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危險的「毀神星」將接近地球?科學家:時間指向2029年4月14日

2022-01-12 環球科學貓

俄羅斯衛星通信社1月2日報導,俄羅斯聯邦緊急情況部全俄民防和緊急情況研究所預測,一顆直徑約400米,質量超過2.1億噸的最危險小行星,將於2029年4月14日通過地球附近,其最近距離甚至就在靜止衛星軌道。

最危險的小行星-毀神星究竟是何方神聖?

俄羅斯科學家口中的最危險小行星其實就是編號為99942的小行星,也就是著名的毀神星,也被稱為阿波菲斯,它的部分參數上文已經有述,與地球的相對速度大約為7.42千米/秒,假如撞擊地球的話其產生的能量相當於15.3億噸TNT炸藥,相當於25顆沙皇炸彈(沙皇炸彈的當量大約為5800萬噸)。

如此危險的小行星,真的會撞上地球嗎?

阿波菲斯是在2004年被發現的,NASA贊助的夏威夷大學在亞利桑那州基特峰國立天文臺小行星研究的羅伊·塔克(Roy Tucker),大衛·J·蘇倫(David J. Tholen)和法伯瑞茲歐·伯納德(Fabrizio Bernardi)追蹤了2個晚上後,於2004年6月19日宣布了這個發現。

2004 年 12 月 30 日在索爾馬諾拍攝的 CCD 圖像

從發現之日起,這顆小行星就受到了科學家的特別關注,從6月底到12月份,經過數月的軌道追蹤,當時天文學家在12月27日預測其非常有可能會在2029年4月13日通過地球附近一個叫做「Gravitational keyhole」(重力鎖眼)的位置,繼而在2036年時將一頭撞上地球,並且科學家已經預測出將撞擊紐約附近的美加邊境區域。

重力鎖眼是什麼東西?

這並不是一個確定的區域,指的是一顆小行星在地球附近通過時,因為受到地球引力影響導致其軌道改變,繼而在下一次或者以後的某一次撞上地球,就將這個區域成為這顆小行星的重力鎖眼。

因此這個預測一出以後,阿波菲斯的威脅直接就從都靈係數1級上升到了4級。都靈指數指的是一顆小行星對地球威脅等級,一般0級為無威脅,10級就是毀滅文明的級別:

在天文學家觀測小行星以來,從未有一個小行星天體的都靈威脅指數達到4級,因此阿波菲斯立即引起了全球天文臺的主意,大量望遠鏡對準了這顆小行星,更精確的軌道被繪製出來,到2008年時,這個重力鎖眼對於阿波菲斯來說大約為1千米直徑,精確的軌道表示它不會通過重力鎖眼位置,因此其在2036年的撞擊可能性被排除。

2029年通過時僅比靜止衛星軌道略高

到2021年3月為止,大量的觀測以及阿波菲斯軌道附近的多顆小行星影響的計算疊加後認為其對地球最大影響可能會在80000年以後,同時坐落在莫哈韋沙漠的戈德斯通天文臺(雷達觀測)進一步觀測表明,其在未來100年撞擊地球的可能性為零。

戈德斯通 DSN 天線

假如小行星即將撞擊地球,有什麼辦法避免嗎?

2021年11月24日,SpaceX Falcon 9火箭搭載著一個探測器「DART」從加利福尼亞州中部的范登堡太空部隊基地發射升空,它將在10個月內追上小行星Dimorphos並撞擊它,試圖從撞擊後該小行星的改變的軌跡中發現小行星軌道改變的程度,希望能在未來即將發生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災難中拯救人類。

無獨有偶,2021年7月7日,全球各大媒體發表了一篇23枚長徵五號火箭改變小行星軌道拯救人類的文章,大意是中國科學家發表了一篇論文,通過23次發射,改變一顆即將撞擊地球的小行星軌道,比NASA論證的數量減少大約2/3。

改變小行星軌道免於撞擊地球,有可能嗎?

答案是有可能的!這個原理倒是不難理解,比如2021年的7月份和10月份兩次軌道調整,避開SpaceX的星鏈衛星意外接近,而方法也比較簡單,加速抬升軌道或者減速降低軌道,威脅消除在回到原來的軌道。

假如小行星真的即將撞擊地球,那麼兩個選項,推動地球或者推動小行星,很明顯後者還是可能的,那麼用什麼方法推動呢,其實方法還是挺多的,一般有如下幾種:

1、DART計劃中是探測器高速撞擊小行星,從而改變小行星軌道;

2、在小行星上安裝一個火箭發動機,將其推走;

3、發射探測器在周圍反射太陽光,加熱其表面物質蒸發推動小行星;

4、發射探測器在小行星表面噴塗顏色,深色位置吸收熱量,蒸發物質推動小行星;

5、雷射加熱小行星物質,從而推動小行星改變軌道;

6、發射探測器,在其附近以引力擾動的方式推動其改變軌道;

7、發射核彈在小行星上爆炸,產生的物質拋射推動其改變軌道;

很明顯最後一種是大家喜聞樂見的,好萊塢大片中播放的情節就是如此,1998年上映的《天地大衝撞》就是這種災難片的鼻祖,但事實上核彈轟擊這種把戲科學家其實是不太想用的,首先這種爆炸威力很難控制,很可能會導致小行星或者彗星解體!

因為彗星本身就是一顆鬆散物質的集合體,僅僅以微弱的引力維繫,這核彈易爆炸,把一顆炮彈變成了一顆集束炸彈,向散彈一樣飛向地球,處理起來就更麻煩了。

因此科學家還是比較傾向於長期施加影響從而改變軌道,比如反射陽光或者使用雷射等方法都不錯,但有一個問題是比較明顯的,小行星一直在自轉中,這個加熱效果就不行或者塗色以及雷射照射都會失效,那麼怎麼辦?

可能只剩下僅有的方式,比如DART撞擊、引力擾動改變軌道與核彈方案,最後一種科學家顧慮很大,第一種是一錘子買賣,引力擾動確實能改變軌道,但短時間內無法奏效,因此如果科學家發現一顆小行星將在數月內撞擊地球,那估計就沒轍了,還是拿核彈轟吧,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嘛。

延伸閱讀:小行星是從哪裡來的?

大家都知道小行星就是天上亂飛的小石子,有的很小,在大氣層內只能留下個流星的尾跡,有的挺大,比如6600萬年前毀滅恐龍的小行星直徑可達10千米,它們都是太陽系形成初期留下來的「邊角廢料」,在地球軌道上的小行星基本都已經被地球的引力清理完畢,因此地球還是比較安全的。

但仍然有大量的小行星在太陽系軌道上運行,比如最著名的有幾個區域,一個是小行星帶,另一個是木星的拉格朗日點L4和L5的特洛伊群小行星區域,一般來說這幾個區域的小行星都比較「乖」,不太會亂跑。另外還有柯伊伯帶的外海王星天體,大部分彗星都來自於此。

當然與地球軌道相交的小行星有兩種,一種是阿波羅信小行星,另一種少數阿登型小行星,儘管它們與地區軌道相交,但在3億千米的大致圓形軌道上要和地球相撞機會也是極小的,但就像毀滅恐龍的10千米級小行星一樣,只要一發即可入魂。

相關焦點

  • 最終戰役的近況更新 2020年10月14日訊息【地球盟友】【柯博拉COBRA】
    這種晶片最快會在2021年上市。【地球盟友】【柯博拉COBRA】白色貴族 2012年8月14日訊息【地球盟友】【柯博拉COBRA】星光兄弟會(圖文版) 2012年9月5日訊息 【地球盟友】【柯博拉COBRA】紅龍和藍龍 2015年2月20日訊息【地球盟友】【柯博拉COBRA】藍龍和事件 2016年11月9日訊息 【地球盟友】【柯博拉COBRA】關於來自天狼星的如意寶珠
  • 美國衛星兩次接近中國空間站,究竟小概率事件,還是故意為之?【月誠故事】
    因此 SpaceX 選在 7 月 1 日這個時間點接近中國空間站的操作令人匪夷所思,馬斯克究竟想幹什麼?!那麼,SpaceX 公司的這兩顆肇事衛星現在又在哪裡呢?星鏈-1095 是 2020 年 1 月 7 日發射的,它已經在 2021 年 9 月 20 日墜入大氣層。
  • (柯博拉)2021年6月17日【地球近況更新】
    銀河聯盟艦隊,特別是阿斯塔指揮部、昴宿星艦隊和天狼星艦隊正在朝地表世界推進。雷神之錘正在加強清除地球上的乙太純量武器網格。獵戶座的黑暗勢力在1996年入侵地球的時候搭建了這個網格。 地球解放任務最危險的階段是從2017年的12月到2021年的5月。各方面的局勢總算看起來有些許的好轉,不過我們還需要努力好一段時間才能脫離險境。地表世界最近傳出一個好消息。
  • 這顆星球一旦爆炸 600年後地球將災變
    ,其中以參宿四為最為接近。參宿四已經位於夜空中最亮的恆星之列,在夜空中亮度能排到第八或者第九,夜空觀測下參宿四呈現橘紅色,屬於紅超巨星,意即這顆恆星已經步入晚年,隨時有可能發生超新星爆發。天文學家們普遍認為,它是今後對人類最危險的恆星之一。
  • 「瓜地馬拉首星、日本宇宙食物圈項目、美授出18臺SLS發動機合同」:世界航天機構一周主要動向點評(2020年5月3日)
    為了實現「宇宙食物X」的願景,為實現地球上食物的可持續性發展並為人類在外空長期生存提供食物,雙方決定啟動「宇宙食物圈」項目,為相關技術研發與驗證提供平臺,先期啟動4項概念研究。2019年3月27日,作為航天創新夥伴關係的一部分,JAXA曾宣布啟動「宇宙食物X」計劃,與30餘家公司合作共同打造世界第一的航天食品市場;截止今年4月,合作公司數目已達約50家。
  • 跟蹤可能撞地球的小行星轉了1年,NASA探測器決定下手了
    肩負NASA首個小行星採樣返回任務,OSIRIS-Rex在2016年9月發射升空,經歷近兩年的長途跋涉才接近貝努,此後圍繞著這顆小行星觀察,伺機接觸採樣。12月12日,NASA宣布了一個代號為「夜鶯」的地點,如果一切順利,OSIRIS-Rex將噴射一股氮氣吹開表面灰塵,伸出機械臂採集樣本。
  • 川普呼籲進京勤王,美國將二聖臨朝?
    1.土星古稱鎮星或填星,軌道距太陽14億公裡。土星直徑119300公裡(為地球的9.5倍),是太陽系第二大行星,公轉周期相當於29.5個地球年,土星的自轉很快是9.6公裡/秒,僅次於木星。另外,英文的星期六(Saturday)也是以土星的英文名(Saturn)來命名的。在太陽系的行星中,土星的光環最惹人注目,它使土星看上去就像戴著一頂漂亮的大草帽,是最美麗的行星。土星環位於土星的赤道面上。
  • 1973年5月14日 美國發射天空實驗室
    1973年5月14日 美國發射天空實驗室  天空實驗室是美國的第一個試驗型空間站。它總長30米,重82噸,最大直徑6.5米,工作容積316立方米。是1973年5月14日,美國在甘迺迪宇宙中心發射的第一個軌道空間實驗室,是人類迄今向近地軌道發射的人造天體中重量和容量最大而又最複雜的一個。天空實驗室是通過兩次發射對接而成的。先是將運載火箭把在地面裝配好工作艙、過渡艙、對接艙和太陽能望遠鏡送入軌道,隨後再用動載火箭把乘有3名太空人的「阿波羅」飛船送入軌道,使飛船和對接船對接,組成完整的實驗室。
  • 黎明知天下(2019年4月22日星期一)
    ●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新聞發布會舉行:4月23日在青島及其附近海空域將舉行各國海軍艦艇海上閱兵,除中方參閱兵力外,俄羅斯、泰國、越南、印度等10多個國家近20艘艦艇將參加檢閱活動。●當地時間4月20日,巴黎再次發生大規模示威,並伴隨暴力衝突。巴黎聖母院本周遭遇的大火,未能阻擋示威者的步伐,有9000人參與當天的示威。數千名示威者在貝爾西車站集合,有人不斷施放黃色煙霧,氣味濃烈。
  • 亞丁灣「星門」大開,外星人即將來襲?
    (實際上,真實事件的新聞報導明確提到,女科學家在被送到醫院時仍然神志清醒。)這篇文章被作為「證據」之一,用來證明作者「地球正在受到威脅」的觀點。  2、「大話論壇」:掛上了宗教色彩  2008年12月24日,在另一個同樣以陰謀論為主要內容的美國論壇上,也出現了涉及「亞丁灣星門」的帖子。發帖IP在韓國。
  • AI/ML在地球科學中備受矚目,急需培養下一代物理數據科學家
    在 2019 年 10 月 11日,科羅拉多州立大學(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的科學家為研究人員概述了幾個建議的步驟,來解決如何最好地同時利用基於物理和數據驅動的方法的問題。因此,物理數據科學家需要全面準備,包括在各自學科(大氣科學、海洋學、地球科學等)以及 AI/ML 方面的基礎培訓,這將使他們能夠處理越來越大和複雜的數據集並進行創新。
  • 地球毀滅在即?19年「末日時鐘」僅剩2分鐘,離核大戰最近的一次!
    每年的1月25日,是芝加哥大學《原子科學家公報》公布當年末日時鐘的日期。2018年,因為朝核危機,這個在冷戰爆發就存在的末日時鐘,被撥快了30秒,從上一次調整的23時57分30秒,變成了23時58分,距離午夜的時間也從還剩2分30秒變成了僅剩下2分鐘。
  • 宇宙之美:2014年最驚豔太空圖片
    1、12月5日,聯合發射聯盟(ULA)的德爾塔4重型火箭載著NASA的獵戶座飛船,從佛羅裡達的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現場觀眾發出了歡呼。在環繞地球兩圈之後,沒有載人的返回艙濺落在太平洋上。NASA計劃使用這種飛船將太空人送往小行星,最終前往火星。
  • 《數碼寶貝 絕境求生》延期至2022年|《零:濡鴉之巫女》新宣傳片 10月28日正式發售|《地球防衛軍3》將於10月14日
    》新宣傳片 10月28日正式發售3:《地球防衛軍3》將於10月14日登陸Switch《數碼寶貝 絕境求生》確認將延期至2022年內發售東映動畫今日發布的最新財報中顯示,PS4/Switch平臺遊戲《數碼寶貝 絕境求生》將延期至2022年內發售,去年10月時官方曾宣布遊戲延期至2021年內發售,還打算在2021年春季發布「進一步情報」,結果直到現在都沒有公開所謂的新情報
  • 地磁北極正加速靠近俄羅斯 俄媒:未來或將發生南北磁極互換
    令科學家擔憂的是,地磁北極的波動將影響其對地球磁場的保護。如果沒有磁場或磁場發生混亂,地球將非常容易受到太陽耀斑的影響,從電網到太空飛行器在內的一些設施會遭到嚴重的損害。此外,不斷減弱的磁場可能會導致磁極翻轉。據《每日郵報》此前報導,地球磁場已經存在了至少34.5億年,它保護人類免受太陽輻射的傷害。
  • 邊海消息(2020年10月14日)
    美軍偵察機出現的時間,正好是在解放軍於福建古雷半島東側海域進行實彈射擊期間。根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平臺10月14日發布的消息,一架隸屬於美國海軍的EP-3E電子偵察機從10月13日22時到10月14日4時在臺灣海峽南部周旋,其飛行路線劃出了一個長方形。這架美軍偵察機一度靠近廣東、福建省交界處海岸線飛行。
  • 「天宮一號」將墜落地球,西方稱會撞到人,美專家:要相信科學
    太空飛行器的回收一直都是一個困擾各國空天科學家的重大課題。如果置之不理,任由其變成太空垃圾,萬一哪天偏離運行軌道,撞向自家衛星或地球表面,帶來的損失將是不可估量的。不僅會造成了宇宙空間的汙染,影響各國的航天事業,而且還可能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
  • NS0595 碳纖維助力NASA完成史詩級發射任務 人類文明最接近太陽的一次
    北京時間 8 月 12 日下午 3 點 31 分,具有歷史意義的帕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在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 SLC
  • 上行下效 – 這是在地球上施展的宇宙力量嗎?
    年輕的蘇聯科學家亞歷山大·奇熱夫斯基將太陽黑子的周期與人類歷史上的重大動蕩比對。照片中他正指向一張對照圖表。1922年奇熱夫斯基製作了一張圖表,他聲稱2400年的「群眾運動」,那是全球性的戰爭、革命、起義和移民。他認為這些周期是循環的,幾乎與十一年太陽黑子周期恰好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