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在硝煙中浴火重生的城市

2021-03-02 軍武大本營

中央集團軍群的零點時刻

在1945年5月,德軍士氣崩潰至最低點,戰爭對於德軍而言已然失敗,元首所許諾的千年帝國不過持續了13個春秋。面對早已註定的結局,東線的德軍卻依然沒有放下武器停止抵抗。對於中央集團軍群的舍爾納元帥而言,在捷克境內建立防線,遲滯蘇軍的前進步伐,讓蘇軍久攻不下形成僵局,等英美軍隊從西面過來,就把布拉格交出去,或者以布拉格和數十萬捷克居民為籌碼,和蘇軍與英美談判,爭取較好的停火條件。在舍爾納等人看來,蘇軍攻克柏林後已成強弩之末,盟國之間矛盾日增,英美軍隊如果迅速進佔巴伐利亞繼續向東,達成這個局面還是有可能的。

對於而對於下級軍官和士兵士兵而言,他們腦子裡就有一個念頭——向西跑,向英美盟軍投降。

德軍與蘇軍四年多的恩怨將在這個城市做個了斷。

這個城市就是被稱為歐洲之心的布拉格

布拉格,波希米亞的明珠,全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坐落在靜靜流淌的伏爾塔瓦河畔。千年來,這座城市擁有美輪美奐的建築瑰寶,也因地處歐洲大陸中心的特殊位置而不斷受到歷史風暴的衝擊。而到了20世紀30年代末,這裡迎來了長達數年之久的納粹統治 。布拉格戰役是這是這座城市黎明前的黑暗,新生前的陣痛。

不同於柏林戰役中的100萬老弱病殘為主的德軍,捷克斯洛伐克的90萬德軍基本上都是正規德軍,其中還包含了不少例如黨衛軍第2「帝國」裝甲師和黨衛軍第10「福德隆斯伯格」裝甲師,元首衛隊師、傘兵赫爾曼-戈林裝甲師,507重裝甲營之類的精銳部隊.


不過這和科涅夫手上的兵力比起來就顯得窮酸了許多,為了吃掉這個重兵集團,蘇軍參戰的部隊有3個烏克蘭方面軍共轄20個合成集團軍、3個坦克集團軍、3個空軍集團軍、1個騎兵機械化集群、1個獨立軍、5個獨立坦克軍、1個機械化軍和1個騎兵軍。另外還有波蘭第2集團軍、羅馬尼亞第1、4集團軍和捷克斯洛伐克第1軍。總兵力合計有200餘萬人,各種火炮30500門、坦克(主要是T-34)和自行火炮(包括SU-152)2000輛、作戰飛機3000餘架。

蘇軍的行動

點燃蘇德大戰火星的卻不是蘇軍,而是布拉格的捷克人

 

5月5日清晨,位於維諾赫拉茨卡大街的布拉格廣播電臺照常開始晨間播音,「現在6點整。」他悄然使用了德語單詞,沒有什麼人注意到這個細節,而這正是起義開始的暗語! 

 

從這天中午開始,武裝起義者相繼消滅了電臺內的德軍,又攻佔了蓋世太保總部;無武裝的市民們同樣行動起來,構築街壘,搗毀德國標識,焚燒德國軍旗,甚至攻擊落單的德國兵以奪取武器。 

當今的捷克軍迷的戰爭重演,再現了這段歷史

1945年5月6日,也就是起義打響的第二天,處於烏克蘭第1方面軍右翼的德軍攝於正面蘇軍擁有重裝甲和重火力的強大軍事壓力,在戰役打響之前開始了退卻,顯然德軍已經失去了鬥志,而這一情況恰好被蘇軍發現,於是烏克蘭第1方面軍就轉入了追擊。在此過程中,各坦克突擊分隊擊潰了德軍後衛部隊,先頭部隊進展非常迅速,為後續跟進的方面軍主力開闢了進攻道路。

蘇軍的攻勢晝夜不停,之所以要加快進攻的速度,是因為這次戰役需要達成兩個戰略目標,第一,要切斷德軍向西逃入英美盟軍佔領區;第二,為了減少布拉格市民生命及財產的損失,因為當時他們正在遭到德軍的鎮壓,而且從布拉格撤退的德軍正在破壞布拉格市內的重要設施。

5月7日,烏克蘭第1方面軍左翼和波蘭第2集團軍開始了全面進攻,這次攻勢的進展依然非常順利。5月8日,蘇軍攻佔德勒斯登。

  

5月8日這一天,德國正式無條件投降。鎮壓起義的帝國師元首團無心戀戰,他們所要做的只是儘量帶走留在布拉格城內的德國僑民。

 

在這種情況下,城中起義捷克人果斷地向德國人提出了停戰要求。在中心城區的一片大火之中,雙方代表坐下來談判,並且達成一致:同意停火,德軍保證不再破壞布拉格城區,捷克人則許諾城內的德國人將不受傷害地離開。

 

這是一個體面的可以接受的結果,這是在付出3000餘人犧牲的代價,打死近千名德軍之後,布拉格起義者所能爭取到的最好結果。德國人在停火後匆忙離城,布拉格重歸自由。

在5月8日夜間,烏克蘭第1方面軍所屬近衛坦克第4、第3集團軍就向前挺進了80公裡,在拂曉時,該方面軍的先遣部隊就已經全部衝進了布拉格。於5月9日晨,該方面軍下轄的近衛第3集團軍和第13集團軍的先遣部隊也隨之攻入了該市。同日,烏克蘭第2、第4方面軍的快速集群,以及烏克蘭第4方面軍下轄的第38集團軍快速集群的先遣支隊也進入了捷克斯洛伐克首都。突入布拉格市區的蘇軍各方面軍在各支布拉格起義的抵抗力量的積極支援下,蘇軍於5月9日就完全解放了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

  

從1945年5月10日開始,控制了布拉格的蘇軍在所有方向開始推進,繼續進行攻擊。烏克蘭第2方面軍左翼兵團在後續進攻中在皮塞克地區和捷克布傑約維採地區和美軍部隊會師,至此捷克斯洛伐克境內德軍集團幾乎全部被蘇軍合圍。

  

烏克蘭第2方面軍左翼兵團在後續進攻中在皮塞克地區和捷克布傑約維採地區和美軍部隊會師,至此捷克斯洛伐克境內德軍集團幾乎全部被蘇軍合圍。

此時的德軍已經是一盤散沙

一是德軍官兵已無鬥志,柏林陷落,希特勒殞命的消息對德軍士氣是個不小的打擊,德國難民的加入更是讓士兵們體會了山河破碎的痛楚。

二是中央集團軍群指揮層紛紛跑路,連舍爾納本人都腳底抹油了,導致軍隊指揮毫無調度統一可言,群龍無首,各自為戰。後期就是一窩蜂地向西衝擊,試圖向美軍投降

中央集團軍群在捷克的絕大多數兵力都因為無法逃跑,在途中被蘇軍阻截而只好向蘇軍投降。

而殺出一條血路的部隊非常的少,所有裝甲師中能夠有一半以上逃向美軍防區的就只有10SS了,因為10SS的實力強大,而且蘇軍也並沒有在意,所以導致該部隊成為了中央集團軍群唯一倖存的裝甲師。

至此,德軍最後一個重兵集團被殲滅,德軍共85萬人向蘇軍投降,蘇軍報了當年基輔戰役的一箭之仇。

今日之布拉格

戰爭摧殘了布拉格,而堅強的捷克人民又使這座城市在戰火中涅槃重生。這座誕生於公元九世紀的城市有著無與倫比的生命力和包容性。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歐洲各民族宗教所形成的文化都在這裡匯聚融合,巴洛克風格的廣場噴泉,哥特風格的尖頂教堂在這座城市裡隨處可見,歷史被這座城市記錄了下來,老城區的建築這種融合最好的註腳。

不過要找布拉格廣場的朋友可能要失望了,事實上布拉格廣場並不存在,布拉格最有名的廣場是老城廣場。

廣場上,扮成中古風格的藝人沿街賣藝,手工藝人現場製作兜售傳統的手工藝術品,一切仿佛回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廣場四周紅頂的民居,象牙白的城堡,配上乾淨的天空,布拉格用飽滿明豔的色調為我們繪製了一副色彩強烈,質感突出的油畫。

▲布拉格的老城廣場


可以說這座城市本身就是半部歐洲軍事史,歐洲藝術史,歐洲建築史,甚至是歐洲工業史。

這活工業史的稱號又從何而來呢?因為布拉格不但是座文化名城,同時誕生了如斯柯達這樣的享譽世界,成名百年的企業,這座選址在離布拉格城區60公裡的斯柯達總部就包含了歐洲近百年來的工業文明史。


在公司生產擴大後,斯柯達把他的最老的車間改造成了博物館,如果你是車迷,軍迷的話這座博物館都是無論如何都不能錯過的活歷史。

斯柯達作為軍工出身的汽車企業,其發展歷史可以說是近代百年來軍工企業的的縮影。造過重炮,產過機槍,我們熟悉的抗日功臣捷克式輕機槍就是斯柯達負責生產的。

 

直到今天斯柯達已有123年歷史,其質量已經在戰爭年代得到了充分證明。其生產的槍械和戰車廣受各國歡迎。

 

比如大名鼎鼎的追獵者坦克殲擊戰車,就是38t底盤的基礎上改裝的車型


而造汽車則是斯柯達的老本行了,早在一戰前,其前身L&K公司就開始涉足新生的汽車產業,1905年,第一輛汽車Voiturette在布拉格車展中亮相。很快Voiturette就出口到歐洲、亞洲、非洲和南美洲。後來這款帶有1.005升V型雙氣缸發動機的Voiturette成為捷克最佳經典車型,贏得了穩定的國際聲譽。

 

▲L&K公司的創始人瓦茨拉夫·克萊門特(左)和瓦茨拉夫·勞林


1925年,L&K與斯柯達皮爾森集團合作,L&K被納入斯柯達皮爾森集團旗下成為其汽車部門。隨著公司的快速發展,斯柯達在二十世紀30年代還一度是豪車的代名詞,定位是為上流社會的老爺們服務的。

 

▲這是當時世界上最貴的車型 


兩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工廠在盟軍的戰略轟炸下幾乎化為一片瓦礫,戰後也曾因國家體制的變革而瀕臨倒閉。斯柯達公司在被國有化後重操舊業轉而生產國民汽車。斯柯達從以前的為國家機器,上層社會服務開始轉型為民眾生產經濟適用型汽車。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斯柯達在1975年推出的130RS跑車成為了汽車運動中的傳奇。在6年後的1981歐洲場地車錦標賽中,130RS在這個級別的六輪比賽中拿下滿分,平了寶馬635所取得的最好成績,成為汽車運動中一個不朽的神話。 

 

▲斯柯達130RS跑車,性能和可靠性都極其出色

 

2005年,距L&K公司第一輛汽車Voiturette在布拉格車展中亮相已經過了一個世紀,這年春天斯柯達與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籤署了合作協議,正式開啟了斯科達汽車的新的一頁,斯柯達正式進軍國內市場。

大家還記得軍武嘉年華的那三個門神嗎?

等等,放錯圖了

▲這三輛車從右到左分別是柯米克、柯珞克、柯迪亞克


也許是從事軍工的經歷的原因,簡潔硬朗的設計風格深深滲入這三款SUV當中。簡約剛毅的外觀同時融合現代智能科技,八大智能輔助系統支持你平穩駕駛,關懷無微不至。

 

步入中國市場的斯柯達推出了為國人量身打造的柯迪亞克,同價位中紮實的品質和過硬的質量,相比於同系列的柯珞克和柯米克擁有更大的尺寸,更好的駕駛體驗。中控系統都是基於大眾MIB系統打造的,柯迪亞在內飾的風格上和前兩款保持一致,不過在UI設計和圖標的造型上商務大氣。

 

動力方面,柯迪亞克搭載最新的第三代EA888系列渦輪增壓發動機,匹配7擋雙離合變速箱。該系列發動機曾多次入選「沃德十佳發動機」,動力輸出和燃油經濟性與同排量發動機相比均具有明顯優勢。其TSI380車型的發動機在1500-4400rpm的寬泛轉速區間內能持續輸出350N•m的最大扭矩,從靜止到提速至100km/h僅7.5秒,帶來酣暢淋漓的動力體驗。值得一提的是,柯迪亞克還提供了多達6種模式的駕駛模式選擇功能以及4×4智能四驅系統,進一步豐富了駕駛樂趣。

 

簡潔硬朗的柯米克則是更具性價比的選擇,這款優秀的入門級SUV有著德系的品質硬朗卻不失精工細琢,適用於中國市場的車身尺寸和價格的優勢提升了它在國內SUV市場競爭力。互聯繫統可以讓手機與車輛的智能系統共融,體驗自動智能的科技駕馭的快感。

 

柯珞克則是,在外形上要略大柯米克一些,這帶來了更寬鬆的車內空間。柯珞克是由斯柯達「原汁原味」開發的,在定位上更多的是瞄準了一二線市場。

 

百年老廠,百年品質,可以說今日的斯柯達就是當代軍工企業轉型民用企業,以軍工品質造福百姓的最好寫照!

 

斯柯達SUV,你值得擁有!

相關焦點

  • 春天來了,我們去布拉格吧! | 從錢談起
    應該是很多中國人民耳熟能詳的一個歐洲城市名字,在國內有很部電視劇、電影都會在布拉格取景,甚至在以當地為背景成為電影的主旋律。    我愛上布拉格,也是因為一部電影,陪老婆女兒去看了一部電影,電影名字依稀記得叫《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主演是吳亦凡、王麗坤與徐靜蕾.布拉格的過去和現在,故人與後人,糾纏在一起的一部愛情文藝片。
  • 2019馬拉松:從維也納跑進心中的布拉格!
    維也納位於多瑙河畔,奧地利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人口不到200萬,跟國內的大都市沒得比。但它是歐洲的文化中心,僅次於柏林的第二大德語區,是古羅馬帝國、奧地利帝國和奧匈帝國的首都,歷史悠久。油菜花布拉格:每個人年輕時心中都有一座夢想之城到達布拉格的那一瞬間,還是有點小激動的,人到中年還有個城市、還有個馬拉松讓你衝動報名、折騰前往,布拉格,就是這樣一個心中的嚮往。
  • 暴雪線上嘉年華——暗黑4以及暗黑2獄火重生
    預計功能  跨平臺進度共享  隨時隨地接續遊戲進度 我們預計推出跨平臺進度共享功能,玩家不論透過哪個遊戲平臺進行《暗黑破壞神 II:獄火重生》,都可以接續原本的遊戲進度。  需要擁有已登錄的 Battle.net 帳號,且需在各個可支援平臺單獨購買《暗黑破壞神 II:獄火重生》,才可使用跨平臺進度功能。  亞馬遜、刺客、野蠻人、德魯伊、死靈法師、聖騎士和巫師
  • 布拉格幹了什麼,讓中國忍無可忍對它出手?
    對中國人來說,布拉格是一座深藏政治記憶的城市。文藝青年們喜歡描述穿城而過的伏爾塔瓦河平靜深沉,河裡飄蕩著卡夫卡、昆德拉的印跡,岸邊還有流行歌裡的舊城廣場。但關注時勢的人更容易想起哈維爾,想起他當年如何從布拉格城堡中頻繁發出反華論調。這些年,那些不愉快原本在淡化,現在卻突然被賀瑞普拉了回來。
  • 布拉格之春事件的各國反應
    作者 萬瑜1968年8月20日夜,布拉格的機場接收到蘇聯民航發出的緊急降落請求。
  • 【事】布拉格之春
    8月20日晚11時,布拉格機場接到一架蘇聯民航機信號:「機械事故,要求迫降」,未予拒絕。客機一降落,數十名蘇軍「暴風」突擊隊衝出機艙迅速佔領機場。幾分鐘後,蘇第24空軍集團軍巨型運輸機開始降落,一分鐘一架。1小時後,一輛蘇聯大使館的汽車引路,蘇軍克隆士兵直撲布拉格。
  • 重磅長文——浴火重生 再創輝煌
    活動現場,外賓同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中)合影。主題「英雄湖北 浴火重生」8個大字醒目。「這個設計很特別,讓我看到英雄的湖北就像一隻火鳳凰浴火重生。」北馬其頓共和國駐華大使館參贊安春天說,湖北人民遭遇了巨大挑戰,但都成功克服了。現在經濟不斷恢復,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好,為湖北人民感到自豪與開心。「這群人是援鄂醫療隊員吧?」菲律賓駐華大使羅馬納指著畫卷,與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交流。「手繪還原抗疫場景,令人動容。」
  • 走進科索沃,揭開戰爭硝煙後的神秘面紗
    過了科索沃邊境檢查後,我們在距離普裡士提納大約40分鐘車程的一座邊境城市更換了一輛小型巴士,其擁擠程度讓我們瞠目結舌。不禁慨嘆一句:就是這樣帶我們進科索沃「首都」的嗎?!如果不是披上了戰爭的外衣,普裡士提納這座城市原本應該非常美麗。這裡大部分是阿爾巴尼亞族人,整座城市安逸且乾淨。漫步街頭,沒有人願意相信這裡遭受了戰爭的洗禮。
  • 歷史的回眸——布拉格之春
    歷史的回眸——布拉格之春作者:轅固小生 1968年8月20日,蘇軍出兵血腥鎮壓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民主運動,並以強硬派取代了捷克斯洛伐克改革派的共產黨領導層。當時總共出動了50萬大軍,衝在最前面的是蘇軍的坦克部隊:1968年8月20日夜至21日,華沙條約國軍隊收到來自莫斯科蘇共最高層的命令後,以暴力方式結束了布拉格之春。就此,在東歐建立一個崇尚自由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夢想破滅了。早在1968年年初,捷克斯洛伐克記者們就開始不再聽從該國共產黨的審查制度,而共產黨領導人杜布切克(Alexander Dubcek)則默許了記者的做法。
  • 布拉格之春始末
    1967年早春,在布拉格,一場壓抑已久的爆發正在醞釀,其針對的是經濟、言論自由和斯洛伐克問題,而矛頭直指當時的總書記諾沃提尼,這個人雖然在集中營呆過,但是個十足沒有個性的莫斯科式官僚,對權力充滿熱愛。         1967年6月27日,捷克斯洛伐克作家代表大會召開,首先發言的就是當年只有38歲的米蘭.昆德拉。
  • 誰還記得「布拉格之春」?這部五星佳作告訴你
    >"布拉格之春"是1968年1月5日開始的捷克斯洛伐克國內的一場政治民主化運動。中都對「布拉格之春」事件進行了詳細描述和表達。這是布拉格這座古老的城市二十餘年來最為快樂的時刻,堅冰開始解凍,大家在陽光下伸著懶腰,打了個愜意的呵欠。
  • 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心酸往事——布拉格之春
    1968年春天,《布拉格之春》的作者澤曼從西方國家回到了布拉格,同布拉格人民一道,因為恢復了自信,而情緒逐漸好轉起來。他發現,男人們不再談足球和女人了,而是談國事。他們對精明卻毫無笑容的當權者反感透了。他們不想再對一個沒有個性的人物進行個人崇拜,他們開始用起了自己的大腦,那是一個非常爽的時刻,到處都在進行演講。開會的時候要求大家「對討論做出貢獻」,人們要求知道真相。他們想改變一切,但他們並不怨恨。
  • 他們的青春,在硝煙中綻放
    他們的新聞戰場在高山大洋,他們的新聞戰場充滿戰火硝煙。而他,也成為拉卡淪陷後,第一個進入這座城市的中國記者!他們因了無畏,因了敬業,毅然奔赴戰爭最前線,接受血與火、生與死的洗禮。他們因了無畏,因了敬業,毅然奔赴戰爭最前線,接受血與火、生與死的洗禮,必定就有許多盪氣迴腸、可歌可泣的壯烈、動人故事。
  • 月嬌重生 戰將重生石大禮包上架
    重生條件:月嬌達到S,且覺醒+1,加上戰將重生晶石8個,太空幣和突破能量塊,即可重生為新月嬌S;進化和覺醒材料返還100%。保留等級、突破、培養和技能等級;保留副將等級和輔佐值。12級滿級天賦技能:敵方全體防禦降低37%,持續4回合;釋放機率:100%。
  • 古軸神殿——一座重生的時代機器
    戈特斯曼去世後,他的女兒塞萊斯特•巴託斯(Celeste Bartos)將博物館的建造任務委託給了她當時的丈夫阿芒德•巴託斯(Armand Bartos)。這座建築同時也將作為研究聖經和死海古卷的基地。
  • 【暢遊澳門世遺景點】沒有硝煙的大炮臺
    博物館共有三層,通過展品向參觀者展現在數百年當中,居住在澳門的不同民族和平共處的生活狀況、歷史面貌以及當代澳門城市生活的特色和對未來的展望。 今日的大炮臺已沒有了森嚴的戒備,也沒有重重的關卡。無論是從熱鬧的白馬行北轉炮臺斜巷,還是由僻靜的炮兵馬路另覓行徑,都有馬路直通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