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近日有臺島「綠委」叫囂,一個阿兵哥背起一臺「紅隼」,一個人就可以摧毀一臺坦克。這裡的「紅隼」是一種單兵使用的反坦克火箭筒,可以說是臺版RPG。那麼這種「紅隼」火箭筒有何能耐呢?
圖片:「紅隼」是一種66毫米口徑的輕型反裝甲火箭筒,基本無法擊穿第三代坦克的厚重裝甲。
「紅隼」反坦克火箭筒是為了替代老舊的66式火箭筒(仿美軍M72輕型反裝甲武器)而研製的一次性單兵使用火箭筒。使用比較簡單,從攜帶狀態轉換戰鬥狀態,只需要6秒鐘。
「紅隼」的武器全重5公斤,口徑66毫米,有效射程400米,可以擊穿400毫米均質鋼裝甲或者是使用攻堅彈擊穿1米以上的混凝土牆。當然,號稱400米射程,但這類火箭彈的精度並不高,往往需要步兵接近坦克百來米後才能開火,這樣一來發射手基本就成為暴露的目標,很可能瞬間被擊斃。
圖片:「紅隼」反坦克火箭筒和彈藥。
這個指標在反坦克火箭筒中並不算多出色。比如法國著名的「阿皮拉斯」火箭筒,破甲厚度760毫米;解放軍的一次性火箭筒PF89,破甲厚度也達到600毫米以上。
就算是這些重型反坦克火箭筒,在面對當前防破甲彈能能力普遍達到1000毫米均質鋼裝甲以上級別的主戰坦克來說,基本上是沒有太大作用的。
圖片:面對全身披掛的99A主戰坦克,「紅隼」400毫米的破甲能力更本不夠看。
所以我們在敘利亞戰場上看得更多的是使用重型反坦克飛彈擊毀坦克,而很少看到用火箭筒擊毀主戰坦克。火箭筒的用處更多的是攻堅破障。
而受到火箭筒威脅較大的是輕型裝甲車輛,為了應對火箭筒的威脅,現代輕型裝甲車輛也安裝了格柵屏蔽裝甲等手段,有效防止了火箭彈的打擊。
圖片:加裝新型格柵屏蔽裝甲的國產履帶式、輪式裝甲車輛,可以有效抵禦「紅隼」的打擊。
其實,在現代戰爭中,火箭筒在反坦克方面效果有限。就算是慘烈的車臣戰爭中,也有很多坦克在反坦克飛彈或火箭筒威脅下存活,打擊更多的敵人。
1996年3月,在解放戈伊斯科耶鎮時,約有400多名裝備精良的車臣武裝分子負隅頑抗,結果派出烏拉爾軍區某摩步團的一個坦克連就把問題解決了。
圖片:在車臣戰爭中俄羅斯坦克雖然損失慘重,但那是步坦脫節導致的,坦克本身經受住了考驗。
該連T-72B坦克在距離武裝分子陣地1200米,從側翼發動進攻,受到了9M111「巴松管」反坦克飛彈的襲擊。14枚反塔克飛彈有2枚由於坦克及時機動規避沒有擊中目標,12枚命中目標。
其中有一輛T-72坦克同時被4枚飛彈擊中,但乘員和坦克沒有嚴重受損,仍然保持了戰鬥力,繼續衝鋒。其餘被1-2枚反坦克飛彈擊中的坦克受損情況不同,但都不嚴重,2輛坦克履帶板上的全套備件箱受損,2輛坦克上的探照燈被炸毀,1輛坦克上的高射機槍旋轉槍架受損。
只有1輛坦克裝甲被穿透,但坦克仍然保存了戰鬥力,使用其他武器,繼續執行任務,戰後被送去維修。
圖片:車臣戰爭中的俄軍部隊,這場戰爭本質上是兩支精銳蘇聯陸軍之間的戰爭。
射程遠、威力大的「巴松管」反坦克飛彈都尚且如此,一次性使用的「紅隼」火箭筒就想一枚換一輛坦克,「綠委」你想多了吧!
退一萬步來講,當年車臣戰爭,其本質上是兩支蘇聯紅軍在對掐,你「草莓兵」、「眼鏡兵」有多大能耐敢與蘇聯陸軍的戰術素養叫板呢?
圖片:作秀的「草莓兵」有勇氣在百米內向坦克開火嗎?「綠委」要不你來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