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2和F-35不再是隱形飛機,俄羅斯雷達電子技術的奇蹟

2022-01-14 航空苑

俄羅斯「無線電技術和信息系統」集團總裁尤裡·阿諾什科在「軍隊-2021」論壇上接受採訪時表示,俄羅斯超視距雷達「貨櫃」能夠依靠特定波長的電波,對美制F-35隱形戰鬥機和其他隱形飛機進行跟蹤。

當與俄羅斯雷達相遇時,美國第五代隱身飛機正在失去其主要優勢——它們不再隱身。也就是說,在屏幕上,它們與第四代飛機、第三代甚至大型加油機或預警機 一樣清晰可見。

阿諾什科談到了"貨櫃"雷達站的工作特點和工作原理。他說,隱形飛機的有效散射面積很低,這意味著傳統設計的雷達無法辨認。但這些戰鬥機的基地是公開知道的。"貨櫃"超視距雷達能夠探測它們從基地起飛,然後跟蹤它們的整個飛行過程。如果飛機危險地接近俄羅斯領空,其航線和飛行速度的數據將移交給防空指揮部。進入遠程防空飛彈系統責任區的隱形戰鬥機由S-400雷達鎖定,不久的將來,S-500將接班。

阿諾什科說,與傳統的超視距雷達相比,「貨櫃」超視距雷達的另一個優點是,沿著地球 表面掃描無線電波,監測大氣中無線電變化來探測隱身飛機,類似收音機的效果。該雷達由150個天線桅杆、數據傳輸系統、發射機和接收機、發電站和控制大樓組成。


該系統的特殊性在於,它能夠探測到高空目標,如洲際彈道飛彈,以及低空飛行目標,在非常長的距離,遠遠超出了視線。
根據俄羅斯的說法,任何雷達橫截面可與塞斯納輕型飛機相媲美的飛機,即使它在低空飛行,也會被新的雷達探測到。甚至一架戰鬥機在荷蘭起飛,俄羅斯也可以看到!

2019年底,29B6「貨櫃」超視距雷達開始值班。其作用原理基於電離層短距離無線電波反射效果(10米至100米)。反射波衝向地面過程中,飛機會反射信號。如此反覆,就可以分 析出數百公裡外的飛機的信息。

「貨櫃」超視距雷達的特性令人印象深刻。它能夠探測到任何空中物體,包括使用隱身技術建造的物體,距離可達3000公裡。同時,探測角度為240度,能夠探測歐洲大部分地區上空的飛機。

能夠完美看到F-22和F-35戰鬥機和B-2轟炸機,是由於在定位時使用的波長。事實是,幾乎所有用於飛機的機載雷達都在釐米波段運行。在分米波長下,隱身效率降低。如果在米波雷達上,則可以清楚地看到"隱形飛機"雷達與米工作波。

「貨櫃」超視距雷達使用非米波,因此,隱身技術的任何這種神奇特性都不用說。

1947年,當時在一個軍事研究所工作的無線電工程師尼古拉·卡巴諾夫描述了並預測了這種超視距雷達雷達原理。這一發現被指定為科學家的名字。

然而,卡巴諾夫效應直到1960年代才開始實施。1970年代末,遠距離無線電通信研究所(NI DAR)繼續在遠東的阿穆爾河畔科姆索莫爾斯克附近和車諾比附近的烏克蘭建造兩個臺站。車諾比"道格"雷達使北歐人非常惱火——當發射天線打開時,短波無線電波段出現了類似於敲擊的幹擾。因此,"道格"被稱為"俄羅斯木瓜"。車諾比事故後,該站的活動減少,1991年該站最終關閉。

雷達在俄羅斯遠東地區,2018年獲得作戰狀態。它比道格更複雜。除了卡巴諾夫效應外,它還使用所謂的地波,通常在水面上滑動。不僅通過地波探測到飛機,而且探測到船隻。然而,在這種情況下,雷達探測範圍要小得多,大約500公裡。

貨櫃雷達由兩部分組成:發射天線和接收天線,彼此相距300公裡。接收天線佔據了一個1300米和200米兩側的矩形,上面有144個35米高的天線桅杆。該天線位於莫爾多夫的科維爾基諾村。

發射天線安裝在下諾夫哥羅德州戈羅德茨附近。形成掃描無線電波的發射器的工作頻率範圍為 3 MHz 至 30 MHz。

"貨櫃"的雷達站驗收測試證實,它能看到3000公裡遠的小型物體,如無人駕駛飛機。雷達研究所的專家,向俄軍方展示了挪威的一個小機場是如何運作的,2-3架當地飛機從該機場起飛,整個過程全部清晰可見。

必須認識到,貨櫃雷達屬於戰略武器,任務是監測距離俄羅斯邊境數百公裡的空中局勢。它還與沃羅涅日超區域雷達網絡一起被納入飛彈預警系統。

不過貨櫃雷達無法引導攔截飛彈瞄準目標,即使是在米波範圍內運行的雷達也做不到。因為波越短,確定目標坐標和飛行速度的精度就越高。

點擊「閱讀原文」連接到文章出處,僅推廣連結,不代表本站觀點。

相關焦點

  • 【英翻】第五代隱形戰鬥機F-22、SU-57、J-20的對比
    在這個視頻中,我們將向您呈現比較美國最好的戰鬥機F-22猛禽戰鬥機,中國最好的成都J-20戰鬥機和俄羅斯最好的戰鬥機蘇霍伊Su-57戰鬥機。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22猛禽戰鬥機是美國空軍的第五代戰鬥機,蘇霍伊Su-57是俄羅斯正在為俄羅斯空軍開發的第五代噴氣式戰鬥機,成都J-20是一種為空軍研發的第五代單座、隱形噴氣式戰鬥機。
  • F-22猛禽與F-35閃電II:美國隱形戰鬥機的優缺點
    蘇聯解體後其多個有希望的第五代戰鬥機項目終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Su-47和米格 1.44,在使美國在該地區保持近乎壟斷地位的數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新一代飛機具有許多特點,包括躲避雷達的隱形機身、新一代航空電子設備和電子戰系統以及使用主動而非半主動雷達制導飛彈。美國軍方將 F-22 和 F-35 作為補但非常不同的角色使用,這 反映在它們設計的顯著差異上,它們都有自己的相對優勢和缺點。
  • 隱形技術的集大成者:F-22「猛禽」,現代空戰的無冕之王
    三代戰機出現於20世紀60~70年代,如F-15、F-16、米格-29、蘇-27等,這些機型在速度上沒有更進一步增加,但中低空性能大幅提升,武器裝備、電子設備、雷達火控系統、機身材料、外形設計等諸方面都有了重要改進。F-22戰鬥機如今,吸引人們眼球的是更為先進的四代戰機,如俄羅斯的T-50美國的F-22和F-35、中國的殲-20等。
  • 蘇-35 vs.F-22A
    該雷達還可進行無線電技術偵察、地圖繪製、照射目標(使用制導武器時)、識別目標及其大小和速度。機載無線電電子設備還包括OLS-35光學定位站,它包括紅外線測向儀、雷射測距儀/目標指示裝置和熱成像通道。飛行員座艙配備3臺液晶顯示器和全息平視顯示器。此外,設計師們還找到了將機內載油量增加到11.5噸的可能性,並能在機翼下掛載2個1800升的副油箱。保留了原型機的空中受油系統。
  • 隱形戰機終極PK:美國F-22猛禽VS俄羅斯蘇-57,誰勝誰負
    >有源電子掃描陣列孔徑雷達的X波段N036-1-01和N036B-1-01掃描更小的物體。該雷達進一步增加了101KS Atoll電光瞄準系統和L402喜馬拉雅電子對抗套件的能力,這將有助於進一步完善L波段雷達的軌跡。
  • 米格-35,F-35和蘇-35的故事
    由於價格限制,米格-35戰鬥機並未採用俄羅斯在多次航展上到處推銷的「祖克」-A型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而是使用了機械掃描的「祖克」-M,不過號稱其探測距離達到了和有源相控陣一樣的160公裡。 而幾年前曾向印度推銷的「老」米格-35上的矢量噴口和前翼,也沒有出現在「新」米格-35上,該機使用的發動機是和米格-29K、米格-29M2相同的型號,沒有矢量噴口。
  • SU-35鎖定F-22?真「神仙打架」!
    (圖源:forum.lowyat)時間再回到9年前,在美軍2009年的一場軍演中,EA-18G「咆哮者」電子戰飛機一發入魂,略施小計將比自己晚20年服役的F-22鎖定。時隔9年後,局座在一期《張召忠說》節目中判定這次軍演中F-22被擊落,並且引出了著名的「局座定律」:
  • 中國軍隊探測美國F-22隱形戰鬥機的故事
    其後沒多久,美國海軍8架FA-18E戰鬥機和2架F-22「猛禽」隱形戰鬥機進入中國領空200海裡的海空對練,這是唯一一次F-22「猛禽」隱形戰鬥機最靠近中國領空的一次,8架FA-18E戰鬥機在距離F-22的40海裡及15海裡遭到「致命性打擊」,而2架F-22「猛禽」隱形戰鬥機卻毫髮未傷,而這次中國的圖-154電子情報偵察機在F-
  • 頭條 美媒對比殲-31和F-35:隱形和第五代水平有多高
    提高透明度和披露最先進的軍事技術也成為威懾潛在對手的信息。王棟說:「這是打消該地區疑慮的信息。中國增強信心和透明度應該得到稱讚。」目光投向出口領域報導稱,中國計劃出口殲-31,顧客陣容似乎包括伊朗和巴基斯坦。對那些面臨美國的出口限制或買不起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35的國家而言,殲-31將是能在全球市場上買到的首款隱形戰鬥機。
  • 隨著「退役」隱形飛機擴大業務,f -117可以在所有kc -135上加油
    f -117的一部分,包括flag scheme噴氣式飛機,從KC-135R的機翼上起飛。該文件由空軍少將喬爾·d·傑克遜(Joel D. Jackson)在空軍機動司令部總部籤署,他是作戰、戰略威懾和核整合部主任,並已得到多方證實。目前批准的機組人員信息文件(FCIF),日期似乎是2021年1月1日,來自空中機動司令部的行動、機組人員標準化和評估理事會(簡稱A3V)。
  • F-22被中國造雷達發現!再證美帝確是紙老虎
    F-22戰鬥機,並對其進行了警告,而成功探測到這款美軍隱形戰鬥機的是委內瑞拉從中國引進的一款JY-27型雷達。因此,各國都把空軍和防空作為重中之重。雖然絕大多數中國民眾都知道中國的J20隱形戰機技術性能世界第一,但在國際上,被委內瑞拉使用中國造雷達偵測到的美軍F-22隱形戰機卻是如雷貫耳。許多人知道美國的F-35隱形戰鬥機,因為這款戰機出口到世界各國,在實戰中來無蹤去無影,碾壓戰場上的任何對手。
  • F-22被中國造雷達發現!再證美帝確是紙老虎......
    因此,各國都把空軍和防空作為重中之重。雖然絕大多數中國民眾都知道中國的J20隱形戰機技術性能世界第一,但在國際上,被委內瑞拉使用中國造雷達偵測到的美軍F-22隱形戰機卻是如雷貫耳。許多人知道美國的F-35隱形戰鬥機,因為這款戰機出口到世界各國,在實戰中來無蹤去無影,碾壓戰場上的任何對手。
  • 日本下代戰機或是F-22和F-35混合體
    據日本《讀賣新聞》12月12日報導,關於日本航空自衛隊F-2戰鬥機的後續機,三菱重工公司將主要負責開發,且日本政府打算選擇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來提供技術援助。日本防衛省採購的美國最新式隱形飛機F-35是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開發的,日本政府認為上述決定有助於強化日美同盟。大約700億日元(約合6.7億美元)的相關開發經費將被列入明年度的預算案中。
  • 當F-22遇上Su-35
    美軍兩架F-22緊急出動,在阿拉斯加Chariot以南50海裡處,對俄羅斯機群實施攔截。當Su-35遇上F-22,會發生什麼呢?雙方戰機開啟雷達,鎖定對方,駕駛艙內報警不斷。後方司令部大屏幕前,雙方高層運籌帷幄的樣子,就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最後一秒,俄戰機拉起飛走,全世界又躲過一場毀滅.
  • F-35賣往全球,F-22卻被禁止出口,兩機的差別原來這麼大
    如今世界上最新也是最先進的戰機當屬五代機,而如此尖端的技術放眼全球也是十分罕見的。目前全球擁有五代機的只有中美俄,分別是中國的殲-20、殲-31和美國的F-22、F-35以及俄羅斯的蘇-57。一整套優秀的傳感器和高殺傷力的武器系統保證了F-22長久以來的空中優勢,配合空軍執行多項任務。而F-35是世界上最大的單發單座艦載戰鬥機,研發更晚,技術與設計都是什麼新穎和先進的。同為美國五代機的精英,F-35「閃電」與F-22「猛禽」最大的不同可能就要屬使用權限了。
  • 當S-400碰上F-35:美軍引以為傲的隱形技術,恐不攻自破?
    熱沉技術是飛機自己吃掉自己熱信號的能力,要知道,戰鬥機的發動機、雷達都會產生熱量,飛機表面和空氣摩擦也會生熱,如何把這些熱量消耗掉,以便於實現紅外信號的降低,是隱身戰鬥機一大難題。目前,F-22A、殲-20和F-35都使用了熱沉技術,他們都是用自己的燃油來作為冷卻液,進入飛機的液體冷卻循環系統,把飛機的熱量從設備中帶走,以此來為飛機降溫。
  • 強行吹捧:俄羅斯人評論F-22、殲-20與Su-57的異同
    由於開發時間滯後,中國和俄羅斯可以參考美國設定的某些指標,並根據這些指標調整其研製計劃。此外,這三款戰鬥機的研製項目最初是基於不同的需求,這與其用戶的不同需求有著密切關係。最終,反映到最終產品上就是三款五代戰機在外觀與內部技術上都有著明顯的不同。我們可以分析其在外觀上的差異,以及它們在技術和理念上的區別。
  • 儘管有 J-20 隱形噴氣式飛機,但中國為何熱衷於將另一架隱形戰鬥機——俄羅斯 Su-57 收購到其軍火庫?
    俄羅斯將升級其多用途隱形戰鬥機 Su-57 Felon,使其能夠更好地與美國的 F-35 和 F-22 猛禽戰鬥機競爭。
  • 世界上最先進的四大隱形戰機
    這種能力並非真的幻化無形,而是通過一系列隱形技術,避免使對方雷達系統發現它們,包括幹擾對方的雷達偵測系統,使用與傳統飛機不同的構造——綜合利用各種技術來降低紅外線、視覺、聲音和無線電光譜的能見度。有軍事學家認為,隱形戰鬥機技術肇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德國,美國現在的B-2隱形轟炸機就吸收了不少德國HortenHo229戰鬥機的設計元素。
  • 量子雷達有多牛?中國一旦應用 F-22和B-21就死定了
    資料圖:量子雷達技術實驗  量子雷達技術可用於探測和識別傳統的射頻隱身平臺和武器系統,為準確探測隱身目標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途徑。面對新型信息化戰爭,量子雷達可能成為一項革命性技術,正如上世紀末射頻隱身技術的出現一樣,量子雷達將會發展成為射頻隱身技術的「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