向性麥克風,由於領夾麥克風體積和性能的限制,可以很好地利用全指向性麥克風的優點,只收集全指向性麥克風附近所有的聲音,把話筒離我們的嘴巴越近,
  • 能雙向傳輸的無線一拖二USB麥克風,VDLive10體驗分享!
    常規麥克風只可以在接收端上監聽發射端的聲音,不能在發射端上監聽接收端所連接設備的聲音。但VDLive10可以實現這樣的功能,具體的實現的方式就是,先將發射端和接收端配對好,再將接收端插入到手機或者電腦上,然後把麥克風開關撥到「D」,也就是雙向模式。
  • RODE無線話筒開箱展示!
  • 無線麥克風常見問題與解答
    無線傳輸不能在空中「相混合」,即使在同一頻率下,接收器也不能混合兩個發送信號。比如,兩個FM無線廣播站在同一頻率上發送信號,這種情況是不可能出現的。因為這樣會引起混亂,導致音頻失真。總而言之,每個無線發射器都應有單獨的接收器其特有的頻率。這要根據情況而定,但最少也要4MHz。這裡我們不能明確地回答這個問題,因為這涉及到複雜的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