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應用場景下遙感影像空間解析度的選擇

2022-01-22 慧天地
隨著科技的進步,技術需求的變化,人們可選擇的影像空間解析度級別越來越多,衛星星源的選擇也更加豐富。

以0.3m、0.5m、0.8m、2m這4種空間解析度的影像為例,其對應可供選擇的部分衛星星源如下表:    

那麼,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

如何才能選到最適合的空間解析度呢?

總體來說,

衛星影像空間解析度的選取

主要取決於成圖比例尺及

所識別地物的實際大小。

下面我們就以道路信息提取、

植被分析、違建查處

這三種需求為例,

提供影像空間解析度的選取參考。

道路是衡量城市發展的主要因素,它的發展直接影響城市功能用地的布局。基於遙感影像對道路信息進行提取,如:車道數量、中心線、邊界線等,在交通規劃和車輛導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不同空間解析度的影像適用於不同的應用場景:

2m解析度的影像可清晰識別20m左右寬的道路,適用於較寬道路,如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幹道等;

0.8m解析度的影像能識別約10m寬的道路,可用於城市道路中的支路監測;

0.5m、0.3m的影像能呈現道路邊界、轉向箭頭、斑馬線等細節,甚至在路面上行駛的小客車的輪廓也清晰可見。

0.3m-2m 影像

植被是生態環境最重要的環境因子之一,獲取區域地表植被覆蓋狀態,對於揭示地表植被分布、變化,分析評價區域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0.3m超高解析度影像在識別、統計植被類型及數量時,可以清晰的辨別植被種類,完成數量統計等精細工作;

0.5m的影像能夠反映植被邊界,常被用於邊界的勾繪,如植被調查等;

0.8m、2m的影像則更適用於種類單一、 大面積的植被識別、空間分布監測等。

0.3m-2m 影像

查處違法違規建築是城市管理中一項常規且長期進行的工作。

2m解析度的影像能清晰地識別到400m²左右的建築,可用於監測私人搭建的違章樓房、別墅等;

0.8m解析度的影像適用於監測小型違建,如:違章門面房等;

0.5m解析度的影像可用於拍攝屋頂搭建違章花房等;

如需監測面積更小的建築,如提取室外加搭的違章陽臺等時,則可以選擇0.3m解析度的影像。

0.3m-2m 影像

相關焦點

  • 學術交流 | 不同應用場景遙感影像解析度的選擇
    學術交流 | 不同應用場景遙感影像解析度的選擇 2021-01-13 14: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球國家級多源、多尺度、時序遙感影像圖資料庫建設的探討
    對於遙感數據存儲管理而言,由於各行業部門對遙感影像產品應用要求的不同,導致對遙感數據處理、存儲、管理、應用與服務等方面存在空間參考、數據結構等方面的不一致,數據質量參差不齊、空間坐標不匹配等問題,無法與大數據環境下的社會需求高效性相適應。二是影像圖生產隨機性大,數據更新和共享管理機制不健全。
  • 學術交流 | 張永軍:多源衛星影像的攝影測量遙感智能處理技術框架與初步實踐
    隨著遙感成像方式多樣化及遙感數據獲取能力的增強,利用遙感平臺可獲取多尺度、多時相、多傳感器、多光譜影像數據,打破了傳統航拍影像數據的局限性,極大地促進了攝影測量與遙感學科的發展,以及在農業[10]、林業[11]、水利[12]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在王之卓院士等的倡導下,國內開始注重遙感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 ||遙感數字正射影像圖製作
    以技術路線圖為基準最後對正射影像的成果進行評價。為我們很好地展示了遙感數字正射影像製作的方法理論以及實踐操作。地理國情普查是目前國家測繪與地理信息局的重點項目之一,項目中對於數字正射影像生產與傳統的技術方法基本一致,但也體現出自己的特點,如:影像數據源多種多樣、影像解析度高、各種成果精度多樣、技術路線複雜等。同時,所製作的數字正射影像圖既是地理國情普查的底圖,又可用於更新全國正射影像資料庫,因此,用於地理國情普查的數字正射影像圖成果質量具有重要生產意義。
  • 遙感影像中常用目標檢測數據集
    VEDAI是一個用於航空圖像車輛檢測的數據集,可作為基準測試無約束環境下自動目標識別算法的工具。資料庫中包含的車輛,除了體積小,還表現出不同的變化,如多方向、燈光/陰影變化、反射或閉塞。此外,每幅圖像都有幾個光譜波段和解析度。同時給出了一套精確的實驗方案,保證了不同人的實驗結果能夠得到正確的再現和比較。
  • 李德仁院士:中國高解析度光學遙感衛星及其測繪應用
    21世紀以來,許多國家都在大力發展空間遙感,建設高解析度的地球觀測系統。在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工程的指導下,中國高分遙感成像技術不斷取得突破和進步,高分遙感衛星發展勢頭強勁,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完善的高分地球觀測系統。高分遙感衛星的發展極大地促進和豐富了現代測繪技術和方法。
  • 【遙感】Sentinel-2衛星影像及預處理
    幅寬290km, 空間解析度分別為10m(4個波段),20m(6個波段),60m(3個波段),具體參數如下。Sentinel-2A衛星數據處理分析及在乾旱河谷提取中的應用[J]. 國土資源遙感, 2018(3):128-135.Level-0: 原始數據。Level-1A:包含元信息的幾何粗校正產品。
  • 商業遙感衛星星座的軍事化應用分析
    ,這其中商業遙感作為商業航天的主力軍之一,正以「網際網路式」的風格對國防科技發展與軍事場景應用的產生顛覆性影響。數字地球公司已經發展的第二代高解析度商業遙感衛星,其中WorldView-3的解析度達到0.31米,其市場用戶主要包括美國政府用戶和多元化的商業市場用戶,大部分收入都來源於美國政府。政府機構通過大訂單和長期合約等形式購買其數據服務,扶持其商業遙感衛星系統建設和運營。美國行星公司(Planet)主要是建設高頻成像對地觀測小衛星星座,用於獲取時序圖像,製作視頻產品,並服務於高解析度遙感大數據應用。
  • skyline在海洋及管線類3DGIS應用綜述
    應用 Skyline 的 Terra Builder 新建地形場景工程,疊加西太區域、我國沿海省市和全球重要戰略通道等不同區域、不同解析度的地形數據、地形紋理數據和遙感影像數據構建虛擬海洋三維地表模型,對原始影像數據進行投影轉換,運用TLT 插件處理分塊遙感影像,設置地形場景工程的各種參數,對於影像、地形邊緣區域進行剪裁、羽化等處理,生成球體文件,保存工程文件。具體的處理流程如圖 3-2 所示。
  • 分享(四)丨場景分類數據集
    圖片來源於網絡近年來,隨著遙感成像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可獲得越來越多不同解析度的遙感影像。這些遙感影像具有觀測範圍廣、獲取周期短、包含地表信息豐富等特點。遙感圖像場景分類有利於對海量的高解析度遙感影像的語義內容進行解譯,並能提供相關信息指導目標識別和目標檢測等實際問題。場景分類的準確性直接決定了遙感圖像場景解譯質量的高低。
  • 衛星影像也能實景三維建模——用三維遠觀地球
    空間信息的應用已經逐漸從二維到三維上進行轉變。在三維場景中,地物的表達更詳盡,對各種應用和分析的支持度會更好。傳統的實景三維模型都是通過由航片獲取,在遇到航空管制或者飛行困難區域,數據獲取本身會有一定難度。另外,對於大面積小比例尺的三維模型獲取時間太長,運算效率慢,難以滿足大場景實景三維建設的需求。
  • 基於CPU-GPU異構混合編程的遙感數據時空融合
    0 引 言高時間、高空間解析度遙感影像在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於技術與資金的限制,在軌同一傳感器很難同時獲取既具有高空間解析度,又具有高時間解析度的影像。因此,研究人員提出了遙感數據時空融合算法來獲取高時空解析度的遙感影像,從而為深入認知地球表層變化提供有效的數據源。
  • Y4 遙感導論 問答題
    像片上河流邊灘、沙咀和心灘的形態特徵,是確定河流流向的間接解譯標誌;地物及與環境的關係。任何生態環境都具有代表性地物,通過這些地物可以指示它賴以生活的環境。如根據代表性的植物類型推斷它存在的生態環境,「植物是自然界的一面鏡子」,寒溫帶針葉林的存在說明該地區屬於寒溫帶氣候;目標地物與成像時間的關係。一些目標地物的發展變化與季節變化具有密切聯繫。了解成像日期和成像時刻,有助於對目標地物的識別。
  • 《遙感技術與應用》特邀專欄:葉面積指數(LAI)專欄
    引用格式: 侯吉宇,周豔蓮,劉洋.不同葉面積指數遙感數據模擬中國總初級生產力的時空差異[J]. 遙感技術與應用,2020,35(5):1015-1027 . 4.定量分析了4套被廣泛使用的遙感LAI時間序列數據集不同版本之間的差異,為後續中國地區的相關研究在數據選擇上提供了參考。 引用格式: 桑宇星,劉剛,江聰,等. 近30 a中國葉面積指數變化趨勢的不確定性評估[J]. 遙感技術與應用,2020,35(5):1028-1036. 5.
  • 世界主流商業光學遙感衛星介紹以及參數匯總
    而促成「二娃」一鼓作氣進擊商業圈的主要因素在於人們對於海量遙感數據挖掘和應用的深度渴求,畢竟此娃能力實在強大,往大了說能資源勘探、環境治理,往小了說也能追蹤目標或者預測下今年玉米地裡的收成問題。1972年,世界上第一顆遙感衛星Landsat-1發射成功開啟了遙感衛星發展的序幕。
  • 打開「天空之眼」~多源遙感技術助力伊阿鐵路勘測
    鐵一院遙感技術應用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目前已成功將多光譜遙感、高解析度遙感、熱紅外遙感、InSar、機載Lidar、低空航攝遙感等多源遙感技術成功應用於鐵路工程勘測設計中。    愈是艱苦卓絕,愈是催人奮進,愈要開拓進取,愈要首重創新。遙感,便是創新的品牌,便是開拓的先驅,在伊阿線上,隨處可見她的「魅力」。
  • 臺遙感衛星回傳影像失焦, 專家回應: 兩岸仍有差距
    根據臺灣媒體報導,首批回傳影像模糊不清,遙控校準仍無改善,衛星拍照功能恐「失能」。據觀察者網報導,本該達到2米解析度的影像,現在卻連10米也沒有。臺灣科技部門部長陳良基此前就回應說,這極有可能是因為遙感取像儀的焦距產生偏移。在10月30日,他終於再度發聲:經過一段時間調校,「福衛五號」拍攝的影像解析度已經快達到設定標準,預期在12月將完成所有調校工作。他還強調說:目前遙感載荷最優秀的是韓國的兩顆衛星,第一顆調校了六個月才完成。
  • Landsat衛星熱紅外數據地表溫度遙感反演研究進展
    Landsat熱紅外數據因其時間連續性和高空間解析度等特點被廣泛應用於地表溫度反演中。Landsat 7搭載的ETM+傳感器在TM傳感器的基礎上對空間解析度和光譜特性都做出了改進,將熱紅外波段的空間解析度提高到了60 m。
  • Ⅱ類超晶格紅外探測器在遙感中的應用前景
    (2)在發展雙色或多色器件方面的優勢 空間紅外遙感器採用多色探測器,可在複雜的背景環境下,提高目標的識別能力,採用多色探測技術並結合目標在不同波段下的特點,可以顯著提高識別距離。採用多色方案,光譜信息可以有效地區分目標特性。
  • 好文推薦 |無人機RGB影像的新型植被覆蓋度估算方法:色彩混合分析
    傳統地面FVC測量方法僅能提供米級至幾十米的小樣地尺度觀測,難以實現百米至公裡級大田尺度的超高解析度FVC製圖。無人機和數位相機技術的發展,使得大面積植被場景的高效精細觀測成為可能,彌補了從地面測量尺度到衛星遙感影像尺度的數據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