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軍嫂就業服務社
在每年的轉業時,為什麼會出現」想留的留不下來,想走的走不了」的現象呢?說句實在話,這裡面即有個人的原因,也有組織原因,即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接下來,小編就從軍官服役與退出兩個方面清談一下自己的觀點,純屬意見交流,不代表任何觀點.
美軍之所以被認為是一支現代化的軍隊,與他們十分注重依法治軍、以及已經建立了完備的法律制度體系不無關係,在軍官的進入、晉升、退役方面,美軍有一套完整的法律和制度體。
美軍軍官的來源主要有5個渠道:
二是ROTC。也就是設在地方大學中的後備軍官訓練團,有點類似咱們以前的國防生(其實當初是咱們學人家)。
三是各軍種候補軍官學校和軍官培訓學校。這類學校主要招收大學畢業生和具有大學二年級以上文化程度的優秀士兵,相當於預提對象班。此類軍官約佔美軍軍官的27%。
四是直接委任。直接從地方大學招收一些具有特殊技能的專業人員和科研人員進入部隊,類似咱們的特招入伍。
美軍軍官隊伍主要分為兩大類:
美軍軍官還有一種分類——根據擔負的任務和專業,一般分為指揮軍官和特業軍官兩大類。
指揮軍官包括一般指揮軍官和有限指揮軍官,一般指揮軍官佔53%,可擔任作戰指揮員。有限指揮軍官主要指工程、情報、通信等專業領域的軍官,可擔任本專業的領導,但不能擔任作戰指揮員。
至於特業軍官,就是軍醫、後勤補給軍官、牧師等,更不能擔任指揮職務。
美軍的晉升,主要通過軍銜來體現:分為三等十級,也是金字塔形結構。軍官中,尉官佔比最大,校官次之,將官最少。
其中,又以上尉和少校人數最多。一名軍校畢業學員進入部隊後,首先授少尉軍銜,軍齡2年(注意,美軍的軍齡相當於咱們的幹齡),考核合格後,經所在部隊指揮官批准,可晉升中尉軍銜。軍齡4年的中尉,考核合格,經所在部隊指揮官批准,可晉升上尉軍銜。
上尉以下軍官晉升很容易,基本上到點兒就往肩膀上添星星,而且晉升比例常常是100%。上校到準將的晉升就難了,需要通過嚴格的考核。由三軍軍種部臨時抽調人員組成「晉升選拔委員會」,根據軍官個人檔案和考核成績,列出晉升者名單,由各軍種部長審定,報總統批准,並經參議院通過。
中將以上的高級軍官要晉升,那就更苛刻了,需要過「三關」——國防部長推薦,總統提名,最後參議院審批。
晉升年限方面規定:
軍齡(以下皆指幹齡)4年的中尉,可升上尉;
軍齡9年的上尉,可升少校;
軍齡14年的少校,可升中校;
軍齡21年的中校,可升上校。
也就是從中尉到中校,每晉一銜需滿5年,而中校晉上校需滿7年。
但美軍也不是滿了年限就一定能晉升,還有比例限制:
上尉升少校,晉升比例為90%;
少校升中校,晉升比例為80%;
中校升上校,晉升比例為65%。
可見,上校以下的軍銜晉升,需要熬滿足夠長的年頭,歷練夠了才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上校以上的軍銜晉升時間比較快,一般銜齡3年的上校,就可參與準將的晉升選撥,準將銜齡1年就可參與少將的晉升選撥。美國海軍現役將官平均年齡52歲,其中多數在48—59歲之間,佔海軍將官總數的68.79%。
美軍軍官的退出機制。晉升的人當然開心,但那些沒通過考核,無法晉升的人咋整呢?兩種選擇:
再參加一次晉升選拔,如果還是掛了,直接退役,捲鋪蓋走人。
不再晉升軍銜,幹滿本軍銜的最高年限(銜齡),未達到退休軍齡的強制退役,達到的直接退休。
少尉、中尉銜齡一般為2年,上尉銜齡3-7年,少校、中校銜齡5年。少校以上軍銜,軍齡滿20年(這裡是指幹齡)可申請提前退休,類似咱們這邊的自主擇業。
另外美軍規定,軍官滿62歲必須退休。當然了,也有例外。極個別軍官因特殊原因,經國會特許,可延長退休時間。
從美軍軍官的服役制度來看。固然不許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有一些好的做法還是很值得借鑑的.如何才能真正避免」想走的走不了,想留的留不下」的尷尬局面,讓想幹事的人盡其才,讓不想幹的也走的順心呢?小編覺得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作以考慮.
(一)在軍官服役方式上,應實行義務與合同相結合的服役制。
從外軍軍官的成長軌跡來看,可採取3種形式:
一是基本服役制。軍官按照規定服役滿最低年限(如10年),體現的是服役義務。
二是定期服役制(職業化初期)。規定軍官服役達到一定年限(如25年),具有志願與需要相結合的合同性質。
三是終生服役制(終身職業化)。允許服役到退休年齡(如60歲),其服役性質是定期服役制的延伸。3種服役形式,基本服役制的軍官,由於履行的是義務服役,可確定為非職業軍官;定期服役制和終生服役制的軍官為職業軍官。
3種服役形式的軍官待遇和安置是:非職業軍官,採取轉業方式,國家扶持就業;職業軍官由國家提供保障。其中定期服役制的職業軍官,達到規定年限的可享受逐月退役金,領取退役金的比例可根據年限,部隊的表現等具體情況發放;終生服役制的職業軍官,享受國家退休待遇。
(二)在軍官服役年齡年限上,實行簡約、彈性的年齡年限。
在官服役年齡年限應改變目前不同職級都有不同的最低服役年限和最高服役年齡的限制,實行簡約、彈性的年齡年限。領導職務軍官實行最高任職年限制(如同一職級8年),非領導職務軍官實行職業化。
軍官服役的最高年齡:放寬軍官服役的最高年齡,實現多銜一齡。
尉官服役最大化,如40歲;少校中校軍官,50歲;上校、大校軍官最高服役年齡可儘量與退休接軌,如60歲,為什麼這樣設置,符合前慢後快中間穩的軍官成長路徑。這主要是考慮上校大校軍官一般服役20年以上,年齡50歲左右,轉業安置難度較大,應儘量幹長一些,有利於軍官隊伍穩定和人才保留。
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基本服役制軍官(非職業軍官),服滿義務役(10年)後應允許退役;如本人志願和軍隊需要,可以轉籤定期服役,繼續服役到規定年限(25年),進入職業軍官隊伍。同樣,服滿定期服役的軍官,也可以根據本人志願和軍隊需要,允許轉籤終生服役,直到退休(60歲)。
做好以上三個方面還應注重以下幾個環節。
軍官服役時間普遍延長,如何避免軍官隊伍活力不足問題,可用軍官的任職(銜)晉升年限檢驗軍官的能力素質,並確定軍官的退出和淘汰機制。
軍官在規定的任職任銜最高年限內,包括領導職務軍官達到最高任職年限(如8年),若不能正常晉升的,或軍官通過晉升考核不合格、不稱職的,應當退出現役,這能有效解決軍官服役過程中優勝劣汰的更替問題,使軍官隊伍始終保持競爭活力,從而避免軍官工作活力和動力不足的問題。
如對培養來源不足的軍官,科技領軍人才,高技能專家人才,新型作戰力量人才,高層次戰略研究人才,高原、高山、海島、艱苦地區骨幹人才,以及軍隊建設稀缺的特殊奇才等等,應不分職務軍銜高低,從法律上明確為職業軍官,最高服役年齡可確定為60歲,允許終生服役,直至退休,這有利於合理保留軍隊建設需要的各類特殊人才。
對特種專業和尖端人才,應從軍隊實際出發,作出有幅度的年齡規定,如黨政兼職將領,傑出高級專家、卓越領導指揮人才、兩院院士等,最高服役年齡可延長到65歲。這有利於軍隊長遠建設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