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這兩年風頭最勁的 Vlog 麥克風有哪些?Rode 羅德於 2019 年推出的 Wireless Go 理當榜上有名:小巧便攜、適配多樣、續航夠長、收音清晰、2.4G無線,這些綜合起來就是它火爆的原因。
而在第一代推出兩年之後
Rode 決定給它更新一波
Wireless Go II眼瞅著就來了
rode.com/microphones/wireless/wirelessgoii
·
↓官方宣傳·叉燒翻譯↓
·
如果你好奇為啥官圖裡會出現三臺設備,放心不是羅德的美工 P 圖出錯,也不是眼花重影,而是因為:
發射器(話筒)*2、接收器*1
第二代全套本就有三臺設備
簡單來說就是「一拖二」也就是說全新一代 Wireless Go 是雙聲道的,也因此它設計了兩個模式:Mono (單聲道) 和 Stereo (立體聲);Mono 模式下會分別輸出兩通道單聲道音頻,Stereo 模式下則會將兩個麥克風合併為一組立體聲輸出。
Mono 模式更適合採訪、Vlog等日常的使用場景;由於 Wireless Go 的本體話筒是全指向的,所以在 Stereo 模式下可以使用 AB miking 錄製立體聲,再加上 Wireless Go 可以通過小三芯外接話筒,其他的立體聲錄製方法也可以使用。
有些朋友可能會問: 錄製的音頻還是跟上一代一樣只能直接輸出給其他設備嗎?答案是 NO...
因為 Wireless Go II 自帶存儲空間
也意味著能像錄音筆那樣獨立工作
官方宣稱內部快閃記憶體可以存儲長達 24 小時的壓縮格式錄音,如果選擇錄製無損格式時長則是 7 小時;順帶一提,新一代單次充電的續航時間和上代相同,也是 7 小時,畢竟體積沒變。
此外,得益於第四代 2.4G 無線傳輸系統,再加上 128 位加密技術,新一代 Wireless Go 擁有
無遮擋 200 米傳輸距離和更強的射頻抗幹擾能力·
設備兼容性也是這代的亮點可以直連手機、電腦、相機跟上一代 Wireless Go 的 Type-C 接口只能用來充電不同,第二代的 C 口可以用相應的數據線直接連接手機和電腦進行數字音頻錄製/傳輸,官方確認支持全平臺:iOS、安卓、Windows 以及 Mac。
如果想要連接相機給視頻錄音的話,依然還是使用機身上自帶的小三芯輸出口就可以了~
一同帶來的還有 Rode 自家的集成化操控臺:Rode Central,已經適配了自家多款產品。例如第二代 Wireless Go 在連接到安裝了這個軟體的電腦後就可以直接進行諸如「固件升級、高級功能設定、錄音文件管理」等操作。來簡單說說幾個有意思的功能:
來看看原廠配件:三臺主機、三個防風毛(旋轉安裝,比代穩當了不少)、三根 C 口到 A 口數據/充電線、一根小三芯音頻線、以及一個布質收納包。總的來講還是挺豐富的,收納包給個好評。
價格方面,第二代 Wireless Go 歐美街價是 $299 美元,相較於第一代的 $199 貴了整整 $100 美元。畢竟多了一臺機子再加上不少功能,感覺也是挺正常的。
所以話說回來,第一代 Wireless Go 會被淘汰嗎?小編覺得並不會,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兩個麥克風以及立體聲錄音的。對於只需要給視頻錄個音的個人用戶,第一代依然還是很有性價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