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AGM-158C隱身反艦飛彈的性能如何?

2021-12-25 狗刨武備

收錄於話題 #武器裝備 109個

AGM-158C隱身反艦飛彈是美國LRASM項目計劃的產物,他填補了美國遠程反艦飛彈的空白,從這款飛彈我們也能了解到美國對未來反艦飛彈的理解還是以隱身為核心,注重超遠距離的攻擊,對於中俄都強調的反艦飛彈的超音速突防並不看好!

對於彌補美國遠程反艦飛彈的空白問題,可能很多軍迷會說,美國不是在80年代末利用戰斧飛彈改造了一款「戰斧反艦型」嗎?這款飛彈的攻擊距離達到了464公裡,哪來的空白一說!其實戰斧反艦型在冷戰結束後,蘇聯海上威脅一下子沒有了,加上其他國家海軍與美軍差了好幾個檔次,因此美國認為自己在海上已經有了足夠的保障能力,而戰斧飛彈在反艦型號上也有很多的缺陷,美軍認為,當時的反艦飛彈對目標信息的依賴度太強了,遠程反艦飛彈需要飛機、艦船和衛星聯合為反艦飛彈實施不斷的目標信息更新,這在美海軍看來就已經是致命缺陷了,根本無法滿足現代海軍的需求,因此在蘇聯解體後很快戰斧反艦型也就退役了!

但隨著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其他國際國家的崛起,其他各國對航母的攻擊手段也越來越多,航母作戰體系在大國面前到底有多少生存能力,恐怕沒做自己也都開始表示懷疑了,因此遠程反艦飛彈LRASM在此提上日程,至少在航母受損的情況下,美軍還得保持強大的作戰能力,不能將所有的作戰手段都交給航母來解決!

LRASM反艦飛彈有幾個特點:

1、美國的理解還是隱身最重要,因此AGM-158C採用的全隱身設計,這與中俄反艦飛彈利用超音速突防的理念完全不同,美國為反艦飛彈選擇了隱身突防!其飛彈採用全隱身設計,為了降低紅外特徵,噴口也採用異形混流降溫措施 ,理論上可將雷達、紅外探測距離壓縮60%-75%,加上超低空突防能力,這讓中遠程防空飛彈攔截效率大大降低,甚至讓紅箭10這種近程紅外製導反恐飛彈攔截效率大幅度降低。

2、AGM-158C遠程反艦飛彈採用了多種無源搜索裝置構成的綜合制導系統,本身並不輻射任何無線電信號,他的好處就是讓像紅箭10這種綜合了射頻制導系統的飛彈失靈!

3、對於攻擊方面,AGM-158C對ISR(情報、偵查、資源)、數據鏈和GPS系統依賴性特別低,抗幹擾能力很強,能夠僅僅在制導粗略方位的條件下,對運動中的水面艦艇實施打擊!

4.在射程上,AGM-158C因為採用全程亞音速,燃料消耗較少,射程達到1000公裡,這一點恐怕是現在反艦飛彈之最了!

5、美國非常注重這款飛彈的通用性,可以多平臺發射,不光可以裝備在軍艦上,還可以由B52、B1B等作戰飛機上搭載,還可以由F-18、F-35平臺搭載,未來甚至裝備潛射型號也是必然的!

綜合來說,AGM-158C遠程反艦飛彈是一款高亞音速、隱身反艦飛彈,他為反艦飛彈開了一個新流派,就是用隱身性突防,這代表了反艦飛彈發展的一個方向。而像鷹擊12、俄羅斯的那一堆全程超音速反艦飛彈,利用超音速突防的流派,還有中國那種的亞音速巡航、末端超音速突防的飛彈相比較,到底誰更厲害只有用時間來證明了!

相關焦點

  • 兵器鑑賞--AGM-158C隱身反艦巡航飛彈
    AGM-158C是美國新一代隱形反艦巡航飛彈,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開發。
  • 軍艦殺手AGM-158C—美軍隱形反艦飛彈
    據美國政治外交期刊《國家利益》報導,冷戰時期,1967年10月,在以色列和埃及的一次海戰中,埃及排水量僅61噸的小飛彈艇發射兩枚P-15彈道飛彈,擊中30公裡外以軍驅逐艦「埃拉特號」(INS Eilat)。以軍這艘1700噸級的龐然大物幾乎被切成兩段,兩分鐘後沉沒。在攻擊軍艦的武器中,反艦飛彈的戰鬥力遠超一般的艦炮、魚雷及飛機炸彈,因此軍事界極為重視反艦飛彈的研製。
  • 美國海軍計劃研製AGM-158C-2空射巡航飛彈
    「『遠距反艦飛彈』(LRASM)AGM-158C-2打擊能力」的信息,並表示該飛彈將是海軍自AGM-84K「增程型防區外對陸打擊飛彈」(SLAM-ER)後的首型空射對陸打擊巡航飛彈。AGM-158C-2飛彈基於AGM-158C項目,後者是美國空軍「增程型聯合防區外空地飛彈『』AGM-158B(JASSM-ER)的海上打擊型號,主要配裝美國海軍F/A-18E/F艦載戰鬥機和美國空軍B-1B轟炸機。
  • 【美版航母殺手】美國海軍正式確購AGM-158C LRASM遠程反艦飛彈
    ,美國海軍和美國空軍正式授予第一批AGM-158C LRASM遠程反艦飛彈的預生產合同,總數為23枚,總價值0.865億美元。AGM-158是美國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研發的、作為AGM-109戰斧巡航飛彈和失敗的AGM-137「三軍聯合防區外打擊飛彈」項目繼任者的低可偵測性防區外空射巡航飛彈。
  • 【裝備發展】美軍AGM-158C「遠程反艦飛彈」成功完成第6次飛行試驗
    2018年3月19日,美國洛馬公司宣布,該公司成功完成了AGM-158C「遠程反艦飛彈」(LRASM)生產型的試驗,載機平臺為美空軍B-1B轟炸機
  • 美三巨頭研發空射高超巡航彈;美海軍研發AGM-158C-2巡航彈
    2021年8月30日,美國《航空周刊與空間技術》網站報導稱,美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於8月18日發布了一份跨部局通告首次向外界透露了「『遠程反艦飛彈』(LRASM)AGM-158C-2打擊能力」一詞,並表示該飛彈將是美海軍自AGM-84K「增程型防區外對陸攻擊飛彈」(SLAM-ER)後的首型空射對陸打擊巡航飛彈。
  • 美三巨頭研發空射高超巡航彈;美海軍研發AGM-158C-2巡航彈
    ,美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於8月18日發布了一份跨部局通告首次向外界透露了「『遠程反艦飛彈』(LRASM)AGM-158C-2打擊能力」一詞,並表示該飛彈將是美海軍自AGM-84K「增程型防區外對陸攻擊飛彈」(SLAM-ER)後的首型空射對陸打擊巡航飛彈。
  • 【2018.03.21】每日防務動態:美軍成功進行第6次AGM-158C「遠程反艦飛彈」試驗,洛·馬公司獲得「三叉戟」...
    美軍成功進行第6次AGM-158C「遠程反艦飛彈」試驗據洛·馬公司官網2018年3月19日報導,洛·馬公司當天成功進行了AGM-158C
  • 美軍升級LRASM遠程反艦飛彈,將對中國海軍造成何種威脅?
    飛彈根據美國《航空周刊與空間技術》(AW&ST)七月份報導,美國空軍於2018年底開始接收首批LRASM(AGM-158C)型遠程反艦飛彈後,目前已經著手開始對其進行技術升級,升級後的版本被稱為「LRASM 1.1」。
  • 首發 | 智能化的新型反艦飛彈 LRASM綜述
    隨著飛彈技術的發展,美國空軍的新銳——隱身遠程反艦飛彈(LRASM),將反艦能力提高到了一個新境界。LRASM是美軍目前最新型的多平臺發射的隱身亞聲速巡航飛彈,具有射程遠、隱身性好、抗幹擾能力強、智能化程度高等特點,美軍稱其為「海戰遊戲規則的改變者」。該飛彈2009年立項後發展順利,經過10餘年的研發,目前已小批量進入美國空軍服役。
  • 估算一下「反艦標準」飛彈性能如何
    首先分析一下所謂的「標準6反艦彈道飛彈」的事兒,我們先看看美國「標準6」飛彈的數據:質量1.5噸,長6.6米,直徑340毫米(正在研製直徑增加到533毫米的BLOCK IB型),戰鬥部重量64公斤,戰鬥部類型高爆破片。
  • 美國準備批量生產遠程反艦飛彈,中國優勢將被抵消
    這種飛彈是20世紀70年代開始服役的,同中國和俄羅斯的產品相比,有著不小的差距。「魚叉」飛彈的速度慢、航程近,使之已經成為美國海軍重要的短板。但是,這種相對劣勢地位將會被抵消。新反艦飛彈即將批量生產2017年7月26日,對於美國海軍的反艦作戰能力來說,註定將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
  • 美國B-1B轟炸機「開外掛」 未來將能一次攜帶36枚隱身飛彈作戰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美國B-1B戰略轟炸機近日進行了外部掛載隱身巡航飛彈的飛行測試,未來該機將可以通過6具外部掛架掛載12枚飛彈,加上彈倉內的
  • 為什麼美國反艦飛彈「喜歡」紅外引導?
    美國未來的幾種主力反艦飛彈,比如LRASM、NSM、新反艦戰斧,都選擇了以紅外熱成像引導頭為主,原因是強調利用紅外熱成像技術來識別目標性質,提高飛彈抗幹擾、抗欺騙的能力。因此在LRASM\NSM和新反艦戰斧上,中段引導採用的都是被動電子信號跟蹤和分布式網絡更新GPS導航點方式,而末段則採用性能優越的紅外熱成像引導頭——美國號稱其紅外成像引導頭的探測距離可以達到30-40公裡,甚至比一般反艦飛彈雷達引導頭20-30公裡的探測距離更遠。
  • 美國亞音速,俄國超音速,中國亞超雙速!到底誰是最強反艦飛彈?
    但未來反艦飛彈的發展,似乎只能在他們這兩條路中選一條路。 01首先說說美國海軍的發展思路,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美國海軍的防空能力遠勝於軍艦的反艦能力,他們主要是依靠航母的艦載機提供反艦火力支持。02相比於美國走的隱身路線,俄羅斯走的則是高速突防路線,從冷戰時期以來,蘇聯就研發出了一系列高速反艦飛彈,現在他們更是把速度提到了一個新的極限。
  • 齊射300枚可消滅大國海軍,首批智能飛彈完成部署,重點提醒中俄
    航母編隊是美國海基作戰的核心力量,其對空、對海綜合作戰能力遙遙領先於其它國家。然而由於俄羅斯、伊朗等國新一代遠程、超音速反艦飛彈等現代化武器裝備的出現,美國航母在執行作戰任務時,為避免產生重大傷亡,而不得不在對方的反艦飛彈射程之外活動。然而該國航母編隊的主要作戰力量:F/A-18大黃蜂艦載戰鬥機以及F-35C隱形艦載戰鬥機的作戰半徑都相對較小,無法滿足實戰需要。
  • 中國酷愛超音速,美國青睞亞音速:到底誰是最厲害的反艦飛彈?
    飛彈飛行速度越快,都卜勒效應越明顯,即使是掠海飛行仍會被發現(現代雷達大都靠都卜勒效應取得目標速度信息和抑制雜波)。軍艦的雷達可以更容易捕捉到來襲飛彈,跟蹤也更精確。4、隱身問題。飛彈要高速飛行,彈體就不能採用亞聲速飛彈的稜錐型或截錐型隱身設計,因此難以實現隱身。而且即使彈體做到隱身,但由超聲速壓縮的空氣團仍然能被精密雷達探測出來。5、熱效應問題。
  • 針對中國的「理想反艦武器」?LRASM還差點火候
    先是12月初,日本政府表示將向美國求購LRASM用於裝備本國的F-15J。接著12月12日,一架美國空軍的B-1B槍騎兵轟炸機齊射了2枚LRASM,並成功了命中了海上的靶艦目標,這次測試成功也標誌著該飛彈(空射型)的整個測試項目幾近完成,並計劃於2018年正式服役。這兩則新聞一時之間又點燃了各類媒體上關於LRASM這款飛彈的熱議。那麼這款作為美軍口中「理想的反艦武器」的反艦飛彈又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 鷹擊-18反艦飛彈
    但是這些性能,都還不足以讓它獲得最完美反艦飛彈的稱號。那它究竟為何,能稱為我國最完美的反艦飛彈呢?主要原因在於3個方面。第一,強大的自適應飛行控制能力。反艦飛彈的性能在於好壞,在於飛行速度,突防能力和射程三個指標的平衡,平衡得越好,反艦飛彈性能就越出色。但是,這三個性能指標都是相背的。
  • 鷹擊-12飛彈性能如何?局座跟你好好聊下
    中國海軍用的飛彈,包括艦空飛彈、空艦飛彈、艦艦飛彈,在世界上是名列前茅的,跟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技術差不多。但我們的鷹擊-12飛彈究竟有沒有外媒講得那樣好,我個人覺得還是值得再思考的。首先,我們要知道外媒報導我們的一些東西,經常愛捧殺,芝麻能給說成西瓜,製造中國威脅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