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無線電技術和信息系統」集團總裁尤裡·阿諾什科在「軍隊-2021」論壇上接受採訪時表示,俄羅斯超視距雷達「貨櫃」能夠依靠特定波長的電波,對美制F-35隱形戰鬥機和其他隱形飛機進行跟蹤。
當與俄羅斯雷達相遇時,美國第五代隱身飛機正在失去其主要優勢——它們不再隱身。也就是說,在屏幕上,它們與第四代飛機、第三代甚至大型加油機或預警機 一樣清晰可見。
阿諾什科談到了"貨櫃"雷達站的工作特點和工作原理。他說,隱形飛機的有效散射面積很低,這意味著傳統設計的雷達無法辨認。但這些戰鬥機的基地是公開知道的。"貨櫃"超視距雷達能夠探測它們從基地起飛,然後跟蹤它們的整個飛行過程。如果飛機危險地接近俄羅斯領空,其航線和飛行速度的數據將移交給防空指揮部。進入遠程防空飛彈系統責任區的隱形戰鬥機由S-400雷達鎖定,不久的將來,S-500將接班。
阿諾什科說,與傳統的超視距雷達相比,「貨櫃」超視距雷達的另一個優點是,沿著地球 表面掃描無線電波,監測大氣中無線電變化來探測隱身飛機,類似收音機的效果。該雷達由150個天線桅杆、數據傳輸系統、發射機和接收機、發電站和控制大樓組成。
該系統的特殊性在於,它能夠探測到高空目標,如洲際彈道飛彈,以及低空飛行目標,在非常長的距離,遠遠超出了視線。
根據俄羅斯的說法,任何雷達橫截面可與塞斯納輕型飛機相媲美的飛機,即使它在低空飛行,也會被新的雷達探測到。甚至一架戰鬥機在荷蘭起飛,俄羅斯也可以看到!
2019年底,29B6「貨櫃」超視距雷達開始值班。其作用原理基於電離層短距離無線電波反射效果(10米至100米)。反射波衝向地面過程中,飛機會反射信號。如此反覆,就可以分 析出數百公裡外的飛機的信息。
「貨櫃」超視距雷達的特性令人印象深刻。它能夠探測到任何空中物體,包括使用隱身技術建造的物體,距離可達3000公裡。同時,探測角度為240度,能夠探測歐洲大部分地區上空的飛機。
能夠完美看到F-22和F-35戰鬥機和B-2轟炸機,是由於在定位時使用的波長。事實是,幾乎所有用於飛機的機載雷達都在釐米波段運行。在分米波長下,隱身效率降低。如果在米波雷達上,則可以清楚地看到"隱形飛機"雷達與米工作波。
「貨櫃」超視距雷達使用非米波,因此,隱身技術的任何這種神奇特性都不用說。
1947年,當時在一個軍事研究所工作的無線電工程師尼古拉·卡巴諾夫描述了並預測了這種超視距雷達雷達原理。這一發現被指定為科學家的名字。
然而,卡巴諾夫效應直到1960年代才開始實施。1970年代末,遠距離無線電通信研究所(NI DAR)繼續在遠東的阿穆爾河畔科姆索莫爾斯克附近和車諾比附近的烏克蘭建造兩個臺站。車諾比"道格"雷達使北歐人非常惱火——當發射天線打開時,短波無線電波段出現了類似於敲擊的幹擾。因此,"道格"被稱為"俄羅斯木瓜"。車諾比事故後,該站的活動減少,1991年該站最終關閉。
雷達在俄羅斯遠東地區,2018年獲得作戰狀態。它比道格更複雜。除了卡巴諾夫效應外,它還使用所謂的地波,通常在水面上滑動。不僅通過地波探測到飛機,而且探測到船隻。然而,在這種情況下,雷達探測範圍要小得多,大約500公裡。
貨櫃雷達由兩部分組成:發射天線和接收天線,彼此相距300公裡。接收天線佔據了一個1300米和200米兩側的矩形,上面有144個35米高的天線桅杆。該天線位於莫爾多夫的科維爾基諾村。
發射天線安裝在下諾夫哥羅德州戈羅德茨附近。形成掃描無線電波的發射器的工作頻率範圍為 3 MHz 至 30 MHz。
"貨櫃"的雷達站驗收測試證實,它能看到3000公裡遠的小型物體,如無人駕駛飛機。雷達研究所的專家,向俄軍方展示了挪威的一個小機場是如何運作的,2-3架當地飛機從該機場起飛,整個過程全部清晰可見。
必須認識到,貨櫃雷達屬於戰略武器,任務是監測距離俄羅斯邊境數百公裡的空中局勢。它還與沃羅涅日超區域雷達網絡一起被納入飛彈預警系統。
不過貨櫃雷達無法引導攔截飛彈瞄準目標,即使是在米波範圍內運行的雷達也做不到。因為波越短,確定目標坐標和飛行速度的精度就越高。
點擊「閱讀原文」連接到文章出處,僅推廣連結,不代表本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