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俄就北方四島問題,又折騰出了扣押漁船事件。這一事件讓國際上其他國家都已經不怎麼敏感——當然,美國有媒體自作多情的「幫中國著想」,認為如果俄國向日本「歸還」部分島嶼,可能對日本和中國談釣魚島問題有利……這事兒,基本就屬於外交界的小把戲,在今天的世界局勢下,這種外交小把戲已經越來越上不得臺面了。有人真把日本和韓國折騰「火控雷達照射」相關的外交抗議戰當回事兒嗎?
在大國間對抗日趨明顯,影響局限於外交界的「茶杯中的風暴」越來越沒有意義,大國之間的真正」談判」,現在算是不用大炮和機槍來對話, 但也少不了戰略轟炸機和航空母艦的交流了——至少也得有戰艦和飛機之間的眉來眼去(比如在黑海和歐洲美俄經常演示的那樣)。
在這種現實狀況下, 日本的折騰,其實是很無稽的。最近有俄羅斯媒體危言聳聽,談日本可能武力奪取南千島群島,但實際上……雖然俄羅斯目前在遠東地區的軍事實力比蘇聯全盛時期是弱了很多,而日本冷戰後按部就班發展的軍事力量已經相當可觀,俄國媒體的一些擔憂從雙方軍事實力的客觀對比來看或許並非完全扯淡,但決定日本不可能動用武力的關鍵問題,第一位的只怕還是心理因素,而且這個因素如此強大以至於日本主動奪取北方四島的可能性實際上是不存在的。
話說回來,為什麼俄日展開了那麼多外交接觸,但最後實際上北方四島根本不可能談出個結果呢?
首先我們得看地圖。
這張圖上可以看到,北方四島是分割鄂霍次克海和太平洋的千島群島島鏈的一段,而這其中較大的兩個島上,有俄羅斯第18機槍炮兵師(下轄兩個機槍炮兵團)的駐軍,島上目前部署有防空飛彈和岸基反艦飛彈,按計劃,俄軍還將在島上建造海軍基地,可能就在目前設有機場的單冠灣——擇捉島的單冠灣也就是當年日本聯合艦隊對美國夏威夷實施襲擊的隱蔽待機地點。
對於俄羅斯來說,鄂霍次克海是其戰略核潛艇的重要「堡壘海域」,這個海域相對封閉,北邊是從大陸延伸入海的堪察加半島,無法通行。西南方,有庫頁島(薩哈林島)蘇聯在二戰後奪取整個庫頁島(日本曾佔據庫頁島南部,在「八月風暴」行動中蘇軍雖然打的很難看,但付出重大傷亡代價後還是獲得勝利,十萬日本難民逃亡北海道,中間還發生蘇聯擊沉多艘日本運輸船造成大量平民傷亡事件)之後,就扼住了庫頁島南北兩端的入口。同樣,在二戰後期蘇軍發動奪取千島群島的作戰,從軍事作戰角度也是打得一塌糊塗,但也算是磕磕絆絆的贏了——當然這也讓蘇軍失去了登陸日本北海道的信心。
但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來看(二戰時這一系列行動的最終目標是登陸北海道,未能得手),雖然未能佔領北海道,留了那麼一小段缺口,但蘇軍成功佔住了扼守鄂霍次克海主要入口的全部鎖鑰。
這也是蘇聯把鄂霍次克海作為戰略核潛艇活動的堡壘海域的主要底氣——要從千島群島和庫頁島方向的淺海混進去,即使對於美國的安靜型核潛艇也很難。
啊,這裡補充說一下,所謂的「堡壘海域」戰略就是指將核潛艇集中部署在己方只需相對較少兵力就可以完全封鎖的海域內,而不是撒出去滿世界跑,這樣己方的艦隊就可以不必考慮掩護戰略核潛艇的問題,出去打人了。
目前,俄羅斯太平洋艦隊還有3艘「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可見鄂霍次克海的戰略地位依然不可小看。
如果把北方四島還給日本,那豈不是就等於拱手邀請「維吉尼亞」和「海狼」隨便到俄羅斯的後花園來隨意活動?畢竟日本也不是什麼擁有完整主權的國家不是?
今天的俄羅斯可以不計較土耳其擊落蘇-24,但如果有人威脅到它的核潛艇的安全,那就不是一個概念了……
僅從這一點來看,對於俄羅斯來說,南千島群島屬於絕對不可以丟掉的領土——雖然由於今天俄羅斯國力下降,當年薩哈林島和南千島群島作為「攀登納羅達峰」(傳說中蘇軍登陸日本的行動代號)行動的出發基地的作用已經不存在了——但今天,南千島群島是俄羅斯維持自己最安全的戰略核潛艇活動海區存在的必要條件,當然不可能交給別人控制——你看中國在南海不惜工本填島的行動就知道,沒有島都要把礁盤填成島呢,何況有現成的島嶼。
從這個角度,我們也就可以理解為何俄羅斯曾經一度同意把齒舞、色單島交給日本,因為這兩個島一方面面積較小,沒有駐軍價值,經濟價值也有限。而較大的擇捉島和國後島,那是堅決不可能給日本的,不僅不給日本,還得把其軍事實力增強一些。在俄軍軍改中,第一波就把駐這兩個島的第18機炮師作為第一批「新面貌」部隊的標杆,給改編成了機炮旅——主要是這個師在此前狀態下要作戰的話需要先向島上運送數千動員兵,改革後雖然編制人數減少,但實際上更加充實——而到了紹伊古上臺之後,又把第18機炮旅給恢復到機炮師編制,恢復人數,而且把人數給填滿了。換言之,經過兩輪軍改,第18機炮師從一個主要依靠埋在地裡當碉堡的坦克,只能坐等敵人登陸的架子師,給改造成了兵力充實,擁有一個122火箭炮連和一個300毫米火箭炮連(簡編,只有2輛發射車),單就反登陸作戰來說已經完全夠用的守備部隊,此外,島上還部署了反艦飛彈(「堡壘」反艦飛彈系統)了。
俄羅斯在薩哈林部署的Kh-35反艦飛彈系統(Bal 岸艦飛彈系統)
日本一說南千島群島問題,俄羅斯馬上就進行飛彈試射,或者公開無人機引導遠程火箭炮抗登陸演習……
從這個改革的過程也可看出,俄羅斯對於保住南千島群島的決心沒有動搖。
至於說俄羅斯向日本「歸還」北方四島的談判,這個事兒咱們還得從二戰結束後說起——實際上日本和蘇聯、俄羅斯始終沒有籤署和平條約。冷戰期間日本天天擔心蘇聯登陸北海道乃至佔領全日本,所以這條約籤不籤的,也就那麼回事了,反正蘇聯也不差這一個藉口。(同樣,從這個角度說,日本和朝鮮理論上也還在繼續進行二戰,中國的國內革命戰爭法理上來說也沒有正式結束……)
但冷戰結束後,俄羅斯肯定無力考慮佔領日本了,單考慮軍事實力的話日本甚至有可能單獨挑戰俄羅斯遠東的軍事力量(當然了,不考慮核武器什麼的話),來強奪北方四島,甚至南薩哈林。(再移民10萬日本人過去?)
當然日本又並不想真的動武,而是更喜歡用經濟方式解決問題——而俄羅斯又正好窮。
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的主力戰艦雖然能讓人感到歷史的厚重感,但畢竟也不是假的
猶如亂葬崗的符拉迪沃斯託克廢棄艦艇錨地
這也就是90年代到21世紀初,雙方熱熱鬧鬧的談了一輪「解決北方四島問題」,和「最終籤署俄日和平協議」的問題——而日本(後來美國幫他們搖旗吶喊)也認為,如果解決北方四島問題,那就意味著它可以掙脫「波茨但公告」中規定戰勝國有權決定日本領土範圍(「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的「束縛」,那麼,在琉球群島主權歸屬問題,釣魚島主權問題等方面,日本就有了發言的底氣——否則中國只要拿出《波茨坦公告》,說「我說了,這些島都不是你的!」,此時日本只能支支吾吾的用《舊金山合約》這類只有在美日之間籤署了的文件來強詞奪理。
然而,日本和俄羅斯在這個問題上還是沒談攏——在雙方最有可能談攏的階段——主要是因為日本的胃口比較大,要四個島全收,但另一方面又不肯給俄羅斯足夠的經濟補償——俄羅斯要的經濟補償,大概就是要日本全面振興俄羅斯遠東地區經濟——應該也是個天文數字般的金額。
所以呢,談判中的雙方,一個胃口大,想要徹底不給俄羅斯面子;另一個則臉皮厚,想把日本兜裡最後的銅板都掏空……
如果此時的日本,還是那個80年代能買下美國的日本,或許這事兒就談成了也說不定……但歷史沒有如果。
在上世紀90年代,雙方的要價可能是最接近的階段,沒能談成,那麼後面就絕無可能了。
如今俄軍已經不是只憑埋在地裡的坦克炮塔(或者整輛坦克)坐困愁城,必要的時候還可以發射飛彈攻擊日本本土,近年來俄羅斯據稱已經在南千島群島部署了「堡壘」超音速反艦\巡航飛彈,該飛彈也可以發射對陸攻擊的巡航飛彈,射程足以覆蓋日本大半國土
到今天,這個談判其實已經只是日本單方面的表演,試圖用各種手段「誘惑」俄羅斯,然而每次結果只能是換來南千島群島俄羅斯軍事基地的進一步加強和軍事演習規模進一步擴大,很有點「與虎謀皮」的感覺了。
當然,日本還有動武奪取四島的選項——如果他們能克服自己的心理陰影,再賭一次國運的話……但當日本死宅們想到戰鬥民族黑長粗的核大棒的時候……那這事兒還是算了吧。
所以這事兒就只能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