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聯合國」是聯合國為青年學生們提供的學術活動,組織世界各國的青年學生們扮演不同國家的外交官,以模擬聯合國會議的全浸入形式,闡釋各自的論點,展開辯論,最終以投票表決的方式做出決議。
模擬聯合國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國際社會的縱橫捭闔,從多個視角看待國際局勢,了解聯合國的運作方式。它可以培養學生全球公民的視野,幫助學生了解自己能為世界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那麼,何為「全球公民」?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人權侵害、貧窮和不平等」。全球公民教育的目的是「使各年齡段的學習者都能認識全球共同的問題,從而積極推動和建成一個更加和平、包容、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社會」。
上海惠立學校十分注重將學生培養成具有國際視野的全球公民,促使他們承擔責任,解決全球社會面臨的問題。模擬聯合國的課程學習便體現了上海惠立的這一理念。
惠立初中部的學生從2018年起就開始參與模擬聯合國的活動以及國際會議。他們和來自中國及亞洲其他國家的學生共同商討全球問題。
在活動中,每位學生代表都會被指定一個國家,收到需要解決的問題。他們需要仔細了解代表國家的情況以及相關議題,商討可能的解決方案,進行演講與辯論。
模擬聯合國會議活動的參與者是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年齡的學生。在分組討論中,不同文化背景的同齡人通過議題進行溝通,加深理解,對彼此的文化背景有了真實的感受與切身的體會。他們學會從多元角度看待問題,以共贏方式解決問題,從而加深了全球公民的意識。
活動中,學生必須理解聯合國的議事規則才能參與討論。活動可能會分幾天進行,學生必須參與其中的每一個環節。每個學生都需要準備一篇演講,和其他學生代表一起闡釋並維護自己的立場。學生代表組成委員會,針對現實生活中的挑戰制定解決方案。委員會將決議提交給大會討論,其中的每條執行條款都會受到各國「成員代表」的質疑。學生必須找到依據條款來支持自己的決議,否則決議不能被通過。
例如,學生可能會代表法國或孟加拉國,主題是討論紡織行業對環境的影響。學生需要全方位地研究這一主題:生產造成的垃圾和水汙染程度如何?對該產業的工人造成的影響有哪些?種植作物或開採原料會對環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運輸過程又會對環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等等。列舉的兩個國家代表不同的立場,一個是消費者,一個是生產者,不同的身份和立場會給同一個問題帶來不同視角。
在面臨相互矛盾的觀點時,學生將討論如何監管產業,是否願意改變產業在全球範圍內設置的最低工作年齡、工作環境標準和薪水。從生產角度思考,如何將該產業對環境的影響降低到最低?這些改變對生產者和消費者有何影響?通過對解決方案的探討,爭議雙方將儘量達到「利益平衡」,找到問題的解決之道。
模擬聯合國讓學生有機會掌握在傳統課堂上無法獲得的經驗和技能。學生是活動的主導者,而老師則在一旁指導。高中學生擔任大會主席並主持辯論。參與的學生可以學習如何進行調查、辯論及公共演講。
對於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培養看待問題的國際視野。成為一個國家的代表,在國際性會議上闡述自己的立場,試圖解決問題,每一個步驟都是對學生的挑戰。
他們從個體轉換為更具國際視野的「國際代表」,看待問題將更多元、更開闊,從而認識不同國家發展中遇到的不同問題及看待問題的不同視角。
過去一年,出於對學生健康和安全的考量,模擬聯合國的許多活動都被取消或推遲。惠立學校開設的模擬聯合國CCA課程,讓學生和老師可以進行模擬聯合國的小型會議。
在有參賽經驗者的帶領下,學生們選擇非洲聯盟的國家,處理當地水資源短缺和用水安全的問題。學生還組織了大會並代表國家發表演講。
在大會中,學生代表分成不同的委員會,他們注意到問題的緊迫性,討論了非洲各國資源不平衡的問題,並起草了解決水問題的決議。他們就多種水資源獲取和分配方法的有效性、成本和困難進行了辯論,最終提出了深孔井、海水淡化、採集水、淨化和分配等最適合當地情況的改善建議。
學生認真投入,尋求創新解決方案,進行富有成效的辯論,給模擬聯合國的指導教師留下了深刻印象。學生們通過這樣的活動深度實踐了團結合作,認識到有利益衝突的國家在尋找共同點時面臨的困難,以及如何從多元的角度尋求共贏。
作為指導老師,我看到了惠立學子對模擬聯合國的熱情以及對當今國際局勢的思考。國際社會風雲激蕩,作為一名學生,我能為國家和國際社會做些什麼?這個問題看似空泛,但從學生的表現中,我看到了他們鍥而不捨尋找答案的決心。
雖然並非所有學生最終都將從事外交和國際關係方面的工作,但他們在模擬聯合國獲得的技能,將為他們未來在學術和職業道路上取得成功打下基礎。願他們保持這份赤誠與熱情,行遠及深。