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地面無人察打一體平臺 陝西雷神改變戰爭形態的技術雄心

2021-02-16 科強智庫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成熟,其向軍事領域的滲透也在不斷加速。特別是隨著無人機在敘利亞、葉門等地戰場上的實際使用,「智能化無人裝備」以其空間多維、全天候、非對稱、非接觸、非線性、人員零傷亡等作戰運用特點,正在成為推動新一輪軍事變革的強大動力。有軍事專家評論道,今後,「無人車」、「無人船」、「無人機」等大量智能化無人裝備,不僅將可能全面改變戰爭構成要素、作戰觀念、組織形態和保障模式,從而推動戰爭形態的演變。
而在所有的「智能化無人裝備」中,「地面無人察打(偵察與打擊)一體平臺」無疑是至關重要的一大門類。有外國媒體就透露到:到2025年,俄軍無人平臺裝備將佔據整個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的30%以上;到2030年,美軍地面作戰平臺60%將實現無人化。

2019年8月1日走訪陝西雷神智能裝備有限公司

「雖然在地面察打一體無人平臺的研發上,美俄兩軍先行一步。但都還沒有達到規模化列裝的水平。」陝西雷神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董事長、中科院西光所智能製造工程中心主任葉斌介紹,之所以在2016年他們決定成立陝西雷神,專門研發地面察打一體無人平臺,「就是因為抓緊研發,國際先進水平就不會和我們形成代差。」全球第一款四代機(俄稱為五代機)F22研發成功之初的一場模擬空戰結果,便清晰地顯示出「代差」對於現代戰爭影響之大:F22對戰美軍三代主力戰機F15、F16,創造下144比0的記錄。這就是每一位軍工人對武器裝備「代差」擔憂的原因。葉斌介紹說,從2016年公司成立之初,他們給自己定下的目標就是「關鍵技術指標對標美軍」。但作為一家初創期的民營國防科技企業,要實現這一目標談何容易。不過,深耕國防科技產業多年的葉斌知道哪裡可以給他們的研髮帶來助力。「西安國防科技實力雄厚,這裡能尋找到我們所需的人才和技術。」葉斌說,陝西雷神不僅匯聚了軍隊院校、軍工集團以及相關科研單位的多位技術人員,更與西安多家科研單位形成合作。公司團隊也迅速從初創時的十幾個人擴大到60人的規模,其中49人是具有碩博以上學歷的研發人員。

正是有著這樣雄厚的技術實力,讓陝西雷神僅用兩年時間便完成了這款地面無人察打一體平臺的研發工作。該平臺可用於戰場偵察、測量,目標引導、攻堅打擊,邊境巡邏、機場、碼頭、倉庫、港口等巡邏守衛等任務極大地填補了我軍在輕型無人偵察、攻擊軍用平臺領域的空白。

「地面無人察打一體平臺的研發不是現有地面裝備加上個無人駕駛系統那麼簡單。」葉斌說這一平臺不同於民用車輛的無人駕駛改造,「因為民用車輛都是在鋪裝路面上行駛的,只需增加環境感知和通訊操控集成的無人駕駛系統就行。而軍用裝備所要面臨的環境複雜得多,研發難度也大多得多。」他說為此,陝西雷神先後投入5千多萬進行了底盤系統、上裝任務單元、通訊數據鏈等多系統任務集成的研發。陝西雷神兩年砥礪前行,終於換來了在軍考賽場上的一鳴驚人。2018年9月舉行的「跨越險阻2018」陸上無人系統挑戰賽,由於比賽採用模擬真實戰場環境,競爭非常激烈,並且成績優異的參賽隊伍可能會入圍軍品型號單位,因此被稱為國防科技企業的「軍考」大賽。這次比賽吸引了全國61家單位、136支車隊參賽,其中,民營企業佔40%。通過比賽挖掘最貼近戰場需求的技術,運用到軍用無人系統建設中,進一步深化軍民融合發展。最終,雷神公司自主研發的「無人戰車」在兩個項目比賽中成績優異,入圍地面無人裝備型號單位。成為國內唯一一款進入工程化階段的軍用地面無人察打一體平臺。「我們研發的軍用地面無人察打一體平臺和警用全地形反恐鎮暴無人車,均為國內首創,產品全部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提到「軍考」成績,葉斌最為自豪的便是這一點,「而且我們的關鍵技術上已經達到美軍同類現役裝備標準。」陝西雷神榮獲2017年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某專題組一等獎不過對葉斌而言,入圍軍品型號單位不僅不是公司成功的重點,反而是公司下一步持續研發的起點。目前的陝西雷神除了研發出輪式、履帶式等多種型號的地面察打一體平臺,實現全地形覆蓋外,「在軍品上,我們的研發思路還將從地面擴展到中低空,形成陸上一體化無人平臺」。而行業用戶則是陝西雷神下一步的另一突破重點,不僅首創了警用全地形反恐鎮暴無人車,雷神還計劃為煤礦、應急保障等行業用戶研發專用的工業無人車。葉斌表示,陝西雷神將繼續秉承專業、專注的工匠精神,努力為「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貢獻力量,努力為軍、警、民多用途空、地無人平臺的發展貢獻力量,努力為國防科技產業貢獻力量。註:本文所涉素材,均為科強君親自走訪相關企業調研所得。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需轉載,請務必獲得科強智庫(kq-thinktank)授權。

匯聚硬科技,推舉強軍夢

微信號:kq-thinktank

相關焦點

  • 【無人平臺】軍用地面無人平臺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
    軍用地面無人平臺是一種用於完成軍事任務的自主式、半自主式和人工遙控的機器人,以完成預定戰術或戰略任務為目標,以智能化信息處理技術和通信技術為核心的智能化武器裝備。軍用地面無人平臺能夠代替士兵完成各種極限條件下的特殊危險的軍事任務,使得軍人在戰爭中免受傷害。無人平臺是無人作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協助作戰人員、或者獨立參與作戰,可執行偵察、後勤運輸甚至火力支援等軍事任務,主要從事的任務性質為單調、枯燥、骯髒的工作,並且沒有人類士兵的負面情緒的影響。在海灣戰爭後,大量的無人平臺被廣泛應用於現代化戰場中,擔負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 高空高速察打一體,中國版「死神」無人機首飛,或開創戰法新樣式
    而這款被稱作「WJ-700」的無人機,擁有高空高速察打一體的特性,外形上又類似美軍無人機序列的主力王牌,「死神」MQ-9。在消息放出後,很快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在外網,該款無人機被命名為「獵鷹」。    有不少網友調侃,1月11日軍迷們都以為「大的要來了」,都盼著轟-20現身。結果等來了我軍「火力不足恐懼症」在無人機上的延續,中國版「死神」無人機首飛。  估計很多人想說「就這」了。
  • 【原創】無人車技術連載(二):軍用無人地面車輛及在無人戰爭中的應用
    移動式中的微型無人地面車輛是一種可用於偵查、掃雷、工程建設等的軍用機器人。一般以微型車輛做底盤,用於地面作戰中士兵無法進入和生存的危險性環境。美國非常重視微型無人地面車輛的研究開發,以適應未來無人戰爭的需要。美國國防部已在無人操縱的自主式機器人上投入了數十億計的資金,並稱當前正處在自主系統的起始階段。經過多年發展,微型無人地面車輛將成為21世紀地面戰場中的重要武器裝備。
  • 土耳其雙尾桁大型察打一體無人機亮相 載彈量驚人
    9月11日,土耳其航空工業公司(TAI)首次公開了由其研製的Aksungur大型察打一體無人機的武器打靶畫面
  • 國外典型陸地無人作戰平臺概述
    戰爭形態總是隨著軍事技術的進步而不斷變化。美國無人作戰平臺研究資深專家曾指出:「武器系統的設計和研製,正在朝著自動化的方向快速發展,無人化作戰系統開始應用並通過戰場檢驗,這種發展趨勢必將導致一種全新的無人化作戰形態的出現。」未來的戰爭態勢將從信息化跨越到智能化階段,戰場的主力將是一批具備人工智慧的無人作戰平臺,這也將極大地改變目前作戰方式和戰略局勢。
  • 戰爭機器人將引發什麼樣的軍事新變革?
    戰爭機器人的興起,不僅改變了戰爭的摧毀力,也改變了參戰者的身份,嶄新的軍事創新模式,必將從多個方面影響未來軍事發展。集群化作戰的核心思想是將傳統昂貴的大型有人作戰平臺,分解為數量更多、尺寸更小、成本更低的分布式無人作戰平臺,相關作戰平臺的功能互補,能夠以數量優勢彌補單一平臺功能或能力不足的新型作戰理念。一個完整的軍用機器人作戰集群,可覆蓋從傳統的排雷排爆到偵察監視、警戒搜索,從軍用物資運輸到智能化的協同作戰、自主作戰等多個領域。
  • VSAT+AUTONET船舶大數據平臺的船岸一體技術
    ,說明了大數據平臺的功能及需求,闡述了VANT的核心技術,以此船岸一體技術構成的船舶動態大數據平臺的結構與性能,介紹了雲現場總線晶片和構成船岸一體平臺的PCC200全功能PLC控制器,以及形成船舶動態大數據平臺的工程要求。
  • 2020年無人裝備行業市場現狀、產業鏈分析及技術發展趨勢
    無人裝備是指無人駕駛的、完全按遙控操作或者按預編程序自主運作的、攜帶進攻性或 防禦性武器遂行作戰任務的一類武器平臺。主要包括無人機(UAS)、無人地面車(UGV)、 水下無人潛器(UUV)、水面無人艇(USV)等。隨著新軍事變革的迅猛發展,人類戰爭正向信息化戰爭形態轉變,戰爭無人化成為重要的發展趨勢之一。
  • 未來戰爭形態發展研究
    ,分析了未來戰爭形態的三個組成部分——作戰模式、新型裝備和顛覆性技術。其中,新作戰模式、新型裝備和顛覆性技術之間的關係是相互耦合的。戰爭是以新作戰模式體現的,新的作戰模式是由新的武器裝備實現的,而這些新型武器是因為新技術的研發,或顛覆性技術的突破而產生的。因此,未來戰爭形態由新作戰模式、新型裝備和顛覆性技術三方面組成,未來戰爭形態的內容和特點就是這三部分內容和特點的和。未來戰爭形態的產生也必因為這三部分的重大突破和徹底變革而產生。
  • 無人機蜂群或將改變未來戰爭形態
    與2014年以來俄羅斯在烏克蘭類似地使用無人駕駛飛機(UAV)的情況相比,這種交戰量高出一個數量級。在那裡與俄羅斯地面進攻性武器系統一起工作的聯網無人機,可以消除烏克蘭主要的陸軍縱隊和補給站。這樣的小型無人機團隊通力合作,不僅為美國、俄羅斯等大國提供了改變遊戲規則的能力,也為小國和非國家參與者提供了改變遊戲規則的能力,這些國家和非國家參與者將以高度不對稱的角色使用無人機群。值得注意的是,低成本的、不成熟的無人機協同作戰,通過數量來達到對目標的飽和攻擊,對防空單位造成了高昂的成本損失。
  • 新戰爭形態:智能遙控,定點清除,精準打擊
    看客切不可把它當成一種熱鬧,這是新戰爭形態的示範。這種形態有幾大特點:一、科技性;打的是科技戰,而非人海戰。二、非對稱性;雙方科技絕非一個量級,強者打弱者如探囊取物。三、人道性;再無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以武器打武器,而不是打人。伊朗彈藥庫、兵工廠、核基地、軍港艦艇,瞬間灰飛煙滅。
  • 地面無人系統技術體系及自主行為技術發展概述
    從地面無人系統能力需求映射出地面無人系統的技術體系,如圖所示,主要包括自主行為技術、機動平臺技術、指揮控制技術和總體設計技術。從技術領域角度,可以分為無人系統特有的技術領域(自主行為技術)、非無人系統特有的技術領域(機動平臺技術、指揮控制技術)和系統集成技術領域。
  • 解放軍列裝戰斧旋翼無人攻擊機,攜兩具榴彈發射器,火力炸裂!
    近日,某集團軍特戰旅在一場演練中展示了一款旋翼察打一體無人機,攜帶有兩具35毫米榴彈發射器,戰士通過遙控發起打擊。
  • 美國雷神公司核心技術:超材料技術
    雷神公司十分注重材料科學與技術方面的研究,他們把材料技術比作人類文明進步的標誌,因為重大的材料學發現能夠改變世界的發展。        目前,藉助於先進的「計算機輔助材料設計技術」(CME)與原子級材料實驗能力,雷神公司可以源源不斷地創造出具備非常規特性的材料,如用於下一代戰機的高強度(可達10-150吉帕)碳基材料(碳納米管與石墨烯),用於第三代紅外成像器件的「碲鋅鎘」(CdZnTe)基板以及令人振奮的新形態人工結構材料「超材料」(Metamaterial)。
  • 輔助戰鬥利器—無人地面載具發展現況研究
    三、技術 無人地面載具其技術組成包括平臺,感知器,控制系統,操控界面,通信連結等系統集成功能。分述如下: (一)平臺 無人地面載具平臺,依任務實施設計,以輪型和履帶是平臺的常見形式。而偵察型無人地面載具主要是為了支持區域和其他特殊地形的遠距離偵察任務。排爆型無人地面載具,配備有爆裂物處理器,可進行挖掘工作,取出爆裂物;排爆型無人地面載具,美國已成功運用於阿富汗及伊拉克戰場上。因應戰爭之多元性,發展出武裝型無人地面載具,依據任務需求,將武器配賦載具平臺上,俄羅斯已成功運用於敘利亞 IS 恐怖攻擊中,效果斐然。
  • 中國「戰狼」無人直升機高原打靶,但和美軍同款差距大
    但在無人直升機方面,雖然中國奮起直追但和美軍已裝備的MQ-8B「火力偵察兵」在進度、技術上均有差距,而日前,國產AV500W「戰狼」察打一體無人直升機在高原首次打靶成功,標誌著追趕的步伐在加快。據中新社援引江西省國防科工辦今天的最新消息,由中航工業直升機所研製的「戰狼」察打一體無人直升機(AV500W)日前圓滿完成了高原掛彈飛行和打靶試驗,空中發射飛彈精準命中目標,這是國產無人直升機首次在高原地區實現空中偵察打擊試驗。
  • 中美無人攻擊機大比拼|能打無人機的新型野戰防空系統
    來源:近日頭條無人機被視為未來戰爭的標杆武器,已成為重要的軍事技術之一,尤其是新型無人攻擊機領域,各國展開了激烈的競爭,我國在無人作戰飛機領域也是高歌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