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集團軍群的零點時刻
在1945年5月,德軍士氣崩潰至最低點,戰爭對於德軍而言已然失敗,元首所許諾的千年帝國不過持續了13個春秋。面對早已註定的結局,東線的德軍卻依然沒有放下武器停止抵抗。對於中央集團軍群的舍爾納元帥而言,在捷克境內建立防線,遲滯蘇軍的前進步伐,讓蘇軍久攻不下形成僵局,等英美軍隊從西面過來,就把布拉格交出去,或者以布拉格和數十萬捷克居民為籌碼,和蘇軍與英美談判,爭取較好的停火條件。在舍爾納等人看來,蘇軍攻克柏林後已成強弩之末,盟國之間矛盾日增,英美軍隊如果迅速進佔巴伐利亞繼續向東,達成這個局面還是有可能的。
對於而對於下級軍官和士兵士兵而言,他們腦子裡就有一個念頭——向西跑,向英美盟軍投降。
德軍與蘇軍四年多的恩怨將在這個城市做個了斷。
這個城市就是被稱為歐洲之心的布拉格
布拉格,波希米亞的明珠,全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坐落在靜靜流淌的伏爾塔瓦河畔。千年來,這座城市擁有美輪美奐的建築瑰寶,也因地處歐洲大陸中心的特殊位置而不斷受到歷史風暴的衝擊。而到了20世紀30年代末,這裡迎來了長達數年之久的納粹統治 。布拉格戰役是這是這座城市黎明前的黑暗,新生前的陣痛。
不同於柏林戰役中的100萬老弱病殘為主的德軍,捷克斯洛伐克的90萬德軍基本上都是正規德軍,其中還包含了不少例如黨衛軍第2「帝國」裝甲師和黨衛軍第10「福德隆斯伯格」裝甲師,元首衛隊師、傘兵赫爾曼-戈林裝甲師,507重裝甲營之類的精銳部隊.
不過這和科涅夫手上的兵力比起來就顯得窮酸了許多,為了吃掉這個重兵集團,蘇軍參戰的部隊有3個烏克蘭方面軍共轄20個合成集團軍、3個坦克集團軍、3個空軍集團軍、1個騎兵機械化集群、1個獨立軍、5個獨立坦克軍、1個機械化軍和1個騎兵軍。另外還有波蘭第2集團軍、羅馬尼亞第1、4集團軍和捷克斯洛伐克第1軍。總兵力合計有200餘萬人,各種火炮30500門、坦克(主要是T-34)和自行火炮(包括SU-152)2000輛、作戰飛機3000餘架。
蘇軍的行動
點燃蘇德大戰火星的卻不是蘇軍,而是布拉格的捷克人
5月5日清晨,位於維諾赫拉茨卡大街的布拉格廣播電臺照常開始晨間播音,「現在6點整。」他悄然使用了德語單詞,沒有什麼人注意到這個細節,而這正是起義開始的暗語!
從這天中午開始,武裝起義者相繼消滅了電臺內的德軍,又攻佔了蓋世太保總部;無武裝的市民們同樣行動起來,構築街壘,搗毀德國標識,焚燒德國軍旗,甚至攻擊落單的德國兵以奪取武器。
▲當今的捷克軍迷的戰爭重演,再現了這段歷史
1945年5月6日,也就是起義打響的第二天,處於烏克蘭第1方面軍右翼的德軍攝於正面蘇軍擁有重裝甲和重火力的強大軍事壓力,在戰役打響之前開始了退卻,顯然德軍已經失去了鬥志,而這一情況恰好被蘇軍發現,於是烏克蘭第1方面軍就轉入了追擊。在此過程中,各坦克突擊分隊擊潰了德軍後衛部隊,先頭部隊進展非常迅速,為後續跟進的方面軍主力開闢了進攻道路。
蘇軍的攻勢晝夜不停,之所以要加快進攻的速度,是因為這次戰役需要達成兩個戰略目標,第一,要切斷德軍向西逃入英美盟軍佔領區;第二,為了減少布拉格市民生命及財產的損失,因為當時他們正在遭到德軍的鎮壓,而且從布拉格撤退的德軍正在破壞布拉格市內的重要設施。
5月7日,烏克蘭第1方面軍左翼和波蘭第2集團軍開始了全面進攻,這次攻勢的進展依然非常順利。5月8日,蘇軍攻佔德勒斯登。
5月8日這一天,德國正式無條件投降。鎮壓起義的帝國師元首團無心戀戰,他們所要做的只是儘量帶走留在布拉格城內的德國僑民。
在這種情況下,城中起義捷克人果斷地向德國人提出了停戰要求。在中心城區的一片大火之中,雙方代表坐下來談判,並且達成一致:同意停火,德軍保證不再破壞布拉格城區,捷克人則許諾城內的德國人將不受傷害地離開。
這是一個體面的可以接受的結果,這是在付出3000餘人犧牲的代價,打死近千名德軍之後,布拉格起義者所能爭取到的最好結果。德國人在停火後匆忙離城,布拉格重歸自由。
在5月8日夜間,烏克蘭第1方面軍所屬近衛坦克第4、第3集團軍就向前挺進了80公裡,在拂曉時,該方面軍的先遣部隊就已經全部衝進了布拉格。於5月9日晨,該方面軍下轄的近衛第3集團軍和第13集團軍的先遣部隊也隨之攻入了該市。同日,烏克蘭第2、第4方面軍的快速集群,以及烏克蘭第4方面軍下轄的第38集團軍快速集群的先遣支隊也進入了捷克斯洛伐克首都。突入布拉格市區的蘇軍各方面軍在各支布拉格起義的抵抗力量的積極支援下,蘇軍於5月9日就完全解放了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
從1945年5月10日開始,控制了布拉格的蘇軍在所有方向開始推進,繼續進行攻擊。烏克蘭第2方面軍左翼兵團在後續進攻中在皮塞克地區和捷克布傑約維採地區和美軍部隊會師,至此捷克斯洛伐克境內德軍集團幾乎全部被蘇軍合圍。
烏克蘭第2方面軍左翼兵團在後續進攻中在皮塞克地區和捷克布傑約維採地區和美軍部隊會師,至此捷克斯洛伐克境內德軍集團幾乎全部被蘇軍合圍。
此時的德軍已經是一盤散沙了
一是德軍官兵已無鬥志,柏林陷落,希特勒殞命的消息對德軍士氣是個不小的打擊,德國難民的加入更是讓士兵們體會了山河破碎的痛楚。
二是中央集團軍群指揮層紛紛跑路,連舍爾納本人都腳底抹油了,導致軍隊指揮毫無調度統一可言,群龍無首,各自為戰。後期就是一窩蜂地向西衝擊,試圖向美軍投降
中央集團軍群在捷克的絕大多數兵力都因為無法逃跑,在途中被蘇軍阻截而只好向蘇軍投降。
而殺出一條血路的部隊非常的少,所有裝甲師中能夠有一半以上逃向美軍防區的就只有10SS了,因為10SS的實力強大,而且蘇軍也並沒有在意,所以導致該部隊成為了中央集團軍群唯一倖存的裝甲師。
至此,德軍最後一個重兵集團被殲滅,德軍共85萬人向蘇軍投降,蘇軍報了當年基輔戰役的一箭之仇。
今日之布拉格
戰爭摧殘了布拉格,而堅強的捷克人民又使這座城市在戰火中涅槃重生。這座誕生於公元九世紀的城市有著無與倫比的生命力和包容性。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歐洲各民族宗教所形成的文化都在這裡匯聚融合,巴洛克風格的廣場噴泉,哥特風格的尖頂教堂在這座城市裡隨處可見,歷史被這座城市記錄了下來,老城區的建築這種融合最好的註腳。
不過要找布拉格廣場的朋友可能要失望了,事實上布拉格廣場並不存在,布拉格最有名的廣場是老城廣場。
廣場上,扮成中古風格的藝人沿街賣藝,手工藝人現場製作兜售傳統的手工藝術品,一切仿佛回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廣場四周紅頂的民居,象牙白的城堡,配上乾淨的天空,布拉格用飽滿明豔的色調為我們繪製了一副色彩強烈,質感突出的油畫。
▲布拉格的老城廣場
可以說這座城市本身就是半部歐洲軍事史,歐洲藝術史,歐洲建築史,甚至是歐洲工業史。
這活工業史的稱號又從何而來呢?因為布拉格不但是座文化名城,同時誕生了如斯柯達這樣的享譽世界,成名百年的企業,這座選址在離布拉格城區60公裡的斯柯達總部就包含了歐洲近百年來的工業文明史。
在公司生產擴大後,斯柯達把他的最老的車間改造成了博物館,如果你是車迷,軍迷的話這座博物館都是無論如何都不能錯過的活歷史。
斯柯達作為軍工出身的汽車企業,其發展歷史可以說是近代百年來軍工企業的的縮影。造過重炮,產過機槍,我們熟悉的抗日功臣捷克式輕機槍就是斯柯達負責生產的。
直到今天斯柯達已有123年歷史,其質量已經在戰爭年代得到了充分證明。其生產的槍械和戰車廣受各國歡迎。
▲比如大名鼎鼎的追獵者坦克殲擊戰車,就是38t底盤的基礎上改裝的車型
而造汽車則是斯柯達的老本行了,早在一戰前,其前身L&K公司就開始涉足新生的汽車產業,1905年,第一輛汽車Voiturette在布拉格車展中亮相。很快Voiturette就出口到歐洲、亞洲、非洲和南美洲。後來這款帶有1.005升V型雙氣缸發動機的Voiturette成為捷克最佳經典車型,贏得了穩定的國際聲譽。
▲L&K公司的創始人瓦茨拉夫·克萊門特(左)和瓦茨拉夫·勞林
1925年,L&K與斯柯達皮爾森集團合作,L&K被納入斯柯達皮爾森集團旗下成為其汽車部門。隨著公司的快速發展,斯柯達在二十世紀30年代還一度是豪車的代名詞,定位是為上流社會的老爺們服務的。
▲這是當時世界上最貴的車型
兩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工廠在盟軍的戰略轟炸下幾乎化為一片瓦礫,戰後也曾因國家體制的變革而瀕臨倒閉。斯柯達公司在被國有化後重操舊業轉而生產國民汽車。斯柯達從以前的為國家機器,上層社會服務開始轉型為民眾生產經濟適用型汽車。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斯柯達在1975年推出的130RS跑車成為了汽車運動中的傳奇。在6年後的1981歐洲場地車錦標賽中,130RS在這個級別的六輪比賽中拿下滿分,平了寶馬635所取得的最好成績,成為汽車運動中一個不朽的神話。
▲斯柯達130RS跑車,性能和可靠性都極其出色
2005年,距L&K公司第一輛汽車Voiturette在布拉格車展中亮相已經過了一個世紀,這年春天斯柯達與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籤署了合作協議,正式開啟了斯科達汽車的新的一頁,斯柯達正式進軍國內市場。
大家還記得軍武嘉年華的那三個門神嗎?
等等,放錯圖了
▲這三輛車從右到左分別是柯米克、柯珞克、柯迪亞克
也許是從事軍工的經歷的原因,簡潔硬朗的設計風格深深滲入這三款SUV當中。簡約剛毅的外觀同時融合現代智能科技,八大智能輔助系統支持你平穩駕駛,關懷無微不至。
步入中國市場的斯柯達推出了為國人量身打造的柯迪亞克,同價位中紮實的品質和過硬的質量,相比於同系列的柯珞克和柯米克擁有更大的尺寸,更好的駕駛體驗。中控系統都是基於大眾MIB系統打造的,柯迪亞在內飾的風格上和前兩款保持一致,不過在UI設計和圖標的造型上商務大氣。
動力方面,柯迪亞克搭載最新的第三代EA888系列渦輪增壓發動機,匹配7擋雙離合變速箱。該系列發動機曾多次入選「沃德十佳發動機」,動力輸出和燃油經濟性與同排量發動機相比均具有明顯優勢。其TSI380車型的發動機在1500-4400rpm的寬泛轉速區間內能持續輸出350N•m的最大扭矩,從靜止到提速至100km/h僅7.5秒,帶來酣暢淋漓的動力體驗。值得一提的是,柯迪亞克還提供了多達6種模式的駕駛模式選擇功能以及4×4智能四驅系統,進一步豐富了駕駛樂趣。
簡潔硬朗的柯米克則是更具性價比的選擇,這款優秀的入門級SUV有著德系的品質硬朗卻不失精工細琢,適用於中國市場的車身尺寸和價格的優勢提升了它在國內SUV市場競爭力。互聯繫統可以讓手機與車輛的智能系統共融,體驗自動智能的科技駕馭的快感。
柯珞克則是,在外形上要略大柯米克一些,這帶來了更寬鬆的車內空間。柯珞克是由斯柯達「原汁原味」開發的,在定位上更多的是瞄準了一二線市場。
百年老廠,百年品質,可以說今日的斯柯達就是當代軍工企業轉型民用企業,以軍工品質造福百姓的最好寫照!
斯柯達SUV,你值得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