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小米加步槍而不是高粱加步槍或者是其他的糧食作物?

2021-02-20 睡前消息編輯部

小米加步槍」不是隨口而說,而是有必然性的。小米「打敗」其他糧食的因素有兩點

1 農業發展水平

2 軍事地理格局

先說這句話的出處:

抗日戰爭勝利後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

你們吃飽了麵包,睡足了覺,要罵人,要撐蔣介石的腰,這是你們美國人的事,我不幹涉。現在我們有的是小米加步槍,你們有的是麵包加大炮。你們愛撐蔣介石的腰就撐,願撐多久就撐多久。不過要記住一條,中國是什麼人的中國?中國絕不是蔣介石的,中國是中國人民的。總有一天你們會撐不下去!

——1945年,毛澤東

http://www.china.com.cn/guoqing/mzd120/201312/19/content_30945794_2.htm

晉綏軍區建軍會議總結報告

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我們依靠群眾來建黨、建政、建軍,來戰勝一切敵人。沒有階級性、群眾性的單純建設軍隊,是不行的。毛主席說:「我們的力量就是小米加步槍,如果看不見小米,即群眾力量,這支步槍,一定不會有任何作用。」

——1947年 賀龍

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78233/78687/78978/5450684.html

1945年,抗日戰爭剛剛結束,1947年,解放戰爭還處於第一個防禦階段。而毛和賀的說法,顯然都是對過去的總結,而不是未來的展望。所以,「小米加步槍」主要描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早期。

從順序看,毛澤東提出概念,賀龍則對具體語義做了解析——「小米,即群眾力量」。把根據地的物資供應概括為「小米」,這樣問題的內涵就很清楚了:

為什麼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早期,根據地提供的物資支持主要體現為小米這種糧食?

從農業發展水平說,這體現了小農經濟下,北方農田的灌溉率很低。因為小米是主糧中最耐旱的一種,正所謂「只有青山乾死竹,未見地上旱死粟」。

穀子的生長條件(穀子在北方專指小米,南方才可能代表大米)

穀子是比較耐旱的作物,蒸騰係數142~271,低於高粱、玉米和小麥。苗期耐旱性極強,能忍受暫時的嚴重乾旱,需水量僅佔全生育期的1.5%。拔節至抽穗需水量最多,佔全生育期需水量的50~70%。

穀子為短日照作物,日照縮短,促進發育,提早抽穗,日照延長,延緩發育,推遲抽穗。一般出苗後5~7 天進入光照階段,在8~10小時的短日照條件下,經過10天即可完成光照階段

穀子適應性廣,耐瘠薄,對土壤要求不甚嚴格,粘土、砂土都可種植。但以土層深厚,結構良好,有機質含量豐富的砂質壤土或粘質壤土最為適宜。穀子喜溫怕澇,土壤水分過多,易發生爛根,應及時排水。

http://www.cnncty.com/syjs/show.php?itemid=12119

需水少,只要能集中澆一次,剩下的時間完全可以靠天吃飯。對日照和土地要求也不嚴格。這麼好的作物……就是產量低(以及秸稈少)啊。現在良種加精心培育,在肥沃的土地上不乏有七八百斤的案例,當年穀子一畝地收五六十斤很正常,雖然當時的麥子高粱也就一二百斤,但畢竟有好幾倍的產量差異。所以,大家有機會種玉米種麥子,肯定還是不想種小米。

然而,小農經濟土地分散(地主的土地也往往切小塊給佃農),改造農田的水平低,灌溉能力差,也沒有足夠的肥料,很多農民還是被迫種了小米。尤其是晚清的人口早已超過中國生態承載力,不僅僅分布於平原河川,更要佔滿每一片能種地的山地丘陵。坡地上沒法種麥子,也不太好種高粱,所以小米比例很高,在山區更高。等到人民公社改造了土地,用梯田存住坡地的水,用水庫渠道把窪地的水提到旱地,旱地有了灌溉,有了初步的化肥,小米的比例就逐漸下降了。(同時鹽鹼窪地被清除,高粱也下降了)

專家:全國穀子種植面積可望恢復到3000萬畝以上

穀子起源於黃河流域,在很長時期內是我國北方人民的主糧,被譽為「中華民族的哺育作物」。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穀子年種植面積仍高達1.48億畝。此後,隨著水利設施的改善、玉米等高產作物的發展,穀子生產面積逐漸減少,目前年種植面積約1500萬畝

http://www.chinanews.com/cj/2015/04-21/7223429.shtml

消失的紅高粱(這是一個水資源充沛到遍地窪地的縣,但穀子比例依然很高)

經過二十幾年的集體大會戰,全國水庫庫容由解放初的200億立方米,增加到1976年的4200億立方米,增長了整整20倍。而同期全國可灌溉面積由2.4億畝,增加到6.7億畝,其中黃淮海流域1.8億畝。原本遍布三大流域的2.8億畝低洼澇地得到不同程度的改造。

經過改造的鹽鹼地已經不再是高梁獨霸的天下。解放前還不見蹤影的玉米闖入了孫家口,也闖入了黃淮海舊時的鹽鹼地,與這塊土地上最傳統的農作物開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捲入這場戰爭的卻不僅僅是玉米和高梁,中國的傳統作物穀子(稷)、黍、麻甚至大豆也未能倖免。

農田改造前的1949年,在高密的農作物版圖上,高梁和穀子分別佔據著11.9%和11.84%的土地,而玉米只擁有可憐巴巴的4.55%。短短八年以後,玉米已經搶佔了13.7%的版圖,而高梁和穀子已經劇減為4.81%和5.68%。

或許有人會說:農田改造是這場新舊作物抗爭的決定因素。事實不僅如此。

孫老漢能清楚地記得1949年各種作物的單產:「小麥也就100來斤,高梁140斤,玉米110斤,穀子大概能打120斤。」玉米既趕不上穀子,更趕不上高梁。

「玉米對肥料的要求比較高,」孫老漢一語道出奧妙,「好在解放後不久就開始有了氨水和磷肥,沒有這些東西誰也不敢種玉米。」《高密縣誌》記載了1 957年各種作物的單產:小麥129.7斤,高梁144.2斤,玉米168.6斤,穀子185.4斤。化肥的使用改變了玉米和高梁的對比,但還不足以成為決定這場戰爭的根本力量。

http://www.jyqkw.com/show-33-175430-1.html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到,1949年全國15億畝農田,其中1.48億畝是穀子,即便在華北四五億畝農田中,穀子也不是主要作物。為什麼還要強調小米加步槍呢?

這就要說到軍事地理因素——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初期,八路軍的主要控制範圍在山區:

對比這兩張圖,可以看到八路軍的控制區要麼是山區丘陵(太行,北嶽),要麼是黃河口(清河)、淮河口(濱海)、黃泛區(冀魯豫),總之是重武器難以通行的地區。而其中山區居多,尤其是根據地(連片紅色),山區大概佔80%以上。

八路軍對根據地的定義是只有我方政權,對方不能來徵糧;而遊擊區的定義是雙方均可能獲得物資。遊擊區可以延伸到平原,根據地一般要有山地遮蔽。在灌溉條件差的情況下,這意味著八路軍穩定的糧食供應很少來自水澆地。那1.48億畝穀子地,在北方農田中算少數,但在八路軍的糧食來源中明顯算多數。尤其是1942年大掃蕩時期,許多平原根據地被壓縮到「一槍打穿」的水平,八路軍能牢固控制的,也就是少數山地了。這些依附於穀子地的農民,就是八路軍最可靠的糧食來源。

所以,八路軍儘管什麼糧食都吃,但在47年把戰線推向國統區之前,無論是打日本還是打國民黨,主力部隊的硬體就是「小米加步槍」。而八路軍-解放軍的財稅體系就是在這一時期確立的,初期貨幣沒有足夠的信用,就搞了糧本位貨幣,基本換算單位就是倉庫裡比例最高的糧食——小米。直到50年代初,「XX斤小米」還是最典型的工資待遇標準。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吃飯問題-- 以「小米」為工薪單位

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文化接管委員會下發了「北平專科以上學校教職員工警薪給暫行標準(草案)」,對於薪給數額(為每月多少斤小米)作出規定

大學校長:月薪小米1300斤至1500斤;專科學校校長或獨立學院院長:月薪小米1000斤至1300斤;教授、副教授:月薪小米800至1300斤;講師、教員、助教,月薪小米400至850斤;職員:月薪小米250至750斤,工警180至450斤,學徒工120至180斤。(註:每斤小米約合今人民幣2元左右。)

國立清華大學職員公會討論後,於4月16日呈報《建議書》,提出要求:將最低薪額250斤小米擬改為350斤。工農每人每月最低生活所需63斤小米(不包括衣、住、教育、醫藥及其他);家庭以成人數4口計,則每月應需252斤小米;

華北大學生每人每月所需為106斤小米(不包括房租捐稅)以4口計每月應需424斤小米。


可以做成小米屏保呢……

以我的經驗,小米還有一個特性——和其他糧食相比,營養價值和口感基本居中。如果讓北方士兵排個序的話,可以大致這樣表達:

白面>大米>小米>玉米>高粱


80年代的時候,北方旱區糧食供給是粗細糧搭售的,玉米高粱是粗糧,大米白面是細糧。而小米雖然算粗糧,卻是粗糧中最受歡迎的一種,誰家的粗糧指標要是買成小米,是值得慶祝的事情。到現在也記得我媽對小米的定義:「粗糧中的細糧,細糧中的粗糧」。

此外,小米顆粒小,形狀圓,耐保存,(晾乾後)體積和重量之間的比例相對穩定。這意味著如果一定要選一種作物作為「標準貨幣」,當時的北方政權首選小米。所以,儘管1947年後,解放軍開始攻佔中等城市和周圍的平原地區,開始控制大片的麥田和玉米地,但「小米本位」還是維持了很久。導致抗戰時期「小米加步槍」的說法沿用到建國後。

最後說個巧合,粟裕是解放軍關內戰績最強的將領,「粟」是小米,「粟裕」就是小米管夠。最後果然是粟裕將軍為小米加步槍的隊伍開啟最大的勝利……

相關焦點

  • 小米加步槍
    人民軍隊已經由過去單一軍種的軍隊發展成為諸軍兵種聯合的強大軍隊,由過去「小米加步槍」武裝起來的軍隊發展成為基本實現機械化
  • 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中共靠的不是「小米加步槍」
    談到解放戰爭,通常的說法是:解放軍依靠「小米加步槍」打敗了美式飛機大炮武裝的國民黨軍隊,取得了三大戰役的勝利。
  • 小米加步槍,又怎樣,幹就完了
    這是申鶴公眾號第232天的第232篇原創文章「我創業十年,從來就沒有過核武器,從來就是小米加步槍,一槍一個子彈的。突然給你一個核武器,你一按,就有巨大的威力。」創業,哪來那麼多核武器,無非都是小米加步槍,一槍一個子彈打出來的江山。
  • 「小米加步槍」到底是什麼槍?難道裝上小米能打死人?|輕武專欄
    這句話說得多了,大家對「小米加步槍」也就習以為常了,但卻沒有人想過「小米加步槍」到底是什麼槍?「小米加步槍」到底是什麼?多年以來很多人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小米加步槍是一種叫做「小米加」的步槍。甚至有人認為「小米加步槍」就是動漫《機動戰士高達》裡的一種名為米加粒子步槍的武器,這種武器發射粒子束,號稱威力頂的上戰艦主炮。
  • 別總說「小米加步槍」 了,那個時代已過!
    時至今天,當我們在為中國某武器問世而高興時,不少人依舊在洋洋自得的說:武器不重要,你看我們當年用「小米加步槍」不同樣打日本、戰美國。中國火箭軍齊射10枚飛彈)不可否認,「人」依舊是戰爭中的核心,但武器也同樣重要,翻開歷史長卷,我們就能發現一些規律,不論是戰國時期魏國的稱霸,還是秦國的崛起,都離不開魏武卒的堅甲利刃與秦國方陣的精良兵器,甲午戰爭中,很多人會說,北洋水師當時亞洲第一,不還是被日本打敗了,所以武器不重要,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在以前的文章《甲午海戰,北洋水師已不是亞洲第一
  • 【武器】我們常說「小米加步槍」中的步槍你知道是什麼槍嗎?
    人民軍隊用「小米加步槍」戰勝一個又一個強敵,創造一個又一個傳奇。那麼,那個時候的「小米加步槍」中的步槍到底都是什麼樣的呢?其實在那個時候,中國軍隊的步槍制式裝備還不統一,有很多種類的步槍,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紅軍當年使用過的那些步槍。
  • 從「小米加步槍」到大國重器
    70年來,人民解放軍裝備從小米加步槍的「萬國造」,發展到能自主研製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武器。如今,當我們回首共和國歷史上的15次天安門國慶大閱兵,每一個瞬間都堪稱記憶經典。歷次大閱兵在展示人民解放軍威武之師、勝利之師風採的同時,也見證了我國武器裝備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從單一型號到系列化發展的歷史變遷。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使中國大地迸發出了勃勃生機,萬象更新。
  • 那年是小米加步槍;如今東風已然浩蕩
    70年來,人民解放軍裝備從小米加步槍的「萬國造」,發展到能自主研製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武器。如今,當我們回首歷史上的15次在北京的檢閱,每一個瞬間都堪稱記憶經典。歷次在展示人民解放軍威武之師、勝利之師風採的同時,也見證了我國武器裝備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從單一型號到系列化發展的歷史變遷。
  • 機槍上刺刀、步槍加空瞄……二戰日本輕武器的瘋魔歷史
    這種極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南部九四式手槍,該槍不是日軍軍官自費購置的配槍,而是作為公發品配發給重武器操作手、坦克兵、飛行員作為自衛武器的,為了簡化生產降低成本,連起碼的攜行安全性都不要了,用了一個外露式扳機連杆,在手槍上膛的情況下不扣扳機,壓到側面這個扳機連杆就有可能走火。
  • 刷recovery工具教程-支持小米一加聯想OPPO華為等安卓全部機型
    我們最簡單的理解,這就是一個恢復模式,我們可以通過這個模式可以刷寫官方系統和第三方系統或者ROOT權限。從而修改我們我們的手機系統。但由於安卓機型的recovery文件並不通用,我們進行了分類整理,請專機專用,全網最全面最豐富的刷recovery教程小米機型:小米機型應該是安卓陣營上刷機最為友好的手機品牌了,我們只需要申請解鎖BL就可以在fastboot模式刷recovery了小米機型解鎖BootLoader教程:http://www.romleyuan.com/lec/read?
  • 解放軍和國民黨軍為什麼喜歡三八式步槍
    僅僅是截止1917年,北洋政府就進口4萬支三八式步槍裝備北洋軍,其他軍閥也先後進口15萬支三八式步槍和25萬三零式步槍及村田步槍。就是著名的黃埔軍校校軍在1926年北伐前夕,也裝備著從蘇聯引進的4千支三八式步槍。
  • 【槍械】什麼叫做「AR系列步槍」?AR突擊步槍的有哪些共同結構
    AR步槍而聞名,美軍現在使用的步槍也有人叫它AR15,M4,M16等等,它是世界上首批小口徑步槍,這麼多年修修改改卻始終都是美軍輕武器的中流砥柱,很多槍都要以它的操作方式為設計理念,那麼它到底有哪些強的地方?
  • 《絕地求生》步槍傷害及彈道對比 絕地求生什麼步槍好用
    操控性評選  既然如此,除了傷害以外,吉小麗還得看看這四把步槍的操控性如何,哪一把槍是操控性(命中率)最好的呢?  這裡吉小麗是滿配件加蹲姿測試不壓槍與壓槍兩種情況的彈道:M416M16A4  SCAR-L可是最經常被拿來跟M416做對比的神器,甚至被譽為新手救星,為什麼這麼說呢?  SCAR的射擊間隔在556步槍中是最慢的:0.096s,這直接導致的這把槍的後坐力肯定很小!
  • FN SCAR步槍為什麼會輸給了HK416步槍
    西方國家講究裝備適應人,與我國傳統的人適應裝備思想有很大的不同,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比如一輛汽車沒有檔把,使用了旋鈕換擋或者懷擋,又或者撥檔片結構
  • 狙擊步槍如何校準?校準步槍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方法3:瞄準線校準步槍在25碼(約23米)外搭設一個有靶心的靶子。這將幫助你遠距離瞄準時更加準確。一個快速測量距離的方法是抓起一個捲尺,看看自己走30英尺(約9米)需要多少步。這樣多做幾次,取平均值。一旦你知道30英尺(10碼)是多少步,你就可以量出25碼的距離了。
  • 為什麼81式步槍要退役?
    創作不易呀,評論兩句和加個關注吧
  • 「17式突擊步槍」?我國下一代新步槍到底會叫什麼名字?|輕武專欄
    ▲卡拉什尼科夫和他的AK47英國在二戰之前,英國槍命名方式採取生產廠家或者設計師加設計定型年份的方式用Mark的縮寫Mk加數字的方式進行命名,如美國海軍的MK12狙擊步槍以及Mk14步槍。海軍對於改進型的表示方法也不同於陸軍,通常在原始型號的後面加上Modification(意為修改)的縮寫Mod.1、Mod.2等來表示。
  • M416不復第一步槍之名?新版本這把槍完爆其他步槍?
    步槍(突擊步槍+狙擊步槍)相比來說,步槍的地位則有所下降,所有5.56子彈步槍的威力都削弱了,除了Mini14這個狙擊步槍的威力有所上升,而且除了AUG,其他5.56突擊步槍都增加了30%的裝填時間,而7.62子彈步槍中,則削弱了SKS的傷害,增加了AKM10%的裝填時間!
  • 國產新外貿步槍亮相,回歸有託設計,為什麼沒競爭過191步槍
    原創2021-09-26 11:31·軍武次位面【軍武次位面】作者:leon最近一段時間,在我國軍工裝備經常受到關注的珠海航展馬上就要開幕了
  • 【狙擊步槍】大口徑狙擊步槍&步槍克羅埃西亞RT-20型「小炮「
    我們先來解答兩個問題:為什麼會出現大口徑狙擊步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