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核彈大家能想到的就是最有標誌性的兩個核彈:世界第一顆實戰過的核彈;世界最大的核彈。
世界上第一顆核彈就是美國在1945年投擲在日本廣島的「小男孩」熱核炸彈,由於此炸彈幾乎眾人皆知就不贅述了。
那麼今天就帶鐵子們從三個方面了解下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核彈——蘇聯的「沙皇炸彈」,它究竟怎樣一顆核彈讓科學家都害怕不已!
首先就是「沙皇炸彈」的歷史背景和由來。
1961年「蘇聯物理技術科學研究中心-核子中心」向蘇共中央提出建造世界最大的核子反應堆,當時蘇聯的中央總書記國家掌權者赫魯雪夫批准了此計劃。
但赫魯雪夫想在22屆蘇聯黨代會上藉此提高威望,因此下令在10月前完成試爆。而且當時正值美蘇冷戰關鍵階段,也是在「沙皇炸彈」試爆後不久就發生了「古巴飛彈危機」。
本來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核彈原名叫「大伊萬」,但在試爆後由於威力太大被西方媒體用世界上最大的大炮「沙皇大炮」和世界上最大的鐘「沙皇鍾」類比稱為「沙皇炸彈」蘇聯當局也承認了此稱謂。
其次就是「沙皇炸彈」得威力。
說它是目前為止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核彈絕對沒有問題,在沙皇炸彈建造初期其爆炸當量設計在1億噸TNT最後考慮核子汙染對環境影響太大將爆炸當量縮減為6000萬噸TNT左右。
「沙皇炸彈」總共建造有兩顆,一顆1961年在新地島試爆另一顆其啞彈被放在「俄羅斯核博物館」供參觀備用。
有鐵子對沙皇炸彈的威力沒有抽象的概念。那麼在這裡舉幾個例子對比下。沙皇炸彈是在日本廣島爆炸那顆「小男孩」威力的3800多倍,相當於680多顆「小男孩」。
「通古斯大爆炸」的威力只有1000-1500萬噸TNT當量,沙皇炸彈的威力僅次於6500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希克蘇魯伯隕石撞擊」的威力。
爆炸導致的大氣擾動轉了地球三圈,並且其爆炸的能量導致地球發生了一次5.25級地震,此數據為美國當時測量。
這樣的威力以至於其締造者「蘇聯氫彈之父」的沙卡洛夫在後半身都在排斥核武器,而且在當時的科學界引來很多科學家的「末日論」的說法。
最後就是「沙皇」對後世的影響。
毫無疑問的是沙皇炸彈的威力是毀滅性,沒有任何一座城市和防空設施能在這樣的核武面前僥倖生存下來。
所以這也說明人類有能力生產毀滅但沒手段控制這樣的核武爆炸,在蘇聯擁有這樣的核武之後美國為此興建了很多世界級規模的防空設施。
在美蘇冷戰進入到「白熱化」的時候全世界都為之捏了一把汗,業界還有假設說美蘇的熱核武器一旦全部使用就會把地球打入到「核冬天」,也就是相當於進入「冰河世紀」。
也正因為這個假設促成了美蘇冷戰的結束,同時也促成了《禁核條約》;《禁核擴散條約》。這的確關乎於人類整體的生死存亡。
但是自從二戰結束世界總體和平至今也不得不承認很大原因就是各大國之間的核武威懾,這種威懾的建立也讓部分沒有核武的國家不斷地想嘗試有能力參與到這種「威懾」當中。
這樣的現象也在國際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我國作為第三核大國一貫的主張就是「不使用核武」,但是「某些國家」近期來一直想在底線邊緣試探甚至有退約的威脅。
這無疑是一個危險信號,在維護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他們甚至可能打破底線,但不使用不等於不能用。近年來一味地阻撓我國發展和進步也不知其「用心何苦」。
人類的發展依靠於互相的協助和信任,命運共同體的說法就來源於此。中國會發展的越來越好,但也絕不會在底線上屈居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